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誦讀者推薦語:</b></p><p class="ql-block"> 每年端午都會把成年的我們牽回到踏青、采艾、扎五彩繩的初夏季節(jié)的記憶里,而李勝靈把兒時的記憶拈成了細膩的人間煙火,寫在了文章里,老爸老媽小姨姐姐兒時的伙伴,也都成了烙在心底的印記……今天,讓我們一同分享她的文章—《端午節(jié),兒時長武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端午節(jié) · 兒時長武的記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 者:小 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誦 讀:周 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端”在古漢語中有開頭、初始的意思,每月有三個五日,古人把每月頭一個五日謂之“端五”;歷法中的五月對應“午”月,因而將農歷五月初五稱為“端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古人認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蜥蜴、蟾蜍) 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jié),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人們在每年端午時節(jié)都會以最原始的祭祀方式來祛病防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不斷地附予各種節(jié)日以特殊意義,譬如屈原恰好在端午時節(jié)投河示節(jié),為了弘揚其氣節(jié),端午節(jié)逐漸演變?yōu)橐猿贼兆?,賽龍舟,插艾葉,喝雄黃酒、戴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同時也為家人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節(jié)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北方人的端午節(jié),更多保留的是其最原始的意義。</b></p> <h1><b> </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農耕文明肇始地之一、地處秦隴關隘的長武縣,自古男耕女織崇尚節(jié)儉、植桑養(yǎng)蠶勤于農耕、古豳之風世代延傳。</b></p><p class="ql-block"><b> 今天,農耕文明衍生的各類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依然在這片土地上原汁原味的保留傳承著。</b></p><p class="ql-block"><b> 端午節(jié),便是其中之一。</b></p><p class="ql-block"><b> 長武人把端午叫“五月單五”,這種叫法并非長武獨有,清代富察敦崇記述老北京風俗的《燕京歲時記》中便有“五月初五為五月單五”的記述。注釋為:“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lt;/b></p><p class="ql-block"><b> 長武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儀式感特別強,不同的節(jié)日都有著各自特殊的象征物,粽子、艾葉饃、?;睿ㄩL武把香包叫耍活)、插艾葉、抹雄黃、戴花繩......這些,都是長武人記憶中與端午節(jié)相關的重點詞!</b></p><p class="ql-block"><b> 小時候,端午節(jié)前半個多月左右開始,每天清晨和下午,以縣城西門十字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延伸的街道兩邊,就被賣粽葉和賣耍活的攤點占據(jù)了。</b></p><p class="ql-block"><b> 那些天,整個縣城的街道都彌散著粽葉和?;畹那逑恪?lt;/b></p> <h1><b> 粽 子</b></h1><p><br></p><p><b> 端午時節(jié)親友間互贈粽子和艾葉饃是長武人的習俗。因而很多家庭每到端午節(jié)前一星期左右就開始張羅包粽子了。</b></p><p><b> 長武粽子的選材與北方大多數(shù)地區(qū)一樣,多以糯米、大棗為餡兒,也有以黃米、大棗或糯米、黃米配大棗為餡兒的。</b></p><p><b> 買回的粽葉要用沸水輕煮后再用清水刷洗干凈備用,煮粽葉的原因:一是粽葉輕煮過后比較柔韌;二是可去除粽葉上的旱蟲;三是煮過粽葉的水沉淀后可以用來浸粽子。</b></p><p><b> 糯米和大棗也用清水浸泡在盆里備用。一切準備停當,一家人便圍坐在一起,一邊聊天說笑感受濃濃的親情溫馨、一邊包著粽子。這也是孩子們學習包粽子技巧的最佳時機,很多手藝活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延續(xù)傳承的。</b></p><p><b> 包粽子倒也不難學,但是要包好那可是有相當技術含量的,粽子包的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要松緊適度、軟硬適宜。因為包粽子的糯米遇水加熱會生發(fā)出黏性,包的太松容易散不聚香,緊了又因為不能充分使糯米生發(fā)舒展而致吃起來太硬不適口。能把握好松緊、軟硬尺度的人包出的粽子外形自然也是精致的。</b></p><p><b> 粽子入口前的每道工序雖說誰都能做的來,可是若要做的好那可就是看操作者技術含量高低的的活兒了,我們家浸粽子的活兒,自然是由技術最好的老爸來完成。</b></p><p><b> 在長武,人們把煮粽子叫“浸”粽子。這一個“浸”字形象的體現(xiàn)了粽子由生到熟的過程。</b></p><p><b> 那時,大多數(shù)家庭的鍋灶都是傳統(tǒng)的尺八大鍋,包好的粽子在端午前一天晚上下鍋,要一層一層的碼起來,碼一層粽子倒一些水,浸粽子的水是淀好的粽葉水,這樣可以讓粽葉的香味充分與糯米浸融。水量控制是關鍵,要讓所有的粽子都能浸在水里,如果水少了,浸出來的粽子太硬、甚至熟不透或者導致干鍋,但也不能太多。水多了浸出來的粽子太過松散,黏香度不夠。</b></p><p><b> 粽子碼好后,把蒸饅頭的箅子放在上面,然后用兩三塊海碗大小的石頭勻力置于其上,這樣是為了避免沸水把粽子煮散變形。</b></p><p><b> 另外,因為層數(shù)多,為了讓所有的粽子都能熟透,浸粽子時得用文火慢慢的悶,火不能大也不能小,這樣悶一夜。</b></p><p><b> 端午一大早,等我們梳洗收拾停當,老爸早已將清晨五點多出鍋的粽子剝好澆上蜂蜜盛在盤里放在桌上了。那會兒,粽葉、糯米、紅棗互相融浸出來的香味溢滿了院子。</b></p><p><b> 每每想起,舌尖似乎還有老爸浸的粽子的余香回旋。</b></p> <h1><b> 艾葉饃</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具有驅蟲健體之功效。每年端午節(jié)一大早,人們都會在家里的門窗插放艾葉驅趕蚊蟲。</b></p><p class="ql-block"><b> 長武人對于艾葉的運用是有淵源的,與長武毗鄰的甘肅省靈臺縣,是中醫(yī)針灸鼻祖皇甫謐故里,受其影響和熏染,在西醫(yī)尚未傳入之前,長武民間鄉(xiāng)里,家家都有人懂一些中醫(yī)偏方的。</b></p><p class="ql-block"><b> 老爸曾經說過“端午之前的艾葉是藥,端午之后的艾葉就是草了”。</b></p><p class="ql-block"><b> 每年端午一大早,老爸都會去早市上買一大捆艾葉回來,等艾草曬干后就去桿留葉,揉搓成艾條或艾棒儲存起來。家里有人感冒或者腸胃不舒服時,媽媽就會把這些艾條搓成更小的艾塔,在相應的穴位燒灸,很是湊效的。女兒小時候偶有感冒咳嗽或者鬧肚子,媽媽就用這個辦法,那真是艾到病除,由不得感嘆中醫(yī)針灸的神奇。</b></p> <p><b> 長武的艾葉饃便是由端午插艾葉的習俗演變而來的,很多外地人以為“艾葉饃”,是用艾葉作原料蒸饃饃,其實艾葉饃只是艾葉造型的饃饃,并非將艾葉與面糅合相蒸。</b></p> <h1><b> 絀耍活</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流傳下來的每一種習俗,每一個細節(jié)都閃耀著農耕文明的智慧之光。</b></p><p class="ql-block"><b> 最具端午節(jié)特色的就是?;盍?。長武人把做香包叫絀?;?,這里的“絀”是一種繡法,藏針繡,從表面根本看不到針腳,對針線功夫要求是精益求精。</b></p><p class="ql-block"><b> ?;罾锇南懔鲜怯镁哂袣⒕饔玫男埸S,艾草,菖蒲等研成的粉末,人們把這些香料絀在?;罾锎髟谏砩希闷渖l(fā)出的香氣驅趕蟲菌不來侵擾。</b></p><p class="ql-block"><b> 質樸靈巧的長武女子,精紡織、擅刺繡的手藝久經不衰。那時候,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一個碎布包袱,為平時修補衣服和端午節(jié)絀?;疃鴤洌芏嗳藦亩露缶烷_始絀?;盍?,攢著端午時節(jié)去賣。</b></p><p class="ql-block"><b> ?;钤叫≡骄隆︶樉€功夫要求越高,地上跑的、天上飛的、地里種的、樹上長的,都被各家巧手的女子絀成了?;睢?lt;/b></p><p class="ql-block"><b> 我從小戴的?;顜缀醵际切∫探I的。小姨絀的?;钺樉€活精細,花樣繁多,那一片片碎布頭,以白芷、川芎、排草、山奈、甘松等中草藥研磨制成的香料為填充物,經小姨之手用絲線就絀成了一個個精致的?;睢J?、荷花、并蒂蓮、還有柿子、蘿卜、小鳥,顏色搭配漂亮又小巧精致,個個惟妙惟肖。特別是騎馬娃娃,娃娃臉上的眉眼、鼻子、嘴巴都是用絲線繡出來的,那份精巧萌乖讓我愛不釋手。 </b></p><p class="ql-block"><b> 除了?;?,繡著五毒的裹肚和虎頭鞋、虎頭枕頭也是?;钍袌錾系木o俏貨,這應該也是源于驅避五毒之意。</b></p><p class="ql-block"><b> 端午抹雄黃的風俗也是由來已久,端午節(jié)那天,孩子們的額頭、鼻孔下和耳孔處都涂抹了雄黃,老人們說端午節(jié)抹雄黃可以驅避各類蟲子。</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搶?;?lt;/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做好的耍活就是讓人們戴的,大人們一般隨身戴一個荷包樣的?;?,孩子們是那些形態(tài)各異耍活的真正主人。</b></p><p class="ql-block"><b> ?;畲髯疃嗟氖悄切┻€未上學的幼童們,不論男女,孩子們的發(fā)髻鞭梢和胸前戴滿了大大小小的耍活,還有的手巧愛好的家長會在孩子的背后、袖端以及褲腿上縫上蟾蜍等比較大的五毒?;睢?lt;/b></p><p class="ql-block"><b> 上了學的孩子們,大多就只在胸前佩戴耍活了,他們也是搶?;钸@項活動的主角。小時候端午節(jié)還不是法定假日,戴著?;钊W校的小伙伴在炫耀?;畹耐瑫r還要做好保護措施,因為端午節(jié)有搶?;畹牧曀?,誰的?;詈每淳桑愠闪舜蠹覡帗尩膶ο?。</b></p><p class="ql-block"><b> 那一天,所有的小伙伴在課間都會撒歡的跑著、鬧著、搶著,即便是被撕扯掉紐扣,大家也都不會生氣發(fā)怒。也有個別因此而哭鼻子慪氣的,其結果是要么被大家變本加厲的搶完身上所有的?;睿磿褤尩绞值乃;钊繗w還,自此再無人和他玩耍了。</b></p><p class="ql-block"><b> 我每次都把那些自己最喜歡的?;畲髟诶锩妫饷娲鲙讉€在街上買的讓大家去搶。既保護了自己心愛的?;?,又滿足了小伙伴們搶?;畹哪欠輼啡?。</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花花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花花繩是用五色或七色絲線搓成的彩繩,端午一大早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家里所有成員戴花花繩,跟戴耍活一樣,大人們大都象征性的在手腕上戴一根,孩子們可就不一樣了,手腕、腳腕、還有脖子上都要系上花花繩,有的還會一個部位同時戴幾根。</b></p><p class="ql-block"><b> 老人們給孩子們戴花花繩的時候說,花花繩一戴,那些毒蟲什么的就不敢來咬了,因此戴花花繩的時候不能開口說話、否則就不靈驗了?;ɑɡK也不能任意折斷或丟棄,戴一段時間后要把花花繩剪斷放在家里的門檻底下,那些花花繩就變成五彩的蟲子了。</b></p><p class="ql-block"><b> 這自相矛盾的各類說法,孩子們聽來卻顯得神秘有趣,在大人們頗為認真嚴肅的氛圍渲染下,花花繩在孩子們心中,就好比神話傳說中哪吒戴的乾坤圈一般具有某種神奇的法力。</b></p><p class="ql-block"><b> 雖然我從來沒有看到過它們變成想象中漂亮的蟲子,但是直到現(xiàn)在,每年若端午節(jié)能回老家,二姐還是會如小姨當年一般給我戴上花花繩,姐姐眼中,我永遠都是她調皮可愛的小妹,這小小的花花繩寄托著姐姐的無限祝福。</b></p> <p class="ql-block"><b>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今天很少有人自己動手包粽子、絀?;盍?,這樣的端午節(jié),著實缺失了傳統(tǒng)節(jié)日親自動手的那份精巧和創(chuàng)意。</b></p><p class="ql-block"><b> 然而,端午節(jié)各種習俗的延續(xù),依然是這片土地上農耕文明越千年而余緒未泯的傳承。</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小彩蛋~長武端午氛圍感小視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