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吐魯番地區(qū)有句民謠:千口井,萬口井,不如坎兒井。泉水清,河水清,不如坎兒井水清。</p><p class="ql-block">時間:2023年9月17日</p> <p class="ql-block">坎兒井長是世界之最,也是我國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統(tǒng)之最??傞L約5000公里,可灌溉面積50萬畝,占吐魯番總耕地面積的70%</p> <p class="ql-block">它是滋養(yǎng)5萬余人,10萬牲畜,數(shù)萬動物、綠植的生命之源,更是新疆人心里的神水。</p> <p class="ql-block">坎兒井沒有美景,沒有奇觀,一條繩,一把鎬,一個筐,一頭牛,一把轆轤,再普通不過的勞動工具。</p> <p class="ql-block">他們用油燈定位法:兩點一線原理,在豎井的中線上掛一盞油燈,掏挖者背對油燈,挖自己的影子,就不會偏離方向,渠深以泉流能淹沒筐沿為準(zhǔn)。</p> <p class="ql-block">木棍定位法:挖暗渠時,相鄰兩個豎井的正中間,在井口之上各懸掛一條井繩,綁上一頭削尖的木棍,兩個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兩個豎井之間最短的直線,可少走彎路。</p> <p class="ql-block">坎兒井,凝聚了勤勞善良的新疆人民,追求品質(zhì)生活,改變生存環(huán)境的精氣神兒和智慧力,是用汗水、淚水、苦水繪出的最美的畫卷,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飲水思源,不忘故人??矁壕蓾h代屯兵卒傳入,至今已2000歲有余。與坎兒井緣遇的人和事。</p> <p class="ql-block">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福州市人。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詩人。1841年因虎門銷煙被遣戌新疆。</p> <p class="ql-block">他關(guān)心關(guān)注坎兒井的建設(shè),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造福民眾,當(dāng)?shù)匕傩辗Q為林公井?;㈤T銷煙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享有民族英雄之譽。</p> <p class="ql-block">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lǐng),洋務(wù)派首領(lǐng)。1886年建新疆行省,維護民族團結(jié),加強西北邊防,促進新疆建設(shè)意義重大。</p> <p class="ql-block">他在任期間:大興水利,建坎兒井近200處,功績遺澤至今。古稀之年,為維護國家領(lǐng)土主權(quán),抬棺指揮大軍,兵分三路,抱著戰(zhàn)死疆場的決心,誓死收復(fù)伊犁。</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王震率部進駐新疆。率領(lǐng)各族人民,為建設(shè)新疆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他是新疆現(xiàn)代屯墾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締造者。從此揭開新疆建制史上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1954年,新疆建設(shè)兵團成立,王恩茂任第一政委。中央賦予這支隊伍“勞武結(jié)合、屯墾戎邊”的歷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五道林全長3800米,寬63米,是新疆最大的防風(fēng)防沙林。因江澤民,王震,王恩茂,華國鋒,司馬義,艾買提等國家、兵團、自治區(qū)領(lǐng)導(dǎo)在此種過樹,也叫將軍林。</p> <p class="ql-block">五道林畔,坎兒井邊,有世代而居的坎兒井人家,艾尼維吾爾族人名,意為富有,艾尼的家即富有的家。1981年8月20日,鄧小平到此視察五道林、坎兒井。</p> <p class="ql-block">一代代的吐魯番人,開鑿坎兒井,井水潺潺,流進田間,農(nóng)家小院,林木參天,葡萄成園,阡陌相通,繁衍出世代而居的坎兒井人家。</p> <p class="ql-block">吃水不忘挖井人??矁壕埧诰褪浅鏊凇榱嗽旄W訉O后代,他們長期弓腰挖土,雙腳浸泡在冰冷刺骨的水中。</p> <p class="ql-block">日積月累,大部分人45歲就給累沒了。是他們受苦受累,頑強的毅力,孕育了吐魯番如玉般的葡萄,甘甜香脆的瓜果。感恩有你,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攝影:劉慶、蘇建華</p><p class="ql-block">編輯:劉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