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種病,不時的發(fā)作,這些年從國內旅行到出國自駕,從跟團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走馬觀花,到自由行逛超市、坐公交、住民居,我對旅游的認知也在改變。舟車勞頓,拖家?guī)Э诓粦皇且粓龈」饴佑?,真正的將自己置于異地,像當?shù)厝艘粯由顜滋?,才不枉這一趟奔波。 此次行程歷時14天,行程2242公里,自駕12個城市,采用了逆時針操作,選擇開口機票從北京--卡薩布蘭卡然后轉到西班牙,又在西班牙葡萄牙旅行了26天(將在下一篇美篇里介紹) 對于我這個強迫癥患者來說,從來就沒有說走就走的旅行,精心準備了三個月帶著筆記本般厚的定單才有底氣出發(fā) 去程的機票因為價格的原因歷時22小時,很是辛苦,漂亮的大興機場已經是第二次來了,就是有些冷清 合成一張我走入云端的照片,雖然已經自駕了近30個國家,但是每一次的出發(fā)都讓我充滿了激情,我想未來雖然年紀會越來越大,但是看世界的腳步不會停止 早晨五點在沙特的利雅得機場轉機,因為太早,機場幾乎沒有什么人 與機場工作人員交流,每次因為外語的障礙,與外國人的交流只停留在最基本的需求方面,此次行程有大學英語的一個老師加持,我們也底氣十足的攀談起來 利雅得機場也很漂亮,但是規(guī)模跟大興機場無法相比,勝在方便,簡潔,登機口很多,一字排開,一目了然,我有時再想,我們是追求那些高大上而費時費力的奢華,還是方便快捷,以人為本的建筑理念呢,我也是瞎操心,這是我管得了的嗎?我再深度思考一會,就快誤機了 不知道什么型號的大飛機,但是近一年受口罩影響,全球經濟都不景氣,飛機也是上座率不高, <p class="ql-block">經過七個小時的飛行到達卡薩布蘭卡了,大家沒有一絲的倦意。自由行網絡是第一要素,下飛機就買電話卡,摩洛哥有三家電信運營商,因為攻略研究到位,我們選擇了摩洛哥本土的電信公司,沿途信號非常好,沒有出現(xiàn)一點問題,在機場銀行一人換了50歐元的迪拉姆,我們就去租車了。</p> 選擇了評價較高的本土AIRCAR租車公司,并且在國內上了全險,這個租車公司服務還是非常好的,沒有過度推銷保險,給了我們預定的達西亞 Duster ,這是一款雷諾旗下的城市SUV ,除了內部的前臉有點短,我們帶的導航架不方便以外,幾乎沒有什么瑕疵 這個車子開了5萬多公里,動力也不錯,檢查完車輛加滿油,向這今天的酒店出發(fā)了 卡薩布蘭卡的道路狹窄,交通秩序混亂,機動車摩托車混行,如果駕駛技術不是特別優(yōu)秀還要慎行。 我們來摩洛哥的時機非常不好,正趕上齋月,下午六點幾乎空巷,絕大部分的餐廳都關門了,沒辦法找了一家快餐店勉強填飽肚子,就趕快休息了。 3月21日:卡薩布蘭卡,行程:哈桑二世清真寺--里克咖啡館--默罕默德五世廣場--哈布斯仿古城區(qū)/圣人區(qū)--摩洛哥購物中心 卡薩布蘭卡的地標建筑是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達爾貝達的大西洋海岸上。系前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發(fā)起并捐資籌建,故名 “真主的寶座應該在海面上”,一句夢境昭示,讓前國王哈桑二世籌資六億美元2萬5千人六年建了這個世界唯一的海上清真寺,毗鄰大西洋,面朝遙遠的麥加圣地 清真寺已被大西洋的風吹了百年,是穆斯林心中古老而重要的 燈塔,指引著無數(shù)信徒們前行,讓你看到信仰的力量有多堅硬!<br> 寺內宣禮塔高達210米,是世界最高的宣禮塔。 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寬100米,長200米,高60米;禮拜殿及廣場可容納10萬人做禮拜,也是全摩洛哥唯一可供非穆斯林入內參觀的清真寺 走入清真寺非常奢華精致,美輪美奐。最多可容納10萬穆斯林做禱告, 主體大殿屋頂可以遙控開啟閉合,25扇自動門全由鈦合金鑄成,可抗海水腐蝕。正門重35噸,據(jù)說只有國王來了才會打開。 著名的花窗玻璃,必打卡之地 男女沐浴室可容納1400人沐浴,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經學院、圖書館、講演廳、會議廳等,可惜都沒有開放 清真寺大約參觀了三個小時,真是視覺盛宴。 <p class="ql-block">你肯定聽過這句經典臺詞,“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的酒館,她偏偏走進我的”這份偉大的銀幕愛情故事觸人心弦,以至于七十幾年來依然有潮涌般的游客奔向同名城市卡薩布蘭卡,而復刻電影場景的里克咖啡館更成為了打卡勝地。</p> <p class="ql-block">這家店是美國人凱西·克里格模仿《卡薩布蘭卡》中的里克咖啡館而建的,21世紀初才出現(xiàn)在卡薩布蘭卡</p> <p class="ql-block">雖然劇本作者從沒來過卡薩布拉卡,電影里的咖啡館也純屬虛構。但是,來一次還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出發(fā)之前又惡補了一遍《卡薩布蘭卡》這部精典電影,走進這座咖啡廳,雖然知道是虛構的,看到墻上這部電影的海報,電視上循環(huán)播放著這部電影,仍不免為他們的愛情故事而動容。</p> 這是我們此次行程中抱團取暖的兄弟姐妹,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被定格在無數(shù)永恒的當下中,此次的行程又何嘗不是一次美麗的邂逅呢。 穆罕默德五世廣場:法國殖民時期建造的行政中心,廣場上有噴泉,許多鴿子,輕軌在廣場前面穿過。 該廣場周邊環(huán)繞著市政府、高等法院、警察局、舊總督府等政府部門。 <p class="ql-block">哈布斯仿古城區(qū)/圣人區(qū):法國殖民時期,法國政府為解決大量涌入的外地人特別是菲斯手工藝者建造的居民區(qū)</p> 法國設計師按照老城建筑風格設計,但是間隔分明,規(guī)劃有理。有法院、清真寺、手工藝品店、咖啡館等,別有風情。 <p class="ql-block">這里游客并不多,如果夠時間不妨在這里喝杯咖啡,體驗摩洛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p> 今天最后一個要游覽的地方摩洛哥的購物中心,因為是下午五點左右時間,又在海邊市中心,一路堵車,但是風景優(yōu)美。 購物中心的建筑漂亮,設施高檔,可惜又是因為齋月,六點就要關門,晚上九點再次開門,我們因為沒有時間,所以沒有再回來 兩天來到卡薩布蘭卡,因為齋月給我們的行程或多或少造成了一些影響,在后面的行程中我們也及時的調整了時間。 3月22日 卡薩布蘭卡--馬拉卡什,240公里 。行程:庫圖比亞清真寺--阿格諾門--德吉瑪廣場 從卡薩布蘭卡到馬拉卡什全程高速,道路條件很好,限速120公里/小時,不知不覺我超速了 在高速口有流動測速,下來就被女警察扣下了,每輛車罰款150迪拉姆,好說歹說,罰款減半,我想也是一個好事,在后面的行程中我們接受了教訓,很少再超速了,順利的到達了馬拉卡什。 <p class="ql-block">馬拉喀什位于摩洛哥南部內陸,是摩洛哥四大古城之一,也是摩洛哥的商貿重鎮(zhèn)。</p> 整個行程雖然是自駕游,但是在住宿的選擇上我依然選擇住在核心景區(qū)的中心,這樣就可以不再動車,依靠步行來體驗風土人情,而且每一晚的住宿我都反復跟旅店或民宿確認要有存車的地方,但是在馬拉卡拾因為存車我們耽誤了很多的時間。<div>住宿酒店告訴我們不可以停車,讓我們在老城區(qū)找停車位,老城區(qū)道路極其狹窄,各種店鋪鱗次櫛比,馬車、摩托車,汽車混行在人群人,極其的雜亂無章,更為可氣的這里的人沒有一點誠信可言,信口開河,滿天要價,到處有給你推銷車位的人,等到地點好不容易停好車,車價馬上漲幾倍,搞得我們好無語,找了兩個小時還沒有停好車,耽誤了一些行程,最后一氣我們把車開到了城外,找個計時的停車位,雖然貴一些,但是明碼標價,兩天后取車不會有任何的糾紛。也許是運氣好吧,停好車抬頭一看正是庫圖比亞清真寺。</div> <p class="ql-block">庫圖比亞清真寺是馬拉喀什的標志性建筑,也是馬拉喀什舊城的中心和至高點。建于公元11世紀,是當年建造拉巴特的哈桑塔的建筑師雅庫布·埃勒·曼蘇爾主持修造的,以紀念擊敗西班牙人的勝利。清真寺的尖塔高67米,外表富麗堂皇,是北非最優(yōu)美的建筑之一</p> 庫圖比亞清真寺的獨到之處在于,當年修建尖塔時,在粘合石塊的泥漿中拌入了近萬袋名貴香料,使清真寺散發(fā)出濃郁的芳香,迄今依然香味撲鼻,因而又有“香塔”之稱。 清真寺不對外開放,僅對穆斯林開放。所以只能看看外觀 一個不起眼的城門,不要小看他:他叫阿格諾門,建于12世紀的阿爾摩哈德王朝時期,是馬拉喀什十九座城門之一。阿格諾門是用來通往皇家宮殿的大門。作為皇家入口,門的功能主要是裝飾性的。 <p class="ql-block">雖然只有下午四點多,但是好多景點因為齋月的關系都已經關門了,沒辦法只能去德吉瑪廣場了</p> 德吉瑪廣場位于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qū)內部,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早在12世紀,德吉瑪廣場還只是馬拉喀什的行刑廣場,到了16世紀,廣場上的商業(yè)活動才逐漸活躍起來,并于17世紀成為著名的民間演出場地,至今廣場上的傳統(tǒng)活動依然延續(xù)著。 白天作為景點的廣場十分喧鬧紛擾,聚集了舞蛇、噴火、講故事和算命等各類雜耍表演以及兜售各類工藝品、果汁、糕點、海娜紋身的商販們,廣場上摩肩接踵,人聲鼎沸。但是真正的特色需要等到傍晚之后,廣場中央支起許多夜市攤位,白煙夾雜著香料的芬芳彌漫在空中,廣場也瞬間成為吃貨們的美食天堂。 德吉瑪廣場的夕陽也是美不勝收的,但是我們到的那天有些陰天,而且風很大,但是還是找了一家咖啡廳的陽臺,點一杯薄荷茶,靜靜的等待日落的降臨。 <p class="ql-block">這個咖啡廳的頂樓視野非常開闊,德吉瑪廣場盡收眼底,天空不時飄著小雨,我們也終于迎來華燈初上。</p> 本來想今天的晚餐在德吉瑪廣場解決,無奈風大天冷,我們找了一家室內的餐廳解決了溫飽。 <p class="ql-block">3月24日馬拉喀什 行程:馬若雷諾公園-- 巴伊亞王宮--本約瑟夫神學院--阿爾摩拉維德王朝紀念碑--德吉瑪廣場</p> <p class="ql-block">巴伊亞宮是位于馬拉喀什的一座典雅宮殿,建于十九世紀末,在當時是摩洛哥最大最宏偉的宮殿建筑,也是馬拉喀什眾多景點中人最多的一個。</p> 與同時期摩洛哥的其他建筑相比,巴伊亞宮旨在營造伊斯蘭和摩洛哥建筑的風格。 巴伊亞宮的結構設計表現(xiàn)出了當時暴發(fā)戶的審美,庸俗而市井,畢竟,巴伊亞宮并非出于藝術性與美學而設計的,僅僅是為了大而大 內部裝飾處處顯示出典型摩洛哥式的繁復華麗。 <p class="ql-block">巴依亞王宮的游人太多體驗感并不是太好,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我們就結束了。</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