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廣平老家事第32篇 之廣平建縣初期行政區(qū)域和建縣后行政區(qū)域變遷淺考<br><br>趙新磊 李順清搜集整理<br><br>圖/來自廣平、邱縣縣志 <font color="#333333">廣平縣地圖</font> 現(xiàn)在,我們家鄉(xiāng)廣平縣的行政區(qū)域面積是32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7個鎮(zhèn)(廣平鎮(zhèn)、平固店鎮(zhèn)、勝營鎮(zhèn)、南陽堡鎮(zhèn)、南韓鎮(zhèn)、十里鋪鎮(zhèn)、東張孟鎮(zhèn)),169個行政村??墒牵阒澜h之初,廣平縣行政區(qū)域是多大面積?你知道建縣后至今廣平縣行政區(qū)域面積為什么會逐漸擴大成為320平方公里?<br><br>現(xiàn)對這兩個問題淺考如下:<br><br>(一)廣平建縣之初行政區(qū)域面積淺考<br><br> 根據(jù)廣平和魏縣兩縣縣志記載:金朝大定七年(1167)析魏縣北部村莊置廣平縣。截止目前,廣平縣己經(jīng)誕生了857年。具體建縣之初魏縣北部的那些村莊組成了廣平縣,未見記載。根據(jù)有關記載和查找有關資料分析,廣平縣成立之初并不包括當時屬古平恩縣的平固店一帶以及今勝營附近一帶的幾個村莊,更不包括屬肥鄉(xiāng)縣的南陽堡一帶。當時的廣平縣行政區(qū)域可能僅包括現(xiàn)在的勝營鎮(zhèn)的一部分及廣平鎮(zhèn)、十里鋪鎮(zhèn)、南韓鎮(zhèn)一帶。粗略估計,廣平縣成立之初行政區(qū)域面積大約在200余平方公里左右。<br><br>(二)廣平建縣后,行政區(qū)域面積為什么能夠擴大到320平方公里淺考<br><br> 廣平縣置縣以來,行政區(qū)域面積時有變遷,以鄰縣之地劃入而得到擴大居多。其變遷、擴大原因,是為了方便當時的行政管理。在金、清、民國時期,廣平行政區(qū)域面積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縣東北部、中西部、西南部三個方向。 萬歷版《廣平縣志》志疆域圖 縣東北部的平固店一帶。據(jù)邱縣縣志載“宋時,平恩縣境“南拓轄今廣平境平固店一帶?!睋?jù)清光緒廣平府志載:“今廣平縣之平固店,宋時為平恩縣轄,謂為平恩之附郭也。”所謂平恩縣乃是一個己經(jīng)消彌的古縣名稱。它是今邱縣的前身。北宋時期,平恩縣轄區(qū)面積較大,涉及邱縣、曲周縣部分區(qū)域,也涉及到了我們廣平縣的平固店和勝營一帶。所謂附郭可理解為副中心城。據(jù)說,不知什么樣的原因平固店也曾做過古平恩縣的縣城所在地。由此可知,平固店是一個有著千年以上的歷史的古鎮(zhèn)。民間也曾因為平固店歷史比廣平縣歷史長而流傳著一句“先有平固店,后有廣平縣”的順口溜。尤其是北宋時期在平固店所建的十三層高聳入云的標志性建筑凌霄塔更是遠近聞名。這座塔的故事不在此講述。<br> 平固店凌霄塔 據(jù)2001年版《邱縣志》記載“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撤平恩縣改為鎮(zhèn),原平恩縣的南洺水鎮(zhèn)、程孟、堤上、平固店等此時劃給曲周、廣平縣?!备鶕?jù)《邱縣志》上記載可知平固店一帶(多大面積無記載)在北宋至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前屬平恩縣管轄,之后隨著平恩縣的撤消,平固店一帶才被劃為廣平縣管轄。從此,平固店一帶正式歸屬廣平縣管轄。平固店一帶是廣平置縣后最早劃入的一塊管轄地。 勝營“碧霞元君祠——中山行宮”古碑 明代“碧霞元君祠”碑文(一) 明代“碧霞元君祠”碑文(二) 清代《邱縣志》地理總圖 西南部的“南五營”一帶?!澳衔鍫I”即:今“勝營(古稱勝永村)、崔營、王營、北羅營、胡營”五個帶營字村莊的合稱。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古平恩撒消后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設立丘縣(今邯鄲邱縣)隸屬山東東昌府管轄,“南五營”在清代雍正九年1731)以前,一直屬于邱縣管轄,被稱為邱縣“飛地”(飛地亦稱插花地、寄莊地,是一種特殊的人文地理現(xiàn)象。)。它是隸屬于某一行政區(qū)管轄但不與本區(qū)毗連的土地。據(jù)2001年版《邱縣志》載:“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析原平恩境置丘縣(當時不是現(xiàn)在的邱縣的邱,而是丘。清雍正三年為避孔丘之諱改“丘”為“邱”),另在縣治西南、東南、東北三個方面,置有大小6塊37村邱屬“寄莊地”…?!蔽髂戏剿谩凹那f地”,即指飛地“南五營”。因“南五營”距邱縣遠,造成管理、稅收等方面諸多不便。于是,在清代雍正九年(1731)奉旨將“南五營”劃歸廣平縣管轄。這是廣平縣第二次劃入的管轄地。 清末廣平縣地圖 中西部的南陽堡、清漳、新華營一帶,原為肥鄉(xiāng)縣管轄地,于1944年劃為廣平管轄。據(jù)1995年版《廣平縣志》記載,“1944年8月靖莊、小寨、臨河堡、清漳、張莊、王莊、前后大寨、李白莊、東西胡堡、前后南陽堡、南劉村、北劉村、高莊、劉莊、張橋、東賢店、韓旺、陳固、屯子堡、新華營、席寨二十余村劃歸廣平縣?!边@是廣平第三次劃入的管轄地。此時,廣平縣縣域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大面積。<div> 有增也有減。不同時期因行政管理的需要,廣平縣也曾劃出過一些管轄地。1937年位于縣北部的花屯(廣平縣在曲周縣的插花地)劃歸曲周縣;1946年位于縣西的平莊劃歸肥鄉(xiāng)縣;1946年位于縣西南的胡營劃歸成安縣;1962年又把西南部的西南溫、東南溫、南溫店、龐莊、北羅營、王營、趙寨7村劃歸魏縣。至此,形成了今日之廣平縣行政區(qū)域格局。從廣平縣行政區(qū)域面積變化的歷史來看,金大定七年(1167)廣平縣成立之時的縣域面積要比現(xiàn)在的行政區(qū)域面積小了很多。</div> 廣平縣地圖 廣平縣縣域面積雖小,在置縣八百余年的歷史長河中卻逐步得到擴張壯大。這塊320平方公里的熱土上飽含著的厚重人文歷史需要我們進行搶救性挖掘,進一步發(fā)揚光大。<br><br>(因缺乏資料,水平有限,諸多遺漏與不妥之處請指出,若有引用請注明出處。)<br><br> 2024年4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