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萬里海疆,是我國邊鏡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算海島,南邊以中越邊鏡的北侖河口為起點,北至中朝交界的鴨綠江口,跨越22個緯度帶,綿延18400公里,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海岸帶資源,這其中很大部分屬于228國道線,自然風光優(yōu)越,人文景觀豐美。</p><p class="ql-block"> 今年以來,我們一些愛好自駕的朋友幾經商討,決定自4月4日,2024年的清明節(jié)開始,組織三臺越野車,自駕游覽福建浙江沿海,完成邊鏡暢游的一部分。自駕路線如圖所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長沙到福建南靖縣云水謠小鎮(zhèn)755公里路程,從長沙出發(fā)時天氣尚可,可出城不遠既開始下雨,穿越江西鏡內,雨越下越大,到福建鏡內則是大暴雨,傾盆的暴雨辟面而來,砸在檔風玻璃上啪啪作響,窗外山巒朦朧一片,視覺很差,時而電閃雷鳴,暴雨更甚。高速公路時時遭遇積水,車輛從上面越過,濺起兩道水花,車輪感覺象是野馬要脫韁而去。高速公路另一側的車輛濺起的水越過了公路隔離帶,象一大缸水辟頭砸向我們。難得一見的暴雨,象在考驗我們的勇氣,決心和車技。我想,這是老天給我們的洗禮,真正的勇士,無懼風霜雨雪,天公也要給我們的行程敲鑼打鼓。</p><p class="ql-block"> 到達云水謠景區(qū)附近時是晚上七點多鐘了,雨小了一些,找到一家民宿,價格每房120元,還提供免費的早餐。</p><p class="ql-block"> 由于遭遇暴雨,馬哥及張書記同時提出了安全行車的問題,更顯得出門在外互助關愛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為走祖國邊境線,老夫聊發(fā)少年狂,雄關漫道都是雨,任性雨中走一遭!明知路遙雨瓢潑,瀟灑一回又何妨!</p><p class="ql-block">這是張書記為冒雨而行有感而發(fā)寫的詩。</p><p class="ql-block">本人也湊興和了幾句。</p><p class="ql-block">清明時節(jié)雨傾盆,</p><p class="ql-block">棸友驅車千里行。</p><p class="ql-block">南靖云水歌一曲,</p><p class="ql-block">邊陲何懼險萬重。</p><p class="ql-block">鐵馬轟鳴壯士歌,</p><p class="ql-block">高原側目海相和。</p><p class="ql-block">風霜雨雪增行色,</p><p class="ql-block">老邁不如豪邁多。</p><p class="ql-block">贊禪來纏去(張書記微信名)豪情萬丈,以無題和之。</p> <p class="ql-block">南靖縣云水謠景區(qū),原名長教村,屬于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一個景區(qū),這個古鎮(zhèn)因其秀美的山川、豐富的人文景觀和獨特的自然風光而聞名。2005年,電影《云水謠》在此取景,之后,當地政府將長教村更名為“云水謠”古鎮(zhèn)。古鎮(zhèn)有著眾多土樓,</p> <p class="ql-block">南靖土樓是福建土樓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土樓歷史悠久,產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土樓的發(fā)明者據說是外來的移民,當地稱為客家人??图胰苏媛斆?,他們建土樓以福建盛產的石頭和生土為主要原料,分層交錯夯筑,配上竹木作墻骨牽拉,丁字交叉處則用木定型錨固,頗符合現代材料力學建筑力學原理。土樓形態(tài)十分美觀,外形或方或圓,以圓為主,如珍珠般灑落在閩西南的綠水青山間。土樓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理念,就地取材,選址或依山就勢、或沿循溪流,建筑風格古樸粗獷,形式優(yōu)美奇特,尺度適當,功能齊全實用,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得益彰,組成了適宜的人居環(huán)境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景觀。田螺坑景區(qū)四園一方的土樓群被形象地稱之為“四菜一湯”。站在山崖觀景臺俯瞰四菜一湯,土樓形態(tài)的美麗及雄姿盡收眼底,令人震撼。兩個景區(qū)加上云水謠古鎮(zhèn),由于雨后天氣短暫放晴,山巒間云蒸霞蔚,空氣能見度很高,越發(fā)顯示了景區(qū)的美麗。云水謠景區(qū)的大榕樹令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云水謠古鎮(zhèn)的大榕樹,兩顆連在一起的,遮天蔽日,還有著愛情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這是個園形的土樓,內部的采光也是極好。</p> <p class="ql-block">雨停了,來一張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來的都是攝影擺拍的高手。</p> <p class="ql-block">四菜一湯全貌</p> <p class="ql-block"> 南靖縣土樓主要分布在云水謠和田螺坑兩個景區(qū)。福建門票規(guī)則是,60歲以下全票,60歲至65歲半票,65歲以上免票。政策雖好,但價格較貴,兩個景區(qū)門票都是90元。我們隊伍中的文子和燕子都需要購買全票,有五人免票,五人半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原計劃當天住宿漳州并游覽漳州古城,無奈漳州住宿出現困難,只好住宿到離古城近二十公里遠的一個酒店,酒足飯飽之后,張書記和藝術團的美女們用手機播放音樂,律隨著樂曲一起跳起了歡快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張書記舞姿比藝術團姑娘們的舞姿不差哦</p> <p class="ql-block">不揣冒昧,沒有基礎,居然也敢上臺走貓步。</p> <p class="ql-block"> 由漳州穿越履門到小磴島,88公里,需跨兩個海區(qū),分別是漳州到廈門和廈門到小磴島。我國基建狂魔的綽號不是白叫的,只需看這些跨海大橋就知道了,雄姿屹立,跨越大海,橋塔直指藍天,鋼纜斜拉蠻腰,美哉壯哉。我1995年在美國看到美國的金門大橋,當時覺得很了不起,沒想到沒有多少年,建橋技術我們把老美遠遠地甩在了后面。從歷史的角度看,沒有長盛不衰的國家。</p><p class="ql-block"> 由于2.14金門撞船事件,我們開車去小磴島需要島上住民迎接并登記身份信息,好在預先已有聯系,島上一民宿老板到了大磴島的入口處來迎接我們,省了許多麻煩。小磴島,大磴島和角嶼三個島嶼稱為英雄三島。小磴島距金門島僅1.6公里,雞犬之聲相聞,難相往來。小磴島上還保留有當年與臺灣炮戰(zhàn)時的明碉暗堡,廣播喇叭。我們到達小磴島時是四月六日,臺灣宣傳要搞炮擊演練,小磴島上的漁船都不能出海。小島僅0.8平方公里,給我們的感覺還是顯得不很小,民宿老板用車拉著我們繞島觀賞。小島很美麗,綠樹環(huán)繞,海水平靜,沙灘柔美,礁石崢嶸,民居富有特色,島民性格開朗。還有媽祖廟等漁民崇拜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小島上有不少臺灣產品,如金門高梁酒,一條根,強胃散等藥材。還有當扡的海產品,價格很便宜,比如做佛跳墻用的花膠,價格僅為長沙的四分之一。還有魚翅等,也比長沙便宜很多。會做菜的大廚趙哥采購了不少,民宿老板笑逐顏開。大概這是雙贏吧。</p> <p class="ql-block">小磴島的沙灘上。</p> <p class="ql-block">炮戰(zhàn)時設施,保存下來對歷史是一個記錄。</p> <p class="ql-block">今晚有雨,小磴島夜晚格外美麗。</p><p class="ql-block">位宿在小磴島,燈光闌珊處是金門島的燈光,夜聽雨聲,濤聲,喝一杯清茶,聞一聞海鮮的魚腥味,感受著這一刻心靈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 四月七日,由小磴島北往泉州,路途77公里。泉州,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認可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有眾多的文物和民俗,我們重點游覽了開元寺,南少林寺以及蟳浦。</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始創(chuàng)于唐代初期,最有名的為東西兩塔,初為木塔,宋代改為石塔,高48米多,為仿樓閣式木塔結構,八角五級,巍峨壯麗。塔基須彌座及每一層都有浮雕的佛像,雕工精細,極具神韻,這些都是極珍貴的文化遺產,無價的國寶。而石塔本身也算得上是國寶級,木塔用木榫,而石塔用的是石榫,這建造難度遠超木塔了。</p> <p class="ql-block">那廟門上的扁有四個字是“桑蓮法界”,您認得全嗎?</p> <p class="ql-block">南少林寺,金庸先生曾題有“少林武功,源遠流長,傳來南方,光大發(fā)揚”。</p> <p class="ql-block"> 四月八日上午,我們越野車隊游覽了離居住地10多公里遠的蟳埔漁村。這個村落我們不曾想到競然是古阿拉伯人的后裔,雖經歷代與漢族通婚,似乎隱約還有阿拉伯人的輪廓。這個村還有兩個不同尋常之處,簪花女和蚵殼厝。</p><p class="ql-block"> 簪花女與惠安女,湄州女一起號稱福建三女。進入蟳埔村時,到處都能見到頭上盤著各種花的女人,除了年青姑娘,當地的中年女人,老年女人頭上一般也都簪著花,頭發(fā)上散發(fā)出鮮花的淡淡香味。越往村子里走,簪花的女人越來越多,不管是擺攤的,背孩子遛彎的,走路的,聊天的每個女人的頭發(fā),都是在后面綰成圓髻,中間都插一根象牙色的筷子作發(fā)簪,或者再多插一根紅筷子。圓髻的最外圍,是漂亮的"簪花圍"。不單是村子里的人簪花,還有很多趕時髦的年輕人以及一些圖新鮮的外地人都來蟳埔簪花,甚至一些年青男孩子也投入其中。因此,簪花在村里成為了一種產業(yè)。我們隊伍中有六個女人,她們也想簪花,價格也不貴,但需要兩個小時的簪花時間,太久了,只好放棄,卻也留下了遺憾。</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簪花女郎</p> <p class="ql-block">在地上收拾海鮮的阿婆頭上也是有簪花的。</p> <p class="ql-block">大名星趙麗穎也曾在這里簪花</p> <p class="ql-block">趙哥身后的墻,上面砌滿了蚵殼。在蟳埔,這叫蚵殼厝,展現了蟳埔的古城余韻,外墻上密布的大貝殼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由此能嗅到海的氣息。閩南話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蠣。當地人拾蚵殼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蚵殼厝,無意間成就了一個建筑奇觀。在小巷里的一座座蚵殼厝前流連,幾株小草從墻縫中伸展出來,在微風中搖曳,給滄桑的老房子添加幾分生機和靈動。撫摸著那些堅硬、漂亮的大蚵殼構成的墻壁,仿佛觸摸到一段淡去的歷史,泉州乃海上絲稠之路的起點,古代中國商船到中東,回程時因空船,只好裝一些當地的蚵殼壓艙,眼前的一切也讓這段歷史變得越來越真切。</p> <p class="ql-block">在泉州的清涼山下,住宿在一家叫“荷風小院”的民宿。一個小院子,上下兩層正好六間房,每房200元每天,廚房任用,油鹽醬醋廚具俱全。我們的大廚老趙顯示了他超人的廚藝,為大家服務無怨無悔,其他的各位美女也熱情地相助相幫,其樂融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趙哥在泉州有一位朋友,多年未曾謀面,得知他來泉州,除了看望趙哥之外,又請我們所有人吃泉州的海鮮大餐。地道新鮮的海鮮,美味無比烹飪,濃濃的老友情誼,熱烈融洽的氛圍,使泉州之行又增添了一個高潮。</p> <p class="ql-block">四月九日,越野車隊前往平潭島北港漁村,車程180公里,北港村書記留下了電話號碼,張書記親自聯系,村支書安排了一個叫“山海觀”的海景房,推窗望去,一望無際,海闊天空,大風卷起滔滔海浪,冷氣襲人,令人感受到海的凜冽和人類的渺小。</p><p class="ql-block">平潭島被吹噓為中國的馬耳代夫,為中國的第五大島,離臺灣島最近。自然是有著優(yōu)渥的海島資源。中午過后,天開始放晴,游人的心情也慢慢開朗了。北港漁村附近修有一條環(huán)島旅游路,限速為40公里時速,我們駕車前往長江澳,一個很有名的景區(qū),那里有沙灘,有海風發(fā)電的風車,還有退潮時留下的各種貝類以及大面積的礁石?;锇閭兒荛_心,在沙灘上跳躍,跳舞和各種瘋。返程時,我們車的四位又在沿途的景點鏡沙等兩個地方停留,感覺天晴了,風小了,海水藍了,看到了一片藍色的大海,這趟上島也就值了。</p><p class="ql-block">遺憾的是,據說四月起是藍眼淚的高發(fā)期,我們沒有這個運氣,沒看到。</p> <p class="ql-block">憑窗觀海的趙哥</p> <p class="ql-block">居住在山海觀看海景</p> <p class="ql-block">四月十日,越野車隊前往福州,行程176公里,兩個小時就到了,入住在三坊七巷附近的一個酒店。</p><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福州的驕傲,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qū)。每一條巷子都承載著豐厚的歷史底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揚橋巷,宮巷,塔巷……每一個名字似乎都在講述著歷史和故事。</p><p class="ql-block">都說“最美春光四月天”,正是三角梅盛開的時節(jié),三坊七巷苑如花的海洋,彩色花辨在春風中搖曳,花香四溢,繪出絢麗的春日畫卷。漫步于古街,品味到了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底蘊,歷史與現實交織,傳統(tǒng)與現代并存。</p> <p class="ql-block">青瓦白墻,馬鞍形的防火墻,深宅大院,是三坊七巷最典型的特征,也許福州古人不太張揚,性格內斂,形成如此建筑風格我想大抵與性格相關。</p> <p class="ql-block">第四圖是一個庭院內的戲臺,周圍有水渠,水渠邊砌有石墻,唱戲的時候,戲臺聲響被反射傳入看戲者的耳朵中,純靜清晰,充滿了聲學原理。</p> <p class="ql-block">福建不但地靈,也是人杰輩出之地。禁煙總督林則徐家喻戶曉,還出過如吳石將軍等許多優(yōu)秀的共產黨政治和軍事方面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四月十一日,車隊從福州出發(fā)前往霞埔東壁村,185公里路程,中午時到達。東壁村是觀日落的天然村落,都是觀景臺式的民宿。當時天氣較好,民宿的老板們獅子大開口,房問居然喊出800元一間的天價。張書記一車往前走到三沙鎮(zhèn),以130元的良心價(含早餐)定好了房間,后來我們開車看日落,就在這些民宿外面的公路上,橋上,看日落的位置也很好,還可以游覽觀海棧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日出的照片是馬哥單人獨騎起大早去拍攝的,感謝馬哥的辛苦。</p> <p class="ql-block">霞埔是福建沿海的一個大縣,呈半島形態(tài),第二天上午,我們住進霞埔縣城,然后去往高羅海灘和下尾島觀海景,其間租了一艘漁船出海游覽和捕魚。</p> <p class="ql-block">在漁船上嗨一把。</p> <p class="ql-block">船頭雖小,泰坦尼克精神也要學一把。</p> <p class="ql-block">張書記對海情有獨鐘。</p> <p class="ql-block">張哥雄姿英發(fā),手中拿著的是魚叉嗎</p> <p class="ql-block">高羅沙灘,很純靜的一片沙灘,海浪卷來,一層一層,沙灘一次又一次地被淹沒又出現,很適合午輕人游戲打鬧。不遠處有帆板運動員在集訓。</p> <p class="ql-block">霞埔海景最漂亮的把地方在下尾島,離高羅海灘釣40公里,這里礁石園滑,海水碧藍,樹木蔥蘢,巖洞深幽,加之天氣很好,站在山頂上眺望大海,能感受到海的遼闊,包容。</p> <p class="ql-block">下尾島的海水是藍色的,站在島上觀海是十分理想的地域。</p> <p class="ql-block">四月十三日,車隊計劃前往浙訌石塘,石塘是靠海邊的一個鎮(zhèn),屬于溫嶺市。這天是周末,據了解石塘的住宿很緊張,只好調整行程改宿溫嶺市,270公里路程。午餐后游覽長嶼硐天,國家四A級景區(qū),絕壁千仞的火山巖地景觀以及千百年來人工開采石頭,那種文人墨客以及玩家們喜歡的石頭,形成了一種硐天石文化,危崖絕壁、奇峰深谷、飛瀑溪澗、雄奇險秀集一體,自然人文相融合,看來令人心驚,感嘆古人開采石頭競然有如此之大的手筆。</p> <p class="ql-block">這些人工開鑿的石洞,體現古代中國人是真夠聰明,沒有機械,洞挖得如此大而深,壯觀雄偉,當然也是要遵守科學原理的。</p> <p class="ql-block">石頭里滲出的水匯聚成譚,清澈而艷麗。</p> <p class="ql-block">四月十四日,星期天,游覽距溫嶺市四十多公里的雁蕩山風景區(qū)。雁蕩山的名頭很多,“東南第一名山”,“文明山,衛(wèi)生山,安全山”,五A級景區(qū),“海上仙山”等籌,游覽后的感覺是很值得一游。我們也算游歷過不少名山,而雁蕩山的名頭不是十分響亮,到此一游,方知山外有山,雁蕩山確實實至名歸。</p><p class="ql-block"> 雁蕩山山頂據說有一片蘆葦蕩,大雁飛過時歇腳的地方。名字很富有詩意,正是人間四月天,山間春水綠如藍。上午到達大龍湫景區(qū)時,天下著大雨,大龍湫景區(qū)籠罩在一片雨霧之中,朦朦朧眬,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影影綽綽,頗似神仙居住的仙鏡。倒胃口的是雨太大,好在大龍湫山下可以躲雨,也趁機拍了些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區(qū)的天氣變化無常,上午還是暴雨傾盆,中午后就云開霧散,艷陽高照了。大家都說人品好感動上蒼,焉知不是老天有意把雁蕩山的各種美景展示給我們呢。除了大龍湫外,方洞和靈巖也是雁蕩山的主要景區(qū),精華集中地。淅江的景區(qū)管理比較好,可以坐民用車爬山去方洞景區(qū),民用車價格和公車一致,都是每人10元,但民用車高檔多了。進入方洞景區(qū)后,沿著山腰開鑿的棧道游覽,可認俯瞰山谷幽深翠綠,遠眺群山郁郁蔥蔥。每一座山形態(tài)各異,或陡峭,或園潤,或三兩成群,或孤峰屹立,云霧繚繞,氣象萬千。棧道基本都是平路,很少爬山,然后進入靈巖景區(qū),兩個景區(qū)間用鐵索橋相連,整個雁蕩山的美麗精華基本都在這兩個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從方洞景區(qū)一路前行,觀不盡的山景,說不盡的開心。</p> <p class="ql-block">當晚宿雁蕩山民宿,干凈整潔,而窗外飛瀑濺珠,流水汩汨,青山隱隱,樹木蔥蔥,環(huán)境十分好,而價格還很便宜,只有130元一間房,真的物超所值??上Р惶峁N房,不然真可以多住幾天。</p> <p class="ql-block">四月十五日,由雁蕩山出發(fā)前往奉化溪口,200公里路程,蔣氏故居就在這里。這個地方山青水秀,很富庶,蔣氏也為這里修建了城樓。當年他與宋美齡的居所選擇在一個依山傍水的場地,風水雖不錯,但蔣氏最終失敗了,他刨人家的祖墳,殺人如麻,逆歷史潮流,焉得不敗。</p> <p class="ql-block">四月十六日到達寧波。寧波是中國有名的沿海發(fā)達城市,經濟實力在會國城市中名列前茅,寧波又是一個充滿記憶的城市,記錄著歷史文化,也記錄著改革開放的點點滴滴。我們重點游玩了天一閣和老外灘。天一閣是明朝退隱的兵部侍郎建造的私人藏書館,為亞洲之最,不光是藏書豐富,建筑物也極具明清特色,整個園林2.6萬平方米,建得美侖美渙,我認為可與蘇州拙政園比美,真是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寧波老外灘,唐朝即為中國的四大港口之一,鑒真東渡的起點。寧波外灘比上海外灘歷史悠久,融合了中西文化,現為寧波重要的時尚地標,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四月十七日到達舟山群島的朱家尖,100公里。去普陀山還需乘坐海峽渡輪。九十年代,我參加郵電部召開的一個會議,地址就在朱家尖,記得當時坐著汽車過了一個又一個輪渡,道路還崎嶇不平,很辛苦。而現在只有一兩個小時的康莊大道,渡海就是幾座撟的事,沒有了天塹,沒有了崎嶇,感覺到了社會飛速地進步。當晚宿民居,也不貴。</p><p class="ql-block"> 次日一早,乘坐海輪跨海前往普陀山,傳說中的觀音道場,海天佛國。這天是農歷三月初八,星期四,既非菩薩生日,亦非節(jié)假日,然而普陀山上卻是人流如織,摩肩接踵,香火鼎盛,一片梵音。這一眾的信徒中,很大一部分誠心向佛,中老年女性居多,也不知她們接受了何種洗禮,大概是慈航普度吧。也有個別年輕的女人,神經陷入顛狂瘋魔狀況,歇斯底里,似乎在傾訴著什么。我想這種狀況,觀音大士不知會不會喜歡,能否度她入我佛門?</p><p class="ql-block"> 普陀山的風景是美麗的,朝觀日出,夜聽潮音。那圪立于山顛的南海觀音,祈求你護佑著這些信眾的平安,護佑著國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高高的南海觀音,寄托了無數善男信女的希望和夢想。</p> <p class="ql-block">為了讓大家領略舟山群島海鮮,馬哥及夫人沙漠雨宴請所有人同嘗海鮮大餐,新鮮美味,品種繁多,回味綿長。我們領了馬哥夫婦的情,同時也欠下了他們一份情,這一領一欠之間,在滋潤和增長著情誼。</p><p class="ql-block"> 一路壯行豈能無酒,我們之間沒有酒鬼,但還是有不少人把家里珍藏的酒帶出來,大家一起喝,一起狂。張書記還保留了好看的空酒瓶,或收藏,或回家插花。這是雅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月十八日,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烏鎮(zhèn),行程265公里,將穿越著名的杭州灣大橋。</p> <p class="ql-block">杭州灣跨海大橋36公里,中間有休息區(qū)和觀景培,觀景塔上去需80元門票,價格確實有些貴。上觀景塔基本可一覽大橋雄婆和全貌,隔著玻璃,看到的和相機拍到的也不十分真切,只有無人機才可以,但這里應該會是禁飛區(qū)。站在塔頂的觀景層,看腳下是混濁的海水翻涌,恐高者絕對害怕。我想當年的道學家莊子若站上這個塔,那他發(fā)出的感概,恐怕是大鵬展翅九萬里,還是不如人類飛得高遠哦。</p><p class="ql-block">夜宿烏鎮(zhèn)一民宿,網上價格奇高,到烏鎮(zhèn)后才發(fā)覺價格并不高。到底是實體店還是網上訂住宿好,還需琢磨。</p> <p class="ql-block">烏鎮(zhèn),江南六大名鎮(zhèn)之首,近來又定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名頭更盛,不過盛名之下,其實是相符的,雖然門票有些貴(西柵景區(qū)150元,東柵景區(qū)便宜一點,購聯票會劃算一些),還是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烏鎮(zhèn)的石板橋,小橋流水和白墻黛瓦,詮釋著江南水鄉(xiāng)的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詩意江南煙雨中,小橋流水幾多情。</p><p class="ql-block">我本無意入江南,奈何江南入我心。</p> <p class="ql-block">幸福的烏鎮(zhèn)人,生話在如詩好如畫的江南水鄉(xiāng),宛如一瓶瓶醇厚的美酒。</p> <p class="ql-block">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有著烏蓬船,愛心橋和綠茶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令人眺望,使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小橋橫跨,流水潺潺,靜謐而美麗,訴說著歲月的流轉。</p> <p class="ql-block">四月二十日,由烏鎮(zhèn)返長沙,行程960公里,早六點出發(fā),到長沙時已是傍晚六點。朱豐盛情,早已預訂好了晚餐,為藝術團聚餐秘室,觥籌交錯。暫時就要分手了,十多天的情誼,彼此結下了深切的情份,頗有些依依不舍。</p><p class="ql-block">此次出行,行程4000公里,歷時17天,游歷兩個省份海岸沿線,觀不完的美景,念不完的歷史,看不夠的大海,領略不完的人生。壯哉,美哉,此行不留遺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