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月,一個洋溢著愛國熱情的五月,走進五月,你會感慨五月四日那催人奮進的革命時代,它喚醒了青年,不怕危險,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為國斗爭的英雄氣概。五月四日,是一個讓人永遠緬懷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fā)了一場以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軍閥政府的愛國運動。它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和國內(nèi)工人階級壯大的條件下發(fā)生的,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軍閥在人民的壓力下,向和會提出希望帝國主義放棄在華特權(quán)的請求,要求取消“二十一條”和收回山東的一切被日本奪去的權(quán)利。這一請求,遭到參加和會的帝國主義國家的拒絕,軍閥政府竟準備在和約上簽字。消息傳出,舉國憤怒。5月4日,北京數(shù)千學生聚會游行,高呼“外爭國權(quán),內(nèi)懲惡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簽字”等口號。結(jié)果遭致軍閥政府派軍警鎮(zhèn)壓,導(dǎo)致全北京學生罷課,并通電全國表示抗議。天律、上海、長沙、廣州等地的學生紛紛響應(yīng),上街游行示威,聲援北京學生。在日本、法國的中國留學生以及南洋華僑學生也都開展了愛國運動,上海、南京、杭州、武漢以及山東、安徽等地還爆發(f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政治罷工、罷市運動。由此可見,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稱“五四風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中央人民政府將5月4日,正式定為青年節(jié)。</p><p class="ql-block"> 五月,又稱紅五月,是斗爭的日子,是流血的日子,是火紅的日子。五四運動,就是一個從斗爭到流血,從犧牲到崛起,又從奮斗到徹底解放,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歷程。所以說,紅色的五月令人難以忘記!</p><p class="ql-block"> 五月的鮮花依然盛開,五月的歌聲依然豪邁,讓我們傳承五四精神,昂首闊步走進新時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圖片/網(wǎng)絡(lu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