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文字,是知識與文明的載體,承擔著思想與文化傳承的重任。古人“敬惜字紙”,足見其神圣性。情以文顯,事以文傳。無論哪種文體,它對文字的要求務(wù)須真切、真誠、真情,還須準確、凝練、生動。如其不然,作品何以受到讀者青睞,流傳久遠?</p><p class="ql-block"> 2、好的文章應(yīng)如清凌凌的水、活潑潑的魚、綠油油的葉子,紅艷艷的花朵,來不得半點霉變之味、陳腐之氣、庸俗之態(tài)。縱觀所有有成就的作家,必是苦讀詩書廣泛涉獵的人、必是在大千世界經(jīng)風雨見世面的人、必是在老百姓堆里摸爬滾打的人,必是保持讓心靈時刻接地氣的人。因而,他們的作品才會篇篇錦繡,字字珠璣,令讀者愛不釋手、百讀不厭,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3、對任何作者或作家而言,如果你碼的文字不能吸引讀者眼球使之有所獲益,那倒不如干脆封筆。因為這樣的寫作除了生產(chǎn)文字廢品并無積極意義,而且是對人們寶貴時間的無情掠奪和自私占有。寫美文、推佳作、出精品,應(yīng)是喜愛舞文弄墨者終生的責任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4、讀中外文學經(jīng)典,不一定能成為作家。但要想成為有成就的作者或作家,不讀中外文學經(jīng)典是決計不成的。文學經(jīng)典集人文、藝術(shù)、思想、智慧與寫作技巧之大成,是最好的無可替代的教科書和營養(yǎng)品。作者或作家的心靈,靠文學經(jīng)典滋養(yǎng);作者或作家的筆端,靠文學經(jīng)典浸潤;作者或作家的產(chǎn)品,也離不開文學經(jīng)典的啟示和引導。</p><p class="ql-block"> 5、從某種意義上說,文章寫長富有內(nèi)涵相對容易,文章寫短而富有內(nèi)涵不煞費心力那是異想天開。照實說來,能將文章寫短而富有內(nèi)涵,是一種藝術(shù),更是一種功力。動輒下筆千言,鴻篇巨制,并不是當下這個快節(jié)奏社會所需要的。許多情況下,人們更愛讀短小精悍的文章。如其不然,為何微博能大行其道,盛行天下,為受眾喜聞樂見?</p><p class="ql-block"> 6、人貴卓爾不群,物貴絕無僅有,事貴標新立異,思貴獨出心裁,行貴不同凡響。而寫文章,則貴在精美清新,內(nèi)涵豐韻,下筆有神,不落俗套,別具一格?!笆N玉而生輝,水藏珠而川媚”,這是對好文章的重要驗證和要求。</p><p class="ql-block"> 7、好的書籍可以凈化人的靈魂,豐腴人的生命。培養(yǎng)讀書的習慣,亦是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方式,更是修身養(yǎng)性的最佳選擇。其中的道理其實既深刻也淺顯:讀書會使人擁有魅力、擁有智慧、擁有力量,同時也會成為一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資本。 </p><p class="ql-block"> 8、讀好書,益心智。茶能醉人無須酒,書能香人何必花?尤其是那些中外文學名著,具有不朽的性質(zhì),讀來必然受益無窮?!叭张c圣賢伍,終聽鳳凰鳴”,如此高質(zhì)量的精神享受,何樂而不為?</p><p class="ql-block"> 9、書讀少了,精神的天空就不那么湛藍,思想的境界就不那么高遠,識別事物的眼光就不那么敏銳。當下的人們不能沉下心來讀書,關(guān)鍵在于很難保持靜心靜氣的狀態(tài)。靜,是斬殺一切干擾的快刀。在這個物欲橫流、喧囂浮躁的世界上,能靜下心來專注讀書的人究竟尙有幾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