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武州山南麓,是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的開鑿始于北魏時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北魏皇帝拓跋珪將都城從盛樂遷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為盛樂與平城之間的交通要沖。</p> <p class="ql-block">文成帝即位以后,令沙門統(tǒng)曇曜主持復(fù)法大業(yè)。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曇曜選擇了鐘靈毓秀的武州山,"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zhèn)?,冠于一?quot;。</p> <p class="ql-block">云岡的大部分洞窟在北魏遷都洛陽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xù)到北魏正光年間(520~525年)。云岡石窟的開鑿歷時約150年,歷經(jīng)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等朝代,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國石窟藝術(shù)寶庫中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作為中國第一個皇家授權(quán)開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p> <p class="ql-block">與我國諸多石窟寺比較,云岡石窟最具西來樣式,即胡風(fēng)胡韻最為濃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亞藝術(shù)元素,也有希臘、羅馬建筑造型、裝飾紋樣、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與世界各大文明之間的淵源關(guān)系,這在中華藝術(shù)寶庫中是獨(dú)一無二的,對后世中國文化藝術(shù)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p> <p class="ql-block">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中已經(jīng)有8個回歸中國,包括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龍首、馬首、猴首和豬首。其中:鼠首和兔首由法國皮諾家族于2013年無償捐贈給中國。牛首、虎首、猴首均由中國保利集團(tuán)在拍賣會上購得,并分別于2000年和2007年回歸。馬首由港澳愛國企業(yè)家何鴻燊在蘇富比拍賣會前以高價購得,并于2007年捐贈給國家。豬首也是由何鴻燊通過公益方式購回,并于2003年捐獻(xiàn)給國家。龍首則在近年的一場小型拍賣會上被一華人買家購得,具體時間為法國時間2023年12月17日下午。蛇首、羊首、雞首目前仍然下落不明,而狗首雖然有一尊疑似真品的銅像被一位美國華人以低價購得,但其真實(shí)性尚未得到確認(rèn),據(jù)傳現(xiàn)藏于美國銀行保險箱內(nèi)。</p> <p class="ql-block">今天有幸見到在云崗博物館巡回展覽的牛、猴、馬、豬、虎頭。</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云岡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2001年,云岡石窟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