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雷鋒老王叔,是我在外地工作的女兒,對我家鄰居王漢平同志的稱呼。王漢平,本是一位海軍潛艇醫(yī)生。在潛艇工作幾十年。退休以后,來到了軍休中心。成為了我的鄰居。更幸運的是,我在沒有選擇權(quán)的情況下,擁有了如此熱心助人,待人家的事情,為自己家的事兒的好鄰居。真是我晚年退休生活的大幸。</p><p class="ql-block"> “擇鄰而居”。先人的古訓,讓我在此居住了十幾年來,深刻的體驗到了它的道理。早在我家剛裝修房子的時候。那會兒我還不認識老王。因為,他家先裝修好了。他看我家在裝修。就經(jīng)常來我家?guī)兔ΑK鲋饕?,選材料,和裝修工人溝通。而因此,我們逐漸熟悉了。</p><p class="ql-block"> 從此,老王家的電話,成為了我的幫助熱線。小到桌子腿晃蕩。大到暖氣漏水!諸多問題,數(shù)也數(shù)不清。我一個電話。他就毫不遲疑的馬上到。幾次三番,長年累月。他家的電話,成為了我家的熱線了。</p><p class="ql-block"> 最近發(fā)生的一次感動,是在幾個月前。鄰居來告訴,我家下水管漏水了。漏到了樓下他家。正好在這時,老王愛人,我們支部彭書記來電話。說,中心統(tǒng)計休干孩子在外地工作的電話。我正為漏水上火。急三火四的和彭書記說:我家水管漏水了!彭書記馬上回應說,啊,老王馬上去你家。據(jù)彭書記后來說,本來老王身體不舒服,躺著呢,一聽說有事兒,一個高就起來了。</p><p class="ql-block"> 老王到了我家,一邊查看,一邊對我說,不要緊。別著急。他發(fā)現(xiàn)了漏點之后,因為我家沒有工具,和墊片。又回他家去取能用到的零件和工具。他和我家樓下的鄰居,一直干到快十二點。(干了三個多小時)這個時候,彭書記怕我餓了,給我送來了兩個剛出鍋的大饅頭:你快吃點吧!別低血糖了。</p><p class="ql-block"> 修好了水管和下水管,還有水龍頭之后。我說,我請你們吃飯吧!老王:不吃不吃!就連口水也沒有喝的,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事后,我告訴了女兒今天發(fā)生的事兒。女兒說:社會上有事兒找警察。咱家有事兒就找雷鋒老王叔。他家人真好!不光給咱家修東西,彭阿姨還給做后勤保障!</p><p class="ql-block"> 十三支部 葛維</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