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編輯一靜觀波瀾</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園,遼代這里曾是興國寺,元代改稱萬壽興國寺。明永樂十八年辟建為社稷壇。1914年,將社稷壇辟為公園向社會開放,是當(dāng)時北京城內(nèi)第一座公共園林。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在園內(nèi)拜殿(今中山堂)停放靈柩,舉行公祭。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qū),1928年改名為中山公園。</p> <p class="ql-block">保衛(wèi)和平石牌坊。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神機營章京恩海在東單總布胡同西口打死公然挑釁的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男爵,事后清政府屈從德國的無理要求,于1902年在該處修建的一石牌坊。此牌坊取名"克林德碑"。1918年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戰(zhàn)敗,此牌坊被北平市民拆毀。1919年,協(xié)約國方面出面,要德國將牌坊修好,移至中山公園,改名為“公理戰(zhàn)勝坊”。1953年改為“保衛(wèi)和平”牌坊。</p> <p class="ql-block">孫中山先生塑像,位于“保衛(wèi)和平坊”正北處,銅像高3.4米,重1.8噸,基座高1.6米,為黑色大理石貼面,正面鐫刻著鄧小平同志書寫的“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永垂不朽”鎏金題字。</p> <p class="ql-block">四月春光明媚,正是賞花的好時節(jié),紫禁城下,中山公園內(nèi),來自世界各地的數(shù)百種郁金香品種,色彩斑斕,花開燦爛,春意盎然,更讓整個公園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24年春花暨郁金香觀賞季以“福壽綿長”為主題,在園內(nèi)精心布置了“喜慶迎賓”“花塢捧壽”“福壽綿長”“流光溢彩”“春林花溪”“春風(fēng)和煦”以及“祥云如意”七個室外主題景區(qū),共展出郁金香及其他球根花卉160個品種近20萬余株。形成一道道美麗風(fēng)景線,都讓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一片片片片精彩,一朵朵朵朵奪目。</p> <p class="ql-block">一簇簇簇簇爭芳,一株株株株斗艷。</p> <p class="ql-block">郁郁蔥蔥春滿園,</p><p class="ql-block">金陽高照百卉艷。</p><p class="ql-block">香馨四溢沁心脾,</p><p class="ql-block">花圣芳菲醉人顏。</p> <p class="ql-block">水榭景區(qū),湖水清澈,建有“迎暉亭”、“聽雨橋”,游客可以在此領(lǐng)略到江南水鄉(xiāng)的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園社稷壇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社稷壇,同時也是北京歷史文化的珍貴遺產(chǎn)之一,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園區(qū)內(nèi)綠樹成蔭,芳草碧綠,景觀別致,寧靜自然。</p> <p class="ql-block">故宮的護城河,城墻及角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