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圖文/??在正月里</p> <p class="ql-block">在路邊,在田野,到處可以看到這些充滿生氣的小花, 點綴了春夏季自然界的的麗艷。查了識花君才知道它的名字叫做“飛蓬”。</p><p class="ql-block">有詩云:“一生就遍野,荒地綠草青”。說的就是是這種不起眼的飛蓬野草。</p> <p class="ql-block">飛蓬是菊科飛蓬屬植物。莖單生,葉片披針形;頭狀花序多數(shù),常排列成密集的狹圓錐花序,總苞被開展的密長毛,花淡紅紫色或白色。在中國主要分布于東北、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省區(qū)。蒙古、日本、歐洲、北美洲也有。</p> <p class="ql-block">飛蓬分布廣泛,是常見的野草,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中國文學(xué)中,飛蓬一詞有“野外飄零、身不由己”的象征意義,蘊含著無奈、哀愁與悲嘆。</p> <p class="ql-block">飛蓬容易栽培,生命力強,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在園林中可布置于花境、花壇或叢植籬旁、山石前,也可作切花;宜做海濱花園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飛蓬的藥用價值,收載于1977年版《中國藥典》,在臨床上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保護品種燈盞細辛為同屬同亞組植物。據(jù)《長白山植物藥志》記載,其根、莖和葉均含鞣質(zhì),葉和花中含揮發(fā)油;其花和花序可治療發(fā)熱性疾病,,種子治療血性腹瀉, 煎劑治胃炎、腹瀉、皮疹、疥瘡等。 </p><p class="ql-block">飛蓬在蒙藥中也有應(yīng)用,《蒙植藥志》記載飛蓬全草主治外感發(fā)熱,泄瀉,胃炎,皮疹,疥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