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登上華山之巔,終了半生心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上許多事都是“有緣無份”,我與華山即如此。</p><p class="ql-block"> 1958年,我5歲。姑姑帶我從西安回沁陽老家,火車路過華山時,我看到那高聳入云的奇峰和那處處裸石的陡坡,很是好奇,問姑姑方知道那叫華山。后來,特別是中年以后,經(jīng)常往返于沁陽——西安,因為看了許多關(guān)于華山的故事和傳說,每次路過華山,禁不住都要多看幾眼,而且心里常念叨:“我一定要登上華山!”</p><p class="ql-block"> 1995年,我42歲,正當壯年。那時我在西向中心校任副校長。當年暑假,中心校組織旅游,我?guī)?歲的兒子龍飛一塊出行。我們返回的最后一站是登華山。之前,龍飛曾跟我多次爬上神農(nóng)山,所以我斷定,我們大人能上華山,他也一定能。麻煩的是,凌晨2點起床出發(fā)時,那7歲的娃娃無論怎么叫,就是不睜眼,翻個身就又“呼呼”起來。實在無奈,我不得不放棄這次登華山的機會。</p> <p class="ql-block">從華山下坐車、開車經(jīng)過,看不到華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這是華山西峰下群峰壁立的奇觀</p> <p class="ql-block"> 1998年,我在沁園中心校任副校長。教師節(jié)時,聯(lián)盟街學校租了一輛大巴,組織全校教師西安三日游,我被特邀前往。第三天的行程是登華山。多么好的機會!可惜我當年剛剛得了一場怪病——走路錯判方向。出行時身體尚未全部康復(fù)。登華山的前一天晚上,我們一班人經(jīng)過慎重討論,為了安全起見,決定讓我留在華山腳下。第二天凌晨2點多大家都登山了,我獨身一人在旅館睡到8點多,起床后開始游覽玉泉院。整整一個上午,這座神州著名古剎,讓我游了個遍。</p><p class="ql-block"> 此后有更多的機會經(jīng)過華山,但一直沒有合適的時機去登華山。這一晃就過了古稀之年。</p> <p class="ql-block">華山游客服務(wù)中心外十字路口巨型地標建筑——寶蓮燈</p> <p class="ql-block">玉泉院門前廣場陳摶老祖巨型臥姿雕塑簡介</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應(yīng)親友誠邀,我和三位老友相約成行,目的地——西岳華山。</p><p class="ql-block"> 這一次條件非常優(yōu)越:四人自駕尼桑,5月17日下午2點動身,四個小時到達,入住好友安排的華陰美好賓館;景區(qū)交通、索道、保險等貴賓免費票全部提前預(yù)約。唯一不利因素,我們一行四人合計年齡278歲,應(yīng)該是很有些挑戰(zhàn)意味吧。(同行的司良樹,我高中同學,退休前系沁陽工商局企業(yè)科長,70有余;馬明禮,我?guī)煼锻瑢W,退休前系沁陽職專副校長,68歲;原進成,我早年老友,退休前系沁陽公費醫(yī)院高級技師,68歲。)</p> <p class="ql-block">華山口美好賓館</p> <p class="ql-block">四老友在華山玉泉院合影</p> <p class="ql-block">四老友在華山步道入山口合影(左一原進成,左二張正義,右一馬明禮,右二司良樹)</p> <p class="ql-block">四老友在華山游客服務(wù)中心廣場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華山自古一條道”,但現(xiàn)在登華山共有三條道,并非誰都知道。</p><p class="ql-block"> “自古一條道”就是現(xiàn)在仍保留的登山步道,自玉泉院始,到華山北峰(五峰最低,海拔1614米),行程16.4公里,全程可盡享攀巖之險。由北峰再登西峰、南峰,僅高度還有500多米。</p><p class="ql-block"> 北峰索道為第二條道。游客服務(wù)中心乘景區(qū)交通(往返40元)到索道下站,乘普通索道20分鐘可達北峰(往返150元)。</p><p class="ql-block"> 新開通大約12年的西峰索道為第三條道。乘景區(qū)交通(往返40元)到達海拔超過800米的索道下站;乘長度超過4100多米的W型跨壑索道(往返280元),約以0.3秒每米的速度“飛行”20分鐘,奇險無比,充滿刺激,直達第二高峰腳下(西峰,又名蓮花峰,海拔2086.6米)。</p><p class="ql-block"> 體能好,有時間,既刺激,還省錢,就選登山步道。(華山門票160元,需做簡要說明:他實行的是“一票通”,票含華山、仙峪、西岳廟三個景區(qū),有效期48小時,如果你登過華山就走了,那就等于給華陰做貢獻了。這是一個公開的小陷阱)。</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些老家伙,不管能不能免票,西峰索道必然是首選。</p> <p class="ql-block">華山西峰大索道運行圖</p> <p class="ql-block">華山西峰索道簡介</p> <p class="ql-block"> 5月18日,周六,我將要與仰慕已久的華山擁抱相吻了。</p><p class="ql-block"> 風蓮的兒媳叫婷婷,女兒叫珍珍,這是兩位年輕漂亮、特別熱情能干的女孩。聽說我們要來華山,早早預(yù)約了全程貴賓免費票。不巧當天換票時,前邊遇到一個百人貴賓團,讓我們四人和陪我們登山的風蓮三姐妹,在游客中心的樹蔭下靜待了兩個小時。</p><p class="ql-block"> 華山險,華山美,但游華山實在又累又苦。僅僅排隊之苦,就讓很多人不堪忍受。排隊候車,擁擁擠擠半個多小時;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的索道下站,又排了40分鐘才坐上索道。好在華山景區(qū)的服務(wù)還算到位,整個秩序比較正常。如果你沒體驗過人多排隊的煩惱,登一次華山,也許你在人海面前就可以坦然處之了。</p> <p class="ql-block">在游客中心等候,多照了幾張像</p> <p class="ql-block">我與華山妹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拙文較長,敬請耐心)</p> <p class="ql-block">西峰索道下站的石牌樓,巍然大氣,不失華山風度!</p> <p class="ql-block">風蓮和二姐在牌樓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看一段視頻,提前體驗一下華山西峰索道</p> <p class="ql-block"> 終于可以悠然一會了。</p><p class="ql-block"> 華山西峰索道設(shè)施非常先進,吊廂進站時,速度慢得幾乎要停下來。它用的是大吊廂,一廂可乘8人。在索道攀上第一座山峰之前,除了速度稍快,我們還沒有感受到它的獨特之處。再往上的三座山峰,一座比一座高,且兩山跨度很大,山間溝壑深不見底。也許是為了減少施工難度,也許是為了給游客創(chuàng)造刺激,索道整體采用了W型結(jié)構(gòu)。到達每一座峰頂時,索道會突然向壑底沖去。而且它有一個加速度的設(shè)計,讓人在群峰大壑之間,瞬間產(chǎn)生失重、失控的感覺。我從來沒有恐高的感覺,這一次確實有點心顫腿軟!如果哪位坐在華山西峰索道上真的能泰然處之,你是真英雄!有機會我推薦你參加“華山論劍大比拼”。</p><p class="ql-block"> 西峰索道全長4211米,上下落差755米,號稱亞洲第一高索,也是目前速度最快的高空索道。</p><p class="ql-block"> 其實,我對華山西峰索道的安全問題沒有絲毫懷疑。我們有幸趕上這個時代,盡情享受現(xiàn)代高科技的成果吧。</p> <p class="ql-block">華山西峰大索道上看景觀</p> <p class="ql-block">華山峰壑奇觀</p> <p class="ql-block"> 輕松到達西峰上站,沿步道大約20分鐘,即到西峰與南峰的岔路口。在這里看西峰,風景一覽無余。游客摩肩擦踵,猶如在刀尖上行走。確有不少人望之卻步,最終與華山最美風景失之交臂。我們一行夠勇敢,雖有三人手持登山杖,但精神抖擻,把腳印留給大山,把美景盡收眼中。</p> <p class="ql-block">在叉路口看西峰,刀尖上人流不斷</p> <p class="ql-block">我手扶鐵索,在“刀尖”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與良樹老同學相互鼓勵,向西峰進發(fā)!</p> <p class="ql-block">姐妹倆在西峰至高處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和華山妹在斧劈石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遠看西峰全景</p> <p class="ql-block"> 西峰上有寺廟,有石塔,更有許許多多天然石刻。峰頂?shù)纳徎ǘ?、斧劈石(斧劈石簡介少了一個關(guān)鍵,多少年來竟無人更正,很可笑)、劈山斧,都是沉香劈山救母的見證,把這個感天動地的孝義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即便是神話,國人代代相傳,深信不疑。</p><p class="ql-block"> 從西峰舉目遠眺,千山萬壑美不勝收,凌空之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風蓮三姐妹在西峰頂上遙指對面的馬山溝,告訴我們那就是她們當年的家。她們的童年故事略帶幾分凄楚,和華山美景稍顯不和諧。走吧,登南峰!我們跟著人流,沿著“刀尖”,慢騰騰下到西峰、南峰岔路口。</p> <p class="ql-block">西峰高度一清二楚</p> <p class="ql-block">身后就是西峰極頂?shù)臈罟?,為民國時期政府官員楊某所捐建</p> <p class="ql-block">著名景區(qū)也有文字錯誤</p> <p class="ql-block">四兄弟頂天立地英雄漢!</p> <p class="ql-block"> 我的好友原進成因腿疾初愈,為避免頑疾復(fù)發(fā),不得不停下腳步,痛失了登上華山之巔的機會。</p><p class="ql-block"> 南峰海拔2184.9米,僅比西峰高出不到70米。岔路口稍低一些,再攀高度也就100多米。登南峰一路步道,比西峰要好走許多。但因為是在體力大量消耗之后,半個小時的登頂之路,對于我們?nèi)婚L者來說,還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風蓮三姐妹一路上的鼓勵甚至偶爾攙扶,對我也是極大的精神鼓舞。登南峰的路上,遇到一位精神矍鑠的長者,簡單寒暄中,得知對方八十有二,比我年長十一歲,剛從峰頂下來,這讓我羞愧頓變力量?!袄细?,我向您學習!”再看前邊的臺階,沒那么陡了,路也變短了。經(jīng)過最后一段的攬索攀巖,我們終于到達華山之巔,南峰極頂。</p> <p class="ql-block">南峰最后攀頂處</p> <p class="ql-block"> 南峰面積小于西峰,但她是群峰之巔。登上絕頂,頓感天在咫尺,云在腳下,舉手可摘星斗,乘云可上九霄。中華五岳,華山以險著稱,以高獨尊;而華山五峰,西峰險聞天下,南峰高居第一!</p> <p class="ql-block">登上南峰,士氣大增!</p> <p class="ql-block">自古華山論劍處</p> <p class="ql-block">華山論劍,你我同在</p> <p class="ql-block">與華山第一峰地標合影</p> <p class="ql-block">馬明禮、司良樹大有舉手摸天之勢!</p> <p class="ql-block"> 南峰觀景、拍照,收獲滿滿。風蓮三姐妹極力攛掇我們再走東峰,去看鷂子翻身,去走長風棧道。但我們實在體力不支,只好作罷。我知道,華山五峰各有各的風景,各有各的故事,都值得一看。詢問導游得知,登華山一日游五峰的幾乎沒有,能游三峰的也不多,游兩峰屬正常。我以古稀之身,一日游兩峰,且是華山最險、最高之峰,心已足矣。</p> <p class="ql-block">姐倆與南峰的古井照個像,以示告別</p> <p class="ql-block"> 已過5時,雖然有些疲憊,返程中還是有些留戀。再乘西峰索道,又一次興奮、刺激,在夕陽下盡情欣賞那副巨無霸的群峰壁立水墨畫卷,再一次心生震撼,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乘索道下山,看水墨巨卷!</p> <p class="ql-block"> 華山美景賞不盡,風蓮一家情更深。</p><p class="ql-block"> 7點多,我們返回美好賓館。珍珍在家里已經(jīng)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幾次電話催促,我們驅(qū)車前往。好家伙,滿滿的一桌。我們也不客氣,用啤酒解渴,喝白酒過癮。好一頓家宴,喝得痛快,吃得舒服。真心感謝巧手美女珍珍和她的爸爸。</p><p class="ql-block"> 酒足飯飽,賓主告別。我們返回酒店的路上,華陰市夜間最熱鬧的“一河兩岸”公園,已是人影漸少車輛稀。</p><p class="ql-block"> 入住酒店后,我讓老同學馬明禮查一下當天的行程。上下乘索道,五峰僅登其二,走了21000多步,運動量夠意思了吧。</p><p class="ql-block"> 古稀登上華山,終了半生心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風蓮的家——華山腳下一座農(nóng)家小院</p> <p class="ql-block"> 草于2024年5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