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19日下午我們到了千里烏江百里畫廊之稱的重慶市涪陵區(qū)。</p><p class="ql-block">烏江畫廊是重慶市市級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西陲,為重慶市與貴州省的界河。</p><p class="ql-block">距貴州沿河縣城9公里,距酉陽縣城57公里。是一處集自然山水、歷史古鎮(zhèn)、民俗風情于一體的高品位的風景名勝區(qū)。</p><p class="ql-block">涪陵區(qū)及貴州省沿河縣的烏江干流段及兩側(cè)支流,自貴州省沿河縣進入重慶酉陽縣萬木鄉(xiāng)和龔灘鎮(zhèn),至重慶涪陵區(qū)匯入長江。</p><p class="ql-block">酉陽有烏江流域和沅江流域兩大水系,烏江酉陽段約60公里,是千里烏江最精華的“烏江百里畫廊”。這里的景山似斧劈、水如碧玉、虬枝盤旋、水鳥嬉翔。</p> <p class="ql-block">站在烏江岸上看腳下的烏江碼頭,這里的游輪繁忙,來來回回穿梭般地接待著南來北往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遠處黑褐色山巒被云霧籠罩著山頂,這里的海拔有1000多米,山城的魅力就是有這樣起伏的山為背景,山腳下流淌著淡綠色的烏江水,這河水千百年里穿過多少人家?行船載過多少客?兩岸星星點點錯落有致的房子和靜靜的烏江連成一幅畫卷,百里畫廊不虛此名。</p> <p class="ql-block">郵輪在烏江上慢慢地行走著,坐在船上的游客漸漸安靜下來,在如畫的烏江里穿行說什么都是多余的,在寧靜里盡情享受上天賜予的歲月靜好。</p> <p class="ql-block">走過烏江我們來到了重慶市中心,途經(jīng)紅巖小說里的白公館,這里是一個紅色革命傳統(tǒng)的教育地,19世紀40年代白宮館叫香山別墅,后來成了國民黨關押共產(chǎn)黨人的地方,來這里參觀的人很多,在院子里有小蘿卜頭的雕塑像,在這里他被獻上了紅領巾。</p><p class="ql-block">與我看紅巖小說產(chǎn)生的印象大相徑庭,這里很小,二層樓有點擁擠的小屋里曾經(jīng)關押的政治犯在放風時可走動的地方實在是太小了。</p> <p class="ql-block">在白公館所在地的沙平壩附近現(xiàn)在是大學群。緊挨著白公館的就是西南政法大學。</p> <p class="ql-block">這是文昌閣,很多的紅綢緞帶系在周圍的欄桿上,表示人們在和平年代里對平安和幸福的祈求。</p> <p class="ql-block">在文昌閣的對面有個老居住區(qū),這里的房子有些年頭了,有吊腳樓的風格,屋外樓梯也格外顯眼。如果有時間在這樣的巷子里走走,應該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有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去磁器口的路上周邊的景致不錯。</p> <p class="ql-block">有人在這河岸邊空曠處放風箏。</p> <p class="ql-block">這里就是重慶老城磁器口,是商家云集的地方,人氣很棒,是旅游者一定會光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五花八門的食品吸引眼球。</p> <p class="ql-block">走近重慶鬧市,李子壩地鐵站被稱為網(wǎng)紅打卡地,地鐵在這幢樓里穿過成為人們的搶拍的鏡頭。</p> <p class="ql-block">20號晚我們住進老市區(qū)白象街的民宿里,晚上在這里吃了一頓地道的重慶火鍋,麻辣香的火鍋宴給味覺留下了很好的記憶。</p><p class="ql-block">21日上午我們在城中心慢慢溜達著,重慶在抗戰(zhàn)時期是民國政府所在地,直至今日仍然能在不經(jīng)意中看到那段歷史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這是重慶的十八梯,重慶唯一非遺旅游街區(qū)。十八梯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ū)中興路1號,南臨解放西路,北臨中興路,坐落于長江江畔。于2017年5月開工建設,于2021年9月30日建成開放。十八梯的來歷,大概是在明朝的時候,這里本來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吃這口井里的水,這口水井距離居民的住處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人們把這里稱作“十八梯”。</p> <p class="ql-block">明清時期,重慶是入川門戶,陸路水路兩棲交通便捷,往來商賈也多在此停留中轉(zhuǎn),因此當時下半城至朝天門一帶是繁華之地。</p><p class="ql-block">這里是重慶上半城和下半城之間的連接地,下半城靠近碼頭是最繁華的地方,隨著商貿(mào)繁榮,人們也開始在上半城安居樂業(yè),當時十八梯作為連接上下半城的通道就成了一個地標位置。</p> <p class="ql-block">站在一個平臺上,看周圍的建筑密密麻麻連成一片。山城的美便在平臺上一覽無余了。</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傳統(tǒng)的文化氣息也有現(xiàn)代的藝術氛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到了這里的獨特和時尚。</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十八梯的原始井。</p> <p class="ql-block">走過十八梯就上了解放路,這里就是重慶市商業(yè)最繁華的地段。像上海的南京路。</p><p class="ql-block">剛從十八梯走過來,眼前的現(xiàn)代化步行街的出現(xiàn)有點不大適應。十八梯有特殊的韻味,那里的吊腳樓,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十八梯窄窄的雨巷里有很溫馨的恬靜,它保存著古老的川東民居,建筑延續(xù)著老重慶的歷史文脈,就像是一種情緒,一個鄉(xiāng)愁在這里的蔓延。</p> <p class="ql-block">這街中心豎立的解放碑抗戰(zhàn)前稱作“精神堡壘”,重慶作為全面抗戰(zhàn)時期是民國政府所在地,這里曾被被日軍狂轟濫炸過6年零10個月。</p><p class="ql-block">蔣介石對這個象征精神堡壘的碑很重視,即使被炸倒多次,最后只剩下了一根旗桿它還是屹立在這里。抗戰(zhàn)勝利后民國重修此碑命名為抗戰(zhàn)紀念碑。</p><p class="ql-block">這塊碑新中國成立后曾經(jīng)改名叫解放碑,現(xiàn)在成了一個地標,上面沒有文字。</p><p class="ql-block">重慶的解放路很長,我們住的白象街就是解放東路,可是店主告訴我們乘車時不要說解放東路,只說白象街就好了,否則會找不到,好奇怪重慶的路名竟然有兩個名同時在一條街上。我想在重慶多走走會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