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淺談十年拍攝特色星空經(jīng)歷與經(jīng)驗

王光音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截止2024年,我星空攝影已經(jīng)十年了,有別于其他星空人,我拍的是星空但又不是星空為主,什么意思呢?下面我就分享下我這十年來拍攝特色星空經(jīng)歷與經(jīng)驗吧,希望可以給你一點啟迪,給你一個全新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我是從2015年開始接觸星空攝影,那時候和我的星空師傅跟團去大西北拍攝,白天走馬觀花,午休時間去附近踩點,晚上呢開小灶,連續(xù)拍攝四晚,興奮遠勝于疲憊,樂此不彼,在加上本人喜歡安靜,所以從那時起就迷上了星空。</p> <p class="ql-block">  2016年萌生了一個念頭,想拍家門口的星空,華東這里的星空。我們這拍星空大都在太子尖,牽牛崗,天荒坪這些地方,那邊的星空暗空等級在我們這確實算不錯了,但和大西北相比,沒有任何優(yōu)勢,地景呢也是平淡無奇,在加上去拍的人很多,容易引起視覺疲勞,自然就對我沒有任何吸引力。那怎樣可以揚長避短呢?要不就拍組家門口的特色星空吧?那什么是特色星空呢?顧名思義,首先要突出的是特色,要有我們這里獨有的地貌特征,要反映我們這里的歷史文化底蘊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牌坊,古祠,古橋,古村落,古建筑等等做為地景,</span>其次才是星空,當(dāng)兩大古老元素相互間引起的視覺沖擊,定很精彩。</p> <p class="ql-block">  2017年2月我拍到了第一張華東特色星空(圖1),大家對這個地方很熟悉吧,宏村月沼湖那邊,那時月沼湖這主要是白天拍的人很多,拍夜景的也不少,但半夜拍星空的卻少之又少,這也是我第一張銀拱,我對銀拱地景要求比較高,因為從銀頭到銀尾橫跨180度,要有全方位特色地景去迎合它,是很少見的,所以到目前為止,我拍攝了三十多個場景中,能拍銀拱場景的只有三四個,其他場景不是不能拍,只不過大多數(shù)都是銀心處地景出彩,越到銀尾處的地景越是平淡無奇,甚至還雜草叢生,雜亂無章,有種頭重腳輕失衡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這是每組豎拍五張共三組的接片,三組分別是對星空-地景-倒影分開對焦與曝光。</p><p class="ql-block">這個場景需要注意的是:</p> <p class="ql-block">1、水面的曝光要比天空多出一檔到一檔半,因為無論是從現(xiàn)場來看,還是照片直出來看,半夜里水面的亮度遠不如星空亮度,為了給水面倒影留存更大的后期空間,遵循向右曝光原則,比如星空用到ISO3200,水面可以用到6400,星空20秒,水面可以用到40秒,至于水面倒影星點有點拖線那是很正常的,在平靜的水面也會有輕微的撥動,何況有時還會起風(fēng),所以水面倒影只要有個形就行,不像星空那樣要求那么多的細節(jié),同時水面的降噪力度也可以大點。</p> <p class="ql-block">2、地景是采取壓光補光的技巧,這類技巧在人像攝影中比較常見,同樣可以運用到風(fēng)光攝影,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壓暗環(huán)境光在將主體補亮,突出主體,說的通俗點就是機內(nèi)曝光不足。那么勢必會讓古建筑在半夜拍成黑乎乎的,在將古建筑通過人工光源照亮,讓主體突顯出來。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呢就是在降低環(huán)境光的同時將一些光污染亮度控制到最弱,范圍控制到最小。比如用到參數(shù)30S F5.6 ISO400,拍過的人肯定知道這個參數(shù)在半夜里拍出來就是曝光不足,然后利用30秒時間對地景補光,要遵循光線衰減原理,光線強度隨著照射距離的增長而不斷衰減。那么距離近的地方可以用LED燈補光補個六七秒,距離遠的建筑可以用燈補光十幾二十秒,后期發(fā)現(xiàn)光線不均勻處,可以通過加深減淡工具進行修補。至于如何調(diào)節(jié)LED燈光線強弱的問題?主要看被照主體的反射率,主體表面是淺色的話可以光線調(diào)弱點,深色話可以光線調(diào)強點。在這里對于補光光源選擇的問題,我建議大家使用LED燈,易上手,光源面積相對比較大,補光相對柔和均勻不生硬,而像手電筒手機之類的點光源一般補光不會很均勻容易出現(xiàn)突兀。任何人工光源原理均起源于大自然,這就好比晴天和陰天,晴天的太陽就是點光源,照射到物體表面的光線不均勻且明暗分界線生硬明顯,而陰天的云朵在太陽直射后光線向四處散射,好比一張巨大的柔光罩,所以陰天的光線照射到物體表面均勻且無明顯明暗分界線,同個原理。而閃光燈補光不易上手,操作較為復(fù)雜。</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獲得尼康中國嘉年華浙江站比賽特等獎,在18年500PX中投稿后,獲得四十多個部落精選。自此從19年后每年都有好多人去那邊拍,我也看了不少翻拍的,始終是做不到以上兩點,有的星空倒影不明顯甚至沒有,有的對建筑沒有采取壓光補光,用星空夜景之類的參數(shù)曝光,讓古建筑沉沒在陰影里,即不突出特色地景又受光污染局部影響顯得臟亂。所以翻拍照片,還是要對原創(chuàng)照片有一定的解讀力,這場景只有將徽派建筑突顯出來與星空倒影相互呼應(yīng)起來,才能表達出特色星空。</p> <p class="ql-block">  2018年最有代表是這個星空場景(圖2),大家猜下這是在哪?這是我第一張通過軟件開始計劃的特色星空,在黃山歙縣許村古建筑群。當(dāng)時呢,在網(wǎng)上搜索皖南古建筑時,就搜到了這個場景的旅游打卡照,對里面的古建筑群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通過軟件匹配下銀河和古建筑大觀亭的方位,覺得可以拍,聯(lián)系當(dāng)?shù)氐淖〖遥纯窗胍估锸欠窨梢赃M景區(qū)以及景區(qū)光污染的情況,確認沒問題后,看準(zhǔn)天氣前往拍攝,提前到現(xiàn)場踩了個點,正好發(fā)現(xiàn)古牌坊五馬坊框架構(gòu)圖可以圈進不遠處的大觀亭,天空留存空間也夠,方位也對,便決定采用這樣的構(gòu)圖。</p> <p class="ql-block">這個場景呢,需要注意的地方是:</p><p class="ql-block">1、鏡頭焦段越廣越好,這樣在后期透視畸變糾正時,會有更多的空間加以利用。</p><p class="ql-block">2、這個場景的星空照片后期需要分兩個圖層,分別對五馬坊框架的圖層進行二三次的透視畸變糾正,另張圖層對框內(nèi)大觀亭等建筑進行透視畸變糾正,對于糾正后畫面邊緣出現(xiàn)缺失的空白部分,可以用內(nèi)容識別填充結(jié)合仿制圖章工具進行填補。第二步,對于糾正好后的牌坊這張圖層進行框架的選取,是比較容易的,然后與另一張大觀亭糾正好的圖層通過選區(qū)轉(zhuǎn)蒙版填充進框架內(nèi),如果框架四周露出破綻,也是一樣,可以用內(nèi)容識別填充結(jié)合仿制圖章工具進行修補,還可以適當(dāng)?shù)姆糯笙麓笥^亭這張圖層,通過蒙版遮擋用牌坊擋住四周的破綻處。</p> <p class="ql-block">  這場景至今我都很喜歡,因為將特色兩字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前景是五馬古牌坊,中景是徽派大觀亭和廊橋,沒有任何現(xiàn)代化元素,夜深人靜時,浩瀚星空下,仿佛一眼千年穿越到了那個明清時期徽商繁榮的年代,這片在2019年終被500PX評選為年度最受歡迎的攝影作品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  2019年呢,是我拍攝星空最瘋狂的一年,天氣也好,很多拍攝計劃都實現(xiàn)了。那年,拍攝第一個場景是婺源石城(圖3),這個地方玩過攝影的都知曉,人最多的時候是在深秋,拍石城的紅葉,霧景,晨景,日出。那可謂人山人海。但有沒有人想過在這么一個成熟的攝影點中,怎么去拍出那種陌生的熟悉感?方法之一:那就是選擇不同的季節(jié)或不同時間段錯開拍攝。深秋的晨景和紅葉呢,我也拍過幾次,那季節(jié)太陽出來的位置在東南面,而銀心位置也是從東南面升起的,異曲同工,何不反其道而行之?計劃好后,看準(zhǔn)天氣,前往拍攝,現(xiàn)場可謂是冷冷清清。一定記得要在白天踩點并做好標(biāo)記,只有白天能夠在充足的光線下構(gòu)好圖,如果晚上直接前去拍攝,摸黑探路找機位,一般不會找到最佳構(gòu)圖。</p> <p class="ql-block">  這次拍攝給我?guī)睃c靈感,讓我領(lǐng)悟到原來光污染并不是百害而無一利,合理利用局部的光污染反而起到點晴之筆。就說這個場景吧,半夜去拍的時候,山上村里的路燈沒有熄滅,不過并不影響銀河的質(zhì)量,而山上的光污染恰巧反射到山下的村莊,將村莊從山坳坳里顯現(xiàn)了出來,如果沒有山上的路燈,要靠LED燈去補那么大面積的村莊,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事。而光污染不光照亮了村莊,還會照到田野里,樹林里到處都是。怎么去除這些雜光呢?首先要知道為什么要去除這些雜光?因為這個場景主體是村莊和星空,其他元素都是陪襯,而這些雜光也會照到這些陪體上,容易分散視線,削弱主體。話說回來,去除雜光需要前后期高度統(tǒng)一,首先前期保持機位不動,焦段不變,在天微亮的時候,也就是藍調(diào)時間,再曝一張藍調(diào)地景,后期通過匹配顏色,曲線,減飽和度等方式將藍調(diào)地景轉(zhuǎn)變?yōu)楹谝沟鼐埃椭鞍胍估锱牡降膸в泄馕廴灸菑埖鼐皥D層,簡單對齊后進行混合變亮模式,將不透明度調(diào)到一個合理數(shù)值用來控制村莊的亮度,這個因人而異。這時候加塊蒙板,將那些不需要的雜光,分散視線的地方用畫筆去除,也就是用藍調(diào)轉(zhuǎn)黑夜地景的圖層對雜光處的內(nèi)容進行替換,讓畫面中不重要的地方沉寂在黑暗中。</p> <p class="ql-block">  這個地方大家應(yīng)該熟悉吧,沒錯,是建德的新葉古村(圖4),兩大地標(biāo)性建筑摶云塔和文昌閣,一目了然??上КF(xiàn)在想拍這里的星空銀河,基本是拍不到了,因為近些年這里增加了很多路燈,民宿也多了很多,通宵亮燈,光污染面積已經(jīng)是我那時拍攝的數(shù)倍有余,所以這張?zhí)厣强栈臼墙^版了。</p> <p class="ql-block">  其實拍這張照片并不容易,不容易是在前期準(zhǔn)備工作做了很多,不光是計劃標(biāo)志性建筑和銀河方位相匹配,看準(zhǔn)天氣,算準(zhǔn)油菜花時間,現(xiàn)場踩點構(gòu)圖這些。最重要還是去解決村莊光污染問題,到現(xiàn)場先觀察景點光源分布的情況,和景點外圍的家家戶戶都打招呼請求他們半夜關(guān)燈,甚至還借來了梯子,實在不行,就套黑垃圾袋遮擋吸光,景點周邊的一些路燈呢,也用好幾個垃圾袋去掩蓋,只有這樣,才拍到了銀河懸于塔閣上。所以這片出來后,曾被些攝友懷疑過造假,直到給他們看了原片后,才停止了無休止的爭論。大家要明白:我們這拍星空有別于大西北,大西北都是去人跡稀少的沒有光污染的地方拍,而我們這很多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筑都是和村莊連在一起的,所以少不了溝通交流,如果不去溝通不做準(zhǔn)備,那拍攝失敗概率會很大,哪怕拍到了,成片的效果也很難達到預(yù)期。</p> <p class="ql-block">  這地方我們這很多拍星人都去過(圖5),但怎么感覺如此陌生呢?其實它位于安吉天池那邊一個不起眼的小土坡上。在那邊拍星空呢,基本都是天池和城堡做為地景的照片較多。這個破舊的小亭子叫做擱天嶺,幾乎無人問津,也搜不到相關(guān)的圖片信息,我也是機緣巧合的碰到的。本來計劃不是這個地景,不料進入天池后,起了大霧,什么都看不見,沒辦法按計劃踩點,到了晚上霧漸漸散去,才發(fā)現(xiàn)原來計劃的地方進不去,所以也拍不成。只能臨時踩點,最后在通往江南天池天文臺的半路上碰到了這個場景,一條上山的路將視覺延伸到擱天嶺處,突然冒出一個奇怪的想法,感覺會很有意思,馬上現(xiàn)場做計劃,果然銀河銀心從擱天嶺處升起。兩條引導(dǎo)線交疊在擱天嶺處,一條是通往上天的路,一條是下到凡間的路,牢牢的將畫面中重要元素串聯(lián)了起來,有種殊路同歸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這個場景呢,再次延伸到了怎么在成熟的景點內(nèi)拍出第二種陌生的熟悉感:那就是避開人潮,去挖掘不起眼冷門的地方。按道理說這里是經(jīng)過天文臺的路,應(yīng)該會有不少人知道,可惜沒有人發(fā)現(xiàn)這地方獨特的美,不然也輪不到我。</p> <p class="ql-block">  有小伙伴或許會發(fā)現(xiàn),怎么天空是陰陽色的,確實是有光污染染紅了半邊天,但我并沒有感到遺憾,反而讓星空更有種太空的感覺。至于如何去除地景雜光的問題,前面我已經(jīng)講過方法了,大家可以參照下。</p> <p class="ql-block">  后期修片呢,其實是改善因前期無法改變的不足,實現(xiàn)自己最終想法的重要途徑。在前期做減法構(gòu)圖后發(fā)現(xiàn)場景中還是存在不足,那就通過后期去弱化畫面中不重要的元素,將觀眾的視覺指引到自己想表達的元素上,從而引起共鳴,甚至?xí)斋@到更獨特的見解。</p> <p class="ql-block">  下面兩個場景呢,一個是婺源彩虹廊橋,建于南宋期間(圖6)。另一個是麗水景寧護關(guān)廊橋,建于清乾隆期間(圖7)。</p> <p class="ql-block">  先說下彩虹廊橋,是采用了上下手動接片方式,類似方片。為撒要接片呢,因為畫面中重要的元素是廊橋特色地景,還有倒影和星空。單張不管橫拍還是豎拍,不管多廣,要不就是倒影拍不全,要不就是銀河拍的太少,如果鏡頭往上仰拍的話,廣角下還會讓建筑畸變的厲害,感覺不穩(wěn)定,有倒塌感,比較忌諱。那上下怎么接片呢?先拍動態(tài)元素銀河,當(dāng)銀河懸于廊橋合適位置后,將鏡頭下移,再拍靜態(tài)的地景,后期通過地景這張圖層向上拓展畫布,以天地交界處做為參照物與星空為主的圖層進行大致的手動對齊,這里的參照物是廊橋的屋檐處,通過蒙版畫筆將星空擦出來。這也是星空攝影慣用的一種手法,在單張構(gòu)圖中,重要元素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情況,可以采取這樣的拍攝方式。</p> <p class="ql-block">  這兩個場景不可忽視處就是前期準(zhǔn)備工作這塊,彩虹廊橋可以通過住宿點了解到半夜里是否可以進入景區(qū),以及景區(qū)內(nèi)光污染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景區(qū)內(nèi)雖沒光污染,可在廊橋不遠處有一工廠的LED屏?xí)诹璩咳c后熄滅,不關(guān)閉天空光污染很嚴(yán)重,沒法拍。也可以讓景區(qū)附近的住家?guī)兔β?lián)系下是否可以關(guān)閉?如果沒法關(guān)閉,只能計劃凌晨三點后銀河正好懸于廊橋最佳位置處,可拍的月份就會大大減少。這橋前幾年被洪水沖走了部分,據(jù)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修復(fù),至于一些具體的情況,畢竟時隔五年,還是需要靠嘴去問。</p> <p class="ql-block">  第二個場景呢是麗水景寧的護關(guān)廊橋,正常情況下護關(guān)橋這的景觀燈會通宵常亮,需要聯(lián)系景區(qū)內(nèi)的住家,住家會有辦法聯(lián)系村里管電的半夜里拉掉護關(guān)橋附近的電閘。</p> <p class="ql-block">  以上兩個場景如果沒有前期的準(zhǔn)備工作,冒然前去,那拍攝失敗的概率很大,所以實現(xiàn)自己想法并不是有多好的設(shè)備有多厲害的技術(shù)那么簡單。要說這兩片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拍于早期,那時想法還欠缺點,廊橋內(nèi)部沒有補光,不然會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  時間來到了2020年,疫情開始了,各類的外出拍攝都顯得很不容易,這年四月我拍攝的第一場星空是在江郎山(圖8),這幾年很多人都已經(jīng)去拍過了??梢哉f,江郎山那的星空近幾年之所以這么火爆,是我?guī)悠饋淼?,因為那年我在江郎山附近踩點最終挖掘到的構(gòu)圖實在是太棒了,銀河銀心在35度左右正好懸于江郎山三爿石上,而江郎山的地貌特征在我們這邊也算獨樹一幟了。</p> <p class="ql-block">  慶幸的是后半夜,老天又一次眷顧了我,而這次拍的三爿石四星連珠(圖9)就沒那么容易翻拍嘍。其實這是在計劃之外,那天主要是拍江郎山銀河,恰巧后半夜月亮快要升起前,發(fā)現(xiàn)木星,土星,火星,月亮連成一線,猛然想起今天是四星連珠的日子,然后在月亮沒有完全出來前,不斷的用包圍曝光配合直方圖,平衡了月亮、星星、星空之間的光比,最終單片直出,后期調(diào)整了影調(diào)。</p> <p class="ql-block">  五月呢去了象山漁山列島拍了第二張銀拱特色地景(圖10)。原來呢,這個計劃已經(jīng)廢棄了,因為不遠處的燈塔照來照去,怕影響星空,拍不了銀河拱橋。直到看到別人的夜景照,感覺這里拍星空沒問題,便重啟了計劃。漁山島每年四月期間漫山遍野的小野花,很浪漫,島不大,一個多小時就可以環(huán)島走一圈了,五月正好是休漁期,碼頭上碰到一個小伙伴,談到島上前幾天出現(xiàn)藍眼淚,被他一說,胃口一下子就吊起來了,上島后呢,直接找了家離拍攝地最近的民宿,提早吃完晚飯,就前去蹲點了,那邊機位點能拍全景的只有在一個廢棄的地堡上面有塊平臺,機位也不過三四,地堡兩旁的機位受地堡阻擋拍不了全景,所以要提早去搶位置,后面確實來了不少人。沒想到的是,當(dāng)天晚上暴發(fā)了近幾天來級別最大的一次藍眼淚,加上幾乎沒什么云干擾,大呼過癮。要同時能拍到銀拱星空加上大級別的藍眼淚,機會并不多。</p><p class="ql-block"> 此片呢每組豎拍五張共兩組的接片,遠處五虎礁交待了拍攝地點。拍藍眼淚的參數(shù)可以在星空參數(shù)基礎(chǔ)上讓光圈在小點,曝光時間在長點,這樣呢讓藍眼淚在長曝下光的軌跡范圍顯得更寬廣點,也可以連續(xù)拍幾張,后期堆棧最大值,一樣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八月份想拍英仙座流星雨,那必須選個沒人拍過的,星空暗空等級不錯的,光污染少的地方,偶爾發(fā)現(xiàn)這個地方卻不知道在哪,問當(dāng)?shù)氐呐笥?,也無人知曉,最后好不容易才問到,這古建筑位于江山峽口鎮(zhèn),名為大公殿(圖11),清代建筑,被田野包圍,有點與世隔絕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到了現(xiàn)場踩點構(gòu)圖時,發(fā)現(xiàn)英仙座流星雨輻射點要懸于大公殿上方話,大公殿會被山體遮擋住三分之二,退而求其次,主要顧及地景,讓大公殿從群山的包圍中突顯出來。大公殿用車燈照亮側(cè)面補光,側(cè)光讓古建筑更有立體層次感。至于拍流星雨呢,需要焦段越廣越好,可以納入天空的空間更廣。如果特色地景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也可以采取上下手動接片方式。前期拍攝進行不間隔的連續(xù)曝光,后期工作量很大,先要從上千張照片中挑選出有流星的照片,然后通過手動對齊銀尾和右上角的星云,將一顆顆流星添加上去,因為是對準(zhǔn)英仙座流星雨輻射點方向拍攝,所以流星雨呈現(xiàn)出放射狀。</p> <p class="ql-block">  2021年開始,我們這的氣候變的不太穩(wěn)定了,星空拍攝的機會越來越少。這年呢,有兩張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第一張是在霞浦拍的(圖12),大家知不知道在哪呢?提醒下,我們這邊玩攝影的人只要去過霞浦基本都去過這里,沒錯,就是霞浦那邊的海上漁排,一整排的漁排,場面特別宏偉,排日落場景的,機位就在下青山特大橋上,但怎么看都不太像呀?地是那個地,不過星空機位在我們拍漁排日落的反方向,也就是東面,雖漁排并沒西面那么壯觀,不過呢,小景怡情。</p><p class="ql-block"> 我們?nèi)路萑サ臅r候,正好是海上漁排淡季,無論是西面還是東面,海上人家大多數(shù)都撤走了,只剩下少數(shù)幾家留守,恰巧東面有一家漁家留守,一間房一盞燈,黑夜里亮著,恰到好處,不僅給過往的船只指明了方向,還能照亮漁排,不至于海面上烏漆嘛黑,宛如天上掉下來的一顆明星,緊緊的將漁排與星空呼應(yīng)起來。</p><p class="ql-block"> 但這個場景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海上光源少,但在星空長曝時,還是會污染到遠山低空的區(qū)域。我們還是要采用上下接片的方式去解決它,鏡頭先盡量避開海上光源,主拍銀河為主,當(dāng)銀河銀心升到50度的時候就避開了低空光污染區(qū)域,然后下移鏡頭拍漁排地景。后期先將漁排地景為主的圖層向上拓展畫布后,將遠山作為兩個圖層手動對齊的參照物,配合蒙版畫筆,進行手動接片。只不過比之前說過的手動接片多了一步,就是把星空為主的圖層拍到的50度銀河銀心調(diào)整到因受低空光污染影響的40度銀河銀心的角度與位置,在將星空圖層往下移,這樣完成接片后,地景為主的圖層中的遠山就遮擋住星空圖層的低空光污染區(qū)域,這也是解決低空光污染的一種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個場景拍的是皖南休寧板橋的呈村(圖13),那個地方布局挺有意思,落寞的小村莊被一大片油菜花包裹著,背靠青山,依偎小溪,三月的此地在花海星空的點綴下,格外讓人陶醉,運氣好的話還能碰到仙氣般的平流霧,不得不讓人想起世外桃源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這地方是我碰到過皖南星空暗空等級最好的地方,半夜幾乎沒有光污染,銀河細節(jié)肉眼清晰可見。但這地方最難把握的是天氣。像我們?nèi)A東這拍星空,并不是說拍攝時沒有云層干擾就能拍到,更重要的是會不會起霧,所以天氣預(yù)報方面對濕度和霧的預(yù)報需要特別關(guān)注,因機位處于低洼地帶,所以一旦起大霧很容易淹沒,撒也看不到。相比云層干擾來說,更致命,云層還有機會撿漏,這也是我們這拍星空容易翻車的主要原因。還有在看云圖時,不要只盯著一張云圖看,有歐洲云圖預(yù)報,美國云圖預(yù)報等等,不是系統(tǒng)默認哪個預(yù)報就哪個預(yù)報一定準(zhǔn),需要自己長時間經(jīng)過摸索,積累經(jīng)驗,才知道拍攝地傾向于哪個預(yù)報相對準(zhǔn)點,對于不熟悉的地方需要綜合分析,做到心里有數(shù)。話說回來,預(yù)報畢竟是預(yù)報,并不是很精準(zhǔn),尤其預(yù)報云層在你拍攝地附近,離的較近,預(yù)報看起來呢沒有什么干擾,其實哪有那么精確,如果能精確到一個點,那就不是預(yù)報了,所以還是要考慮到:會不會受碎云層影響需要撿漏或運氣不佳云層走快了走偏了導(dǎo)致拍攝失敗,這些都是經(jīng)驗的積累,不是教科書上可以學(xué)的到的。</p><p class="ql-block"> 總而言之,前期準(zhǔn)備中,天氣預(yù)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經(jīng)驗積累更重要。如果只是單純看一個天氣預(yù)報晴,或片面只看一張云圖,其他撒也不看,那么很容易翻車。氣象本身就是門玄學(xué),要腳踏實地,我自學(xué)了將近七年的攝影氣象,還只是略懂點皮毛。</p><p class="ql-block"> 此片被中國國家天文刊登過兩期紙質(zhì)月刊。</p> <p class="ql-block">  2022年,進入疫情管控最嚴(yán)的一年,外出更不方便了,所以我們小團隊計劃拍攝杭州淳安地區(qū)的星空,大家各司其職。淳安那邊星空暗空等級不錯的地方不少,遺留下來的古建筑也挺多,可惜大多數(shù)古建筑不是方位不行,就是和現(xiàn)代民居混在一起,不好構(gòu)圖。</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來就想找個宗祠的古建筑做為地景,苦于很多地方的宗祠方位不匹配,或者場景比較雜亂不易構(gòu)圖,最終在淳安找到了,據(jù)當(dāng)?shù)厝私榻B,這是目前淳安現(xiàn)存的最大宗祠,名為汪氏宗祠(圖14),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文革期間差點被拆毀,保存下來實屬不易。</p><p class="ql-block"> 此場景也是采用了上下手動接片的方式,宗祠用LED燈照亮,其他不重要的元素都沉寂在黑暗之中,突出特色地景宗祠與星空。我們?nèi)サ臅r候宗祠外圍正在維修,所以宗祠前的旗桿還沒有裝好,現(xiàn)在如果去拍,就會受到這個現(xiàn)代化的旗桿分割畫面并破壞了整體畫面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  淳安第二個場景呢,就是半畝方塘(圖15),坐落在瀛山書院山腳下,朱熹曾在這教學(xué)過,半畝方塘對面的亭子名為得源亭,均是北宋遺留下來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初我們計劃這個場景時,方位沒問題,構(gòu)圖也不錯。但到了現(xiàn)場后,發(fā)現(xiàn)此場景有點荒涼,無人問津,方塘里的水早已干涸,周邊很雜亂,可以說這個景點幾乎看不到人。那么普通的一個場景,怎么去發(fā)現(xiàn)它最美的一面呢?很有挑戰(zhàn)!這時候就需要攝影師的預(yù)見能力,這是一種進階能力,就是腦海里可以浮現(xiàn)出此場景特色星空的最終成像圖(圖16),要不要采取上下接片?銀河什么位置最佳?得源亭內(nèi)外怎么補光以及補光后光比如何看過去更自然?荷塘荷葉是否需要微微補點光?補光期間造成的陪體雜光,后期如何去除?怎么把畫面中短板處進行修補或隱藏在黑暗中等等,從腦海里一閃而過。但沒想到上天更眷念我們,在銀心和建筑處于最佳位置時,突然出現(xiàn)一顆火流星,半畝方塘處也出現(xiàn)了時隱時現(xiàn)的螢火蟲,讓原本預(yù)想的畫面更加錦上添花。</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認為:這可比在美的地方拍出美照更能考驗攝影師是否用心去發(fā)現(xiàn)美。也可以這么說:如果你挖掘到一個普通場景最美的一面,那么90%會是原創(chuàng),如果你去拍了一個本來就很美的地方,那90%是模仿,是翻拍。</p> <p class="ql-block">  2023年,極端天氣頻發(fā),我們這整個銀河季只有二三天可以拍攝星空,是有史以來天氣最差的一年。</p><p class="ql-block"> 這年呢,只拍到了兩次家門口的星空,其中一次是去拍了穿巖十九峰銀河拱橋(圖17),十九峰位于紹興新昌鏡嶺,雖然此地暗空等級只有4級,銀河質(zhì)量不高,但橫跨的地景還是挺有我們這地貌特征的。本來這個場景2018年就開始計劃了,這幾年來陸陸續(xù)續(xù)踩了幾個機位點,均避不開高速上的光污染導(dǎo)致無法拍攝。直到2023年,才發(fā)現(xiàn)有條僻靜的小路穿過一小片樹林后,才出現(xiàn)一大片空曠之地,機位是相當(dāng)隱蔽,問當(dāng)?shù)厝耍彩且粏柸恢?。之所以這里可以拍到十九峰銀拱,主要是機位與高速公路之間有大樹和小山坡?lián)豕猓贿^銀心處,必須升到60度以上才可以避開光污染,因為那角落正好是高速公路,一排路燈光污染巨大,銀身處影響不大,銀尾處有村莊光污染影響。不過做為特色地景為主的環(huán)境星空,星空質(zhì)量好自然皆大歡喜,如果質(zhì)量一般還是以側(cè)重表達特色地景為主。</p><p class="ql-block"> 此片是每組豎拍6張分兩組,一組地面,一組天空,地面這組水平拍攝,天空這組鏡頭往上仰才能拍完整以銀心為60度的銀拱接片,后期呢天空和地景的橫向接片均自動接片完成,至于天空與地景的上下接片采用手動,手動接片相對比較靈活,還可以遮擋住低空的光污染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  2024年,會一直延續(xù)拍下去,不過家門口特色星空主題已經(jīng)拍的差不多了,接下去拍的話也只是個情懷?,F(xiàn)階段應(yīng)該多考慮下怎么跳出現(xiàn)有的圈圈,去尋找全新的題材,灌入新鮮的血液。 </p><p class="ql-block"> 回望十年來,磕磕絆絆,為了實現(xiàn)想法,不斷學(xué)習(xí),糾錯,碰到越不過的坎,也是急中生智,最終舉一反三。也可以說,從2017年開始到2024年,我拍攝的家門口特色星空已經(jīng)在華東這里自成一脈。彌補了我們這星空拍攝場景單一同質(zhì)化的弊端。</p> <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這十年來拍攝特色星空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滿滿的干貨,感謝大家的聆聽。更多的照片可以關(guān)注我的500PX。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dāng)你攝影有了新的想法,就會瞬間激發(fā)你的興趣,但要付出行動,不要三分鐘熱度,一定要堅持下去,一路上查漏補缺,方方面面改進方式方法,多反省自身的不足,少責(zé)怪外界的因素,直到將前期準(zhǔn)備,前期拍攝和后期都理順了,彼此間融會貫通了,那么離實現(xiàn)你的想法也就不遠了,雖然很艱辛,但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還會為你下一階段全新的拍攝帶來靈感并奠定扎實的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王光音SHion,尼康中國kol合作攝影師,(視覺中國,圖蟲)簽約攝影師,(中國國家地理,中國國家天文)供稿攝影師,浙江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多幅作品參展國家重點美術(shù)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