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孫異方是我中國銀行同事,又是幾十年好友。下面轉發(fā)她的回憶文章??????</p> <p class="ql-block">終生難忘的一次接待服務工作</p><p class="ql-block">作者:孫異方</p><p class="ql-block">1969年遵照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的指示。我和27000余名北京學生一起,由首都北京來到延安農(nóng)村插隊鍛煉。革命圣地延安,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它曾經(jīng)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和黨中央生活戰(zhàn)斗過13年的地方。1970年隨著當時國家制定的從農(nóng)村中招工的政策,我被分配到了延安賓館工作。那個時期的延安由于受國際共運的影響,成為了世界革命人民向往的地方。我所在的延安賓館又是當時延安唯一的一家賓館,凡是來延安的所有的國內外重要貴賓,一般都住在延安賓館。因此,我在延安賓館工作的十余年的時間里,外事接待任務非常繁忙。當年我們接待過許多外國的元首、總統(tǒng)、主席、書記、國際友好人士;以及我國的黨、政、軍重要領導人和一些知名人士。工作中經(jīng)歷了許多難忘的人情舊故,而其中,最讓我終生難忘的是負責周恩來總理來延安的接待服務工作。四十多年過去了,歲月滄桑,思緒難平。那是1973年6月9日,周總理陪同越南共產(chǎn)黨中央書記黎筍、越南民主共和國總理范文同等一行來延安參觀訪問??偫碜∵M延安地委招待所為了完成好這次接待工作,陜西省委非常重視,從西安人民大廈挑選了一批優(yōu)秀的服務員和工作人員,到延安賓館和我們共同完成這次接待服務工作。但是,總理一行到達的當天,只讓越南外賓住進了延安賓館,而總理為了方便了解延安情況,為了接近延安的干部、群眾,自己要求住在延安地委招待所。當天中午就約了延安地方領導干部同桌吃飯,詳細了解延安人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情況。當時總理含淚說:“我這個總理沒當好,全國解放20多年了,延安人民生活還這樣苦”。并當場對延安領導干部提出了“延安三年變面貌、五年糧食翻一番”的要求。(此后,總理為改變延安的落后面貌,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做了大量的工作。及時安排北京市和中央有關部門對口支援延安的生產(chǎn)建設。)總理作為國家最高級領導人,理應享受最高規(guī)格接待,但他卻從工作實際出發(fā),以儉樸的作風和延安干部、群眾打成一片??偫聿粌H日夜操勞國家大事,心中還時刻裝著延安的工作,想的延安人民的疾苦,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偫硌鐣现怀匝影残∶罪堊屛壹拥氖牵?月9日當晚在延安賓館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組織通知讓我負責宴會首席的服務工作,也就是負責有周總理就坐的宴會桌的服務工作。我記得總理在延安吃飯很簡單,只吃一點小米飯和小米粥。晚上的招待宴會我們根據(jù)總理的要求,將菜單上的菜減了又減,最后主菜只剩下四菜一湯,增加了陜北的黃米年糕、南瓜、和小米飯,當總理陪越南外賓走進宴會廳時,我記得當時已過75歲高齡的總理,臉龐消瘦憔悴,身著一件已經(jīng)洗得很舊、很普通的白色短袖的確良襯衫,一條同樣很舊的淺灰色的褲子,一雙不新但很干凈的黑皮鞋,緩緩地走了過來;神采奕奕,光彩照人,具有偉人風范。總理儉樸英明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偫碚佌伣陶d激勵我在宴會上,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近距離小心周到地為總理和外賓們服務,當我給總理斟酒時,就聽總理問省委書記李瑞山:“服務人員是那里的”?李瑞山指著我說:“這是我們西安娃”。坐在同桌的延安地委書記許效民馬上糾正:說“不,這是我們延安娃,也是北京娃?!碑斂偫碇牢沂潜本┲鄷r,馬上轉過身伸出手來握住我的手問:“你叫什么名字?”,“年齡多大了?”,“在哪里插隊?”,“在農(nóng)村勞動了幾年?”,“農(nóng)村生活的怎樣,習慣嗎?”,“現(xiàn)在的工作習慣嗎?”,“父母在北京什么單位工作?”,“父親叫什么名字?”,“多久沒回北京了?”,“家里有什么困難嗎?”,“安心延安工作嗎……?”等等,我都一一做了回答。最后總理對我說:“你的工作很重要,你工作的好壞,不僅僅代表延安、代表陜西,而是代表中國。你是北京來的,要處處起表率,更要發(fā)揚延安精神,艱苦奮斗,努力工作,加強學習,為國家爭光!……”??偫頊嘏脑捳Z使我剛才還緊張的心情,一下子松馳下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服務人員,眾多插隊知青中的一員,總理身居高位卻無官架子,平易近人,讓我們普通群眾和領袖之間沒有距離感。為了貫徹毛主席當年給延安人民的《復電》精神,促進延安的生產(chǎn)建設,改變延安人民的生活現(xiàn)狀,總理在延安忘我地工作忙碌著,連吃飯的時間都在和延安領導研究工作,并制定出了“三年變面貌,五年糧食翻一番”的宏偉目標??偫碓谘影餐A舻?3小時中,他只休息了不足3個小時。為延安建設日夜操勞,不顧疲勞,為人民生活嘔心瀝血。今天,我常想,如果我們的干部、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都能像總理一樣,我們國家的經(jīng)濟建設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有更快、更好地發(fā)展和提高??偫碓谘影餐A羝陂g,我們賓館的門前、總理外出的途經(jīng)之路,里三層、外三層擠滿了想見總理一面的延安群眾,總理走到哪里,哪里的群眾就歡騰起來。當時不用擔心總理的安全,也不用擔心老百姓會影響總理的出行。每當越南外賓出現(xiàn)時,路邊的群眾就自發(fā)組成歡迎的隊伍,揮手齊喊“歡迎、歡迎……”。但當總理的身影出現(xiàn)時,路邊的群眾馬上沸騰起來,歡呼聲響成一片。經(jīng)??吹接捎趽屩涂偫砦帐?,將外賓冷落一旁的場面。也難怪總理離開延安26年,當年是第一次返回延安,延安百姓懷念總理的心情也倍加急切熱烈。聽說當時有許多延安老百姓是帶著干糧,步行幾百里來到延安,等在路邊,就是為了看一眼周總理。6月10日越南外賓臨別前,在賓館一層的接待大廳里,組織上讓我代表全體接待人員向外賓致告別講話。在講話結束時,我還清楚地記得越南共產(chǎn)黨中央書記黎筍,走過來握著我的手說的一句話:“在延安,我們親眼看見了中國人民對總理的熱愛?!笨偫黼x開延安時,延安領導讓我們賓館備了兩斤小米,送給了總理,總理道謝后,立即讓秘書轉付給我們了錢和糧票。周總理時時處處體現(xiàn)了嚴于律己、寬厚待人的高尚品質,是我們人民的好公仆。也真正把人民群眾當成主人,總理每到一處,對當?shù)氐臒o論是領導、干部,還是服務員、司機都一視同仁,離別時總要熱情地同大家一一握手告別。今天,我還清楚的記得,當總理離開延安時,一名從西安人民大廈來的餐廳女服務員,由于沒能與總理握上手,淚流滿面地哭著說:“我回西安以后一定努力工作,等下次總理再來陜西時,一定爭取要直接為總理服務!”光輝形象激勵我們人生永向前今天我還清楚地記得,也就是當時總理的一番話,激勵著我鼓起勇氣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于第二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偫碓谘影驳囊荒荒?,似乎就在昨天。我為自己曾有機會直接為總理服務而感到自豪。如果讓今天的年輕人看,也許不會想象出我們當年的那種興奮心情。那是日理萬機工作繁忙的周總理,26年后第一次重返延安對延安人民的厚愛,是一個國家總理對一個普通知青的關心。當然如果我不是北京知青也就不可能有機會與總理握手,更不可能與總理面對面地對話了。總理對我的關心,實質是對全體知青的關懷和希望。1975年的冬季,延安地委組織了若干工作組深入農(nóng)村,利用冬閑進行黨的基本路線教育,我被分配去延長縣的工作組。1976年1月8日早晨,當我從延長縣的高音廣播里聽到周總理病逝的噩耗后,頓時抑制不住的淚水滾滾而下。好似剎那間延安的整個山川都在流淚,所有草木都在默哀,寒風也在瘋狂地哭啼……人民衷心愛戴的總理與世長辭了,但他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總理的音容笑貌,諄諄教誨,總理的優(yōu)秀品質、非凡氣魄,永遠地銘刻在我的心中,一直激勵著我要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認認真真地做人。延安是我曾經(jīng)生活工作了13年的地方,它是我人生的第一站,是我青春的全部,是延安精神哺育我成長成熟,它為我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許有人會說:如果用當年美好的青春年華升學深造、出國留學,肯定要比去延安成長進步得快;或如果用這寶貴的十幾年去做生意、干事業(yè),肯定要比你在延安勞動收獲大。但是我想,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收獲。對我個人來說在延安的收獲,無論怎樣都是出國或用金錢無法獲得到的。2022年初夏 定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