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公元1125年是宋徽宗宣和七年,這一年的農(nóng)歷十月十七,淮河上卷著狂風暴雨,突然位于中流一條官船上,傳來了新生兒的啼哭。嬰兒在驚濤駭浪中誕生,父親為他起名為陸游,字務(wù)觀。父親希望陸游一生內(nèi)外兼修,所以引用了《列子 仲尼》里邊的一句話,務(wù)外游務(wù)內(nèi)觀。</p><p class="ql-block"> 陸游出生的這一年,宋金聯(lián)手擊敗了共同的敵人遼。就當宋徽宗得意洋洋大肆慶祝時,金人正在盤算吃掉宋朝這塊更大的肥肉。宣和七年十月初七,就在陸游出生前十日,金兵開始攻宋,并迅速拿下燕京(今北京),進軍太原。</p><p class="ql-block"> 靖康元年,金兵鐵騎先后兩次渡過黃河,開封陷落。翌年三年,金軍在大肆搜掠后,攜徽欽二帝和機要大臣、嬪妃百工等三千余人,滿載金箔珍寶北上,北宋就此滅亡,史稱靖康之難。這一年,英雄岳飛剛滿25歲,而陸游尚在襁褓之中。</p><p class="ql-block"> 彷佛命運注定陸游的一生要被傷國之痛所糾纏,靖康之難發(fā)生時,陸游的父親陸宰攜家眷倉促南歸。一路上東躲西藏,飽受凄惶驚嚇之苦。這一段逃難的經(jīng)歷,給幼小的陸游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我生學步逢喪亂,家在中原厭奔竄。</p><p class="ql-block"> 淮邊夜聞賊馬嘶,跳去不待雞號旦。</p><p class="ql-block"> 人懷一餅草間伏,往往經(jīng)旬不炊爨。</p><p class="ql-block"> 嗚呼,亂定百口俱得全,孰為此者寧非天?</p><p class="ql-block"> 歷盡千辛萬苦,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陸宰帶著家人終于回到了老家山陰。就在陸游跟隨父親輾轉(zhuǎn)避禍的歲月,南宋政權(quán)建都臨安(今杭州)。面對金人的進一步侵略,宋高宗趙構(gòu)為了保護自己的皇位,以秦檜為獨相采取了消極作戰(zhàn),積極求和的政策。</p><p class="ql-block"> 在這種情勢下,陸宰的政治熱情逐漸低落,再也無心仕途,開始在山陰老家過起了隱居著書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下,陸游的童年彌漫著書香。據(jù)《宋史》記載陸游年十二能詩文。山陰老家的陽光照耀著書生意氣。然而靖康之恥的陰影籠罩著南宋士人,陸宰雖然在家閑居,但往來的朋友多是期盼恢復(fù)中原的主戰(zhàn)派。這些來到家中的客人,每當說到國事時局,總是情緒激憤,食不下咽,恨不得人人以殺身來報效國家。此情此景,深深地烙印在陸游的腦海里。</p><p class="ql-block"> 前輩們的忠義之情、凜然之氣,激發(fā)了陸游抗金復(fù)國的壯志。床頭案前,除了詩書還有兵書。在老家安靜的時光中,陸游漸漸長大,為了實現(xiàn)上馬擊狂胡的宏愿,陸游選擇出仕為官。然而,在科考的道路上,他遇到了最大的敵人。</p><p class="ql-block"> 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南宋都城臨安,一場鎖廳試剛剛舉行完,主考官陳子茂正在審閱試卷。這次考試,第一名早已被內(nèi)定,然而閱卷時,陳子茂發(fā)現(xiàn)其中一份考卷詩文俱佳,嘆為觀止,猶豫再三,頂著巨大的壓力,陳子茂還是決定將這份考卷列為第一名??季淼闹魅吮闶顷懹?,事實上,這是陸游第三次參加科考,此時他已經(jīng)29歲,在當時廣有詩名。當狀元的桂冠近在眼前時,意外地陸游在殿試中被除名,落第了。而陸游的失敗與一個人有關(guān),這個人就是當朝宰相秦檜。當時秦檜的孫子秦塤也參加了科考,秦檜上串下跳,自認為都打點到了,其孫子獲取狀元如探囊取物。但那一屆的主考官陳子茂非常有骨氣,秦檜的如意算盤沒有得逞。</p><p class="ql-block"> 主考官陳子茂的行為讓秦檜大為震怒,次年在呈報殿試時,秦檜以喜論恢復(fù),鼓動抗金為由公然把陸游的名字剔除,同時問罪陳子茂。</p><p class="ql-block"> 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經(jīng)歷第三次科考的失敗,剛滿30歲的陸游來到沈園散心,卻沒料到在這里,他遭遇了人生的另一場黯然傷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