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奶娘,即乳娘,人們稱用自己的奶喂養(yǎng)別人孩子的女性為奶娘。以下講的是十二軍后代卡里和奶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卡里已尋找她的奶娘幾十年了,她為沒能在懂事后與奶娘謀面而萬分遺憾。故事還得從七十四年前說起:那是1950年底,才5個月大還在襁褓中的她,隨著同是十二軍軍人的父母從四川萬縣乘船到漢口,轉(zhuǎn)乘火車北上到河北邢臺。</p> <p class="ql-block">她不知道的是父母親北上是在提前做入朝參戰(zhàn)的準(zhǔn)備。到達河北邢臺后,母親萬般不舍還在吃奶的她,也不得不把她安置在邢臺文廟里的留守處,毅然隨十二軍大部隊入朝走了??ɡ锞瓦@樣成了新中國第一代留守兒童。 五個月大的她太小了,還什么都不會吃,部隊留守處就從郊區(qū)農(nóng)村為她找了一位奶娘,奶娘為了方便喂奶,就住在廟里,同時照顧她和幾個小寶寶。吮吸了奶娘的奶,她長的還算健康。</p> <p class="ql-block"> 四年多后卡里才再次見到凱旋回國的母親,卡里已長成漂亮的妞妞啦。母親十分開心,帶著她去拍了張母女倆的合影。母親從幼兒園的老師那里聽說有位奶娘奶過卡里,老師說奶娘個子高,很能干。她母親十分感激無私地用自己的奶喂養(yǎng)女兒的奶娘,多方尋找,卻因種原因并沒能找到奶娘??ɡ锏母改高z憾地隨部隊調(diào)防到浙江金華江山。</p> <p class="ql-block"> "邢臺有養(yǎng)育你的奶娘",父母親幾十年的念叨,讓卡里將這份養(yǎng)育情深深銘記于心。完成了為父母盡孝后,卡里幾次去邢臺找奶娘,卻因歷史久遠,人、事、地都變化太大了,又不知奶娘姓名和生活的村莊,至今也未能如愿。她在離開邢臺時跪拜那片熱土,感恩奶娘的養(yǎng)育之恩!感謝邢臺人民對志愿軍那一批留守兒童的養(yǎng)育之恩!</p> <p class="ql-block"> 奶娘的大愛融進了卡里的血液里,找不到奶娘的日子里,她選擇做奶娘那樣有大愛的人。她堅持參加公益事業(yè),很多年如一日,穿梭在敬老院、福利院、獻血站、貧困山區(qū)、特殊教育學(xué)校、留守兒童中心等等,但凡有需要幫助的地方,無一例外都留下了她的愛心。</p> <p class="ql-block">卡里說:溫柔、美麗、善良的奶娘,不僅用她乳汁養(yǎng)育了我,更是用她的大愛滋養(yǎng)了我。我現(xiàn)在已70多歲了,也是位母親、奶奶。我雖記不起奶娘的容顏,卻被那抱在懷里吃奶的溫度溫暖了一生。多想站在奶娘面前叫一聲:娘——!祝老人家長命百歲!幸福安康!我會在有生之年繼續(xù)做公益,向需要關(guān)愛的人獻自己的愛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