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峨眉山,國家5A級旅游風(fēng)景區(qū),國家旅游名勝風(fēng)景區(qū),世界地質(zhì)地理遺產(chǎn)保護(hù)區(qū)。峨眉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nèi),峨眉山地勢陡峭,風(fēng)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p> <p class="ql-block">大巴車到峨眉山門口換進(jìn)山觀光車,開好久,然后走山路,爬山開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遠(yuǎn)遠(yuǎn)望去峨眉山在云霧繚繞中,我們沿著婉蜒的山道走1.5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半山腰的纜車??站了。</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上的松樹??巍峨挺立</p> <p class="ql-block">爬山累得夠嗆,還算1. 5公里的山路不崎嶇,都是石板水泥鋪好的路,比較好走。上了纜車只看到四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都說峨眉山的云海壯觀無比,今天總算看到了這個云海奇觀。</p> <p class="ql-block">出纜車還在半山腰,到金頂還得走1.5公里左右,</p> <p class="ql-block">拄拐杖堅(jiān)持走,終于到了十方四面金佛普賢菩薩廣場了。</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很多人,還有排著隊(duì)伍一邊磕頭一邊走的善男信女們。</p> <p class="ql-block">終于來到了十方普賢四面金佛菩薩面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方普賢金像位于峨眉山金頂,于2006年6月18日落成,通高48米,重達(dá)600多噸,建筑面積1000㎡,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賢像。十方普賢菩薩圣像的含義以及造型結(jié)構(gòu):通高48米,表征阿彌陀佛四十八大愿。“十方”一是意喻普賢的十大行愿,二是象征佛教中的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意喻普賢無邊的行愿能圓滿十方三世諸佛和蕓蕓眾生?!捌召t”,即“普”之平等無礙,“賢”為無處不到。暨“普渡眾生、大行無止”。</p> <p class="ql-block">座像造型結(jié)構(gòu)從下至上分為8個部分:1、基座部分為四方六層,表征佛教的“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六度”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般若)。2、圓環(huán)部分:表征“一真法界”。3、蓮花部分:表征“眾生之心,心生萬物”。4、祥云部分:表征“空性”。5、四尊吉象:表征“四弘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6、兩面身部分:表征“華藏世界一佛二菩薩”。7、十尊菩薩頭像:表征“普賢菩薩十大行愿”。8、菩薩頂上的圓滿寶柱:表征“華藏世界重重?zé)o盡,普放光明”和“法門盡虛空,遍法界”。十方普賢菩薩圣像內(nèi)供奉的阿彌陀佛:表征同歸極樂。</p> <p class="ql-block">堅(jiān)持終于到了金頂</p> <p class="ql-block">金殿、銅殿建筑面積1800㎡。金殿為銅面鎏金屋頂,為中國最大金殿。朝拜大道,寬18米、長108米,10級,由10對大象相對拱衛(wèi),既體現(xiàn)普賢精行實(shí)踐的精神和特色,又蘊(yùn)含指引眾生朝拜禮佛的方向和途徑。</p> <p class="ql-block">金佛結(jié)構(gòu)含義:須彌座上立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層為普賢菩薩的四頭像和兩面身;第二層為普賢菩薩四頭像;最高層為前后普賢菩薩頭像。普賢金佛的十個頭像分為三層,神態(tài)各異,代表了世人的十種心態(tài)。</p> <p class="ql-block">圣像內(nèi)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彌陀佛銅像,四周繞漢白玉雕佛像。十方普賢菩薩圣像正面手持如意,騎六牙圣象;另一面結(jié)阿陀定印,表六道眾生顯得四智菩提之義。</p> <p class="ql-block">我們6位同伴在金佛下,留個紀(jì)念。</p> <p class="ql-block">謝謝你的觀賞!請看九寨游之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