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從深圳機場酒店回清遠的時候,導游香姐笑著問我:“怎么不發(fā)美篇了?” 我一時凝噎無語。
坐在車上,我仰靠在椅背上,不時瞥一眼窗外連片的廠房,心里在琢磨,五天的山東臨沂、青州教育考察、學習之行,走了、看了,聽了,記了,還包括吃了、喝了,唯獨缺失的就是“想”了。
想什么呢?我想,從三位山東人說起。 第一位,自然是山東當地導游韓兆君,印象中好像應該叫 “地接”,他并沒有給我 一絲兒“大漢” 的感覺,而是跟我非常熟悉的南方人沒什么不同。幾天并不時時在一起的相處,我慢慢認識了他。
記得他第一回隨車導游作開場白時介紹自己的尊姓大名,姓 “韓”名 “昭君”,為防我們耳盲,還特別強調自己與“王昭君”同名。當時還真讓我飽了耳福:一個大老爺們兒,起啥名兒不行,非得湊這個熱鬧,這不“偽娘”嗎? 然而,接下來的一場長達差不多四小時的獨角戲 —— 他一個人說,卻讓我對這位貌不驚人的普通導游,肅然起了由衷的敬意。
韓導口才很好。他能滔滔不絕,也能把一些本來嚴肅的工作中與游客發(fā)生的小插曲整得很輕松。這是他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之一。他還特別能調侃,比如用很不地道的粵語翻譯他曾經遭遇的趣聞,末了還挺得意。 他很熱愛自己的工作,苦和累、曲解與誤會,在他,都能憑自己的真誠,當然還有才華去擺平,讓客人滿意而歸。這一點,他顯得非常自信。
他很精干,就像他的沒有什么贅肉的身板一樣,說話利索,做事利索,快人快語而又不乏機智與風趣。與這樣的人在一起,日子不會枯槁。 讓我佩服的是,他不管說什么,中間有多長篇幅的 “插”敘和 “倒”敘,都絕對不會思維短路,到插敘或倒敘完了的節(jié)點了無痕跡地接上話茬兒。也不管有多少人插嘴騷擾,他都能不動聲色地把話講清晰講完整,有條不紊,不枝不蔓。 最讓我佩服的是,他很敬業(yè)。對旅游線路和景點了然于胸,這是一般的從業(yè)者都能做到的。但韓兆君,還多了一份對旅游文化的理解與感悟,這無疑為他的 “導”注入了新鮮的、豐富的、高品質的素材。他講自己的泰安老鄉(xiāng)王耀武兵敗之后化妝出逃,細到擦屁股用高檔紙巾因而被發(fā)現。介紹魯菜日漸式微是因為原材料不真,所以寧可不做也不愿將就以避免砸自家的牌子,言語中流露出對魯菜高貴堅守的品格的贊嘆與魯菜面臨的困境的無奈。他講曲阜的孔子,講 “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哲理,幾天中我分明感受到,他對生他養(yǎng)他的山東擁有一份發(fā)自心底里的驕傲與自豪。特別是“文化圣地,度假天堂” 這句話, 他好幾次提到,每一次我都能感受到他胸腔里流淌著的熱血。
我曾在一篇談論教師職業(yè)倦怠的文章里說過,讓敬業(yè)者從業(yè),讓從業(yè)者敬業(yè)。從韓兆君身上,得到了實證。 第二位,是我的朋友劉大偉,陽山縣教研室初中語文教研員。我認識他,是在一次市的教研會議上,至今時間不長。但他的涵養(yǎng)與敬業(yè),讓我印象極為深刻。 大偉是地道的山東人,這回我們選點臨沂和青州,正在他的娘家。我是第二次飛赴山東取經學習了。去年11月底,清新組織了龐大的教育考察團到濰坊市昌樂縣二中,我去了。今年同期,我又隨清遠市團去山東學習。
說實話,我對吃飯這檔子事兒既不講究又特別挑剔。不講究,指的是干凈衛(wèi)生、有辣味即可,并非一定要有大魚大肉。特別挑剔,是指口味,那種誰也不像的家什,我一般絕不將就。去年在昌樂,算是第一次正式跟魯菜打交道。魯菜是八大菜系之一,然而我卻是一個魯菜盲。那天聽鐵嘴導游韓兆君說,魯菜是宮廷菜,我才醍醐灌頂一般如夢初醒。我還清楚地記得,去年的美女導游介紹說魯菜黑乎乎、油乎乎、粘糊糊,我當時開了句玩笑:吃了之后傻乎乎。 山東處女之旅,我心服,但不口服。因為飯桌上的大饅頭啥味兒也沒有,就著大蔥又沒那習慣。其余的菜,有湯汁的,全都無一例外的黒色,我知道那是魯菜重醬油的緣故。炒的菜,我又覺得不會搭??傊杏X一桌子的菜肴說是東北亂燉,也大抵不會開罪黑山白水的朋友。
就這樣,幾天下來,我的體重就由去時的67.5㎏銳減為回來后的66㎏,比上健身房都管用。 這第二回吧,換了地兒,滿以為有大快朵頤的可能,誰知道,菜肴承載的文化影響力不可小覷,這不,即便到了臨沂,青州,也是換地兒不換味兒,基本一樣的菜式,基本一樣的搭配,基本一樣的風格,基本一樣的味道,還有那讓南方人一見就發(fā)怵的大圓饅頭,一只頂一碗多飯。吃飯過程中,我曾經不知天高地厚地拿大圓饅頭開涮: “ 以后啊,要是誰不好好念書,就讓他來臨沂吃饅頭?!? 類似這樣對飯菜不滿意的時候多,桌上桌下都多有不恭不敬的言辭,有時候,大偉兄弟就在旁邊。說真格兒的,我很有些擔心,生怕他面子上掛不住來上一段山東快書,讓所有對魯菜頗有微詞的人下不來臺。
可是,我失算了。大偉竟然若無其事,不但照吃不誤,而且對同桌的同行集中火力你一言我一語,絲毫不在意,表現出了一種極其難得的大度和包容。這是一種怎樣的修養(yǎng)?捫心自問,我沒有。 我的兄弟劉大偉,性格謙和。臨沂、青州九日行,雖然因為不在同一輛車,他大部分時間呆在我妹妹也就是他的紀委書記身邊,但他一定會在飯前飯后、課前課后甚至服務區(qū)小憩的時刻,跟我聊上幾句,給我捎花生米、饅頭和火柴,有時候還給我?guī)Щㄟ呅侣?,以活躍一下因寒冷而近乎凝滯的空氣。
跟大偉,還有連州的李愛軍,連山的虞偉力,我們私下里號稱 “四大金剛”,出差基本都呆在一起,親密無間。
大偉是山東籍,但又不太像山東人。因為他從不吸煙,很少喝酒,屬于 “碩果僅存”的好男人。由于職業(yè)習慣,我喜歡結交朋友,在結交的過程中辨別和篩選,篩選即是淘汰。比如相約一起滴滴出行,中途有人因為某處風景不打招呼就自行離開原本人就不多的小團隊,我會寒心地把他拉黑。因為我,我們竟還不及他偶遇的風景或特產,他可以輕易地因為某處風景或特產而選擇主動地、不聲不響地撤離卻不知會一聲,你說,在這種人的生命之旅中,你會是他的下酒菜嗎!尤其是,你還在揪心他是不是迷途了,他卻正在景區(qū)里邊如癡如醉,或者干脆,他已經先你回到了賓館!大偉絕不是這樣的人,跟你在一起,他會有始有終。這是一種讓身邊人充滿安全感因而溫馨無比的高尚人格,一種昂貴無價的人格“軟黃金”。 <p class="ql-block"> 第三位是我在探訪青州古城古街時邂逅的馬大姐。馬大姐是地道的回民,虔誠的伊斯蘭信仰者。她在青州城東關昭德街上經營一家伊斯蘭糕點店。這是一條歷經風云變幻卻依然保留著濃厚文化底蘊的古街巷。馬大姐的糕點店面積不大,名字就叫 “伊蘭齋”。這位保持民族習慣披著頭巾的大姐,今年已近六十。我們進店的時候,她正和女兒在分裝她們手工制作的各類伊斯蘭糕點,準備發(fā)給全國各地的網友。</p> <p class="ql-block"> 跟馬大姐一接上話茬兒,我們立即被她的開朗、熱情所感染。她能干得不得了,走路如風,說話似打機關槍。我們在柜臺邊兒上站著聊了一會兒后,覺得有必要瞧瞧老太太的后院有啥秘密,她倒是非常爽快,沒有絲毫遲疑地把我們讓了進去。</p> <p class="ql-block"> 經過柜臺,馬大姐一邊給愛軍介紹她的杰作式的糕點,一邊告訴我們她馬上就要做紅棗泥。到了陽光明亮的后院,我看見一口大鐵鍋早已經架好,旁邊的地上則攤開著清洗干凈的大棗。馬大姐忙完前臺的生意,一陣風兒似的飄了進來,說她只念過三年小學,很多年前學會了上網,跟網友簽訂買賣業(yè)務單子,還說了一個讓我和愛軍、香姐驚訝了許久的詞兒: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p> 我不禁對老太太感了興趣,于是仔細打量起眼前這位年屆六十、只有小學三年級學歷卻學會了用習主席的 “互利共贏”與我們交談的時尚潮姐。
她沒有皺紋,牙齒潔白整齊,干活說話利索得很,沒多大功夫,一大堆紅棗就在愉快的交談聲里上架蒸煮了。馬大姐不停地說人生年頭有限,要愛生活,愛勞動,要開心,自己是有信仰(伊斯蘭教)的,要誠實守信。 說了好大一會兒,馬大姐忽然充滿歉意地說她要做禮拜了,請我們到外邊去。我們表示理解并尊重她的信仰,就到了前邊臨街的柜臺跟她的女兒聊她們家的糕點。 像這樣的禮拜,她一天要做五次。她從里屋出來后又告訴我們,她家附近有一座明朝萬歷帝欽賜建造的清教寺,是周圍的回族群眾集體禮拜的地方,我們如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不知怎么的,我們聊到了房子。馬大姐告訴我說她一個朋友有一個門面,就在不遠處的老街,位置相當好。前不久一個深圳老板去看過,都準備簽約了,結果家里頭有急事,打電話叫他立即趕回去了。她愿意開車帶我去實地考察。結果我心動,真的坐她的車去了。 房子就在這條古街上。
馬大姐找到房子,讓我隔著窗戶玻璃往里瞧,她則去叫鄰居和對面的一位大爺。那位鄰居顯得很淡漠,愛理不理的。后來我悄悄問馬大姐,她解釋說,那位鄰居早就想買,可是房主死活不賣給她,結下了梁子。我追問其中的原因,馬大姐說是房主的丈夫前幾年得病,治著治著不見好,還是老樣子,有輕度智障,鄰居偶爾會有些因為歧視而出格的言行,所以關系不融洽,現一家人在市區(qū)買了樓房,急于搬離這里,但資金缺口大。
聽完,我若有所思地“哦”了一聲。 就這家了。瞧著還行,兩進,25平米,后邊有一大片空閑的地,面積足足有半個足球場大,是學校的??赐旰笪覇柶饍r錢,馬大姐說是17萬,不過愿意幫我把價講下來。這時有人過來問是不是買房,馬大姐很有心機地告訴那人是我租房,先看一看。 因為要趕飛機,我打算就此告別。馬大姐說,我給你介紹了這套房,就幫你幫到底,買不買,你回去和家人商量,把拍的照片給他們看。這房子絕對升值!她12歲起跟著父親做生意,請我相信她的眼光,房子現在就可以租出去。我很感激她,說:馬大姐,我相信您的人品。容我考慮,這畢竟不是買米買肉。 馬大姐叮囑我,她不是掮客,是有信仰的伊斯蘭教徒。后來我們互留電話,就在古街口告別了。
在趕赴濟南遙墻國際機場的大巴上,我接到了大姐打來的電話。
第二天回清遠,大姐又打來了電話,興奮地告訴房價只要13萬,如有心買,希望我不要再降價,因為房主實在困難。 萍水相逢的人,一般而言很難叫我相信她的言行,特別是現在的社會風氣下。但是,不知怎的我感覺馬大姐是個絕對值得信賴的人。
她做生意,做得很大,工商部門有她注冊的產品,“伊蘭齋” 在青州,甚至在喜歡網購的吃貨中享有盛譽。這個月,大姐還要去寧夏吳忠參加全世界伊斯蘭信眾大會。我打心眼兒里敬重她,衷心祝福大姐一生平安!
歡迎訪問個人博客:
http://qxzxyw2010.blog.163.com
(讀善己身王延齡)
百度搜索:
廣東教育高中王延齡
歡迎交流!歡迎批評! <p class="ql-block"> 下一篇: </p><p class="ql-block"> 《在青州06:街巷深深》</p><p class="ql-block"> 敬請關注!</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的QQ號:1067558106</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的微信號:hengyangwang1963</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的微信名:王麻麻(延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尋人啟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廣西憑祥市后勤基地王大定(后名 王仁山)長子 王延林,尋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憑祥市后勤基地服役的伯伯叔叔阿姨們。知情者請在此留下聯系電話。萬分感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的電話: 13750183814</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尋找好友 </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 1984—1986 年,廣西師范大學體育系食堂 特級廚師 黃財放 ,桂林市的黃財友,如今你們兄弟在哪里? </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 王延齡</u></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