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24年5月18日,我們和外甥帶領兒子、兩位侄子侄媳、兩位侄女,開啟了安徽壽縣尋根問祖之旅。我們先后游覽了古城墻、東門、南門、八公山、參觀了壽縣博物館等地后,才逐步了解到我們的祖先所在的壽縣有著那么悠久的歷史、燦爛的人文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yōu)槲覀兪菈劭h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壽縣,古稱壽春、壽陽、壽州等,地處安徽中部,控扼淮、淝,古代為南北要沖,是兵家反復爭奪的地方,四次為都、十次為郡,春秋時的蔡國、戰(zhàn)國時的楚國、西漢時的淮南子國、東漢末年時的大成國都以此為都。據(jù)文獻顯示,楚族源自以黃帝為代表的華夏集團和南蠻相融合而成的民族團體,西周成王在位時期(公元前1042~1021年),楚人正式立國,在楚武王、楚文王帶領楚人長期不為艱辛、奮發(fā)圖強的努力下,國力逐漸強盛,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完全控制了江漢地區(qū),并向江淮擴張,稱霸漢東。公元前262年壽春為楚相春申君的封地,春申君聯(lián)縱趙、楚等五國攻打秦國失敗,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徙都于壽春,歷四位楚王,留下了大批精美的王室禮器,出土的楚金幣為全國之最。公元前196年,劉邦長子劉長受封為淮南王,都壽春,歷時74年,后因謀反被發(fā)配死于途中,劉安襲封淮南王。劉安一生有兩大貢獻:一是創(chuàng)建了一部“牢籠天地、博極古今” 的巨著《淮南鴻烈》又稱《淮南子》,其中的“女媧補天”、“后翌射日”等神話流傳至今;二是發(fā)明了豆腐,是中國豆腐的創(chuàng)始人。</p> <p class="ql-block"> 壽縣博物館(現(xiàn)改名為安徽楚文化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壽縣博物館很大,展品眾多,主要有:淮南子、楚大鼎、陳愛、鄂君啟金節(jié)、金帶扣、神獸刻紋銅舟、黃釉瓷罐等,可以好豪不夸張地說,很多地區(qū)、甚至部分省級博物館都比不上它。據(jù)報道,最近在三河古鎮(zhèn)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楚王的大墓,正在抓緊發(fā)掘,屆時,壽縣博物館的展品就更豐富了。</p> <p class="ql-block"> 由于城鎮(zhèn)擴建,老家已經(jīng)拆遷,有一條小路還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劉安生前好道重賢,聚賓客數(shù)千,傳說有著名方術之士八人稱八公,與之談道煉丹,后在壽春北山丹成升天,余藥在地,雞犬添食,隨之升天,留下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美好神話,該山因此得名為八公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淮南王劉安、“負荊請罪”、“尚能飯否”大將軍廉頗的墓就葬在八公山腳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公元383年,東晉與前秦在壽縣的東門處發(fā)生了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zhàn),東晉的謝玄率領8萬兵馬戰(zhàn)勝了10倍于己的前秦符堅率領的秦兵,留下了“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p> <p class="ql-block"> 壽縣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現(xiàn)存的城墻為宋代重建,城墻周長714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城有4門,并各有甕城,非常雄偉、秀麗,城內(nèi)北部東西兩隅各有一泄水涵閘,平時城內(nèi)積水可通過涵閘排出城外,當洪水季節(jié),又可關閉涵閘,防止外水倒灌入城,1998年江淮地區(qū)發(fā)生特大洪災,據(jù)說水位高至坐在城墻的墻頭上可以洗腳,但整個城墻安然無恙,城內(nèi)滴水未進,這不能不贊嘆我國古人在建造壽縣城時的聰明智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秦滅六國后,楚人立誓“楚雖三戶,滅秦必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秦末,以楚人為主體的起義軍推翻了秦王朝的統(tǒng)治,建立了以楚人稱帝的漢帝國,充分地顯示了楚人的自尊、自強、有志必成的優(yōu)良品質(zh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離壽縣以南30公里的安豐塘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鄭國渠、漳河渠、安豐塘)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塘”,塘堤周長25公里,面積34平方公里,蓄水量1億立方,放水涵閘19座,灌溉面積93萬畝。安豐塘為春秋時期楚相孫叔敖所建,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聯(lián)合國大壩委員會主席稱贊為“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壽縣古城目前還不為國人所了解,我相信,在壽縣人的不斷努力下,在有關媒體的不斷宣傳下,壽縣古城一定能為國人所知曉并成為國人文旅的熱門打卡地?,F(xiàn)在去壽縣也很方便,合肥南站乘高鐵40分鐘就可以到達,歡迎各位朋友來壽縣欣賞古城、體驗神奇的楚文化、解讀眾多的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24年5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