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外高加索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三國游,4月26日我們在虹橋機場搭乘南方航空班機經(jīng)烏魯木齊轉(zhuǎn)機前往阿塞拜疆首都巴庫。</p> <p class="ql-block">銀燕一飛沖天,飛向藍色天空。雄偉壯觀的天山山脈蜿蜒起伏。</p> <p class="ql-block">烏魯木齊地堡機場轉(zhuǎn)機</p> <p class="ql-block">巴庫是阿塞拜疆共和國首都,是阿塞拜疆共和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前蘇聯(lián)的石油城,也是重要的石油基地和經(jīng)濟中心,里海的一個大港口,外高加索第一大城市和交通樞紐。因坐落于巴庫油田,巴庫被稱為“石油城”。</p> <p class="ql-block">排隊過海關(guān)邊防檢查</p> <p class="ql-block">住宿在五星級酒店內(nèi)的裝飾不錯,墻面都被刷成了糖果色。</p> <p class="ql-block">酒店門前來張合影</p> <p class="ql-block">豐富的早餐,水果擺放的琳瑯滿目十分誘人,可對于我不喜歡吃水果的人卻沒有任何的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遺產(chǎn)戈布斯坦景觀群, 戈布斯坦在阿塞拜疆語中意為“溝壑縱橫的地方”,為丘陵多山地勢。戈布斯坦山區(qū)匯集了石器時代及各個時期古阿塞拜疆人的遺跡——巖畫、村落遺址、墓碑等,這些原始社會的文物反映了古阿塞拜疆人的生活、文化、世界觀、風(fēng)俗、習(xí)慣等。遺產(chǎn)距離里海不遠,是一片荒涼、巖石突兀的高地。這里蘊藏著六千多幅精美的巖石雕刻,讓人們看到了四千到兩萬年以前的巖畫藝術(shù)。遠古時期人狩獵,祭祀,生存等畫面。</p> <p class="ql-block">巖石上爬了一條蜥蜴,有人說看見了蜥蜴就有好運了。</p> <p class="ql-block">熱情友好的一群阿塞拜疆學(xué)生要求和我們合影</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是世界上泥火山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其中大部分就位于戈布斯坦。這里的泥火山規(guī)模都不大,與其說是山,不如說是土堆,來自底下的氣體從泥火山口涌出,溫度不高,冒著微弱的氣泡,從山口往外可以看到泥水噴發(fā)的形成的泥流。</p> <p class="ql-block">泥火山是泥漿與氣體同時噴出地面后,堆積而成。其外型多為錐狀小丘或者是盆穴狀,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間斷地噴出泥漿與氣體。</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泥火山群,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將它評為“世界50個一生必看的自然奇觀”。鉛灰色巖漿從火山口“滋滋”噴涌的泥漿,形成一圈圈波紋。據(jù)說世界上共有一千多座泥火山,其中有400多座在阿塞拜疆,而首都巴庫周圍是世界上泥火山最為集中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爬到一個小山丘上看到泥火山口正咕嘟咕嘟地冒著泡泡,似乎覺得很有趣就拍了個視頻。</p> <p class="ql-block">這泥火山好似在刷存在感,一會兒咕嘟咕嘟地冒幾個泡,一會兒又咕嘟咕嘟地冒著泡。</p> <p class="ql-block">比比海巴特清真寺是阿塞拜疆的伊斯蘭教中心及伊斯蘭建筑的代表之一。它最初建于1281年,后于1936年被布爾什維克黨摧毀?,F(xiàn)今保留的為1990年的復(fù)制版。如同所有的清真寺一樣,女士須戴頭巾和寬松的長袖長褲;男士則應(yīng)穿有袖上衣和長褲。進去后要保持安靜。</p> <p class="ql-block">外表很不起眼的清真寺,里面卻是無比驚艷,碧綠的穹頂在昏暗的環(huán)境下更顯耀眼奪目。</p> <p class="ql-block">里面的彩色玻璃被太陽光染得五彩斑斕</p> <p class="ql-block">午餐在里海邊吃特色烤魚,個人感覺味道不怎么樣,但風(fēng)景優(yōu)美,暖風(fēng)吹拂很舒服。</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因為石油和天然氣埋藏淺,經(jīng)常出現(xiàn)自然噴發(fā)燃燒的現(xiàn)象,地面出現(xiàn)的小火苗讓人們產(chǎn)生了對火的崇拜,人們普遍信仰拜火教,傳說拜火教先知瑣羅亞斯德就出生在阿塞拜疆。</p> <p class="ql-block">巴庫火神廟—在阿塞拜疆這個崇尚火的國家,還保留很多古老傳下來的拜火教的文化和寺廟。距離首都巴庫30公里的火神廟聞名全球,因為這里是有著永恒之火的地方 。</p> <p class="ql-block">巴庫火神廟,它是一個印度教、祆教和伊斯蘭教的寺廟和神廟遺址。這座寺廟和神廟建于17世紀,是為了紀念古代的祆教火神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感受巴庫現(xiàn)代建筑的魅力,黑達爾 ·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它由建筑界女魔頭扎哈·哈迪德親自操刀設(shè)計(北京大興機場、廣州大劇院及北京銀河SOHO建筑群,均為她的力作)這個散發(fā)著扎哈浪漫、大膽前衛(wèi)的設(shè)計理念的作品,也獲得了倫敦設(shè)計博物館“年度設(shè)計大獎”。這座現(xiàn)代化建筑是巴庫的象征與地標,也是阿塞拜疆眾多建筑之中的一塊皇冠寶石。</p> <p class="ql-block">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包括一個博物館、一個圖書館和一個可容納1000人的會議中心,其名稱來自于阿塞拜疆第三任總統(tǒng)蓋達爾?阿利耶夫的名字。這座流線型的建筑很特別,一道道優(yōu)美性感的曲線從地面上展開,形成了一個有機而動感的形態(tài),看起來像是外星來物。極具個性風(fēng)格的建筑巨大而又令人瞠目結(jié)舌,它是流動建筑的宏偉表述,似乎把抽象的波浪和山峰融合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在不同位置和角度看建筑是不同的形狀。都給人不同美的視覺。不同的局部展示其不同的線條之美。</p> <p class="ql-block">文化中心于2007年啟動建設(shè),2012年竣工。其設(shè)計中沒有使用任何一條直線,外觀類似于從地面向天空呈波浪狀上升,隨之又緩慢降回地面,以線條將過去與現(xiàn)在“聯(lián)系”起來,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巴庫之眼,巴庫位于里海西岸阿普歇倫半島南部,巴庫是歷史上著名的古城,在18世紀巴庫為巴庫汗國都城,1813年并入沙俄版圖,19世紀70年代開始工業(yè)開采石油,1922年成為蘇聯(lián)的一部分,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后為阿塞拜疆共和國首都。</p> <p class="ql-block">巴庫這一名字的來源眾說紛紜,許多人認為來源于波斯語??? ???? (Bād-kube),意為風(fēng)襲擊的城市。bād意為風(fēng),kube意為猛擊。事實上,巴庫市在冬季的確受到暴雪和強風(fēng)的襲擊。不過還有人認為巴庫在古波斯語中的意思是“上帝之山”。</p> <p class="ql-block">巴庫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城內(nèi)有眾多名勝古跡,15世紀的希爾凡王宮及17世紀的汗王宮殿,均保存完好。2000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巴庫墻城及城內(nèi)的希爾梵國王宮殿和少女塔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少女塔是巴庫人引以為豪的地標性建筑,也是阿塞拜疆的國家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少女塔在巴庫老城中心,比鄰里海海濱,是12世紀所建的汗王宮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全塔高27米,為8層圓柱狀,每層可容納50余人,內(nèi)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涼甘美。塔上每層窗戶都有防御設(shè)施,可傾瀉滾燙的熔鉛,或投下燃燒的石油火把,抵抗外敵的進攻。少女塔經(jīng)受了1304年大地震,當時許多居民住宅都被夷為平地,它卻安然無恙。少女塔名字的來源眾說不一。一說從前有一對戀人,女富男貧,姑娘的父親不同意這樁婚事,把姑娘關(guān)進塔里。姑娘為了表示對愛情忠貞不渝,含恨跳入塔下波濤洶涌的里海,小伙子也以身殉情;另一說法是,在戰(zhàn)爭中此塔保護了無數(shù)少女,使她們免遭外敵蹂躪,因此而得到這個美麗的名字。少女塔的建筑設(shè)計十分巧妙,圓形部分朝北,寒冬的北風(fēng)繞塔而去,塔的突出翼朝南,每到夏季,將涼爽的南風(fēng)導(dǎo)向城內(nèi),因而塔后的巴庫老城始終冬暖夏涼。</p> <p class="ql-block">站在少女塔的臺階上留個影,由于時間不夠沒能進到塔里參觀一下有點遺憾。</p> <p class="ql-block">巴庫老城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12世紀,其周圍建有城墻,內(nèi)部聚集著眾多景點以及手工藝品店鋪、餐廳,再加上傳統(tǒng)民居與迷宮般的狹窄小巷,處處透露著歷史的氣息,稱得上是巴庫最值得游覽的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隨意走在巴庫老城的大街小巷感覺都很舒服</p> <p class="ql-block">巴庫老城 悠閑漫步 風(fēng)化的大石頭上涂鴉了獅子頭像</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大樹上涂鴉了一個美女頭像</p> <p class="ql-block">希爾萬沙宮殿位于內(nèi)城的最高處,是阿塞拜疆中世紀統(tǒng)治者于15世紀修建的宮殿。</p> <p class="ql-block">希爾萬沙宮殿實際上是一片建筑群,包括宮殿主體、陵墓、清真寺、浴室等。</p> <p class="ql-block">希爾萬沙宮殿內(nèi)還藏有很多文物,包括日常生活物品、硬幣、銅器皿、武器、裝飾品、樂器、女性服飾、刺繡、地毯等。</p> <p class="ql-block">在巴庫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直看到的巴庫火焰塔??????三座火焰狀的塔體用藍色的鏡面玻璃做外裝飾,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晶瑩剔透,熠熠生輝。</p><p class="ql-block">火焰塔2007年開始建設(shè),2012年竣工, 耗資3.5億美元. 樓體設(shè)計成曲線優(yōu)雅的火焰狀, 據(jù)說是為了展現(xiàn)巴庫歷史上對火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游覽巴庫高地公園,領(lǐng)略里海沿岸燈光景色。</p> <p class="ql-block">巴庫高地公園里的烈士陵園長廊</p> <p class="ql-block">獨立英雄紀念塔,塔的正中是長明火,地上擺放象征戰(zhàn)斗的紅纓與長矛。</p> <p class="ql-block">紀念塔底是一枚八角星,長明火熊熊燃燒,像征為國犧牲的戰(zhàn)士不滅的英靈。</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離開巴庫去往阿塞拜疆另一個城市舍基,途經(jīng)沙馬基參觀迪里巴巴陵墓。</p> <p class="ql-block">參觀絲路古驛站,曾經(jīng)是絲綢之路驛站,2000年前行走于絲綢之路的商人就是在此休息,每個房間下面有一個小型地下室,可供商隊存放貨物,現(xiàn)被改造成為酒店。</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圓形穹頂帶我們走進了古絲綢之路,仿佛聽到了馬幫隊的陣陣駝鈴聲。</p> <p class="ql-block">舍基汗王的夏季宮殿,建成于十八世紀末,連同舍基文化歷史中心一起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舍基汗王宮(世界文化遺產(chǎn)),曾是統(tǒng)治者的夏宮,國王和皇后宴請賓客的場所,裝飾無比的精美華麗。</p> <p class="ql-block">宮殿前面5 0 0多年的梧桐樹</p> <p class="ql-block">舍基汗王宮殿以繁復(fù)瑰麗的花窗聞名于世,1998年被提名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宮殿的花窗使用了最具特色的手工藝術(shù)Shebeke玻璃花窗裝飾,這是一種將數(shù)千塊彩色玻璃鑲嵌在木格子之中但無需借助膠水或釘子的工藝。當下午的陽光灑進宮殿的墻面與地板,星星點點的彩色光影如夢如幻,實在太漂亮了忍不住偷偷拍了照片。</p> <p class="ql-block">舍基歷史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舍基文創(chuàng)園墻面很有創(chuàng)意</p> <p class="ql-block">雕塑圖案成了一道風(fēng)景墻,往墻前一站就是一張風(fēng)景照。</p> <p class="ql-block">清晨離開渡假酒店前往格魯吉亞的西格納吉</p> <p class="ql-block">大巴車一小時后到達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邊境,下車拖著沉重的行李箱沿著這長長的上坡路過海關(guān)進入格魯吉亞邊境。</p> <p class="ql-block">拖著行李箱在中午的大太陽底下走幾百米的上坡路出境接受邊檢真是夠慘的,疫情三年身體素質(zhì)下降,特別是陽過后拿著重物走路氣喘吁吁,腿腳酸軟,真的不適合出門旅游了。??????</p> <p class="ql-block">世界葡萄酒發(fā)原地酒莊西格納吉,參觀葡萄酒莊感受8000年的葡萄酒文化并品嘗美酒與美食。</p> <p class="ql-block">長長的桌子擺在酒窖中間等著游客來品償美酒,酒窖的溫度是恒溫的,剛一走進里面還感覺很涼爽,多站一會就有點冷了。</p> <p class="ql-block">全世界人民都在喝法國紅酒??,而法國人卻在喝西格納吉紅酒??。</p> <p class="ql-block">格魯吉亞被稱作上帝的后花園,是一個具有歐洲風(fēng)情的亞細亞小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愛之城西格納吉位于格魯吉亞東部,靠近俄羅斯的達吉斯坦,公元前二世紀格魯吉亞皇室所在地,是格魯吉亞最美的小鎮(zhèn)之一。西格納吉小鎮(zhèn)的名稱來源于突厥語,意思為“防御的住所”,是高加索的戰(zhàn)略要地。鎮(zhèn)子里的房屋大都用石塊壘砌,石材的房屋,木質(zhì)的窗框,古老的門廊都在彰顯著小鎮(zhèn)的古韻。老街區(qū)建筑多為石墻紅瓦,保留了十八世紀的建筑風(fēng)貌。</p> <p class="ql-block">西格納吉位于格魯吉亞的東部最著名的旅游城市,又名皇家鎮(zhèn),是公元前二世紀格魯吉亞皇室所在地,當時的國王伊拉克利拉下令修筑一座被譽為戀愛中的城市,紅色的屋頂加上周圍自然風(fēng)光,使得小鎮(zhèn)就象中世紀的歐洲風(fēng)貌,由于西格納吉的美麗風(fēng)光,許多格魯吉亞人會來這里舉辦婚禮,鎮(zhèn)上的婚姻登記處索性實現(xiàn)24小時制,所以才會有了愛情小鎮(zhèn)的美名。</p> <p class="ql-block">西格納吉可以看到很多厚重的中世紀古堡建筑,沿著拱門外的小路一直走,就能夠到達古城墻。古城墻保存的比較完好,允許游客登城墻參觀、拍照,城墻正對面那些隱隱約約起伏的山巒是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的分界線,勇敢的翻過山就到戰(zhàn)斗民族的地盤了。</p> <p class="ql-block">西格納吉防御城墻是格魯吉亞最大的城墻之一,占地40公頃。城墻總長4.5公里,有23座塔樓,每座塔樓代表附近的一個城鎮(zhèn),有6座城門,寬1.5米,高4.5米。古城墻的一小段得到了修復(fù)并開放旅游觀光。</p> <p class="ql-block">這座雕塑是為了紀念廣受大眾喜愛的格魯吉亞籍演員瓦葛塘,主演了高加索民族傳統(tǒng)戲劇電影《請別憂傷》,其中很多場景都是在西格納吉取景拍攝。</p> <p class="ql-block">西格納吉小鎮(zhèn)掩映在一片綠色樹蔭中</p> <p class="ql-block">謝謝觀看,部分文字來自于網(wǎng)絡(luò),下一篇亞美尼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