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某日打電話問候在老家的二叔,二叔接的電話,末了當我詢問二嬸去哪兒了,他說出去串門了。二叔的話,突然讓我想起過去在農(nóng)村串門的那些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記憶中小的時候,農(nóng)村還處于貧窮落后狀態(tài),沒有網(wǎng)絡(luò),也沒有手機電腦,就連電視機等家用電器都還是稀罕物,家家戶戶也沒有什么娛樂項目,沒事的時候,誰也不愿待在家里發(fā)呆愣神,串門就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你我彼此溝通交流的紐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時為了方便別人來家里串門,各家各戶的大門每晚都是敞開著的,每天吃過晚飯,大人小孩就會紛紛走出家門,開始串門。大家或坐在院子里,或圍坐在屋里,喝茶、聊天,說著各種話題,大到國家發(fā)展大事,小到村里逸聞趣事,真是無所不談,串門成為消息傳遞最暢通的溝通渠道,很多小道消息和花邊新聞通常都是在串門時得道的。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一個村子里人們串門,要是這一家房子的院子寬敞,人利索又精明,待人也熱情,大家就都喜歡到這家串門,這一家院子里就成了人場,不斷有人來玩。主人把板凳擺得好好的,誰來了誰坐,大家一起說笑話,有時候嬉鬧起來,你追我打,沒有年紀,沒有輩分,大家都像頑童一樣。人越多越熱鬧,有時候誰幾天不來,就互相刨根問底,彼此牽腸掛肚,濃濃的鄉(xiāng)情在互致問候中增深變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長大后我來到縣城工作,結(jié)婚組成新家庭,住進了單元樓,樓上樓下盡是鄰居,然而大家彼此并不相識,每戶人家的防盜門全天候緊閉,將各自隔成一個獨立的世界。偶爾相遇,點頭微笑了事。你要去誰家串門,須提前打招呼預(yù)約,方可拜訪。當來到別人家門口時,對方還要一只眼睛貼在貓眼兒上,審核一下門外來人,進屋來先是換鞋,一番寒暄,才雙方彼此落座。過去那種自由自在很隨意的方式,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串門是最純樸的民風,曾經(jīng)串門是鄉(xiāng)村人無拘無束的娛樂活動,他們沒有清高,沒有隱私,就像陽光下的莊稼一樣,健健康康,從心里到身體。而如今城里人山人海,卻彼此不相往來,充滿了冷漠。前后的大相徑庭,不禁又使我想起小時候在鄉(xiāng)下,那些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的串門來。</span></p> 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