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是人類歷史上持續(xù)修筑時間最久的建筑工程。它的修建,歷經(jīng)春秋、戰(zhàn)國奏、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唐、遼、金及明代等10余個朝代,持續(xù)近2000年的時間。</p><p class="ql-block">早在公元前7世紀(jì)的春秋時代,楚國最早修筑了防御別國入侵的“楚方城”揭開了中國歷史上長城修建的帷幕。戰(zhàn)國時期,齊、魏、趙、秦、燕和中山等國也相繼修建了“諸侯互防長城”。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qiáng)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筑諸候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長城”。</p><p class="ql-block">秦統(tǒng)一后,廢棄了隔離各國的長城,將秦、趙、燕北部邊境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加以擴(kuò)展和修繕,第一次形成了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萬余華里的長城,萬里長城由此出現(xiàn)。明代,是長城修筑史上的極盛時期。歷數(shù)各個朝代,明長城修筑的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質(zhì)量最高、建筑工程也最為精美。</p><p class="ql-block">長城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建筑。據(jù)專家研究,秦長城5000余公里,明長城超過7300多公里,若把歷代修筑的長城會計計算,總數(shù)應(yīng)在5萬公里,即10萬華里以上。萬里長城,何止1萬里!</p><p class="ql-block">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guī)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shù)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征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于世的偉大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世界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萬里長城的起點</p> <p class="ql-block">老龍頭</p> <p class="ql-block">山海關(guān)</p> <p class="ql-block">居庸關(guān)</p> <p class="ql-block">居庸關(guān)長城</p> <p class="ql-block">水關(guān)長城</p> <p class="ql-block">八達(dá)嶺長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