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夏的北京,陽光燦爛,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的藝術家們,在書協(xié)主席張平的帶領下,走進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進行藝術交流。</p> <p class="ql-block">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前身是農礦部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于1929年4月;1960年改稱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p><p class="ql-block">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是中國唯一專門從事古脊椎動物學、古人類學及相關生物地層學研究的學術機構,主要研究方向是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兩門基礎學科。</p> <p class="ql-block">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紀委劉光儀講述書記了古脊椎所的發(fā)展歷史和多年來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對生物研究所做出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張平先生談到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走進古脊椎所的進行書法交流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的藝術家們參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p> <p class="ql-block">1929年4月,研究所前身農商部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于北京,主要從事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的發(fā)掘及化石研究。1929年12月,裴文中發(fā)現(xiàn)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至1937年,裴文中、賈蘭坡等先后在周口店已發(fā)掘出包括五個完整頭骨在內、約四十個個體的北京猿人材料和大量的動物化石,共計1221箱。研究所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名沿襲至今,下設低等脊椎動物室、高等脊椎動物室、古人類室和新增設的新生代地層室及周口店、太原兩工作站。研究所技術輔助科室有化石修理室,模型裝架室,繪圖室,照相室,圖書室,編輯室及標本館等。</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古脊椎所后,藝術家們揮毫潑墨。周東軍老師即興題詞《精微藏大氣 毫厘蘊乾坤》</p><p class="ql-block">參加此次活動的藝術家和人員:</p><p class="ql-block">張平 中國科學院文聯(lián)副主席、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p><p class="ql-block">王健華,計算所(北京),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p><p class="ql-block">黃聯(lián)成,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p><p class="ql-block">袁洪亮,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明德書法教習館。</p><p class="ql-block">費黃芝,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書畫研究會研究員。</p><p class="ql-block">劉芙蓉,中國科學院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p><p class="ql-block">費嘉 ,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p><p class="ql-block">顧獻忠,</p><p class="ql-block">宋寶強, 國資委一中國戲劇出版社</p><p class="ql-block">周東軍, 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p><p class="ql-block">王秀華,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亞洲衛(wèi)星董事長。</p><p class="ql-block">杜慧田,</p><p class="ql-block">孫曦華,</p><p class="ql-block">蓋宇, 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 ,科學出版社編輯</p><p class="ql-block">謝榮歸,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精靈夢書畫教育老師</p><p class="ql-block">張錦棟,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菩提書畫院院長</p><p class="ql-block">李正順,</p><p class="ql-block">劉長征 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p><p class="ql-block">閆天堂 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p><p class="ql-block">姬祥</p><p class="ql-block">孟繁利</p><p class="ql-block">劉慶國,古脊椎所黨群宣傳處,</p><p class="ql-block">許勇, 中國科學院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古脊椎所高級工程師等同志共同參加了此次活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