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城,一座承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zhèn),更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旅游勝地。明水,因山明水秀而得名,山水形勝之地,素有“小泉城”之譽。</p> <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城以明清建筑為主,是由浙江烏鎮(zhèn)景區(qū)陳向宏團隊設(shè)計的。進入古城有種江南水鄉(xiāng)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在明水古城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具有明清風(fēng)格的建筑物,孟家大院、冶坊、布坊和民宿等。這些建筑物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都在講述著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古城主要景點有:梅花泉、隆泉寺、李清照故居、冶坊、布坊、孟家大院、花神廟、雙泉酒店等。</p> <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城它始建于唐朝貞觀年間,當(dāng)時名為西泉鎮(zhèn)。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水古城逐漸發(fā)展壯大,成為了宋元時期的章丘四大名鎮(zhèn)之一。</p> <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城已經(jīng)走過了1000多年的歷史,依然保持著古樸的明清建筑風(fēng)格和豐富的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 在古城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代市井的繁華,品嘗到地道的美食,還可以入住獨具特色的民宿,體驗古人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瑞蚨祥創(chuàng)始人是孟傳珊(字鴻升),是孟子的后裔,濟南府章丘縣舊軍鎮(zhèn)(今濟南市章丘區(qū)刁鎮(zhèn))人。他以經(jīng)營土布開始,字號為瑞蚨祥。解放后,天安門廣場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的面料就是周恩來總理指定瑞蚨祥提供的。</p> <p class="ql-block"> 明水,歷來為縣、區(qū)、公署、鄉(xiāng)、公社和鎮(zhèn)(街道)政府的駐地。</p> <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城縣衙牌坊,要進衙署,需先通過衙署大門,門是登堂入室的必經(jīng)之所,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建筑都少不了門,城有城門,宮有宮門,家有家門,廟有廟門。</p> <p class="ql-block"> 縣衙作為一級行政機構(gòu),在封建社會實際上同時也是司法機構(gòu),如此重權(quán)在握之地,門是必不可少的,縣衙又叫衙門,可見“門”對縣衙的重要性,正因為它如此重要,所以衙門難進,俗話說“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由此可見,要進衙門,得有經(jīng)濟做保障?! ?lt;/p> <p class="ql-block"> 大堂是咱們縣衙的主體建筑,這里是知縣舉行一些重大典禮、審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級官員的廳堂,大堂又叫公堂、正堂、正廳等,也叫“親民堂”,各位可看到“民”字上多了點,中國文字含蓄的表現(xiàn),親民更多一點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衙門東側(cè)置一大鼓,為“登聞鼓”,俗稱“喊冤大鼓”,是供百姓申訴冤屈的,知縣聽到鼓聲立即傳喚擊鼓人,上堂受理,如案情重大,知縣立即升堂審問,若事情細(xì)微,即行刑訊,以肅法堂,可見,當(dāng)時擊鼓鳴冤也是要擔(dān)風(fēng)險的。</p> <p class="ql-block"> 在衙門對面有一道磚砌照壁,是根據(jù)漢族道教習(xí)俗修建的,主要用于避邪。照壁北面繪一巨形怪獸----“ ”,形似麒麟,四體生火,周圍是寶,但它生性貪婪,不知滿足,大張血口,欲吞日月,吞日不成,葬身懸崖大海之中。</p> <p class="ql-block"> 孟家大院是一代儒商大亨孟洛川所居住的宅院。主要有孟氏祠堂,孟洛川宅院、戲樓、書院、冬院、夏院、私塾及長子房、次子房等。大院小院相套相依,高屋底房錯落有致;設(shè)計之完美,工藝之精巧,體現(xiàn)了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獨特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故居坐落在詞人故里山東省章丘市明水鎮(zhèn)百脈泉畔的“清照園”。</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故居仿江南民居建筑,南傍百脈泉,東倚繡江河,建筑有吟風(fēng)榭、碑廊、漱玉堂、燕寢凝香、金石苑、易安樓,總占地面積為18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p> <p class="ql-block"> 龍泉寺是緣百脈泉而建,百脈泉也因龍泉寺而更著名。也就是說,沒有百脈泉,便沒有龍泉寺,有了龍泉寺才有百脈泉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 龍泉古剎在墨泉的北面,龍泉寺雄踞在百脈泉北,為濟南地區(qū)著名佛寺,始建于1450年(明景泰元年),近年來幾次復(fù)建。殿內(nèi)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如來佛的金身,兩旁是十八羅漢像。佛像金碧輝煌,壁畫形象生動,栩栩如生,為章丘佛教文化的一處名勝景點。</p> <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百脈泉的最早的文字記載,見諸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北魏著名地理學(xué)家酈道元所著的《水經(jīng)注》中。而后,唐憲宗時編著的《齊乘》中記述更詳,評價最高。但一直沒有查到始建龍泉寺的記載。據(jù)常理估計,早在酈道元寫《水經(jīng)注》時,泉邊就應(yīng)該有寺廟建筑了,情無文證資料。</p> <p class="ql-block"> 墨泉為一鉆孔噴泉,1966年建于百脈泉公園內(nèi)龍泉寺西南角,孔口直徑0.4米,泉口因鑄鐵管黑色,水清透明,望去泉水黝深,故名墨泉。</p> <p class="ql-block"> 梅花泉,在章丘市百脈泉公園北側(cè),新建的百脈公園“清照園”內(nèi)。泉水自1979年鉆探留下的5個自流鉆孔中噴涌而出,水花四濺,匯為方塘,然后從溢水口流出,過錦江橋入繡江河。</p> <p class="ql-block"> 五個涌泉一齊噴涌,恰似一朵盛開的梅花,故名梅花泉。泉池面積1800平方米,正常年份的噴流量為0.5立方米/秒。泉水五峰直上,如盛開的花瓣,中心花蕊涌動,時波時漣。</p> <p class="ql-block"> 站在感月亭邊、梅花泉畔,望吟風(fēng)榭之雄姿;跨漫水橋頭,便覺泉射雨絲,習(xí)沫沾衣,陣陣涼意,絲絲泉風(fēng)繞身,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 漱玉泉位于百脈泉公園清照園內(nèi),泉池圓形,直徑3米,深0.5米,形若圓盤,泉中池底鋪鵝卵石,泉噴水花色白如玉,噴高可達(dá)數(shù)尺,水落池中如玉石片片,碧水洗白玉,浩純無暇故名白玉泉(漱玉泉)。</p> <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城中精美的磚刻浮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城中精美的磚刻浮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杜荀鶴的詩: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xiāng)思在漁歌。</p> <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城中的景色,猶如江南水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城中的景色,猶如江南水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城中的景色,猶如江南水鄉(xiā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