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姑姑馮克若,1934年農(nóng)歷三月十一出生于湖南湘潭的禮儀之家。她心靈手巧,能縫制高質量的衣褲。曾兢兢業(yè)業(yè)在湖南,北京,蘭州工作。和姑父劉光源育有三個兒子,劉勤,劉偉,劉暉。如今兒孫滿堂。90高齡,頭腦清晰,眼不花,腿腳利索,完全自理,還能打理部分家務,此乃孫輩之福氣。</p> <p class="ql-block">幸福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壽宴合影,前來祝壽的有大兒媳王忠云和長孫劉懿龍,二兒劉偉,羅昌瓊夫婦,三兒劉暉和張玲花夫婦,小孫劉子銘,來自北京的侄女馮純,侄孫馮平和馮祎,來自長沙的侄女馮波和馮敏。</p> <p class="ql-block">全家賀壽的條幅。</p> <p class="ql-block">配有“健康長壽”的生日蛋糕十分漂亮</p> <p class="ql-block">姑姑的大哥馮樹藩的女婿胡德巧新近出版了新書《共產(chǎn)黨宣言的基本思想與基本理論》,是送給姑姑的生日禮物。</p> <p class="ql-block">姑姑在二兒劉偉和劉暉呵護下開啟切蛋糕。</p> <p class="ql-block">馮純與姑姑和劉暉合影。</p> <p class="ql-block">為媽媽祝壽,兩個兒子臉上洋溢著孝敬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二兒媳昌瓊和三兒媳玲花始終在為賀壽忙碌著,她倆和孫子劉子銘正在為大家切蛋糕。</p> <p class="ql-block">來自北京的侄孫馮平,馮祎哥倆是姑姑的大哥馮樹藩和大嫂周淑英的孫子。</p> <p class="ql-block">大兒媳王中云</p><p class="ql-block">來自長沙的侄女馮波,馮敏姐妹是姑姑小弟弟馮澤群和弟媳唐蒲英的女兒。</p> <p class="ql-block">王忠云和長孫劉懿龍,馮波</p> <p class="ql-block">右起龍龍,子銘,玲花,昌瓊</p> <p class="ql-block">劉暉,馮平,馮祎。</p> <p class="ql-block">在劉暉整潔的新居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劉暉家里,姑姑與二兒夫婦和三兒夫婦。</p> <p class="ql-block">姑姑與來自長沙的馮波,馮敏和來自北京的馮平,馮祎。</p> <p class="ql-block">東方紅廣場,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廣場南路,是蘭州市傳統(tǒng)商業(yè)和商貿中心、旅游文化中心、高新研發(fā)服務和總部基地、省級行政辦公中心。東方紅廣場主要分為三大區(qū)域,從東向西分布為國芳百貨購物中心前的商業(yè)休閑區(qū),中心位置的東方紅廣場,和蘭州體育館門前的文化休閑區(qū)。</p> <p class="ql-block">一改前日的沙塵和昨日春雨。4.19農(nóng)歷三月十一是姑姑的生日,天公作美,陽光明媚,藍天白云,大家興致勃勃在蘭州東方紅廣場合影。</p> <p class="ql-block">借姑姑90大壽的吉日,多年未見的叔侄在蘭州聚首,在東方紅廣場合影,從左至右,馮祎,劉偉,劉暉,馮平。</p> <p class="ql-block">女士們來一張。前排從左至右,馮波,姑姑,馮純,后排玲花,昌瓊,馮敏</p> <p class="ql-block">給姑姑看剛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4.19中午壽宴結束后,下午劉偉和劉暉夫婦陪同觀光蘭州黃河第一橋。</p><p class="ql-block">蘭州黃河鐵橋,又名中山橋,位于甘肅省蘭州市白塔山下的濱河路中段。由美國橋梁公司設計、德國泰來洋行承建、中國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蘭州黃河鐵橋工程正式開工。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8月19日,蘭州黃河鐵橋竣工通行。民國十七年(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始稱“中山橋”。</p> <p class="ql-block">劉偉和馮波,劉暉和馮敏在中山橋漫步。</p><p class="ql-block">蘭州黃河鐵橋長233.5米,總寬8.36米。為四墩五孔,每孔跨徑45.9米。上部結構為梯形穿式鋼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靜定結構組成桁架體系,由豎向鋼架劃分成五個長方形。</p> <p class="ql-block">玲花,馮祎和馮平走在百年的鐵橋上。</p><p class="ql-block">蘭州黃河鐵橋是中國近代史上整個西北地區(qū)第一座引進外國技術建造的橋梁,這一特殊的建設背景及建設年代使蘭州黃河鐵橋成為研究近代歷史的鑰匙,在中國的建筑歷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蘭州黃河鐵橋作為一個交通結構工程,體現(xiàn)了中國近代歷史上洋務運動時期建筑藝術發(fā)展史的風格、流派、特征。同時,建造橋梁所需物資的運輸過程也創(chuàng)造了近代運輸史上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鐵橋北面是著名的北塔山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蘭州市區(qū)夜景。</p> <p class="ql-block">劉懿龍在單位忙了一天,晚上安排了兩輛車帶大家到南山看夜景。馮波和馮敏姐倆合影。</p> <p class="ql-block">蘭州中山橋夜景。</p> <p class="ql-block">從南山上俯瞰蘭州夜景。</p> <p class="ql-block">蘭州夜景迷人</p> <p class="ql-block">參觀美食街。</p> <p class="ql-block">蘭州小食一條街特別熱鬧,各個攤位的美食盡顯特色。</p> <p class="ql-block">烤豬蹄。棒棒噠!</p> <p class="ql-block">蘭州市少數(shù)民族人口比例為5.22%。目前,蘭州市是一個多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省會城市,56個民族成分俱全,少數(shù)民族人口22.77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5.22%。</p> <p class="ql-block">在全部少數(shù)民族人口中排居前十位的少數(shù)民族依次為:回族、東鄉(xiāng)族、藏族、滿族、蒙古族、土族、維吾爾族、土家族、壯族、苗族。其中,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shù)民族為127585人,占少數(shù)民族總人口的80.22%。</p> <p class="ql-block">劉偉,劉暉特意安排逛小吃街。</p><p class="ql-block">特色烤包子</p> <p class="ql-block">素菜開會</p> <p class="ql-block">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菜值得等待。</p> <p class="ql-block">下酒的不是菜,是陪你喝酒的人</p> <p class="ql-block">口水茄子</p> <p class="ql-block">牛奶雞蛋醪糟</p> <p class="ql-block">4.20上午利用2小時參觀了“甘肅省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恐龍骨架</p> <p class="ql-block">黃河古象</p> <p class="ql-block">甘肅彩陶屬馬家窯的最多。</p> <p class="ql-block">絲綢之路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編鐘</p> <p class="ql-block">馬踏飛燕,這是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也是甘肅旅游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馬車隊陣容。</p> <p class="ql-block">彩繪</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蘭州逗留了近50小時。幾天來,姑姑一家人給予我們吃住行玩,接站,送站的安排,十分周到,細致入微。良多的感慨溢于言表。劉偉夫婦,劉輝夫婦,劉懿龍和劉子銘辛苦啦!</p><p class="ql-block">劉偉發(fā)信息感言:感謝姐姐不遠千里來蘭州給我媽媽祝壽,拜托你向姐夫、德安哥哥、子林哥哥及已純姐姐問好。祝您旅途平安愉快!</p> <p class="ql-block">收到劉偉的信息,作為大姐姐,回復如下。</p><p class="ql-block">劉偉你好,我們18號下午2:30到蘭州到20號下午4:00離開蘭州。在近50小時的時間里,我們受到的接待是熱情而又溫暖的。你和劉暉及二位弟妹及龍龍,子銘給予我們所有的付出,都令我們感動,我們感到親情至上,血濃于水。在此,我們由衷表示深深地感謝。辛苦你們了。希望你照顧好自己和姑姑[玫瑰][玫瑰][玫瑰]</p> <p class="ql-block">劉懿龍的感言:謝謝姑姑,您太客氣了,是我們應該感謝您,專程來給我奶奶賀壽,來回路途顛簸辛苦,時間匆忙也沒有多帶您看看西北風光,代問姑父好,待天氣再暖和點有時間和姑父帶家人來這邊來轉轉~</p> <p class="ql-block">短暫而又熱鬧的祝壽活動結束了。馮純,馮平,馮祎20號下午4:58乘高鐵離開蘭州。馮波和馮敏21號下午3點乘飛機回長沙。相見難別亦難,大家揮淚擁抱告別。再見姑姑,祝姑姑健康長壽。生命的的美,不在它的絢爛,而在它的平和。生命的動人,不在它的激情,而在它的平靜,惟平和才見生命的廣大,惟平靜才見生命的深遠。</p><p class="ql-block">再見各位親人。大家都多保重。</p><p class="ql-block">此美篇權作姑姑90壽誕紀念。感謝劉偉和玲花提供的照片,感謝劉偉,馮敏提出的寶貴意見。文中,照片掛一漏萬請收看者海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