<p class="ql-block">第一次自駕去西藏,當(dāng)終于踏上這條無數(shù)人心中的此生必駕——國道318川藏南線,心中充滿了期待,同時也有一絲忐忑……只因它不僅是中國最美景觀大道之一,同時也是自駕愛好者公認最具挑戰(zhàn)性的險路。路雖遠,行必達!2024年6月1日,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本次自駕之旅,規(guī)劃318進藏,317出藏,沿途高原風(fēng)光各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洛陽~廣漢市,1046公里;參觀“三星堆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廣漢~康定;全程346公里。</p><p class="ql-block">第一站:雅安市自駕愛好者聯(lián)盟,“318零公里起點”。</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網(wǎng)紅打卡點,“天全服務(wù)區(qū)”?;鸨槿W(wǎng)的自駕318車隊打卡照出自這里,在公路郵局給自己或朋友寄一張來自此生必駕318的明信片,還可以逛逛318川藏線文創(chuàng)店,有318的車貼、T恤、帽子等等。</p> <p class="ql-block">從雅安開始我們便駛上了雅康高速,全長135公里,總投資230億元,相當(dāng)于每公里造價1.7個億,橋隧比高達82%,海拔高差達到1900米,它也是全國橋隧比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接著,我們便穿過“川藏第一隧”二郎山隧道。二郎山,曾是自駕川藏線上從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翻越的第一座高山,素有“千里川藏線,天塹二郎山”之說,如今天塹變通途,這13公里長的隧道讓曾經(jīng)3小時的車程縮短10分鐘,而這條隧道的建設(shè)也是極大,它穿越13條地震斷裂帶。</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瀘定橋,游玩小學(xué)課本中的“飛奪瀘定橋”,站在橋上感受氣勢磅礴的大渡河。</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康定城,甘孜州州府,海拔2,390米,非常適合住宿,不會有高反。</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 康定到巴塘,460公里(規(guī)劃是到雅江,看預(yù)報天氣有變,趕下一站)。</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折多山,迎來318線上第一場雪山美景,翻越第一個4000 米以上的高山埡口,康巴第一關(guān)折多山,海拔4298米。這里重點打卡,折多山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翻過了折多山,你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qū)。</p> <p class="ql-block">從雅江出發(fā),途經(jīng)“天路十八彎”,海拔持續(xù)攀升,翻越卡子拉山埡口,海拔4718米。</p> <p class="ql-block">隨手一拍,皆是風(fēng)景,湛藍天空,無與倫比!</p> <p class="ql-block">到達“天空之城”理塘,海拔4014米,這也是丁真的故鄉(xiāng),想看天葬的朋友,可以去白塔,后面就是天葬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一路都是高原草甸的壯闊美景,經(jīng)過海拔4700米的海子山姊妹湖,海拔一路下降,到達海拔2580的巴塘,在這里夜宿是最佳的選擇。</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 巴塘到左貢,260公里,車程6.5小時。</p><p class="ql-block">從巴塘出發(fā),途經(jīng)四川與西藏交界處竹巴龍檢查站、金沙江大橋,正式進入西藏</p><p class="ql-block">進入西藏的第一個縣城就是芒康,可以停留吃飯,接著翻越掛在懸崖峭壁上的覺巴山,打卡川藏線上的最高埡口,東達山埡口,海拔5130米。</p> <p class="ql-block">夜宿左貢,海拔3877米,經(jīng)過前4天旅程身體已經(jīng)基本適應(yīng)高原,所以這一晚住在海拔3800的左貢,大部分人不會高反了。</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 左貢到然烏湖, 300公里,車程6.5小時。</p><p class="ql-block">從左貢出發(fā)經(jīng)邦達,到達業(yè)拉山口,海拔4658米,業(yè)拉山口觀景臺一定要記得停留,因為這里就是看到怒江72道拐觀景平臺,如果這里你錯過了,接下來一路就是著名的怒江72拐,一路是沒法掉頭的,短短12公里海拔下降1500米,彎道很急,路的另一側(cè)就是懸崖,這一段是目前川藏線上最考驗駕駛經(jīng)驗的一段路了吧。</p> <p class="ql-block">到怒江的時候就是72道拐的終點了,接著經(jīng)過紀(jì)念英雄的怒江大橋。</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怒江大橋旁,保留了一個老橋墩</p><p class="ql-block">,在守橋部隊和當(dāng)?shù)匕傩罩?,流傳著這樣的故事:一名戰(zhàn)士在修橋時不慎掉入澆注的橋墩中,等戰(zhàn)友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救不出來</p><p class="ql-block">,這座特殊的橋墩被保留了下來,作為豐碑來紀(jì)念修川藏線的這些戰(zhàn)士。</p><p class="ql-block"> 鳴笛三聲通過,致敬英雄!</p> <p class="ql-block">途中遭遇一群野生獼猴,下車投喂,“慰問”一下。</p> <p class="ql-block">到達然烏湖,海拔3960米,6-10月份然烏湖會讓你失望,但冬春季的然烏湖確實絕美。(因為水源全是雪山融水,六月份融水量大,會攜裹泥沙注入湖中…)留點遺憾吧,缺憾也是一種美……</p> <p class="ql-block">冬春季節(jié)的然烏湖。(網(wǎng)圖)</p> <p class="ql-block">然而風(fēng)景依然絕美!</p> <p class="ql-block">建議自駕至“休登寺”,建在山頂,雖路況崎嶇難行,然“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可以俯瞰然烏湖全貌,遠觀連綿起伏的雪山,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 然烏湖到魯朗,280公里,車程6小時。</p><p class="ql-block">第一站:網(wǎng)紅沖水點,在這里也給愛車洗個澡。</p> <p class="ql-block">途中遭遇“交通管制”,前方道路有塌方,耐心等待中……</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波密,海拔2700,這里石鍋雞性價比比較高。(溫馨提醒:波密道路上確實有許多限速30的攝像頭,小心?。?lt;/p> <p class="ql-block">石鍋雞果然名不虛傳,風(fēng)味獨特!</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通麥特大橋,這里是318的一個必打卡的景點。</p><p class="ql-block">通麥大橋是川藏公路南線318國道著名通麥天險路段上的咽喉工程。</p><p class="ql-block">通麥天險,號稱“通麥墳場”,是川藏線最險的一段路,在波密和八一之間,全長14公里,這段路平均要走兩個小時左右。這里號稱“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川藏難,難于上西天”。</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魯朗,海拔3200米,石鍋雞同樣聞名,不過魯朗小鎮(zhèn)因為是個純旅游的小鎮(zhèn),所以吃飯住宿相對都較貴。</p> <p class="ql-block">魯朗林海。</p><p class="ql-block">第八天, 魯朗到拉薩,450公里,車程6個小時。</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色季拉山埡口,海拔4720米,在這里可以遠眺“中國最美山峰之首”南迦巴瓦峰。</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西藏小江南”林芝,海拔3000米,沿著最美高速公路——林拉高速一路馳騁,到達夢想中的“日光之城”拉薩,海拔3,650米</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羊卓雍措(羊湖)</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市貢嘎縣和浪卡子縣,307省道羊湖景區(qū)旁,與納木措、瑪旁雍措并稱西藏三大圣湖,湖水面積638平方千米。羊卓雍措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封閉性內(nèi)陸湖泊,湖面海拔4441米,平均深度約23.6米。</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溫泉、野生動植物、寺廟等多種景觀為一體的、獨特的自然風(fēng)景區(qū),與納木措、瑪旁雍措并稱西藏三大天湖,周圍還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最高的達海拔7000多米。湖泊、雪峰與藍天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川藏線318,無數(shù)自駕愛好者心心念念的終極之路。它東起成都,西至拉薩,全程2258公里。這條路從東至西需翻越折多山、海子山、東達山、宗巴拉山等一眾高山埡口。還需跨過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眾多大江大河,讓你我今天可以在雪山、草原、冰川、雨林、峽谷等一路不重復(fù)的景色中,敢高山向上,觸江河滾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