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在中國如果城市人口不到1000萬。就免提一個“大”字。不過,當(dāng)聽說墨西哥城人口2200萬,在世界城市人口排名中位列前十且在北京前面時,還是說了聲“真沒想到”。</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然酒好不在瓶子大。酒要有味道。城市也如此。墨西哥城就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在拉丁美洲塔上四面望去,墨西哥城確實很大。</p> <p class="ql-block"> 城市的中心,中央廣場又叫憲法廣場。廣場中心懸掛的國旗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這面國旗長55米,寬31.43米,面積超過1700平方米。旗桿高度約為103米。(參考:天安門廣場的國旗 特號 長5米 寬3.3米 旗桿高30米)</p><p class="ql-block"> 我沒有趕上參觀升旗。據(jù)說每天早晨8點三名軍官并排從國家宮大門出來,后面跟著13名士兵扛著卷好的碩大無比的國旗。沒有樂隊沒有儀式。只有大旗自身的威嚴(yán)與氣勢就足夠了。</p> <p class="ql-block"> 在阿茲特克人的傳說中,戰(zhàn)神墨西特里向他們發(fā)出啟示,要他們尋找一只老鷹叼著一條蛇站在仙人掌上的地方定居。阿茲特克人遵循這一指示,最終在特斯科科湖上一個小島找到了這個地方,并建立了他們的都城Tenochtitlan(特諾奇提特蘭),意為“石頭上的仙人掌”。</p><p class="ql-block"> 為了感謝神的啟示,便以“墨西特里”(Mexihtli)命名國家,去掉“特里”,加上“哥”(作地方講)意為“戰(zhàn)神指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鷹、蛇、仙人掌、石頭,他們把故事留在了國旗上。</p> <p class="ql-block"> 廣場北側(cè)是 1573年在阿茲特克廟宇上建立起來的拉美最大的主教座堂。教堂幾經(jīng)重建,到 1813年最后落成。建筑精美壯觀,在巴洛克式風(fēng)格中,揉進了哥德式、文藝復(fù)興式、新古典主義等多種建筑風(fēng)格,塔尖高達(dá) 63米。</p> <p class="ql-block"> 這座墨西哥城天主大教堂,原先是圣母大教堂。所以教堂內(nèi)供奉的是圣母。雕塑和繪畫全是有關(guān)圣母的宗教故事。</p> <p class="ql-block"> 座堂內(nèi)有16座禮拜堂,其中有14座對公眾開放,禮拜堂有各自華麗的祭壇、繪畫和雕塑,座堂還擁有2臺18世紀(jì)巨大的管風(fēng)琴</p> <p class="ql-block"> 這座教堂有一個獨特的裝置。從穹頂垂下一枚重錘用來檢測地基的穩(wěn)定性。因為墨西哥城是在小島上通過填湖擴大城市面積發(fā)展起來的,地基沉陷一直是沒有解決的難題。我看到重錘位移最大達(dá)到90cm。給人一種不靠實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廣場東側(cè)的國民宮,最初是阿斯特克人為君主建造的宮殿。宮殿由左右對稱的兩座樓房組成,樣子如城堡一樣。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時期,這里曾是總督府所在地?,F(xiàn)在是墨西哥總統(tǒng)和財政部辦公之地。</p> <p class="ql-block"> 城市的中心廣場也是政治活動,宗教活動,文化活動以及市民娛樂活動的中心。令人奇怪的是廣場上有兩排巨大的白色帳篷。帳篷里是眾多小商小販的攤位。據(jù)說原來廣場上也是小商小販的天下。沒有把他們攆走而是搭建起大棚,真是有人情味兒的決策。</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墨西哥城的東北郊。還有一座建于1976年的現(xiàn)代化宗教建筑。這就是墨西哥最大的宗教圣地,被羅馬教皇認(rèn)定為天主教三大奇跡教堂之一的瓜達(dá)盧佩圣母堂。新的圣母堂與一座建于1706年的瓜達(dá)盧佩圣母堂相毗鄰。新教堂比舊教堂大10倍,建筑面積為2萬平方米,可容納2萬人</p> <p class="ql-block"> 可以說瓜達(dá)盧佩圣母是印第安人的圣母。也可以說瓜達(dá)盧佩圣母是天主教圣母在印第安人中的化身。神跡發(fā)生在1531年。</p><p class="ql-block"> 有個名叫胡安的印第安青年,為了給母親治病四處求醫(yī),因為草藥里缺鮮玫瑰又時逢冬季,百般尋找而不得。一天他來到瓜達(dá)盧佩大教堂后山,遇到圣母顯靈問他要什么,胡安說明來意,便得到了一布兜新鮮的玫瑰花。胡安的母親吃了藥病就好了,四鄰都為之驚喜萬分。當(dāng)胡安又一次打開白布兜給大家觀看時,鮮玫瑰不見了,白布兜上清晰地現(xiàn)出一個印第安人相貌的圣母像。后來人們稱她為瓜達(dá)盧佩圣母,還為她建了教堂,并且規(guī)定每年的 12月 12日為瓜達(dá)盧佩圣母節(jié)。</p> <p class="ql-block"> 在神跡發(fā)生的山上有一座教堂,教堂的墻上刻著神跡發(fā)生的時間1531。大門上有瓜達(dá)盧佩圣母像。下面寫著:</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的母親,瓜達(dá)盧佩的圣瑪麗亞的小屋。一個祈禱、冥想、慶祝和福音傳播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些人會跪行至圣母像前禱告。</p> <p class="ql-block"> 瓜達(dá)盧佩圣母顯象的那塊麻布則被金銀銅三重鏡框鑲起,供奉在新的瓜達(dá)盧佩圣母堂。畫像上面掛著的15 公斤重的金銀珠寶王冠,據(jù)說是1895 年為給圣母舉行加冕儀式,墨西哥城的貴族婦女特地捐獻(xiàn)出自己的金銀珠寶,由18 位手藝高超的首飾藝人精心加工制成。原件已被政府作為國寶收藏,掛在新教堂內(nèi)的是復(fù)制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堂大廳內(nèi)沒有一根柱子,從各個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大理石砌成的大祭臺。祭臺外觀像一個現(xiàn)代化會議廳的主席臺。大廳中央懸掛著160 盞六角形大吊燈。</p> <p class="ql-block"> 有人選擇皈依宗教,有人選擇相信科學(xué)。有的人能使二者并行不悖。有的人能把兩種材料熬成一鍋粥。這大概就是思考深度和維度的差異吧。我在墨西哥國家人類學(xué)博物館常常有一鍋粥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墨西哥國家人類學(xué)博物館建于1825年。當(dāng)時是大清道光五年。鴉片戰(zhàn)爭要過15年后才開打。而墨西哥經(jīng)過了殖民地化和獨立戰(zhàn)爭已開始踏入現(xiàn)代社會了。</p> <p class="ql-block"> 進門一根現(xiàn)代圖騰柱。表達(dá)著有關(guān)人類的只有設(shè)計者才明白的內(nèi)容。</p> <p class="ql-block"> 庭院很大,有點四合院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門廳一幅巨大的壁畫“龍虎斗”。</p><p class="ql-block">其實是一條羽蛇和一只豹。一邊是太陽,一邊是月亮。相愛相殺。</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太陽石。展出了實物、圖片并作了簡要的說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墨西哥人對世界的看法,也就是說,太陽之族--阿茲特克人的宇宙觀與世界觀,完整地表現(xiàn)在這塊圓形石盤上,因此,這塊太陽石就成為阿茲特克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阿茲特克人相信,自上帝創(chuàng)世以來,墨西哥人曾經(jīng)歷過四個太陽,但這四個太陽相繼被風(fēng)、土、水、火所毀滅,最后,只有第五個太陽,即托納提烏成為勝利者,并且是一直運行著的,石盤中央的太陽,就是第五個太陽;上下左右分別刻著前述四個太陽的二十天圖象。第五個太陽的周圍所刻出的是太陽的光芒,寶石和鮮花等,是對新的太陽的禮贊。</p><p class="ql-block"> 阿斯特克人認(rèn)為,吐舌為吉祥之兆。頭部兩側(cè)是鷹爪形的手各攥一顆心,以示受用人心。以心血祭祀太陽神,太陽才會永不隕落,給人們帶來無限幸福與希望。</p> <p class="ql-block"> 這是博物館的說明,由手機拍照翻譯。 </p><p class="ql-block"> 第一和第三段是對太陽石雕刻圖案的說明。注意,殖民地時期新西班牙首府就是墨西哥城。</p><p class="ql-block"> 中間一段是對這塊石頭當(dāng)年用場的說明</p> <p class="ql-block"> 看到祭臺就想到太陽金字塔上太陽神廟前剖心砍頭的場景。永遠(yuǎn)不落的太陽竟然要用人心鮮血來滋養(yǎng),令我不寒而栗,仿佛自己就是祭壇上的犧牲。</p> <p class="ql-block"> 所有不同時期古代文明遺址挖掘出的文物都集中放置在博物館,供民眾參觀也供專家研究不同文明之間的關(guān)系。</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看到這個陶俑頭有點兒像兵馬俑。說明你還有點兒眼光。因為世界考古界有一共識,美洲沒有發(fā)現(xiàn)過古人類遺骨化石,美洲印第安人是東北亞人通過白令海峽遷徙到美洲的。</p> <p class="ql-block"> 這面“石鼓”形狀的刻石,使人想到中國的銅鼓。</p><p class="ql-block"> 甚至有專家認(rèn)為,太陽石的整個藝術(shù)布局,源于中國公元前七八世紀(jì)的銅鼓藝術(shù)。與中國的滇越銅鼓的藝術(shù)處理相同。</p><p class="ql-block"> 這里適用胡適先生的一句話:大膽假設(shè),小心求證。</p> <p class="ql-block"> 在墨西哥城的北部,有一座迥然不群的建筑,其優(yōu)雅的身姿和妙曼的曲線像是一首視覺的詩。她的名字是索瑪雅博物館,一座由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卡洛斯·斯利姆·赫魯捐贈和建造的藝術(shù)殿堂。</p><p class="ql-block"> 索瑪雅是卡洛斯的妻子,50歲時因腎衰竭去世。這是卡洛斯對妻子的紀(jì)念。因索瑪雅生前喜愛羅丹,索瑪雅博物館目前是除了法國收藏羅丹作品最多的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索瑪雅博物館收藏了多達(dá)66000件主要來自中美洲和歐洲的藝術(shù)品,以其獨特的方式給我們展示了藝術(shù)的魅力和價值。它是墨西哥城的一個重要地標(biāo),也是藝術(shù)世界的一顆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 收藏羅丹作品最多的私人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其他名家雕塑。牙雕來自中國。</p> <p class="ql-block"> 亞當(dāng)、夏娃、蛇和蘋果的四個版本。</p> <p class="ql-block"> 仰望上帝的眼神。</p> <p class="ql-block"> 還有一處具有藝術(shù)品味也更具有故事性的景點“藍(lán)房子”。這是墨西哥最著名的壁畫家迭戈·里維拉和他妻子弗里達(dá)·卡羅的故居。弗里達(dá)·卡羅也是著名畫家。有意思的是。墨西哥20元紙幣上印的是總統(tǒng)像,每隔幾年還會更新。500元紙幣上是這一對畫家夫婦弗里達(dá)·卡羅和迭戈·里維拉。可見這是國寶級的藝術(shù)家。(沒有看到500元的大票,網(wǎng)上有。)</p><p class="ql-block"> 故居上寫的是“弗里達(dá)·卡羅博物館”而沒有用夫婦兩人的名字。這是因為藍(lán)房子是弗里達(dá)的父親與1904年建造的。弗里達(dá)在這里出生,結(jié)婚,去世,度過了她一生大部分時間。藍(lán)房子見證了她特立獨行的傳奇一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弗里達(dá)的一生,只有短短的47年, 但她卻成為了藝術(shù)史上最有成就的畫家之一,。無數(shù)男人和女人,都視她為“偶像"。</p><p class="ql-block">麥當(dāng)娜的臥室里懸掛著弗里達(dá)的自畫像, 她說:我永遠(yuǎn)都不愿取下來。</p><p class="ql-block">畢加索直言:我都畫不出你這么好自畫像。</p><p class="ql-block"> 弗里達(dá)畫了很多自畫像。由于身體的原因,有不少就是在床上畫的。其中有一幅被盧浮宮收藏。還有一幅她送給了托洛斯基。這位曾經(jīng)是蘇聯(lián)紅軍之父也被認(rèn)為是列寧接班人的革命者被斯大林驅(qū)逐出境流亡到墨西哥,就曾被弗里達(dá)安排在藍(lán)房子居住。弗里達(dá)和她的丈夫迭戈都是共產(chǎn)主義者。</p> <p class="ql-block">藍(lán)房子名不虛傳,外邊藍(lán),里邊也藍(lán)。即使有其他明艷的色塊,但仍是以藍(lán)為主。</p> <p class="ql-block"> 畫家的畫室。</p> <p class="ql-block"> 拍了一間小臥室,一張床和墻上的詩句。估計是弗里達(dá)·卡羅的臥室。</p><p class="ql-block"> 詩句的背景是:弗里達(dá)遭遇車禍,全身十幾處骨折,脊椎斷了三節(jié)。一生做了32次手術(shù)。她的很多畫作是在床上完成的。然而她與迭戈·維拉里相愛了。</p> <p class="ql-block"> 在墨西哥城住了四個晚上,很多地方?jīng)]有去。</p><p class="ql-block"> 再看一眼老百姓的街道,其實跟我們所在的城市也沒有太大的區(qū)別。</p><p class="ql-block"> 再見了墨西哥城!再見了墨西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