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世界上唯一一個與佛同名的縣級市。<div> 百度:</div><div> 彌勒漢屬牂牁(zāng kē)郡,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即有歷史記載,因唐宋時期云南東爨(cuàn)三十七部之一的“彌勒部”居住于此而得名。</div><div> 這座因彌勒部落而生的小城已有兩千年歷史,不是彌勒佛的道場。</div><div> 400年前(明朝天啟六年)彌勒錦屏山的山中建了一座寺廟,名為彌勒寺。1999年錦屏山顛建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像。</div><div> 于是今天的彌勒“市名彌勒、寺名彌勒、佛名彌勒”,笑口常開。</div><div><br></div> 逛彌勒,“游一個園,泡一湯泉,拜一尊佛,打一個卡,跳一支舞”是標配。<div> 游園、泡泉都是在湖泉生態(tài)園。這是一個號稱占地3000畝的大型人造景觀,由紅河煙廠投資建設(shè)和經(jīng)營管理。有“一座酒店半個城,半個城市是溫泉”之美譽。我們住距湖泉一步之遙的樂途溫泉酒店。</div><div> 拜一尊佛,當(dāng)然是那尊彌勒大佛。</div><div> 打一個卡,打卡地是“東風(fēng)韻”小鎮(zhèn),它被譽為“東方魔幻城堡”。</div> “東方魔幻城堡”是由紅酒廠改建而來的摩洛哥風(fēng)格酒店建筑群。這里的每棟建筑,都充滿了設(shè)計者的巧思。云南畫家羅旭先生所設(shè)計的“東風(fēng)云”,是其最大的特色。這座大樓用紅磚砌成,沒有一塊鋼板和鐵釘。<div> 美女們當(dāng)然不會錯過這拍照出大片的地方。</div> 跳一支舞則是彝族三弦舞:阿細跳月。<div> 彝族三弦舞在彝語中稱為“嘎斯比”,意為“歡樂跳”。因多在月光下的篝火旁起舞,故又名“阿細跳月”。<div> 阿細跳月是國家級非遺項目。相傳在遠古時代,彝族支系阿細人的先民經(jīng)歷天火之災(zāi)得以生還,人們欣喜若狂,站在焦?fàn)C的土地上,不得不快速交換兩只腳,邊跳邊踢。<div> 彌勒是“阿細跳月”的故鄉(xiāng),位于彌勒市西三鎮(zhèn)中西部的可邑小鎮(zhèn)是“阿細跳月”的發(fā)源地。</div><div> 2022年春我和閨蜜游彌勒時正是役情其間,帶上星的行程碼令我們打道回府,留下了去可邑小鎮(zhèn)的念想。<br><div><br></div></div></div></div> 在寨門口買了門票,才發(fā)現(xiàn)這40元的門票是到大門左邊名為“密枝仙境”的游樂場,到古村要坐大門右邊的公交車,寨門到古村還有近三公里的路要走。于是我們返回售票口把門票換成20元的乘車票,售票員再三強調(diào)進古村也是要買票的,其實古村要票的地方只是村口的博物館。 這是一個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村,古老的石板路串著土黃色的傳統(tǒng)民居,民居的墻面上是手繪的壁畫,壁畫形象生動的呈現(xiàn)著阿細的日常生活、祭祀活動和風(fēng)土人情。<div> “可邑”彝族阿細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我們上午到的這里,此時,這個吉祥如意的地方是古樸寧靜的感覺,有著與世無爭的悠然。</div><div> 臨近中午,隨著一批批游客的到來,靜謐的古村如同滿枝的櫻花一樣熱鬧了起來。據(jù)說下午還有阿細跳月的表演,可惜我們已經(jīng)離開。</div> 在發(fā)源地沒看到的阿細跳月,在祭火節(jié)的時候看了個飽。<div> 祭火節(jié)是阿細人祖輩留傳下來祭祀火神的節(jié)日。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三在彌勒彝族人聚居的西一鎮(zhèn)起飛行政村(包括紅萬、起飛、大平、三家4個村)舉行。</div><div> 今年的祭火節(jié)有兩天,第一天在起飛村,第二天在紅萬村。我們趕上了第二天。<br></div> 一大早,周邊的鄉(xiāng)親往村里去,遠道的游客也往村里擠。據(jù)說只有幾百戶人家的紅萬村今年迎來了近8萬名游客。當(dāng)然,我們也在其中。 熱情的阿細人用“阿細跳月”歡迎各方朋友。熱烈歡快、粗獷奔放,撼人心弦的音樂舞蹈讓這里成了歡樂的海洋。<br> 赴松毛宴、看文藝展演,我們在這里體驗原始文化,感受少數(shù)民族的熱情和狂歡氛圍。<div> 參加展演的演員是各村的村民,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洋溢在他們臉上。踹腳跳、鶴步單腿跳、彈跳步;老人舞、青年舞 ,“ 阿細跳月”這一來自遠古的快樂之舞在這里被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div> 2016年我曾參加過這祭火節(jié),找出當(dāng)年的圖片,火神還是老樣子。 離開彌勒,我們先打卡河口口岸,再到屏邊。<div> 河口口岸是中越邊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又是滇越鐵路昆河段終點站,它與越南老街市隔河相望。<br></div> 從河口到屏邊,我們又走上了G219。<br> 國道上的里程碑,團友們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幸運數(shù)字。 屏邊,全稱:屏邊苗族自治縣,我國五個單列苗族自治縣之一。<div> 百度:<br><div> 屏邊明代屬臨安府。清代屬開化府。民國二年(1913年)設(shè)立靖邊行政區(qū)。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省府改靖邊行政區(qū)為縣治。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5月正式定名屏邊縣,意為邊疆屏障。</div></div> 屏邊牧羊河濕地公園旁的山水度假酒店,聯(lián)排別墅的形式,獨門小院,陽臺對著花園。兩年前和閨蜜就曾在這里住過,再住,倍感親切。 屏邊有百年鐵路、千年苗寨、萬年火山、億年桫欏,還有原始森林公園。<div> 下午,對著花園的陽臺喝茶聊天;晚上,在滴水苗城廣場參加篝火晚會。</div> 我們在屏邊看過人字橋后沒再到其他景點打卡,只專心享受這舒適愜意的日子。 人字橋是位于屏邊一個大峽谷滇越鐵路線上的一座鋼梁橋,是滇越鐵路的標志性工程,被列入《世界名橋史》。<div> 它距谷底102米,是世界橋梁史上最為艱巨的工程之一。為了修它,先后有800多名中國勞工獻出了生命??芍^是“一棵道釘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條命”。</div> 百年鐵路還在運行,人字橋還在發(fā)揮著它的作用。<div> 從河口過來的火車穿洞而出?;疖嚿蠘蚱验L鳴,那汽笛聲在山谷間回蕩,是河口起義、護國起義、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援越抗法、援越抗美、自衛(wèi)反擊等歷史事件的回聲,也是對外開放、東盟貿(mào)易等國家發(fā)展的號角。</div> 一群老兵故地重游,他們曾是守橋的衛(wèi)兵,胸前的勛章是這橋上最亮的風(fēng)景。<div>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br></div> 離開屏邊,我們將到滇越鐵路的下一站: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