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7日晚餐后,我們乘車趕往少林待仙溝景區(qū),觀賞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這是一部中岳嵩山大型山地實景演繹,整場演出75分鐘,分為五個樂章:《水樂.禪境》、《木樂.禪定》、《風樂.禪武》、《光樂.禪悟》、《石樂.禪頌》。</p> <p class="ql-block">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p><p class="ql-block">山林古寺、小橋流水、清風明月、浣衣少女、坐禪高僧、嬉鬧少年、僧與佛的對話,就在禪樂佛音和大自然的風聲鳥鳴中,生動呈現,仿佛一把打開禪境之門的鑰匙,直指人心。</p> <p class="ql-block">心存物外,意在風中:</p> <p class="ql-block">高僧坐禪:</p> <p class="ql-block">少林春秋大刀、羅漢對棍:</p> <p class="ql-block">少林棍陣:</p> <p class="ql-block">少林風旗與達摩拳:</p> <p class="ql-block">天地真氣,起于虛空:</p> <p class="ql-block">嵩山石樂奏響,天地祥和之音:</p> <p class="ql-block">我被山地廣闊壯觀的實景舞臺驚艷;被精心設計的章節(jié)內容驚喜;被沉穩(wěn)、誘人、不緊不慢的禪音沉淀;給我以新奇和震撼之感!豐富了我想象中的少林寺,在除了力量之外,增加了鮮活、靈動的生活氣息......</p> <p class="ql-block">4月8日早餐后,我們乘車赴嵩山少林寺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寺景區(qū):</p><p class="ql-block">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內,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拓跋宏為安頓來朝傳授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創(chuàng)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國家5A級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禪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剎”:</p><p class="ql-block">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的28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統(tǒng)稱為“禪宗祖庭”。特別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駕,得到李世民的高度重視,博得“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少林武術的發(fā)源地:</p><p class="ql-block">少林寺不僅因其古老神秘的佛教文化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馳名中外。我們到武館觀看少林武功,我拍了幾段視頻和朋友們一起分享。</p> <p class="ql-block">武館觀看武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氣功的神奇,用針隔著玻璃刺爆氣球,玻璃上留下針洞。</p> <p class="ql-block">參觀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山門:</p><p class="ql-block">是清代建筑,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個字是康熙皇帝親書的,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p> <p class="ql-block">石獅:</p><p class="ql-block">山門臺階下兩側石獅,是明代刻立的,即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征著鎮(zhèn)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還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p> <p class="ql-block">“祖源諦本”牌坊:</p><p class="ql-block">少林寺山門前東石牌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額題“祖源諦本”為中嵩山子所書。柱子上刻對聯,上聯為“地在天中,四海名山為第一”;下聯為“心傳言外,十方法教是祖元。</p> <p class="ql-block">“大乘勝地”牌坊:</p><p class="ql-block">對聯上為“心傳古洞,嚴冬雪擁神光膝”;下為“面壁高峰,靜夜風聞子晉笙”。</p> <p class="ql-block">山門甬道兩側有碑刻108通,記載著寺院的興衰狀況。</p> <p class="ql-block">錘譜堂:</p><p class="ql-block">位于碑林西面,俗話說“錘譜堂里五分鐘,出來一身少林功”。在錘譜堂有216幅少林功夫拳譜,大紅拳、小紅拳、八段錦、通臂拳、羅漢拳等。</p> <p class="ql-block">這棵銀杏樹跟少林寺的歲數一樣大,距今已有1500多歲了。據說北魏孝文帝敕建少林寺時,種了兩棵,死了一棵,現在只剩下這一棵樹了。</p> <p class="ql-block">這些有大小不一洞的樹,有特別的名字“陪練樹”。在少林寺72項絕技,其中有兩項是專門練手指的,一個叫二指禪,一個叫金剛指。</p> <p class="ql-block">這些洞都是僧人們用手指硬生生戳出來的。</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p class="ql-block">第二進建筑,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燒毀,這是1982年重修的。殿門外塑哼、哈二將,職責是守護佛法。大殿內側塑四大天王,職能是視察眾生的善惡行為,扶危濟困根據其組合特點寓意“風調雨順”。</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祖庭:是乾隆皇帝題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p><p class="ql-block">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正中供奉的如來佛,左為藥師佛,右為阿彌陀佛。殿內東西山墻懸塑十八羅漢,屏墻后壁懸塑觀世音。</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內供奉特點:</p><p class="ql-block">這里與其它寺院大雄寶殿不同之處,左右各塑有站像達摩祖師和緊那羅王。</p> <p class="ql-block">緊那羅殿:</p><p class="ql-block">位于大雄寶殿東側,重建于1982年,內塑的緊那羅王是少林寺特有的護法神,是少林寺棍術創(chuàng)始人。</p> <p class="ql-block">藏經閣:</p> <p class="ql-block">藏經閣:</p><p class="ql-block">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毀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內供少林寺的一位緬甸國弟子于1996年捐贈的漢白玉臥佛像一尊。</p> <p class="ql-block">寺院中的杜仲樹:</p><p class="ql-block">杜仲皮、 葉、花、籽是一種集橡膠、樹脂、木質纖維素、油脂、蛋白質、藥物活性成分于一體,具有較高潛在經濟效益的樹種。</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雖經歷焚毀重建的磨難,就像鳳凰涅槃威名遠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