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繁雜的世間,每個人都期待有個世外桃源,沒有紛紛雜雜,沒有燈紅酒綠,只有樹木,清風(fēng),流水,山谷,這樣的地方你想不想來一次旅行,那就去恩施地心谷,北緯30度,這里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令人驚嘆的地形地貌。上游與擦耳河相連,流經(jīng)野三峽、茅茸河三河交界處,東南流向,全長3.5公里。是一處集高山峽谷山水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度假、運動康養(yǎng)、自駕露營、研學(xué)旅游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盛夏時節(jié),綠意盎然。有幸來到一個神奇的地方,譽為“人類起源地”,深藏著大自然的奧秘與力量。它見證了無數(shù)生命的誕生與成長。</p><p class="ql-block">這里是中國鄂西南最為神秘的文化沃土;</p><p class="ql-block">這里2.5億年前三疊紀逐漸而成的嶂谷地質(zhì)奇觀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這里 215萬年前的“建始直立人遺址”挑戰(zhàn)人類起源學(xué)說;</p><p class="ql-block">這里因4000年前的中華文明“巴鹽古道”馳名中外;</p><p class="ql-block">這里的世界百首民歌之《黃四姐》唱響海內(nèi)外。</p><p class="ql-block"> 叩開地心之門,探尋人類起源。地心歸來不看谷!</p> <p class="ql-block">首先來到舒心谷。以“險”著稱。穿時空隧道、踏步云索橋,拾級而上步入恩施地心谷天塹長約2200米的絕壁懸空棧道。途經(jīng)地心谷·崖舍、“云之端”玻璃橋、地心大拐彎、天官賜福、巨猿崖、地心門、等景點。置身絕壁懸空棧道,淡霧輕云群環(huán)腳底,下臨無極深淵,險崖斧削而立。憑觀處,滿目峰嶺飄渺,疊翠流金,鳥鳴猿啼,野趣橫生,天地清氣入肺,釋風(fēng)塵之俗念,陶超凡之雅興,宛入天宇仙境。</p> <p class="ql-block">站在“云之端”玻璃棧道上看對面山,山上建小木房為“地心谷崖舍“。是一種建在懸崖上的酒店。 崖舍酒店面朝峽谷,背靠群山,坐落于垂直高度356米的懸崖峭壁之上,墻面幾乎是剔透的玻璃,三面幻峽視角,270度超唯美視線,在屋子里也可以欣賞峽谷及峭壁的險峻。</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qū),先游覽的是地心天塹區(qū)域。9D玻璃橋率先出現(xiàn)在視野中,它是全國首座、鄂西南最長最高的峽谷9D玻璃懸索橋。整座玻璃橋長268米,橋面寬3.2米,橋面離河谷高約200米,建于地心谷景區(qū)兩峽谷絕壁之間,叫“云之端”玻璃天橋。可上下左右全方位觀景,凌空感讓人感到特別的興奮和刺激。</p> <p class="ql-block">站著往下看的時候,視野那叫一個通透,站在中間閉上眼,能聽到耳旁風(fēng)吹過的聲音,腳底氣流過的聲音,感覺自己“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惫皇鞘嫘墓鹊奶厣?,舒心!</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享有“世界第一古人,中國第一古河,巴楚第一古道,施南第一佳要”的美譽,峽谷地貌奇特,基本保持著與世隔絕,一塵不染的原生態(tài)氣息。</p> <p class="ql-block">地心谷,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它見證了無數(shù)歲月的變遷,也承載著恩施人民的深厚情感。用心感受大自然的恩賜。</p> <p class="ql-block">沿著設(shè)定好的路線,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走走停停,眼前就是自然形成的日月門、通天門、石門洞等自然景觀,真是“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跡所罕至焉?!保ㄋ纬醢彩?,游褒禪山記)</p> <p class="ql-block">天官賜福。天官既“上元一品賜福天官”也稱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這里指的是天上賜來了一副壽官,故取其諧音天官賜福。</p> <p class="ql-block">當(dāng)?shù)亓鱾髦壕耪瘹w來不看水、地心歸來不看谷的說法。沿著依山而開的棧道前行,穿行于蜿蜒的石階小路之間,面前一座座山峰層層疊疊,或龐大穩(wěn)重,屹立不倒,或壁如刀削,直聳云端。</p> <p class="ql-block">走進地心谷那一刻,一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自然秘境。這里有著壯美的峽谷風(fēng)光,清澈的溪流,以及神秘的地心奇觀。每一步行走,都是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每一聲呼吸,都是對自然的深深敬畏。</p> <p class="ql-block">恩施地心谷的棧道,是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它的特點是依山傍水而建,因此呈現(xiàn)各種姿態(tài),沿路的風(fēng)景也各異。在山腰而建的通天棧道上走一遭,看驚險無比的棧道通天蜿蜒而上。</p> <p class="ql-block">這段棧道一直通向谷底,可以欣賞到一路上的風(fēng)景變幻,從遠山,峽谷,到碧水,深潭,不得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石壁上自然形成的像不像中國地圖。</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放下生活的包袱,忘卻塵世的煩惱,盡情享受旅行的樂趣,盡情暢游地心谷,探索自然的奧秘。</p> <p class="ql-block">沿著峽谷漫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之中。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蒼翠的樹木搖曳生姿,遠處的山巒層巒疊嶂,構(gòu)成了一幅壯美的自然畫卷。</p> <p class="ql-block">回頭右上方50米處,巨猿崖。眼前崖壁上這只巨型凸起的石頭,像不像一位眉頭緊蹙,嘴唇微張,雙眼緊閉,若有所思的猿人呢?巨猿崖上的這個形象生動的巨猿,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傳奇杰作。 </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看在峽谷聳立的峭壁之間,這位側(cè)臉而立的偉岸身軀,長得頗為英俊,眉峰凌厲,眼窩深邃,鼻梁挺拔,目光注視前方,炯炯有神的正是我們地心谷鎮(zhèn)守一方的守護神地心山神。相傳,他曾與惡魔大戰(zhàn)三百回合,斗得天昏地暗、天旋地轉(zhuǎn),終將此危害一方的惡魔鎮(zhèn)壓在此山下,并日夜看守,恪盡職守。</p> <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白虎迎賓</p><p class="ql-block">白虎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于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少昊與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古人認為白虎是一種祥瑞,同時也是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祖先。巴人的白虎圖騰跟廩君有關(guān),傳說白虎是廩君的化身,廩君在射殺鹽水女神之后于悲痛中化為一尊白虎,永遠守護土家族的世世代代。巴人崇尚白虎圖騰,白虎迎賓是禮儀之邦土家族人對客人的最高尊重。</p> <p class="ql-block">一路前行,鏡湖神畫、碧水回環(huán),賞心悅目,自有一番逍遙滋味,勝過人間仙境。</p> <p class="ql-block">到了地心門,轉(zhuǎn)過地心門,便是踏入了地心奇幻世界,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門河,在層疊的石灰?guī)r中沖刷出百轉(zhuǎn)千回的溝壑。</p> <p class="ql-block">順著棧道行至谷底,隱約中能聽見潺潺的水聲。這里就是地心奇觀區(qū)域,年均氣溫19至21攝氏度,冬暖夏涼。到處都是滿滿的翠綠。這里因為氣候濕潤,降水豐沛,植被覆蓋率極高。在這蒼翠的山野中,每一次呼吸,都能讓人感受到自然的氣息,綠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所謂的洗心谷。以“奇”著稱。從天地橋至石門古橋以親水棧道進入,全長約1800米。途經(jīng)逆水神龜、文武財神、石破天驚、同心橋、地之心、回歸潭、石來運轉(zhuǎn)、石臼群、書山橋、無涯閣、石書萬卷、相思林、地心暗河等景點。</p> <p class="ql-block">這一路走來,不時趴在欄桿上細看河水,看岸石??此募な帲犓呐叵?。這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誰來都會被深深的震撼著,讓人忍不住拿出手機拍照。</p> <p class="ql-block">下到谷底,才能感受到地心谷的靈魂所在。原來, 恩施的美,真如想象中那樣,超凡脫俗,引人入勝。</p> <p class="ql-block">在水流千年的沖刷下,溪谷岸旁石塊都沒了棱角,變得光滑溜圓。石頭上都布滿青苔,濕潤的氣候滋養(yǎng)了谷底的綠色植被,更呵護了許多不曾見識過的珍稀植物。</p> <p class="ql-block"> 此處山頂齊天,谷底入地,奇峰林立,絕壁高聳,清幽凜冽,碧樹蔥蘢,形態(tài)各異,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走到了地心谷的瀑布處。瀑布不大從高處傾瀉而下,水霧彌漫,仿佛是一幅流動的水墨畫。</p> <p class="ql-block">突然間,一道彩虹在水霧中躍出,映入你的眼簾,讓你瞬間感到一種心靈的震撼,洗心谷瀑布的彩虹,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美,一種充滿力量與生命的美,讓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感受那份來自大自然的魔力,那份讓人心醉的美。此時此刻讓人流連忘返,這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感動。</p> <p class="ql-block">懸崖上,奇樹倒掛,古藤悠懸,狂草飄逸。谷底下,四周石壁上的連綿青苔,在盈盈碧水的映照下,書寫著歲月的篇章,釋放著久違了的負氧離子,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還能看到石書地質(zhì)奇觀。因為這屬于“古特提斯大洋”海域,曾經(jīng)歷了約5千萬年的海洋環(huán)境,連續(xù)沉積了一套厚達千米的層狀碳酸鹽巖。</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回歸譚?;貧w譚因外形像漢字“回”和動物“烏龜”而得名,諧音即為“回歸”,意喻著回歸自然。</p> <p class="ql-block">沿著絕壁上的步道緩緩下到谷底,這段路全程都走的很慢,只見茂密的植被,碧綠的河水,無處不散發(fā)著自然的魅力。游于其中,抬頭只見一線天,低頭則現(xiàn)一地縫,浩淼悠遠,確有“洗心”之效。</p> <p class="ql-block">兩崖壁間圍繞形成自然水池,在頂部的漏光下,原本無色的泉水泛著淺藍色的微光,是地心谷最別致的一幅風(fēng)景畫;尾部起到遮擋的屏風(fēng)效果,石書和石臼的現(xiàn)象在這里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p> <p class="ql-block">一路前行,沿途拍攝許多美麗風(fēng)景景色,再往前走,終于到達谷底,這就是著名的景點地心谷洗心潭。它的形成是上游的流水和巖石縫里的山泉在此匯集,讓谷間的這顆“心形”活水自帶光芒。</p> <p class="ql-block">“洗心潭”石門河地心谷的“心臟”。由山泉匯聚而成,潭水如心,沁入心脾。在這感受清新的空氣,清洗一顆世俗之心,享受回歸大自然的美好時刻。 </p> <p class="ql-block">多少年來,不知疲倦的石門河就這樣與世無爭的流淌著,最終在山谷留下了一道千奇百怪的巨大溝壑。</p> <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連著峭壁那一岸,堅硬的石頭竟被流水“啃”得大缺小缺,形成半圓形的空洞。空洞內(nèi)部十分光滑,據(jù)當(dāng)?shù)厝苏f,沒有一千年是形不成這樣的奇觀的。在明清時期,有類似結(jié)構(gòu)的一種石頭叫太湖石,也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形成不同的孔洞,大致也需要成百上千年的沖刷才能成就一塊好看的太湖石,因此太湖石在那個時代成為財富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所謂“大缺小缺”,它真實的名字叫“石臼”。地心谷景區(qū)的石臼地質(zhì)奇觀,在強大的水動力條件下,水流對巖石的構(gòu)造裂隙或巖石的較軟部位經(jīng)過地質(zhì)時期的磨蝕作用而形成。地心谷河流地形險峻陡峭,在河床形成了水位落差較大的坎坡,加上這里氣候濕潤,有充沛的水源保證,形成了強大的水動力磨蝕作用,而巖石的構(gòu)造裂隙或巖石的較軟部位被磨蝕的速度很快,得以在更新世紀以來的幾十萬年中形成現(xiàn)在看到的這些大小不一、成千上萬的石臼。這些石臼在谷底多而大,大而奇,在高山喀斯特地貌中是非常罕見的。</p> <p class="ql-block">在這一段峽谷里旅行,伸手可及石壁,石壁上的連綿青苔,碧綠柔軟,棧道下的河水,浪花雪白,回水潭里的瑩瑩碧水,澄澈明凈。90度的懸崖上,奇樹倒掛,古藤悠懸,狂草飄逸。而仰望谷頂濃蔭遮蔽下的藍天,就如藍星點點,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地心谷景區(qū)森林掩蓋率高達90%以上,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原始古樸的自然風(fēng)景,如詩如畫。走進這里,滿山遍野的綠色,清脆的鳥鳴聲,潺潺的溪流聲,你就會有一種如癡如醉、返樸歸真的夢幻般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棧道兩邊的巖石上,這些碧綠的青苔能釋放出負氧離子,同時,河水拍打在石頭上也能釋放出一定的負氧離子。來到這里,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大口多呼吸,多吸收,多排毒喲!</p> <p class="ql-block">山水無言,遙想古人,自在行于這天地之間,每一個行走的靈魂,都能在這里找到心的寄托與皈依。</p> <p class="ql-block"> 如若無人之地,在此彈上一曲“高山流水”。美妙靈動的琴聲從指間流瀉而出,似絲絲細流淌過心間,柔美恬靜,舒軟安逸。</p> <p class="ql-block">世間最美是山水,人生最美是清歡,其從來不在紅塵間,而在塵世之外。如果能在山水間盡興暢飲,醉了便于樹下酣睡一覺,醒來后,拍拍衣袍,趁興而歸。</p> <p class="ql-block">問心谷以“野”著稱。從巴鹽古道一路上行,沿途風(fēng)景原始粗獷,林深崖聳。依次經(jīng)過地心喊泉、空中魔毯、綠野仙蹤、步步驚心、壁掛天梯等景點。這一段走走停停,體力得以恢復(fù)。</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行便是以“古”著稱。巴鹽古道。巴鹽古道是官道、商道、鹽道的總稱,是巴文化、巴渝文化、巴蜀文化的交匯處。巴鹽古道從川東至湖南鳳凰古城,全長2400公里。 恩施地心谷景區(qū)的這一段,是巴鹽古道中絕美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巴鹽古道形成于新石器時期末,早于夏朝,是長江三峽南岸入蜀古道,距今6000年以上,其淵源可追溯到史前文明,是遠古人類從恩施地心谷走向世界的第一條路徑。</p> <p class="ql-block">巴鹽古道“施南佳要”段地處鄂西南巴文化、巴渝文化、巴蜀文化的交匯處,是古時官道、商道、兵道、鹽道的綜合體,更是美不勝收三峽古鹽道中所幸存的極品,被人們稱之為“歷史的高速公路”,被《中國國家地理》譽為中國第五大古道。</p> <p class="ql-block">沿途景點有紫薇神樹、石門古橋、石門驛站、接官亭、巴巖洞、舍利洞,石門關(guān)、施南佳要、石門佛(寺)洞、石虎山等景點。</p> <p class="ql-block">驚險運動“綠野仙蹤”。</p> <p class="ql-block">這一條是巴鹽古道休息的地方,最為難走最慢的陸路。由人工托運,跋山涉水,棧道千里。</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往上走,就能看到魔毯云橋了。它是由景區(qū)團隊自行研發(fā)并已申請專例的全國首座空中云橋。</p> <p class="ql-block">站在“空中魔毯”上,谷內(nèi)的幽靜深邃、碧水回環(huán),聞名天下的石門河橋,美不勝收的天塹地逢,都可絕對刺激的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空中魔毯”不用自己走路就可以橫穿峽谷。</p> <p class="ql-block">傳說,雖然不知是否有人歸隱于此,但從明末天啟年,就有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這里,并建造了這座縣內(nèi)最古老的石橋——石門石橋。到后來,為了掙錢離家販貨巴蜀的鹽商們,撐著油紙花傘趕集進城的姑娘和壯實的小伙們,都會在這座橋相遇。它見證了多少人歡樂,也承載著許多汗水。</p> <p class="ql-block"> 此處山頂齊天,谷底入地,奇峰林立,絕壁高聳,清幽凜冽,碧樹蔥蘢,形態(tài)各異,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神奇的滄桑變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秘的畔山神畫。巖壁上粗看是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畫,但仔細研看,卻是一幅幅地心谷眾多傳奇人物的故事圖。</p> <p class="ql-block">彩虹橋</p> <p class="ql-block">石佛亭旁長橋就是當(dāng)今最為驚險的空中網(wǎng)紅挑戰(zhàn)項目:步步驚心。橋長65米,高102米,踏板最寬處1.5米。在我眼里,能站上橋去,順利完成挑戰(zhàn)的都是勇士。</p> <p class="ql-block">云之巔。掛壁天梯。高118米,為全透外掛式觀光電梯,三面觀光體驗峽谷的速度與刺激。</p> <p class="ql-block">翠綠是地心谷給人最強烈的色彩印象。秀氣的山野,茂密的林木,清澈的潭水,甚至巖洞中的屋舍也都垂?jié)M了綠植。清新的空氣,自然的環(huán)境,這片遠離了城市的山野,清心明眸,滌凈肺腑!</p> <p class="ql-block">地心谷就是這樣匯聚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勢,集自然風(fēng)光、人文景觀、歷史氣韻于一身。整個景區(qū)可謂是一河一道連三谷,奇觀異景隨處尋。只有暢游其中,飽覽山水風(fēng)光,細細回憶那一段段歷史,才能領(lǐng)悟其“當(dāng)驚世界殊”的無限魅力。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是大自然的饋贈。風(fēng)過山谷,山泉流淌,如夢如幻,放懷于天地外,得氣于山水間,俯仰天地,心無旁騖,盡情盡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