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0日。星期六延安多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點起床</p><p class="ql-block">6點下2樓吃飯</p><p class="ql-block">7.06離開延安高信賓館,出發(fā)</p><p class="ql-block">8點進入延安革命紀念地,旅游景區(qū)楊家?guī)X革命舊址</p><p class="ql-block">9.15離開楊家?guī)X</p> <p class="ql-block">4月24日延安寶塔區(qū),清晨的氣溫比較低,只有零上6度。</p><p class="ql-block">我們今天多加了一些衣服,因為不但要去楊家?guī)X,而且還要去雨岔大峽谷。</p><p class="ql-block">從高信賓館出來,清涼的風撲面而來。在此,我不得不夸一下我們所在的賓館位置,對面就是寶塔山。</p><p class="ql-block">在這個革命圣地住在高信賓館,房間的窗戶對著寶塔山。這個絕佳的視角真是想都想不到。</p><p class="ql-block">晚上在寶塔山上有燈光秀,多彩的光把影子打到了山體上,同時,還伴有革命歌曲,滿滿的都是回憶啊。</p><p class="ql-block">延安寶塔區(qū)整潔。</p> <p class="ql-block">我們出了大門,要去忙對面。接我們的大客就在不遠處等我們。</p><p class="ql-block">寶塔山下有一座類似于鐘鼓樓的建筑。我問了一下當?shù)氐沫h(huán)衛(wèi)工人,他說,當?shù)厝硕脊芩兴恰?l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驅(qū)車一個小時,在八點的時候,我們到了楊家?guī)X。</p> <p class="ql-block">楊家?guī)X,是位于陜西延安西北3公里處的一座小山村,也是一處革命舊址。</p><p class="ql-block">楊家?guī)X占地面積101畝,是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舊址內(nèi)保存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舊居和中央大禮堂、中央辦公廳大樓等。</p><p class="ql-block">當年這里曾進行過轟轟烈烈的大生產(chǎn)運動、整風運動;在這里指揮過抗日戰(zhàn)爭及解放戰(zhàn)爭。</p><p class="ql-block">作為一處革命舊址,這里是國家5A級景區(qū)。這里有石窯18孔,接石口土窯19孔,平房23間,土窯洞數(shù)十孔。</p> <p class="ql-block">革命舊址的景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楊家?guī)X,曾經(jīng)是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這里,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p><p class="ql-block">中央大禮堂</p><p class="ql-block">楊家?guī)X的中央大禮堂,是一個見證很多重要歷史時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中央大禮堂,建于1942年,禮堂為磚石結(jié)構(gòu),為了避免在禮堂內(nèi)出現(xiàn)兩排阻擋視線的柱子,室內(nèi)屋頂為大跨度石拱結(jié)構(gòu)。禮堂長35米,寬30米,高11米,可容千人。從外部看,禮堂像兩層樓房,進去看又是窯洞結(jié)構(gòu)。</p><p class="ql-block">楊家?guī)X中央大禮堂,是當年延安最為高大雄偉的建筑,又因見證黨的七大而載入史冊。</p><p class="ql-block">后來胡宗南率國民黨軍隊進攻延安,許多建筑被炸毀,而楊家?guī)X中央大禮堂沒被完全炸毀,成為歷史見證者。</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菜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延河邊上的楊家?guī)X,是主席在延安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他為了響應大生產(chǎn)運動號召,在此親自種地。小菜園里有西紅柿、辣子、倭瓜等蔬菜,他一有時間就挑起延河水到菜園勞動。楊家?guī)X舊址至今還保留著一塊毛主席種過的菜地。只是菜地已被分割成三四十小塊,以地壟為界,由景區(qū)的職工們耕種,也是一種自力更生精神的傳承吧。</p> <p class="ql-block">窯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楊家?guī)X革命舊址后面的窯洞是當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的住所。</p><p class="ql-block">毛澤東舊居,為一排3孔接石口土窯洞。毛澤東于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期間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窯洞前的小石桌旁,曾會見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針對當時流行的“恐美病”,他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p><p class="ql-block">朱德舊居,為一排4孔接石口土窯洞。朱德于1940年5月至1941年3月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周恩來舊居,有3孔接口窯洞和兩間瓦房。周恩來于1943年7月至1945年1月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劉少奇舊居,位于一排14孔石窯洞中最西邊的2孔。劉少奇于1942年12月至1944年10月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窯洞雖窄小、簡陋,卻是運籌帷幄、指點江山之所。</p><p class="ql-block">抗日戰(zhàn)爭與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就是最好的證明。</p><p class="ql-block">楊家?guī)X革命舊址,凝結(jié)著紅色印記,承載著紅色基因,成為一處讓人向往的紅色旅游圣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