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西行游記略影之五——天下第一陵黃帝陵

雨后彩虹

<p class="ql-block">說起華夏祖先——黃帝大家耳熟能詳。做為每個中國人都會自豪地說:我們是炎黃子孫的后代!</p><p class="ql-block">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陵被稱為“天下第一陵”。黃帝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牢不可破的道德觀念,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受其恩惠,自強(qiáng)不息。我們崇拜黃帝,每年清明節(jié)在黃帝陵舉行國家公祭大典。</p><p class="ql-block">這次晉陜之旅安排在5月22日(農(nóng)歷四月十五)到黃帝陵拜謁。我為即將到黃帝陵能近距離地目睹祖先遺跡,觸摸先人遺留下來的印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黃帝陵,是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載的黃帝陵,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p><p class="ql-block">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于秦靈公三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p> <p class="ql-block">5月22日清晨我們從黃陵縣城開車到黃帝陵,首先到達(dá)景區(qū)最南端的軒轅廣場。軒轅廣場是一座寬闊的不對稱半圓形廣場,總面積一萬平方米,地面用5000塊秦嶺天然河卵石鋪砌,象征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p> <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百度網(wǎng)盤)</p> <p class="ql-block">軒轅廣場北,是一條蜿蜒的河流——沮河,沮河古稱“姬水”,軒轅黃帝因“長于姬水”而姓姬。</p><p class="ql-block">印池之上,橫跨著一座通往北岸軒轅廟的軒轅橋。軒轅橋?yàn)榉洛焙庸彭饬簶?,全長66米,寬8.6米,高6.15米,共九跨。</p><p class="ql-block">軒轅廟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軒轅黃帝的正殿,也是整個廟院的主體建筑,坐落在廟院中心。</p> <p class="ql-block">這顆柏樹是黃帝手植樹,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了。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當(dāng)我仰望這顆老柏樹時感覺是震撼!仿佛聽它在訴說五千多年來的歷史。</p><p class="ql-block">黃帝陵古柏群共有8萬余株柏樹,其中3萬余株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被譽(yù)為世界柏樹之父。</p> <p class="ql-block">碑亭是重要石碑陳放亭,亭內(nèi)現(xiàn)存石碑四通。西側(cè)二通,前邊一通是1937年4月5日國共兩黨共祭黃陵時,毛澤東親筆題寫的“祭黃帝陵文”手跡。后面一通是鄧小平為黃帝陵的題詞碑,碑上刻著鄧小平親筆題寫的“炎黃子孫”四個大字。</p><p class="ql-block">東側(cè)二通,前邊一通是孫中山先生1912年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時所作“黃帝贊”詞一首:“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chuàng)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焙筮呉煌ㄊ菄顸h中央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于1942年冬為橋陵改稱黃帝陵題寫的“黃帝陵”三個大字,此碑原立于黃帝陵墓之前,解放后被郭沫若題字碑代替,現(xiàn)存石碑為重刻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來自于百度網(wǎng)盤)</p> <p class="ql-block">我們倆個人在人文初祖大殿前進(jìn)行了祭拜。</p> <p class="ql-block">祭祀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從唐代開始,祭祀黃帝成為國家制度。人文初祖大殿北面,是占地1萬平方米的祭祀廣場,可容納5000人舉行祭祀活動?,F(xiàn)在,每年清明黃帝陵都舉行盛大祭祖活動,非常隆重。</p> <p class="ql-block">隊(duì)友周漢杰拍攝。</p> <p class="ql-block">距黃帝陵約200米的神道旁,樹立著一座明朝嘉靖年間樹立的下馬石,上刻“文武百官至此下馬”八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來自于百度網(wǎng)盤)</p> <p class="ql-block">黃帝陵冢前為祭亭,亭寬10米,深6.15米,建筑形式為歇山頂,飛檐起翹,氣宇軒昂。亭前置放供桌、祭器與各種供品等,亭中置一高大石碑,碑高4.3米,寬1.2米,上刻“黃帝陵”三個大字,為郭沫若受毛澤東囑托,于1958年5月手書。</p> <p class="ql-block">(來自于百度網(wǎng)盤)</p> <p class="ql-block">黃帝陵冢位于橋山山頂正中,坐西北面東南,高3.5米,周長48米,面積約2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陵冢為土冢,扁球狀,高3.5米,直徑為16米,周長48米,有磚墻圍護(hù)。土冢下部筑方形墓臺,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感。方臺與圓冢相結(jié)合,上圓下方,具有“天圓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義。</p> <p class="ql-block">(來自于百度網(wǎng)盤)</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返回的路上看到許多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祭拜黃帝陵后種植的柏樹,其中一株柏樹是今年清明節(jié)馬英九先生來祭拜黃帝祖先時種下的。</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我看到黃帝手植樹以及漢武帝帥十八萬大軍祭拜黃帝的“漢武仙臺”等其他歷史文物,使我思緒萬千,軒轅黃帝是“以文化人”的開端,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biāo)識”。祭祀黃帝是對道德的傳承與敬仰,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和發(fā)揚(yáng)。我們的先祖是非常有智慧,有印跡、有史記,它貫徹于我們?nèi)A夏民族活動的整個過程,是一部完整的歷史文明史。</p><p class="ql-block">四大文明古國中,古代印度、古代希臘、古代巴比倫都已經(jīng)不存在了,現(xiàn)在的印度與古印度是有斷層的。四大文明古國中文化沒斷過流、始終傳承下來的只有中國。我們做為炎黃子孫應(yīng)該感到自豪和驕傲。</p> <p class="ql-block">黃帝陵作為中華文明的精神象征,以其悠久的歷史、壯麗的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吸引著人們的關(guān)注和敬仰。它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海內(nèi)外華夏兒女尋根認(rèn)祖的圣地。</p><p class="ql-block">我深深感受到做為華夏子孫一生一定要來一次黃帝陵,真的是不虛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