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總以為,千年的流光,歲月的洪荒,雖然湯湯逝去不可瞬留,但卻也是仁愛厚慈的。因為,總有一些人事,在此間鐫鏤于碑;總有一些記憶,在此間輪回為風(fēng);總有一些過往,在此間凝結(jié)成詩……恰如張繼的楓橋夜泊。</p><p class="ql-block">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lt;/p> <p class="ql-block"> 江蘇省楓橋風(fēng)景名勝區(qū)正是因唐代詩人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一炮而紅,千年不衰。</p><p class="ql-block"> 楓橋景區(qū),是以寒山古寺、江楓古橋、鐵鈴古關(guān)、楓橋古鎮(zhèn)和古運河“五古”為主要游覽內(nèi)容的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旅游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文景觀豐富,具有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風(fēng)貌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p><p class="ql-block"> 如果,沒有那個叫張繼的失意落榜生,如果,沒有那個月落烏啼的夜晚,如果,沒有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敲打,恐怕也不會有楓橋夜泊。也不會有這濤聲依舊的小橋流水,千載楓橋流傳千古。</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來楓橋是1990年,再來楓橋,小橋流水,濤聲依舊。卻不覺三十多年過去了。給人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如今,蘇州老城大街小巷里飄出的評彈唱詞都是,月落烏啼霜滿天,這首詩不僅使楓橋古跡和寒山古剎名揚天下,也令張繼在人生挫折之際以一首詩名流傳千古,景色因為人賦予其感情,而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濃的一筆,為后人所記住和仰望。 </p><p class="ql-block"> 漁火已不在,江?楓二橋依然對望,寒山寺的鐘聲塔影下,不變的還有那古老的運河水緩緩地訴說著時代變遷。</p> <p class="ql-block"> 楓橋于2019年12月8日免費對外開放,慕名而來的游人絡(luò)繹不絕。</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8日 攝于楓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