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9年2月6日。落帆亭:據(jù)舊志記載,是在宋熙寧初年(約1068年)重建于杉青閘官舍旁,為當(dāng)時官吏商賈的游憩之處。落帆亭不妨可以看作是宋代園林的遺構(gòu)。落帆亭在清光緒六年(1880)曾重建過一次,二三十年代出版的《江南園林志》,把嘉興落帆亭列為一所名園。1935年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編印的"嘉興導(dǎo)游"手冊,其"落帆亭"條下記云:"亭面臨運(yùn)河,憑窗閑眺,景色獨(dú)佳……今則樹木蔥郁,架石成山,身臨其地,清氣盎然。"</h3> <h3>2019年2月6日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文生修道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法國神父步師加以行醫(yī)傳教來嘉興發(fā)展,建造了法蘭西嘉興文生修道院,一年后竣工。文生修道院常住中外修士四五十名,研習(xí)教義,一經(jīng)考核及格,晉為神父。從1909年至1941年,文生修道院共培養(yǎng)12年制神父155名,被派往全國各地教堂。</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文生修道院它曾是我國近代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修道院之一,2000年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hù)單位,2005年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它不僅是中國早期交會建筑的代表,還是西方文化傳入中國的重要實物例證,更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播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其典型的西式建筑特色也具有較高的建筑美學(xué)價值。</h3> <h3>羅馬都市2019年2月5日</h3> <p class="ql-block">凌工塘公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