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返航</b></h3> 滿天的麒麟云送我們由此踏上歸程。 <b>第八站.迪塞普遜島</b>;又名欺騙島(Deception Island)位于南極大陸對開海域、南設(shè)得蘭群島上的一座活火山的火山口,面積136.9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576米,最近一次火山噴發(fā)在1970年發(fā)生。 由于此島之東南部有一海峽,使其形狀似指環(huán),容易造成視錯覺(Deception),因而得名。 島內(nèi)的天然港灣是良好的避風港。以前該島曾有一個捕鯨站,當?shù)氐目茖W站在1967年和1969年曾因火山爆發(fā)兩度受到嚴重破壞。它現(xiàn)在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每年有超過15,000名游客到訪。 <br> <b>西班牙加布里埃爾-卡斯蒂利亞南極站</b>(Gabriel Castilla) <div><br></div><div><br></div> <div><b>海王星的波紋管—</b>只有500米狹窄的入口處。</div>欺騙島是由歷史上多次發(fā)生的火山噴發(fā)所形成直徑30公里的活盾火山暴露部分。1820年1月,英國海豹捕獵者威廉·史密斯和愛德華·布蘭斯菲爾德于從威廉姆斯號上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欺騙島。因為它的外觀看似是一個普通的島嶼,但從海王星波紋管的狹窄入口通過時,卻發(fā)現(xiàn)它其實是一個被海水淹沒火山口的環(huán)形島嶼,由此將其命名為"欺騙島"。 火山口大致呈圓形和馬蹄形,最大直徑約為15公里。該島超過一半的面積被厚達100米的冰川覆蓋,島的中心已被海水淹沒,形成了一個大海灣,現(xiàn)在稱為捕鯨者灣,港口是170米一個盆地,,周圍環(huán)繞著淺淺的沿海大陸架。。該島的外海岸的特點是30-70米(98-230英尺)的巖石或冰崖。 <b>阿根廷迪塞普遜島科考站</b>在1967年和1969年兩度曾因火山爆發(fā)受到嚴重破壞,目前處于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 該島的特點是位于欺騙島火山群內(nèi)前福斯特港和后火山口池塘群。 <b>大教堂峭壁</b>由熔巖和玄武巖盾構(gòu)組成的外海岸凝灰?guī)r,沿著島嶼的西部形成了壯觀的沿海懸崖。 欺騙島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黑白兩色的斑紋交合組成的奇妙圖形,眾多遍布的乳色湖泊,黑帶環(huán)繞的沙洲淺灘,高大雄峻的懸崖斷壁,以及烏云翻滾的天空下波浪洶涌的海面;——無形中產(chǎn)生出令人敬畏的大自然威嚴。 南極磷蝦 <b>第九站.半月島</b>(英語:Half Moon Island)屬于南設(shè)得蘭群島的一部分,位于利文斯頓島西北1.3公里的南冰洋海域的一座無人島,距離南極半島僅120公里。半月島是此次南極旅游的最后一站,在此,游輪將正式踏上返程之路。 與先前經(jīng)過的諸島相比,這里的景色顯然遜色多了,更多的顯示出一種單調(diào)的荒涼。一首殘破的棄船擱淺在海灘旁,也成為人們?nèi)【芭臄z的道具。 這堆形似駱駝般的危巖碎石是該島最為顯著的標志。 天氣終于繃不住下起了濛濛細雨,也告示了我們在島上活動的結(jié)束。 <b>重渡德雷克海峽,啟程返航。</b> 迎風波浪的“烏斯懷亞號”伴隨我們度過難忘的南極之旅。 十天來,除了來回穿越德雷克海峽的幾天,每天上、下午都安排了登島或橡皮艇的出游活動,使整個南極旅行豐滿而生動,而沒有了那種枯燥乏味,實為一次難得的南極體驗之旅。 艾倫·格羅斯船長為每一位團員頒發(fā)了南極證書 舉杯共慶平安歸來 終于看到烏斯懷亞逐漸清晰的輪廓線,將600變焦的相機鏡頭拉至最遠,最終鎖定了停在海岸邊停車場內(nèi)咱們的汽車,車子還在,前檔玻璃目前看起來尚完好無損,這就足夠了! <div>十天后從南極歸來、再次踏上這片地球大陸最南端的土地,我們也將從這里出發(fā),渡過麥哲倫海峽,進入旅行的終結(jié)之地—智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極歸來有感</b></div><div>如果之前想到有一天自己會站在南極大陸的千古冰原上,那一定會是匪夷所思的事。畢竟南極對于我周邊的所有人都過于遙遠;無論是地理還是心理上都是形如天涯海角般的存在。雖說目前通過現(xiàn)代交通工具可以輕而易舉地去實現(xiàn)人們的夢想,但要真正付諸于行動還是為數(shù)不多。但凡去過南極的人,無不贊嘆那片神奇壯美的恒古之地予以人們的震撼:經(jīng)過德雷克海峽的波峰浪谷,登上南設(shè)德蘭群島港灣中的科考站與海灘上萌態(tài)可鞠的蹣跚企鵝共行;目送牛奶般的布蘭德菲爾斯海面上藍色冰山順流而過,爭睹噴著高高水柱,時潛時出的鯨群游弋遠近;在“天堂港”旁的雪峰上俯瞰天堂般的水天佳景,在巨大的冰川斷崖下、瀚偉的南極大陸上感受萬古洪荒的蒼涼與狂野。當一切行將結(jié)束,我們再一次坐在歸航的船舷旁,靜候著南極落日余暉的那片輝煌慢慢落下旅程的帷幕:所留給人們的不僅是視覺上的盛宴,更有一種靈魂上的升華。我相信很多人會將此行作為自己人生的一處亮點,但對于我們而言,南極旅行的意義不僅于此:它是我們走完從北極普拉德霍灣到烏斯懷亞美洲公路后的延續(xù),象征著我們終于實現(xiàn)了地球兩極地區(qū)的跨越,代表著我們的足跡踏上了七大洲中最后一個洲—南極大陸,完成了當初七洲四洋環(huán)球旅行的心愿;可以說做到了這世界上鮮有人敢于嘗試并最終完成的事。這也說明了許多事不在于大小,不去嘗試一下怎能知道結(jié)果。有人質(zhì)疑我這一把年紀還在折騰;沒辦法,生活的豐富多彩在于不斷地變著法子折騰自己,當有一天如果不折騰了,生命也就差不多停止了,當然前提是為你所愿。就像你吃慣了大魚大肉,現(xiàn)在則強調(diào)粗茶淡飯,人們對旅行的偏好也從花紅柳綠轉(zhuǎn)向高原戈壁。有人會羨慕我的勇氣,而這一切其實你一樣可以做到:人們往往只是被自己過于豐富的想象力所制造出來的恐懼和理由羈絆,而不僅僅是金錢。為想象的目標付諸于行動,即使是小小的一步,也比整天空談宏偉的理想要好,畢竟你去嘗試過了。我可以平凡,但我拒絕平庸,這就是我希望的生活。哈哈哈!</div><div><br></div><div><b>附記:</b></div> 船上用餐:此時老婆總是躺在床上,暈!這里幾乎所有人都克服了暈船現(xiàn)象,而從第一天起,她就基本沒來過餐廳,但并不妨礙躺在床上用餐。最奇特的是每當船只駐地拋錨,立馬就來了精神,以至于每趟上岸活動都沒拉下,也真是佩服了。 正餐的口福<div><div>“烏斯懷亞號”上的餐飲自然無法與豪華郵輪相比:雖然談不上頓頓美味家肴,但每日不重復、色味尚佳的主菜、濃湯和餐后甜點一道也不少;外加免費的水果飲料,也已算不錯了。<br></div></div> 幾乎全是烤蝦仁的燴面 早餐的色彩:為照顧中國游客,甚至還有稀飯面條。 在參與此次國內(nèi)組團的南極旅游過程中,尤其得到了北京韓大姐夫婦無微不至、猶如親人般的關(guān)心照顧,這也是近半年漫長旅行途中得到的最令人感動的溫情,至今令我倆感慨不已。 除此之外,北京老呂夫婦及領(lǐng)隊劉先生,還有咱們金華小老鄉(xiāng)等等許多朋友都為我們提供了關(guān)照和幫助,使我們在結(jié)束穿越兩極旅行的結(jié)尾時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獲—來自一個大家庭的溫暖和感動,感謝能與你們共同度過了難忘、愉快的十天。 上海劉女士合影 <p class="ql-block">在碼頭與來自武漢、成都的劉先生和先生兩位團友握手告別,他們是真正的旅行達人,以與我們相似的年紀肩背行李負重旅行。坐車租車搭機,走遍了美洲多國,此中艱辛,非親歷者所不能感受之,其堅韌精神足令吾等所敬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臨別之際,衷心感謝“烏斯懷亞號”全體船員為此次的南極旅行所提供了令人滿意的服務(wù)以及付出的最大努力:整個過程充滿了愉悅和興奮,也圓滿了大家的心愿。不管今后哪一天我們在談到這趟難忘的旅行時,都會記起他們的名字:</p> 船長:艾倫·格羅斯 大副:馬丁·坎普斯 二副:納韋爾·維森特 三副:達米安·波納拉 客艙經(jīng)理:丹尼爾·阿布夫<div>還有其它船員<div><br></div><div>以下是在南極見到的四種企鵝,沒有看到體型最大的帝企鵝:<br></div></div> 1.帽帶企鵝:最明顯的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條紋,亦因這些特征,成為了最易辨認的企鵝之一。 2.巴布亞企鵝是阿德利企鵝屬(Pygoscelis)的三個成員之一。 3.阿德利企鵝是阿德利企鵝屬(Pygoscelis)的三個成員之一,為南極海岸及其附近島嶼一種常見企鵝。除了景風海燕,它們是分布于最南方之地的海鳥。阿德利企鵝得名于法國探險家儒勒·迪蒙·迪維爾以自己妻子阿黛利命名的企鵝發(fā)現(xiàn)地。 <div>4.馬卡羅尼企鵝又稱長冠企鵝、通心面企鵝,與皇家企鵝親緣最近,馬卡羅尼企鵝是世界上數(shù)量最多的企鵝,當前共有2400萬只 。</div><div>11</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