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么近那么美周末河北”,早就聽說河北滄州、邯鄲很有故事。借助五一小長假自駕出游滄邯兩地,了卻心愿、一睹為快。滄州地處河北省東南部,地勢低平、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總面積14萬多平方公里、人口700多萬,這里是華北地區(qū)最大的回民居住地人口近25萬;滄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北方起點;是我國我國著名的武術(shù)之鄉(xiāng),明清時期這里出過許多武進士、武舉人,著名的吳橋雜技名聲遠揚;滄州的公路網(wǎng)、鐵路網(wǎng)南北東西暢通,還有國際著名的港口——黃驊港;京杭大運河在這里穿城而過……滄州的地理位置真是太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在滄州有一個廣泛流傳的民謠:滄州獅子定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這個民謠說的就是滄州四寶。其中,滄州鐵獅子最有名,最富有傳奇色彩,它是滄州的地標性文物,也是我國最大的鑄鐵文物。</p> <p class="ql-block">歷史記載后周世宗柴榮在北伐遼國的戰(zhàn)爭中取得了重大勝利,收復(fù)了河北、河?xùn)|、山東等地,為統(tǒng)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的功績,柴榮下令在滄州城內(nèi)鑄造了鐵獅子以展示威武霸氣,滄州鐵獅子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shù)和科技價值,充分顯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所采用的鑄造技術(shù)在世界冶金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地位和意義,顯示了中國古代鑄造工藝的成就,是研究中國古代鑄造技術(shù)的重要資料。</p> <p class="ql-block">距鐵獅幾百米的地方又挖出重達48噸的鐵錢垛。錢幣上依稀可見宋徽宗年間崇寧、大觀、政和、宣和等字跡。專家分析:此處為冶鐵造幣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滄州的“一河三樓”是滄州風景的靚麗名片。一河是滄州大運河;三樓分別為:清風樓、南川樓和朗吟樓。</p> <p class="ql-block">滄州清風樓在三大名樓中知名度最高、年齡最長,清風一詞,出自《詩經(jīng)》:“吉甫作誦,穆如清風”。元代詩人薩都剌登清風樓并為之賦詩:“晉代繁華地,如今有此樓。暮云連海岱,明月滿滄州。歸鳥如云過,飛星拂瓦流。城南秋欲盡,寂寞采蓮舟?!?lt;/p> <p class="ql-block">朗吟樓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朗吟樓因神仙呂洞賓:“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而得名,相傳呂洞賓來滄州,喝“滄酒”千斗,乘酒興駕鶴而去,后人便在他飲酒之地興建此樓。</p> <p class="ql-block">登上朗吟樓遠眺,滄州城池燈火通明、優(yōu)雅壯闊。</p> <p class="ql-block">南川樓因匾而得名,因酒而聞名。說它因匾而得名,是因其樓上掛有匾額“南川勝覽”,故稱南川樓;說它因酒而聞名,是因為附近運河河床有暗泉,泉水清洌甘甜,以此釀酒,名為“滄酒”。滄酒是當時全國十大名酒之一,有詩為證:君初別我新折柳,歸帆約載長蘆酒。今我南還又早秋,也沽滄酒下滄州。</p> <p class="ql-block">南川老街位于滄州主城區(qū)的核心地帶,東接南湖,西依京杭大運河,總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涵蓋了南川樓、朗吟樓2座復(fù)建古跡以及46個明清合院風格和民居簡約風格的院落,是滄州歷史文脈的縮影,代表著滄州河城共生的城市特色。</p> <p class="ql-block">南湖公園</p> <p class="ql-block">總書記說“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是流動的文化,要統(tǒng)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lt;/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運河自春秋以來穿越古今、滋養(yǎng)華夏,經(jīng)八省匯五水,全長3200多公里貫通南北,千年起伏、千年流轉(zhuǎn)。運河文化伴隨沿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參觀非遺展館看到運河沿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生生不息、繁榮興旺。</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京杭大運河滄州段風韻更濃、更精彩。備受矚目的滄州坊有機融合了明清建筑風格、地域文化、美食體驗和非遺文化傳承,呈現(xiàn)出古今交融的坊間樂趣和滄州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滄州坊是滄州園博園核心商業(yè)區(qū),商街為南北走向,占地67.5畝。走進滄州坊,22座明清風格的建筑,處處飛檐斗拱、雕梁畫棟,彩繪色澤艷麗、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園博園通過再現(xiàn)滄州運河畔河上列芳園盛景,展示明清時期書院文化和武術(shù)文化的豐厚底蘊。</p> <p class="ql-block">邯鄲峰峰礦區(qū)有千古傳奇的響堂石窟群。談起北響堂石窟的遺存情況時周總理曾說:“耳聞其景,向往莫及?!本烤故窃鯓拥慕^景讓見多識廣的周總理和范文瀾先生賞識?</p> <p class="ql-block">威武彪悍的石雕讓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這個石窟群是由南、北響堂山和水峪寺組成。它擁有豐富的佛像,建筑結(jié)構(gòu),裝飾細節(jié)以及許多佛教刻經(jīng)…遠古先賢的聰明智慧和精湛的雕刻遺產(chǎn)讓慕名而來的游客驚艷叫絕。</p> <p class="ql-block">這些內(nèi)容不僅代表了當時多民族社會下的各種宗教思想和文化,而且體現(xiàn)了北齊皇室對佛教所給予大力支持成果……</p> <p class="ql-block">仰慕相視這精美壯觀的場景,無不為古人的智慧而驕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記錄下祖先留給我們這么珍貴的歷史遺存,孩子放飛無人機航拍,不慎大江無人機與主人失聯(lián)。飛丟后無望地嘗試聯(lián)系景區(qū),工作人員特別負責任,經(jīng)過2天的努力終于在草叢里發(fā)現(xiàn)了它??!無人機跨越500多公里的千山萬水回來啦!?。≌l能理解<span style="font-size:18px;">失而復(fù)得的快樂!</span></p> <p class="ql-block">可愛的大江,帶著航拍記錄信息、跨越500多公里的千山萬水回來啦?。。 巴觇禋w趙”,真不愧是成語的故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響堂山的菩薩真靈,他懂得大江與主人的緣份,他能讓忠實的信徒如愿!響堂山石窟景區(qū)的工作人員真好!它把助人為樂,為民排憂解難做到極致。感受“失而復(fù)得”的喜樂,哪只是一個“謝”字了得!</p> <p class="ql-block">這次出游很開心,讓我對河北、對邯鄲更增進了愛慕。不僅是它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這里人,做人做事的厚度和真誠。邯鄲作為地名源于邯鄲山,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p> <p class="ql-block">邯鄲位于晉冀魯豫四省要沖和中原經(jīng)濟腹心,有發(fā)達的交通網(wǎng)絡(luò),是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區(qū)域唯一具備鐵路、公路、航空的城市。邯鄲有3100年的建城史。是華北地區(qū)和晉冀魯豫四省區(qū)域重要的交通樞紐。</p> <p class="ql-block">邯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zhàn)國邯鄲為趙國都城,魏縣為魏國都城; 漢代與洛陽、臨淄、南陽、成都共享“五大都會”盛名;</p> <p class="ql-block">漢末曹魏在臨漳建都, 先后為曹魏、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北宋,大名府成為北宋陪都;清代,大名府為直隸省第一省會。</p> <p class="ql-block">登上邯鄲廣府古城墻環(huán)游,遠近山水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邯鄲曾是多個朝代的都城和政治、經(jīng)濟中心。也是戰(zhàn)國七雄爭霸的舞臺。在這里發(fā)生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樂毅率領(lǐng)聯(lián)軍攻破齊國都城的臨淄等故事傳奇……</p> <p class="ql-block">同時這里也曾出現(xiàn)了很多歷史人物,荀子、毛遂等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化人。。。</p> <p class="ql-block">成語典故文化是邯鄲十大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胡服騎射”、“邯鄲學步”、“黃粱美夢”、“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等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和邯鄲有密切關(guān)系的成語有一千五百多條。</p> <p class="ql-block">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和景觀,這里被稱之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語典故之都”當之無愧。</span></p> <p class="ql-block">廣府城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華北地區(qū)唯一的一座旱地水城。</p> <p class="ql-block">隋末夏王竇建德和漢東王劉黑闥曾在此建都,以后為歷代王朝的郡、州、府、縣治所。</p> <p class="ql-block">歷代郡、府、州、縣在此官署棋布、街巷縱橫、商賈云集、繁華鼎盛,府署占地5萬多平方米,建筑莊嚴肅穆很有格局。</p> <p class="ql-block">走進廣府古城仿佛穿越時空,出神入畫的與古人對話,滿眼的漢服舞蹁躚,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美相互交融、如夢如幻,讓這座城市挺拉風。</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氣勢宏偉、古樸滄桑的古城墻。現(xiàn)存城墻為明代時重修,高12米、寬8米,城內(nèi)面積1.5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城墻保存基本完整,總周長有九里十三步之說。</p> <p class="ql-block">廣府水城周圍是萬畝洼地和一望無際的蘆葦,四面環(huán)水,具有北方罕見的秀美水鄉(xiāng)風光。圍繞古城的是一條順暢貫通的護城河,護城河外是面積達4.6萬畝的永年洼田……</p> <p class="ql-block">叢臺公園</p> <p class="ql-block">邯鄲永年趙州橋的姊妹篇弘濟橋,距今1400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關(guān)于弘濟橋的建造,傳說最初是一座木橋,后因洪水沖毀,居民籌資改建為石橋。在建造過程中,因水流湍急,施工不便,采用了35艘大船相連,用鐵鎖鎖住的方法建造橋梁。到了清代,因避乾隆皇帝名諱,更名為宏濟橋。</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種傳說稱弘濟橋是魯班的妹妹和魯班比賽建造橋梁的結(jié)果,魯班建造了趙州橋,而他的妹妹則建造了弘濟橋。這兩座橋形制相似,被稱為姊妹橋。</p> <p class="ql-block">領(lǐng)袖對邯鄲成語故鄉(xiāng)給予高度評價</p> <p class="ql-block">風景秀麗的學步橋</p> <p class="ql-block">不只是邯鄲學步,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邯鄲作為趙國國都,把文化底蘊豐厚的愛國先賢供奉在“七賢祠”里,以供后人垂范。</p> <p class="ql-block">這里出口成章、成語倍出,說它是我國成語故鄉(xiāng)當之無愧!完璧歸趙、負荊請罪、背水一戰(zhàn)、南轅北轍、事與愿違、巧奪天工、黃粱美夢等等,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邯鄲博物館、邯鄲大劇院、邯鄲規(guī)劃展覽館、邯鄲圖書館這座氣勢磅礴、高大宏偉的地標性建筑讓人仰慕;成語之都的豐厚文化底蘊讓這座城市亮麗光彩。</p> <p class="ql-block">參觀博物館了解這座文化古城的悠久歷史,讓我有不虛此行的收獲。愿一步步走來的邯鄲人承上啟下,創(chuàng)造更輝煌的美好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