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4年5月1~12日歐洲之行之梵蒂岡城國</h3> <h3>梵蒂岡城國(The Vatican City State),簡稱梵蒂岡,首都梵蒂岡城,梵蒂岡位于意大利羅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國土面積0.44平方公里。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6℃,1月平均氣溫為7℃,7月平均氣溫為24℃。截至2023年6月,常住人口618人,意大利人為主</h3> <h3>從意大利進入梵蒂岡</h3> <h3>一步跨二國</h3> <h3>梵蒂岡城國是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主權國家</h3> <h3>梵蒂岡原為中世紀教宗國的中心,1870年教宗國領土并入意大利后,教宗退居梵蒂岡;1929年同意大利簽訂《拉特蘭條約》,成為獨立國家</h3> <h3>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又稱圣伯多祿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伯拉孟特、米開朗基羅等建筑師不斷設計并完善,是位于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教圣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征之一</h3> <h3>作為最杰出的文藝復興建筑,其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圣伯多祿廣場與協(xié)和大道</h3> <h3>梵蒂岡城國國旗</h3> <h3>圣彼得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廣場就是聞名世界的圣彼得廣場,建于1667年,主持設計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貝爾尼尼</h3> <h3>梵蒂岡全國居民信仰天主教,日常生活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h3> <h3>梵蒂岡有自己的貨幣,與意大利的里拉通用</h3> <h3>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稱老圣彼得大教堂,于333年落成</h3> <h3>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風格具有明顯的文藝復興時期提倡的古典主義形式,主要特征是羅馬式的圓頂穹窿和希臘式的石柱式及平的過梁相結合</h3> <h3>中央的圓頂是由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兩重結構,內部很明亮</h3> <h3>教堂下面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間是耶穌基督;兩側各有一座鐘,右邊是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左邊是羅馬時間</h3> <h3>教堂內部裝飾華麗,華麗到令人惶恐不安,令人窒息</h3> <h3>進門口的右邊走廊里,有米開朗基羅23歲時的作品《彼得》。只能隔著玻璃欣賞,但是仍然能打動任何人的心</h3> <h3>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風格具有明顯的文藝復興時期提倡的古典主義形式,主要特征是羅馬式的圓頂穹窿和希臘式的石柱式及平的過梁相結合</h3> <h3>梵蒂岡城國衛(wèi)兵</h3> <h3>遠眺梵蒂岡城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