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煙花三月下揚州

江南一葦

<p class="ql-block">  江蘇揚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古稱廣陵、維揚、江都,如唐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廣陵”即是。在今人的心目中,揚州的名聲度并不高,景點也不火熱。但在古代,揚州可是個炙手可熱的地方,十足的富庶繁盛之城,就如同今天的“北上廣深”,赫赫有名。到了唐朝,它更是達官巨賈、文人學士趨之若鶩之地。這座商業(yè)城市,絕對是帝王和詩人們深深眷戀的地方,比如隋煬帝三下揚州,康熙和乾隆也多次南巡揚州,留下了種種傳說。</p><p class="ql-block"> 因為去的人多了,以至于流連忘返,于是在詩詞中便多有反映。這里僅舉幾句知名的詩句以為佐證。除本題外,還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薄疤煜氯置髟乱梗譄o賴是揚州。”</p><p class="ql-block"> 那么,今天的揚州又如何呢?可能不少人對它的印象仍停留在“揚州三把刀”的印象上;也許聽說過“瘦西湖”,可是并不清楚它的價值,我亦如此。及至我踏入這片土地,很快便被它的魅力所折服:整個城市宛如一座巨大的江南古典園林,亭閣假山時時可見,園林小品處處點綴;還有它的“淮揚早點”品種繁多、美味可口,讓人欲罷不能;瘦西湖的美妙絕倫,大運河博物館的神奇精彩,都給人帶來不凡的審美體驗??傊瑩P州是一座被人們忽略或低估的城市,它低調沉默、不事張揚,實際要勝過許多著名的旅游城市,去過之后,自有感覺。</p><p class="ql-block"> 我來揚州,純屬偶然。一開始,我只打算在山東省游玩五六個城市,并沒考慮揚州。可在8號那天,當我翻查列車時刻表時,發(fā)現從青島回郴州的某趟車,正好途經揚州。瞬時,我頭腦中跳出“瘦西湖”和“個園”兩個念頭,新的主意油然而生。我想,揚州應該比煙臺和威海更好玩,且向往已久,遂放棄煙臺和威海,改變原計劃而直趨揚州。</p><p class="ql-block"> 事后看來,這個決策非常高明。揚州的兩日游,可說是本次出行的壓臺戲,亦是全程的高潮部分,圓滿充實,酣暢淋漓!高潮前移不行,必得挪后才合理、有戲。高潮之后,便是戛然而止;打道回府,令人回味不已。</p><p class="ql-block"> 文字的描述,在鬼斧神工的杰作面前,往往顯得蒼白和笨拙,恐怕不如圖片來得直觀形象、直入人心。所以,以下內容均以圖片展示為主,讓圖片張口,我則盡量少言。</p><p class="ql-block"> (江南一葦圖文/20240501)</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在揚州游覽的時間,是4月9日和10日,“無巧不成書”,”恰好是農歷的三月初一和初二,所以,用“煙花三月下揚州”用作本題,并無虛飾。</p><p class="ql-block"> 此圖拍自揚州瘦西湖,以作封面。</p> <p class="ql-block"> 4月9日上午9時許,我來到了揚州的“瘦西湖”公園(城市名片),沒想到游人特多,摩肩擦踵,人聲鼎沸;舉頭望去,幾乎全是蒼顏白發(fā)之人,年輕人很少。</p><p class="ql-block"> 此間旺季門票是100元,我的年齡只能享受半價。</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的命名頗有些講究,意即比杭州西湖“瘦”小一些,卻同樣很美。</p><p class="ql-block"> 如果按照慣常的思路,恐會命名為“小西湖”;可當初的文人偏要選擇“瘦”字來做前冠,倒是別有意趣,顯得清瘦脫俗。</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是揚州城的靈魂所在,亦是揚州人的精神寄托;有了這方瑰寶,揚州人因之驕傲了幾百年,生活質量也變得滋潤而愉悅。我觀察了一些揚州當地人,他們不著急不攀比,做著平凡的生計,全身散發(fā)著由內及表的從容、平和與滿足,外人是學不來的。</p><p class="ql-block"> 不是每座城市都有這種福分的,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絕佳組合,缺一不可。</p> <p class="ql-block">  入園第一張留影。</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水域面積有700畝,屬于典型的淺水型湖泊,其水源主要來自京杭大運河,又將歷代城壕水系鑿通相連,總體呈連貫細長而又曲折多變的線性水體。</p><p class="ql-block"> 走進瘦西湖,一般人會選擇步行游覽,但也可以坐船水上觀覽。兩種方式的感覺有所不同,所以理想的方案是水陸結合,“先陸后水”。</p><p class="ql-block"> 不過,坐船價格昂貴,并且是分段計價,全程共分為四站,每站大約50元;另外,船型多樣,大小豪普,價格高低有別。距離和船類由君任選。</p> <p class="ql-block">  恰逢農歷三月,園內處處桃紅柳綠,讓人好不愜意!</p><p class="ql-block"> 那些大媽們身著艷裝麗服,弄姿造型,樹下花間照個不停,一心想整個驚世大片,在朋友圈獲贊露臉。</p> <p class="ql-block">  里面的古建筑樣式應有盡有,亭臺樓閣,廊廡軒榭,與周圍環(huán)境互為映襯,和諧自然。。</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名頭不如杭州西湖,卻超越西湖。園內湖泊水道蜿蜒狹長,多姿多態(tài),與江南古典園林達到了完美的結合,景觀豐富多變,處處有景,使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著名的“五亭橋”,瘦西湖的核心景觀,揚州地標性建筑,早已深深地印入國人心中。</p><p class="ql-block"> 尋常所見之橋,無非敞式梁橋、拱橋或吊索橋,進而又創(chuàng)造了風雨廓橋。想不到在乾隆22年,揚州瘦西湖上驚現一架“五亭橋”------五座亭閣如“工”字型巧妙組合,架于架面,一經問世便驚艷世人,且是獨我一尊。</p> <p class="ql-block">  其實,建筑設計也是需要創(chuàng)新的,也需要嘔心瀝血的;一座杰出的建筑可以讓建筑師青史留名,享譽全球,亦可滋養(yǎng)蕓蕓眾生的靈性。</p><p class="ql-block"> 遺憾的是,天才的設計實屬風毛麟角,平庸的東西卻遍布大江南北(絕大多數城市沒有地標建筑),設計者普遍缺乏“X不驚人死不休”的追求精神。那怕一生只一件杰作精品便足夠了,垃圾太再只會遭人厭棄。像貝聿銘、王澍這樣的建筑大師,真是太少太少了。</p><p class="ql-block"> 這里多拍了幾張五亭橋。</p> <p class="ql-block">  各處小徑,工匠們也下足了功夫,別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  此處必須來一張。請人照完一看,還不錯,心里便放心了:瘦西湖一游,有此足矣!</p> <p class="ql-block"> 這兩處園林小品,足見造園者的匠心獨運。左圖,將假山嵌入墻體內,造成一種似畫如景的立體效果,石縫長出的植物也別有風味。右圖,石舫上建一涼亭,更顯韻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  我在石舫留照。</p><p class="ql-block"> 湖上時見水禽,如黑天鵝等,平添生氣。。</p> <p class="ql-block">  園內的建筑細部也頗為講究、決不馬虎了事。比如花墻的裝飾,一處植竹,另一處垂蔓。門窗的設計,更是花樣迭出,毫不雷同。</p> <p class="ql-block"> 眼前這座小型石拱橋,便是著名的“二十四橋”,比我預想的要小,我原以為是聯拱石橋(有24孔),其得名,緣于24位美人在一個明月之夜,于此橋上共奏笙簫。</p><p class="ql-block"> 唐代杜牧有詩云,“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可見杜牧對揚州生活的深情眷戀,該橋也因此而改名。</p> <p class="ql-block">  這是釣魚臺,乾隆下揚州時,曾在此小釣休憩。在此正前方,可觀看五亭橋和白塔。</p> <p class="ql-block">  一處水上風雨長廓------波光亭長廊,遠眺非常美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湖邊,一位當地網紅正在制作視頻,全副武裝,眉飛色舞。</p><p class="ql-block"> 國人的精力和才智,統統被壓縮到這方面來了,男女老少齊上陣(人數多),全民抖音搞直播(賺快錢)。這種時尚潮流,對我們的社會進步究竟有何益處?百姓何至若是?</p> <p class="ql-block">  樹型多樣,俯仰生姿,綠樹紅花,色彩斑斕,高低錯落,娛人雙目。</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造景手段讓人驚嘆,景觀形態(tài)繁富多姿,已經超出了人們的體驗??梢哉f,它集中了江南古典園林的所有元素,有過之而無不及,除卻北京的“圓明園”,似乎很難找出與之媲美的園林了。</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說,逛了一回瘦西湖,其它園林便索然寡味、黯然失色了。</p> <p class="ql-block">  處處是景,四顧如畫,感覺如在畫廊中徜徉穿行。</p> <p class="ql-block">  駐足湖畔,怦然心動,絕世容顏,教我如何不愛她?</p><p class="ql-block"> 瘦湖如畫柳如煙,水色天光映碧漣。亭榭樓臺詩意醉,游人癡戀意纏綿。</p> <p class="ql-block">  在北門出口處附近,專門修建了一座五亭橋模型,創(chuàng)意不凡:變換方式,真假結合,再次品鑒,加深記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園內還有一個“盆景博物館”,展出當地名匠的盆景作品。但感覺缺乏精品、奇物。</p> <p class="ql-block">  展館陳列窗口。</p> <p class="ql-block">  另有花架、花幾展示,以及花盆展示。</p> <p class="ql-block">  山石盆景和樹樁盆景,疊山造型不俗。</p> <p class="ql-block">  室外也有作品展示,觀者寥寥。</p> <p class="ql-block">  揚州街頭,??煽匆娺@種小型園林,為城市增色不少。景區(qū)附近的街道更是如此,走在街上,心情大好。</p><p class="ql-block"> 王士禛寫過一組《冶春詩》,專門描繪揚州城的迷人春景,現引錄其一,讓我們據以想象清初揚州的城市風情:</p><p class="ql-block"> 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闌干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p> <p class="ql-block">  4月9日下午近3時,我又趕到了另一久負盛名的古典園林,個園。個園始建于明代,后由清嘉靖兩淮鹽總黃至筠所改建,作為自己的私家花園。</p><p class="ql-block"> 個園其名,也讓人甚感奇怪或新奇。因為“個”字本是量詞,古代常寫為”個”或“箇”,并非名詞或形容詞,似乎不宜用作園名。但它偏偏用了,并且顯得富有“個性”,早就引發(fā)了我的好奇心,欲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 當我知道個園是以綠竹為主題之后,靈感一閃:“個”字,酷似水墨畫中竹葉之形,在此權當象形字看待。如此,“個園”其名意在暗示人們,本園景觀以竹子為主體來營構(園內綠竹比比皆是)。另外,主人叫黃至筠,“筠”即竹子之意,恰好體現了園主的雅好品位。</p><p class="ql-block"> 見圖,剛進門就是一片竹林,里面竹的品種更多,據說有60多種。我門票半價24元。</p> <p class="ql-block">  如圖,左圖是竹林夾道,右圖是桂樹夾道(寓意“迎貴”)</p> <p class="ql-block">  個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是揚州的另一張名片,來揚州必得游賞一番。</p><p class="ql-block"> 個園占地面積不大(私家園林的特點),小巧精致,建筑、山水、花木一應俱全,古木參天,修竹萬竿。當天因為人多,園內顯得有些擁擠。</p> <p class="ql-block">  個園的另外一大特色,便是假山的堆疊富有創(chuàng)意,分為春夏秋冬四大主題,分別用不同的石頭來刻意表現。但我特意看了許久,也沒有看出它們之間的區(qū)別。</p> <p class="ql-block">  花瓶式造型小院門,裝飾性強,僅通一人。</p> <p class="ql-block">  這種花墻首次看見,圓孔排列有致,大小均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完個園,我又去了彩衣街(以美食聞名),品嘗了“大煮干絲”和“鹽水鵝”,前者雞湯煮出,后者口感松嫩、爛而不散。飯后,偶遇“胡一刀”(胡姓中年男人,當地名師),讓他修了一個腳。徒弟捏腳,師傅修腳,刀技嫻熟,又快又好。</p><p class="ql-block"> 在修腳時,我聽到一個重要信息:大運河博物館雖然免費,但必須事先預約,每天都有名額限制。我馬上查官網平臺,結果顯示,從明天起,已經預約到了4月15日,全都是“預約已滿”。明天是11日,該怎么辦?“胡一刀”告訴我:可以在網上“撿漏”,上午9點有時會放票;或者去現場找“黃牛黨”購票。除此別無它法。我一下急了。</p><p class="ql-block"> 如圖。當天晚上,坐船夜游京杭古運河,在東關古渡口上船,人均100元,往返共約50分鐘。沒啥,無非兩岸夜景,燈火璀璨而已。</p> <p class="ql-block"> 游船返回時,安排了一場曲藝表演(非遺項目),叫“揚州清曲”,共有三個節(jié)目,其中有一個是“揚州彈詞”。女演員獨彈自唱,與“蘇州評彈”風格相似,她是藝校畢業(yè)生,功底不錯。</p><p class="ql-block"> 明天還有最后三個項目:何園,朱自清故居,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我最想去卻又最擔心的,便是大運河博物館。當晚問了幾個當地人,請他們支招,都說無法,只有以后再來。我整個晚上都掛著心思,苦無良策。</p><p class="ql-block"> 沒料到,車到山前必有路。第二天,我按自己的想法,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居然成功,順利進入館內。</p> <p class="ql-block">  “揚州三把刀”聲名遠播,但“淮揚早點”似乎少有人知;既來到了揚州,早點不可不嘗,雖然昂貴,但保你不會后悔。</p><p class="ql-block"> 4月10日一大早,我7點鐘就趕到了“怡園茶社”,如果晚來,肯定會取號排隊入座。這是我點的幾樣包點:五丁包,松籽燒賣,蘿卜絲包,一碗營養(yǎng)粥和涼菜,花費41元。包點小吃品種繁多,達三四十種。如果點套餐,包點五花八門,至少得花大鈔一張半,夠我吃三頓早餐。確實好吃,精致爽口,一飽口福。單說蘿卜絲包吧,里面的蘿卜絲纖細柔嫩,咸甜有度,真不簡單。</p><p class="ql-block"> 聽說“趣園茶社”食客更多,價格也貴,卻還供不應求;“怡園茶社”屈居揚州第二,口碑亦佳,價格稍廉。</p><p class="ql-block"> 另外,昨天早餐,我在一家小店里,也有意識地選擇了當地名小吃:一只蟹黃湯包(臨時現點現蒸,一只25元),八個蝦仁水餃。湯包異常鮮美,當我吸盡蟹黃湯包時,再去喝皮蛋瘦肉粥,竟覺粥味盡失。</p> <p class="ql-block">  4月10日上午近9時,我來到了位于徐凝門大街上的“何園”,掃碼購票,我半價24元進入。參觀者人山人海,園內面積比個園更小。</p><p class="ql-block">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園主叫何芷舫,清代光緒年間建成,譽為“晚清第一園”?,F在所開放的區(qū)域,僅占全園的一小部分。</p> <p class="ql-block">  進園的第一印象,是里面的花木之美,賞心悅目,見圖。</p> <p class="ql-block">  何園的看點甚多,但主要特點是其建筑的獨特,如船廳、騎馬樓和復道回廊。尤其是空中的復道回廊,竟長達1500米,全部連通而沒有間斷,十分驚人。陳從周先生認為它是“江南園林的孤例”。</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二樓走廊全部連通,迂回曲折,四通八達,可以賞石看花,可以休息喝茶,空中角度自又不同。我全都走了一遍,此圖及下圖,都是在樓上拍得。</p> <p class="ql-block">  另一個看點,便是“片石山房”,被稱為石濤留下的“人間孤本”。這是清代大畫家石濤和尚留下的疊山作品,僅留一點遺跡。如果沒有導游講解,一般游客很難留意此處。</p> <p class="ql-block">  玉繡樓一角。</p> <p class="ql-block">  在不易察覺的樓宇之間,或樓與院墻之間,少有人關注,我卻拍下照片,可以觀察建筑特色與細部之美。</p> <p class="ql-block">  假山造型,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  墻上的花窗樣式,十分講究。但被譽為“天下第一窗”的那一個,可惜當時我未能發(fā)現,有遺珠之憾。</p> <p class="ql-block">  一個鐘頭看完何園,馬不停蹄,又趕去參觀“朱自清故居”,藏于老街深巷之中(街口對面是“揚州市第一中學”),安樂巷27號。</p><p class="ql-block"> 這里對外免門票,刷身份證入內,人不多。 是真正的原址老屋,幾團小院連通,院內逼仄,但房間不少。</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主院,面積不大。大廳里有朱先生的生平資料展示。</p><p class="ql-block"> 從參觀者的談吐來判斷,他們都是朱自清先生的擁躉。</p> <p class="ql-block">  左為朱自清先生獨居的小院,有臥室和書房,他在此居住了16年。右邊是他父母的臥室。</p> <p class="ql-block">  看完“朱自清故居”,才上午十點半,還剩下最后一個項目,參觀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當地人對之評論甚高,使得我愈加向往。</p><p class="ql-block"> 我猶豫再三,決計前往,那怕白跑一趟也行,只看一眼展館外觀,我也心甘情愿。</p><p class="ql-block"> 這是博物館正面外觀造型,顯得氣勢不凡,新唐風建筑,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巧妙地融合了船、帆、水三種元素。</p> <p class="ql-block">  來之前,我在網上“撿漏”未果;來到現場,“黃牛黨”的影子都不見(我也不打算找他們)。我先是來到廣場上的服務窗口,說明情況,工作人員指著公布欄說:“也可以破例的,只要你屬于這五種人就行,憑證件進入。”我一看,五種人是:年滿70歲者,現役軍人,消防隊員,殘障人士,榮譽義務獻血者。沒戲,我全都不符合。但我仍不甘心。</p><p class="ql-block"> 這是大博物館的背面風貌,同樣雄偉壯觀。</p> <p class="ql-block">  只剩最后一招了:直接去閘口闖關,成敗在此一舉。不試,肯定沒希望。</p><p class="ql-block"> 我徑直走向一位入口處守閘的帥哥,此刻他正閑著,且是最靠邊上的閘口。我向他說明情況,理由充分,措詞力求打動人心。他一口回絕,說這是鐵的規(guī)定,實在無法照顧。又問我有無70周歲,我說沒有。接下來,我又說自己從湖南千里迢迢趕來,特意跑來參觀,但信息不靈,根本不知道還要預約。又說自己是退休教師,首次來揚州,以后可能不會再來了,實在遺憾。</p><p class="ql-block"> 這下,他的態(tài)度松動了,問我有無證件,能證明是教師就行,那怕有證件照片都行??墒俏覜]帶教師證,翻找了一下,竟找出一張舊工作證,上面寫明是中學教師。他再次問我,就你一人嗎?我說是。這下行了,他將我的身份證核對后,便放行通過。我回頭沖他說:“今天遇見了大好人?!?lt;/p><p class="ql-block"> 今天來對了。制度是死的,但人性是活的。一切皆有可能。</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館內的共享大廳,非常氣派。</p><p class="ql-block"> 這時已過上午11點,我在墻根找到一個插座給手機充電,趁機休息了20分鐘;然后提前解決午餐:吃山東煎餅和茶葉蛋,喝了熱茶。中午不閉館,所以我不著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太大,三層樓上下,共設有14個不同主題的展館,資料和實物簡直浩如煙海。我只能選擇我喜歡的東西看一看,否則一天都轉不完。僅是走馬觀花,就用去了四個多小時。</p><p class="ql-block"> 圖為古運河上的一座古橋復制品,在杭州段。</p> <p class="ql-block">  這個館,主要展示中國古代的各式舟船(見以下幾圖),簡直太齊全了,歷朝歷代,竟有一百來種。</p><p class="ql-block"> 本圖是原始人的舟楫,最古老的竹筏和獨木舟。</p> <p class="ql-block">  館內全方位地展示了京杭大運河的修建過程,以及相關的水利工程技術和造船工藝,各地的自然生態(tài),史料極為翔實;尤其是全流域、全時段地展現了大運河的世界文化遺產價值,令人驚嘆不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意外地發(fā)現,還有一艘木船,是我的家鄉(xiāng)磁縣制造的(見說明文字),是元代生產的一種漕船。</p> <p class="ql-block">  展館“前言”中有一句話說得好:大運河,不是親娘,便是乳母。</p><p class="ql-block"> 京杭大運河全長2700公里,歷時2500年,地跨八個省級行政區(qū),連通了五大水系。它是人類歷史上超大規(guī)模水利工程的杰作,以其世所罕見的時間與空間尺度,證明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勇氣與決心。</p><p class="ql-block"> 圖為大運河上的各式船閘設計,幾乎與現代技術原理相同。</p> <p class="ql-block">  這是船閘的基座構造,古代沒有鋼筋混凝土等手段,大石塊之間,便用“鐵鋦”進行嵌槽連接(細看下層),同樣牢固耐用。</p> <p class="ql-block">  展出的實物,有原物,也有復制品,這只木船是原物------清代的一艘畫舫(淮揚河段)。</p> <p class="ql-block">  石雕作品之原物,上圖是漕運船上情景,下圖是各種鎮(zhèn)河獸(石制)。</p> <p class="ql-block">  中途觀看了一場短小的三維電影,展示運河沿途的美麗風光。</p> <p class="ql-block">  古代的“國家糧倉”之模型,與真糧倉無異,座落于安徽省運河之濱。</p> <p class="ql-block">  一幅巨大的民俗風情長卷,叫《姑蘇繁華圖》,讓人聯想到《清明上河圖》。它全長12米多,比《清明上河圖》長一倍多,是清代宮廷畫家徐揚所創(chuàng)作。</p> <p class="ql-block">  這個展館最吸引人,孩子們特別喜歡。全館都是古代街鋪實景,逼真地再現了古揚州的市井風情。</p><p class="ql-block"> 店鋪多樣,食品最多,我買了一份“四喜藕元”,16元,揚州傳統甜湯小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小街兩旁玲瓏華麗,當街店鋪古色古香,男女店員身著漢服,讓人似有穿越之感。</p> <p class="ql-block">  揚州古街的天空逼真美麗,完全是人工科技的光影實效,天幕景象變幻無窮,十分精彩:有四季與時辰的變化,如黎明旭日或晚霞星空;也有不同氣候,如風霜雨雪、電閃雷鳴之光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一展館,專門介紹世界各國的大運河工程與其民俗文化,有拓展延伸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總觀全展,凡涉及大運河的相關文化領域,物質的精神的,古代的現代的,官方的民間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博大精深,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比如這一展館,專門展示運河流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甚至還有大量的風土人情內容展示,如婚喪嫁娶、民居建筑、飲食習慣、民間藝術、戲曲音樂等。</p> <p class="ql-block">  展館花樣不少,增加了不少娛樂性,比如這里的“布達拉宮月夜”電子布景,可以讓人免費完成一幅“人體剪影圖”。</p><p class="ql-block"> 另有一處叫“方言測試游戲”,也很有意思。電子屏上完成,共有20種運河流域的各種方言口語,聽音選擇文字答案。我也玩了一遍,得85分。</p><p class="ql-block"> 畢竟是國家級博物館,規(guī)模宏大,投資巨量。尤其是創(chuàng)意審美、展出手段方面令人稱道不已,讓人眼界大開。各種高科技聲光電子效果、陳列視聽形式,多有神來之筆。</p><p class="ql-block"> 我的拍攝及說明,只是管中窺豹、蜻蜓點水而已,實不及萬一。</p> <p class="ql-block">  展館樓頂平臺上,有一個巨大的空中花園(上圖)。博物館的選址地點,緊鄰古運河之畔,我從樓頂拍下此圖,可看到運河兩岸景象。</p> <p class="ql-block">  展館中部,還有一方龐大美觀的天井,我從三樓拍下。</p> <p class="ql-block">  補記:本篇剛發(fā)布不久,就得到一位揚州市民的點評,我特別欣慰,因為獲得了當地人的首肯。寥寥數語,對我來說卻是極好的鼓勵。故專此補上一幀。這位人士叫“常青樹”,祝福他人生之樹常青!</p> <p class="ql-block">  另說兩件事,又是題外話。</p><p class="ql-block"> 這次旅游,正處于相對淡季時節(jié),但感覺各地游人都很多,與疫情之前大不一樣。過去各景點是旺季爆滿、淡季冷清,顯得界限分明;現在卻是淡季不淡,旺季更旺。</p><p class="ql-block"> 另外,在外住宿方面,近幾年來出現了一個可喜的現象:大多數的旅館酒店,在顧客離店時不會再清查房間了,手續(xù)更加便捷;也有許多店家在辦理入住時不收押金,只交住宿費便發(fā)給門卡。這樣做,雙方都覺得省事方便,清早離店時,你只需把門卡或鑰匙往臺上一放即可,無需等候。</p><p class="ql-block"> 這是明智的做法,也是對住客的充分信任,心理上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p><p class="ql-block"> (江南一葦/202405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