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古城古韻,自在正定

張克毅

<p class="ql-block">我曾經(jīng)以為正定不過是河北省的一個普通縣,而最近看到的一些視頻和資料讓我有了去實地看看的沖動。老兩口一商量,說走就走,于是,在這春和景明時節(jié),我們顧不上賞花踏青上春山,就直奔正定而去。</p> <p class="ql-block">車進正定古城,紅墻碧瓦、古塔照壁隨處可見,恍若置身古都,不時就想停下車來看看。</p> <p class="ql-block">我們是從古城的東門入城的。去前沒做功課,到正定古城才知道,古城東南西北分別有迎旭門、長樂門、鎮(zhèn)遠門和永安門。這里就是長樂門,也就是古城南門。</p> <p class="ql-block">正定城始建于北周,至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擴建成周長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尺,上寬二丈的土城。后任知縣將土城改為磚城,于萬歷四年竣工。四門均建有月城和甕城,這就是長樂門的甕城。</p> <p class="ql-block">南城門甕城東城臺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定城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節(jié)點之一,位于甕城東側(cè),始建于明代。</p> <p class="ql-block">這是長樂門的月城。</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看到的城墻是在明代城墻基礎(chǔ)上修繕的,工程中遵循“最小干預(yù)”的文物保護原則,為最大限度保存和傳承真實的歷史文化價值和信息,在保證城臺整體安全和穩(wěn)定的前提下,對東城臺西立面殘存的部分舊城磚,采用了“保持現(xiàn)狀”的修繕技術(shù)措施,真實呈現(xiàn)了明代城墻包砌城磚的構(gòu)筑方式和技術(shù)成就。</p> <p class="ql-block">走在這樣的石板路面上,我不由想起了馮驥才先生那句話:“歲月失語,唯石能言”。</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素有“九樓四塔八大寺”之稱,陽和樓為九樓之首,位于古城中心位置,建于金、元之間。梁思成當(dāng)年曾評價為“予人的印象,與天安門端門極相類似”,“在大街上橫跨著,莊嚴猶勝于羅馬君士坦丁凱旋門?!苯裉斓年柡蜆鞘歉鶕?jù)梁思成留存的測繪圖紙和照片在原址上復(fù)建的,每一磚每一瓦都經(jīng)過了細致的測繪和還原。</p> <p class="ql-block">“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元曲名家白樸的《墻頭馬上》相傳就是在陽和樓上創(chuàng)作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古城的西門——鎮(zhèn)遠門。古城的東門和南門現(xiàn)在修繕的頗具規(guī)模,西門只剩了這些。聽說北門只有遺址公園,也就沒再去看。</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人質(zhì)疑這部分城墻的真實性,這些城磚會告訴你。</p> <p class="ql-block">正定的王家大院是我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王士珍舊居。王士珍曾與段祺瑞、馮國璋并稱為“北洋三杰”,先后任陸軍總長、國務(wù)總理等職。</p> <p class="ql-block">舊居建于1912年,是民國時期北方典型的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1948年由毛主席親筆題寫校名的華北大學(xué)在正定成立,第四部——研究部就設(shè)在此處,范文瀾等眾多文化名人都在此工作、生活過,為這座大院增添了幾分厚重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很喜歡這里的幾副對聯(lián)。</p> <p class="ql-block">王士珍舊居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社會人文價值,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正定榮國府是國內(nèi)最早的影視拍攝基地,占地55畝,是一座具有明清風(fēng)格的仿古建筑群。87版電視劇《紅樓夢》、《雪山飛狐》、《康熙王朝》等二百余部影視劇在這里拍攝,因此這里曾被譽為中國的“好萊塢”。現(xiàn)為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這是賈政的公務(wù)廳——榮禧堂,是賈政會見高級官員、奉迎圣旨的地方。室內(nèi)的家具、隔扇、落地花罩等都是用紅木制作的,這里是榮國府內(nèi)面積最大、造價最高的房間。</p> <p class="ql-block">這里展示的這套桌椅,采用的是銅板景泰藍工藝,一般景泰藍使用在瓷器上,這樣大面積用在家具上實屬罕見。</p> <p class="ql-block">在當(dāng)年央視的一次訪談節(jié)目中,被采訪的幾位演員都被榮國府里真材實料、精美華貴的宅院、家具和古玩字畫所激動和折服。榮國府的建成帶動了正定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全國旅游業(yè)的先河,被譽為“中國旅游,正定模式”。</p> <p class="ql-block">作為一輩子從事教育工作的我,每到一地,都對當(dāng)?shù)氐奈膹R感興趣。知道正定一個不大的古城竟有兩個文廟,于是就興沖沖地先奔府文廟而去。</p> <p class="ql-block">迎面而來的沖天牌坊倒是頗有氣派,但不敢奢望是古建。而里面的戟門和耳房不用問也能看出是古跡。一看說明牌,竟是正定現(xiàn)存唯一的元代建筑,有較高歷史研究價值,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古時帝王外出時會在住宿的地方插“戟”為門,戟門是代表保衛(wèi)安全的第一道大門,后演變成身份的象征,也就不再是普通的門,而成了宮殿式建筑。遺憾的是,府文廟僅此一處是歷史遺存,其他的都先后被拆除了。</p> <p class="ql-block">縣文廟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廟內(nèi)建筑曾經(jīng)多達二十多座,現(xiàn)僅存戟門、東廡、西廡和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大成殿被建筑學(xué)家梁思成先生認定為五代時期建筑,疑為早期佛殿改建。古建專家羅哲文先生考察后指出,此大成殿要比曲阜孔廟大成殿早五、六個世紀,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廟大成殿。文廟內(nèi)尚存明清碑刻五通。</p> <p class="ql-block">晉鼓即大成鼓,設(shè)于大成門內(nèi),面徑1.5米,腹徑1.67米,長1.1米。祭孔活動時,將祭,先擊360通,以警戒,迎神、送神,與鏞鐘齊鳴。</p> <p class="ql-block">這是大成鏞鐘,設(shè)于大成門內(nèi),總高1.5米,最大直徑1米,重920斤。每當(dāng)文廟祭至圣先師釋奠禮活動時,迎神、送神,鏞鐘與晉鼓齊鳴,祭畢,擊響鏞鐘。</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的須彌塔,古稱雁塔,俗稱磚塔,是寺內(nèi)的主要建筑,始建于唐貞觀十年(636年)。塔高42.5米,是一座磚石結(jié)構(gòu)的九級密檐式方塔,自下而上依次收分。塔身造型簡潔古樸,穩(wěn)重端莊,雖經(jīng)清康熙年間大修,仍保留明顯的唐塔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塔身底層的四角浮雕八軀力士,形神畢肖。</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鐘樓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頂式二層樓閣建筑,是我國現(xiàn)存唯一的一座唐代鐘樓,古建筑學(xué)家梁思成曾給予高度評價。鐘樓上懸銅鐘一口,高2.9米,口徑1.56米,造型古樸,亦為唐代遺物。</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里展陳的赑屃是五代時期成德軍節(jié)度使安重榮德政碑碑座,青石質(zhì),殘長8.4米,寬3.2米,高2.6米,重107噸,體量之大位居全國同類石刻之首。</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這個巨無霸在這里靜靜的陪伴著鐘樓和須彌塔。</p> <p class="ql-block">這是和赑屃同時出土的碑首、碑身殘段,均是研究當(dāng)時政治、軍事、歷史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這些出土的獅子們現(xiàn)在還很神氣呢!</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來,須彌塔和鐘樓就這樣默默的守望著。</p> <p class="ql-block">站在紅墻外面,遠遠的就看到天寧寺的凌霄塔了。</p> <p class="ql-block">天寧寺和凌霄塔同時建于唐代宗時期(公元860~874年),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奉敕改為天寧禪寺。</p> <p class="ql-block">凌霄塔早期稱“慧光塔”,后人根據(jù)其挺拔高聳、直沖霄漢的雄姿,稱之為“凌霄塔”,又因其以木構(gòu)為主而俗稱木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為九級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的樓閣式塔,高40.98米,可供人登臨。</p> <p class="ql-block">塔身一至三層為磚結(jié)構(gòu),四層為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五至九層為木構(gòu)架,外部輪廓逐層遞收,顯示出穩(wěn)定柔和之美。</p> <p class="ql-block">塔的精妙之處還在于塔心室四層以上保留著對穩(wěn)定塔身極為有利的塔心柱結(jié)構(gòu),古建專家羅哲文先生在《中國古塔》一書中談到此結(jié)構(gòu)時指出:“我國現(xiàn)存實物中,僅正定天寧寺木塔尚存這一種結(jié)構(gòu)形式?!逼湓谥袊潘ㄖ飞系闹匾匚徊谎远?。</p> <p class="ql-block">天寧寺里的這對石獅呈蹲踞狀,既無漢唐石獅的神異勇猛,也無明清程式化的敦厚馴服,再結(jié)合元代天寧寺繁盛之狀分析,應(yīng)為元代之物。1934年,德籍女?dāng)z影師曾為石獅的可愛形象留下了多張圖像資料。</p> <p class="ql-block">臨濟寺是臨濟宗的發(fā)源地,也是古城唯一一座有僧人的寺院,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恢復(fù)了天王殿、大雄寶殿、傳燈堂等。</p> <p class="ql-block">2001年又增建了圓通殿、藥師樓和東側(cè)僧舍。</p> <p class="ql-block">臨濟寺的澄靈塔是四個古塔中最小的一座,梁思成評價此塔“清新秀麗,可算塔中上品”。因其磚色青灰,俗稱青塔。</p> <p class="ql-block">該塔塔剎由蕉葉、蓮瓣、覆缽、相輪、圓光、仰月寶珠等組成。</p> <p class="ql-block">澄靈塔為八角九層密檐式實心磚塔,高30.47米,坐落于寬闊的八邊形臺基上。</p> <p class="ql-block">塔下的須彌座上以仿木構(gòu)磚雕斗拱承托平座欄桿,再上以磚砌三層仰蓮承托塔身,塔身四正面設(shè)拱形假門。</p> <p class="ql-block">澄靈塔是義玄禪師圓寂后其弟子為藏其衣缽所建,始建于東魏,唐代遷至現(xiàn)址。</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廣惠寺,高高的華塔在景區(qū)門外就看到了。</p> <p class="ql-block">廣惠寺的華塔始建于唐貞元年間(785~805年),塔高33.5米,1961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梁思成稱華塔是“海內(nèi)孤例”。當(dāng)?shù)匾灿腥私谢ㄋ?,看著是挺花的?lt;/p> <p class="ql-block">華塔塔身四層,第一層四隅建有四座小塔,形狀均為六角形亭狀單層套室。</p> <p class="ql-block">第四層為塔之精華所在,塔身呈圓錐體,周身做壁塑,通體沿八角八面的布局交叉塑有力士、海獸、獅、象、佛、菩薩等,形象生動,排列有序,恰似一處五彩繽紛的小型雕塑藝術(shù)之宮。</p> <p class="ql-block">想知道何為歲月滄桑?問問風(fēng)鐸吧……</p> <p class="ql-block">每每看到工藝繁復(fù)精美的古建筑,我總愛想:古代的工匠們,你們是一些什么樣的人???你們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從你們的作品中,看到了你們的嚴謹和浪漫;你們既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既敢鬧海,又想飛天;既有學(xué)究般的一絲不茍,孜孜矻矻,又有孩童般的異想天開,天真爛漫!你們留給我們的,既有作品,也有自信,更有精神!謝謝你們,向你們致敬!</p> <p class="ql-block">隆興寺始建于隋開皇六年(586年),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建筑學(xué)家梁思成曾贊譽:京外名剎當(dāng)首推正定府隆興寺,是“古代建筑博物館”。隆興寺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這是天王殿,隆興寺第一重殿,兼做寺院山門,建于北宋時期,清乾隆年間大修時摻入了清代建筑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里的木雕大肚彌勒佛為金代遺物,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像高1.9米,體態(tài)胖碩,笑容可掬。</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建于北宋,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廈,平面布局呈十字形。梁思成先生稱這種布局除去北京故宮紫禁城角樓外,只在宋畫里見過。摩尼殿是隆興寺現(xiàn)存古建筑中價值最高的一座,隆興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殿前的石香爐為宋代雕制,由爐身、爐座兩部分摞置而成,通高1.4米。寺廟中早期的香爐保存下來的并不多,此座以佛教題材為雕飾的宋代石香爐保存至今,實為罕見。</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內(nèi)的泥塑五彩懸山上有塑像數(shù)十尊,正中為五彩觀音菩薩像,俗稱“倒坐觀音”。觀音慈祥端莊,俯身微笑,那雙智慧的眼睛與禮佛者在仰視時形成對視交流,令人肅然起敬,感到和藹可親。是古代彩塑中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珍品,也是隆興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幅五彩懸山長15.5米,高7.5米,除了正中的觀音菩薩,其他塑像也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在魯迅先生故居的書案上,擺放著一幅倒坐觀音像照片。魯迅先生非常欣賞珍視,贊譽這尊倒坐觀音像為“東方美神”。</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內(nèi)各壁滿繪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壁畫,現(xiàn)存面積約422平方米。除兩幅為清代補繪外,其余皆為明代遺存。壁畫采用瀝粉貼金的藝術(shù)處理,色彩艷麗,層次清晰,在現(xiàn)存明代寺觀壁畫中實屬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這幅“西方勝景”寬9.14米,高7.13米,構(gòu)圖宏偉,色彩艷麗。</p> <p class="ql-block">為了更好的保護這些壁畫,摩尼殿里無任何照明設(shè)施,全靠四面出入口照入的自然光。</p> <p class="ql-block">佛壇上正中供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為宋代原塑,1997年對佛像進行了貼金修飾。</p> <p class="ql-block">戒壇內(nèi)的銅鑄雙面佛像系明弘治六年(1493年)鑄造,面南者阿彌陀佛和面北者藥師佛均為民間廣為尊崇的佛像,此種形制的造像在漢傳佛教寺院中極為少見。</p> <p class="ql-block">慈氏閣建于北宋,是一座平面近似正方形的二層樓閣。元明清均有重修,1958年由國務(wù)院撥款進行了落架復(fù)原性重修。</p> <p class="ql-block">慈氏閣內(nèi)所供彌勒菩薩像高7.4米,系北宋時期獨木雕制。相傳這一巨大神木來自五臺山,一日山洪直瀉,神木沿滹沱河順流而下,至正定城南岸停下為百姓撈獲,工匠們用這棵樹雕刻了一尊慈祥和藹、秀麗端莊的慈氏菩薩。清乾隆皇帝御筆親題了慈氏閣匾額。</p> <p class="ql-block">轉(zhuǎn)輪藏閣建于北宋,平面和慈氏閣相同,與慈氏閣相對。在結(jié)構(gòu)上采用大彎梁和移柱造、叉柱造的做法,被梁思成先生贊為“木構(gòu)建筑之杰作”。</p> <p class="ql-block">走進轉(zhuǎn)輪藏閣,就能看到一座直徑達6.9米的巨型藏經(jīng)架,結(jié)構(gòu)為木質(zhì),置放于閣內(nèi)地坑中央,這就是隆興寺的寶物之一,宋代的轉(zhuǎn)輪藏。別看它體量巨大,但用兩個手指就能讓它轉(zhuǎn)動起來(當(dāng)然現(xiàn)在是誰也不能動它了)。轉(zhuǎn)輪藏國內(nèi)保存下來的實物甚少,隆興寺的轉(zhuǎn)輪藏為時代最早者。</p> <p class="ql-block">大悲閣內(nèi)供奉的趙匡胤敕造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菩薩銅像,俗稱正定府大菩薩,高21.3米,42臂,為世界古代銅鑄造像的奇跡,與滄州獅子、定州塔、趙州石橋并稱“河北四寶”。</p> <p class="ql-block">彌陀殿里石質(zhì)須彌座上供奉的是明代泥塑金裝阿彌陀佛,后側(cè)金柱上懸塑著其兩大脅侍觀音和大勢至菩薩像,三者合稱為“西方三圣”。</p> <p class="ql-block">毗盧殿建于明萬歷年間,原為正定八大寺院之一的崇因寺的主殿,1959年遷建于此,懸掛有乾隆御書“毗盧佛殿”匾額。</p> <p class="ql-block">此銅鑄毗盧佛像為明代萬歷皇帝與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高6.42米,由三層四身相連、面向四方的坐式毗盧佛和三層共雕飾一千尊小佛的圓鼓形蓮座摞置而成,通體共有佛像1072尊,形成“千佛繞毗盧”的格局。這件難得的明代藝術(shù)珍品也是隆興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隆興寺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突然生出一種錯覺,感覺不是在某個小縣城的寺院里參觀(正定古城確實不大,南門到北門不足四公里,東門到西門不足三公里,這是我在導(dǎo)航里算出來的,大致是這樣),而是在京城的皇家寺院里徜徉。隆興寺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是正定古城的驕傲和象征,實在是太有氣魄,太值得認真欣賞了!</p> <p class="ql-block">看了以上這些介紹,你還會覺得正定古城小嗎?</p><p class="ql-block">在正定古城的幾天里,??吹健肮懦枪彭?,自在正定”這句話。等把古城的精華部分轉(zhuǎn)遍之后,才品出這句話的含義。1600多年的古城底蘊給了正定人底氣,才讓正定人樸實,自信,氣定神閑。</p><p class="ql-block">90年前,梁思成第一次到正定,他的感受是“時間匆匆,但收獲卻意外的圓滿”。在炮火連天的歲月里,他三次到這里,和林徽因爬到房梁上測繪,拍照。他的學(xué)生、古建筑專家羅哲文更是幾十次到正定考察。我想每位初到正定的人,大概都會有梁先生的感受吧?反正我是這樣。</p><p class="ql-block">如今,正定已經(jīng)是全國文明縣城,中國文化百強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wèi)生縣城,全國雙擁橫范縣。這樣一個滿目古跡、處處國寶的古城,你不來看看嗎?</p> <p class="ql-block">文中所涉史料及數(shù)字主要引自現(xiàn)場說明牌及相關(guān)書籍資料,少數(shù)來自網(wǎng)絡(luò)查詢,如有訛誤,敬請方家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