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喜歡旅行,那么旅行的意義究竟在哪里呢?作家畢淑敏說:“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只小蝌蚪,長大以后變成了井底之蛙。這不是你的過錯,但這是你的局限,如果想突破這種局限,要么旅行,要么讀書。”對此,我深信不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個人每年都應該有專屬于自己單獨的時間和空間,走到外面廣闊的世界,品味不同的文化,品嘗不同的美食,看看不同的風土人情,發(fā)現(xiàn)不同的人生活法,看到不同的有趣的靈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前旅行,我可能更在意的是,當?shù)刂木包c是否掠過我的身影,留下我的足跡。但是年齡越長,越覺得那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以喜歡的方式放松心情,哪怕一天只呆在一個地方,但是思想在遠征,或者心靈在碰撞。</p> <p class="ql-block">木棉讀書會是一家全國性的讀書會,非常有趣的是,我在機場候機時,無意中在小紅書上發(fā)現(xiàn)的,聯(lián)系了長春的主理人,他得知我也喜歡做讀書會時,約我見面聊聊,我說人在旅途,等我回到長春。當他得知我去成都時,告訴我當?shù)匾灿凶x書會,對會員是通用的,并給我發(fā)了鏈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也促成了我落地成都第一件事就是參加一場讀書會,雖然滿滿的失望,但是我并沒有放棄。當我看到有一場《認知覺醒》的讀書會時,我依然心動。</p> <p class="ql-block">《認知覺醒》這本書與我很有緣,7月份,友茗堂讀書會的莊老師講這本書,他邀請我做他講座的主持人;除此,5月星火讀書俱樂部共讀這本書,25日線下讀書會,雖然遺憾我不能參加,但是成都之行將我錯過的又給我彌補了這份缺憾。有時覺得很神奇,你心心念念的事情,老天冥冥中自有安排,你就做好自己就行。即使這次也錯過,我也依然相信會在某一日不期而遇。</p> <p class="ql-block">欣喜之余,在網(wǎng)上報名參加,但是卻發(fā)現(xiàn)名額已滿,于是我簽下了候補,這份期待的心情一定是又是被感應到了,隔了幾日當我再次打開鏈接時,發(fā)現(xiàn)已空出一個名額,好像就是專門給我留的,更為妙不可言的是,這場讀書會竟然在召主持人,組織者說如果沒有人報名主持,那么第三位到店的人就要擔當重任??吹酱讼?,我毫不猶豫地毛遂自薦,主理人當然同意,畢竟有人愿意挺身而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這和我以往的風格不大相同,以前我再想做一件事情,也要等待別人發(fā)現(xiàn)我的心思,我不會主動申請,到底從何時改變的,我竟然不自知。我希望自己從一個被動接受的人到主動追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其中一個好習慣就是積極主動。我不是高效能人士,但是我愿意為之努力。</p> <p class="ql-block">之所我能主動擔任主持,原因有三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是這本書我在飛機上看得津津有味,真的讓我的認知得以覺醒,我在計劃也做一個課件與人分享,尤其是大學生,年輕人,我覺得太需要了。甚至,我們成年人,這種認知覺醒不分年齡,不分職業(y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是上次參加讀書的慘痛教訓讓我不想浪費時間,外一又碰到不是我喜歡的主持風格,可能又是一次失敗的經(jīng)歷。如果我是主持人,我會按照我的風格主持、控場,讓每個人有分享的機會,適當?shù)攸c評,拋出幾個針對性強的話題,大家討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是我經(jīng)常參加讀書會,多次主持,讓我自信能帶領大家做好這場讀書會,給大家一份不同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下午2點的讀書會,地點在一家奶茶店,小紅書上說,是一家新開的店,老板是越南人,他家的奶茶、咖啡都很好喝,更主要的是環(huán)境優(yōu)雅清靜,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去處。我臨時改變了上午去書店的行程,直接到了奶茶店寫點東西,再簡單設計一下讀書會的流程和話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到兩點鐘,小伙伴們陸陸續(xù)續(xù)地來了,讀書會參加了很多次,但是這次對我來說非常特別。身在異地卻沒有異地的生疏。</p> 小伙伴沒有到齊之前,我與早來的兩位小伙伴聊起來,他們知道我獨自來成都旅行途中參加讀書會,也覺得很有趣?;蛟S是喜歡讀書的人比較同頻,我們聊起來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尤其一位書友的話讓我心情更是愉悅,忘記哪個話題觸及到年齡了,他說:“老師,您看起來年紀不大?!蔽曳磫枺骸澳X得我多大?”他的回答讓我笑靨如花:“應該有35歲了吧。”我想說:“我快53歲了。”但是我真的從來不覺得自已年齡有多大。<div><br>其實每個人的年齡有三種,一是生理年齡,你的身體狀態(tài);二是實際年齡,大部分人與身份證一致;三是心理年齡。我個人認為實際年齡不重要,讓我們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年輕態(tài)就好。我希望到了80歲我也是愿意和年輕人在一起的老太太。就是不知道年輕人會不會覺得我太老,不愿意和我一起呢。</div> <p class="ql-block">讀書會開始了,我首先讓每個人以三個標簽做自我介紹,比如我會這樣介紹自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大家好,我是喜歡讀書、講書,愛旅游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過自我介紹,大家來自各行各業(yè),有以前做金融,現(xiàn)在跨行做家庭教育、有馬上要讀MBA工商管理碩士的、有醫(yī)生、有獵頭、有高中英語老師、有游戲軟件開發(fā)的人員。雖然職業(yè)千差萬別,每天做的工作大相徑庭,但是有一點是共通的,我們都喜歡讀書,喜歡就一本書深入地交流。</p> 自我介紹,我拋出第一個話題:通過閱讀《認知覺醒》這本書,你自我感覺認知覺醒了嗎?如果滿分10分,你會給這本書打幾分?最觸動自已的一點是什么?或者說對自已最有啟發(fā)的是什么?<div><br>大部分書友對這本書評出很高的分數(shù),否則也不會從四面八方來參加讀書會了。</div> <p class="ql-block">我給這本書的分數(shù)9.5分,因為它改變了我?guī)讉€認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以前我總以為讀完一本書要有很多收獲,記住很多內(nèi)容,其實,只要有一、二點特別記住并且應用到了日常生活工作中,有了切實的改變就是這本書對于自己的價值了,不貪多,只求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當一本書的理念觸動到自己時,一定要停留下來問問自己,這點為什么會讓自己動感情?這點對我有什么啟發(fā)?我能把這個啟發(fā)點用在3個不同的事情上嗎?也就是觸動自己時,一定要追問原因是什么?;蛟S是自己的潛意識被捕捉到了。當我們把越來越多的潛意識變成意識的時候,我們就越能越掌握了自己的命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是主動消除模糊。其實很多事情,我們沒有想清楚,也不想費腦筋,大多時候順其自然,但是往往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所以,你要主動消除模糊,讓這件事情明了、清晰,這需要培養(yǎng)自己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選擇能力、與人溝通能力等等。當我們先做好這些,努力過后的結果再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第二個討論的話題是:書中有一句德國心理學家海靈格的一句話,雖然說得非常拗口,但是理解透徹頗有哲理,“受苦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來得簡單。”你是如何解讀這句話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伙伴們各抒己見,都有自己的一番見解。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受苦為什么容易,承受不幸為什么簡單,是因為當你處于逆來順受的躺平狀態(tài),即使生活不如意,但是你從未想過要改變,你只想呆在舒適圈里,因為容易,因為熟悉;但是改變是需要經(jīng)歷陣痛的,要剖析自已、要學習成長、要認真分析、要想盡辦法解決問題,這當然要付出艱辛地代價,所以解決問題更難,幸福來之不易,誰不是經(jīng)歷風雨見彩虹?一個真正心智成熟的人即使再難,也愿意迎接挑戰(zhàn),再痛苦也嘗試走出舒適區(qū),但是經(jīng)歷陣痛后的成長會讓自己的人生邁上一個新的臺階。</p> <p class="ql-block">第三個問題,目標是存放一個人的熱情和精力的地方。你們的目標是什么,近期的、長遠的,你為實現(xiàn)你的目標做出哪些努力,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有一個96年的小伙伴,分享了她去年經(jīng)歷了辭職再就業(yè),買房還房貸的壓力,即使她現(xiàn)在做的業(yè)績很好,但是這種壓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她沒有一分錢底薪,完全靠業(yè)績提成,而且還有每個月固定的房貸。但是從她青春、亮麗的臉上看不到青澀、憂愁,而是堅持、奮斗和激情。我從心里敬佩這個小姑娘。只比樂樂大三歲的,我眼中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談到這里,我們已經(jīng)從書中的內(nèi)容到了生活、工作。大家更加暢所欲言,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分享交流會,而且人員質量、層次非常高。無論每個人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還是學識涵養(yǎng)、對于讀書的熱愛,讓這群同頻共振的伙伴們來一場心靈的洗禮和情感上的共鳴。</p> <p class="ql-block">在讀書會接近尾聲時,我讓大家分享自已對這場讀書會的收獲和感受,大家都對讀書會給予了高度評價。尤其一位書友的反饋給我再次賦能,他說我的主持和控場非常好,拋出的話題讓大家討論得也很深入,這是他參加讀書會以來品質最高的一次。</p><p class="ql-block">最后,有一位書友建議,我們每個人推薦一本自己讀過最受益的書籍,并說明理由。然后大家把書單發(fā)到了群里。</p><p class="ql-block">三個小時倏忽而過,停下旅行的腳步,在這個奶茶店駐足停留,這是一場心與心的交流,思想與思想的碰撞。這為此次旅行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