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 <p class="ql-block"> "年過半百"這個詞終究還是跟我連在一起了。除去年齡上的半百,還有很多存在也跟著"半"起來了,比如頭發(fā)半白了,比如發(fā)量減半了,比如皺紋也占據(jù)表皮的一半了,更重要的是很多糾結(jié)和焦慮也早已放下一半。這些存在很好的證明留不住的是時間,但是所有過去的時間都會以痕跡的形式存在。</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逆旅,在前行的列車上,總會有駐足回望的瞬間,在這半百的年齡中,回首過往,總覺得少了很多整理和記錄,仿佛50年只是眨眼間,有些記憶總是在腦海里閃現(xiàn),而更多的舊日,終究沒有什么是能夠留在回憶里的。于是在年輪中,漸漸學(xué)會不再夜夜起身,在心靈的花園里種植荊棘了;漸漸學(xué)會將斑駁的記憶剝落在時光深處,在日出時擁抱生活的奔騰;漸漸學(xué)會心存希冀,目有繁星,溫柔以待每個俗世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 <p class="ql-block"> "那惻隱,或許正是人心初始的善良,擁有便是幸福。"不記得這句話是在哪里看到的,只是記得看到的瞬間,這句話就刻在了心上。</p><p class="ql-block"> 惻隱是一種感受,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雖然都是最微不足道的普通人,但是遇有相較于自己更弱小的存在時,能在瞬間生出此感,我想這個人在那一刻必定是有優(yōu)越感的,因為既體諒了他人的哀戚無助,又強(qiáng)調(diào)了自身的優(yōu)勢善良,因為更重要的也許是后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 <p class="ql-block"> 記不起來從哪一年開始,四季更替總給人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剛剛進(jìn)入冬天的時候就跟自己說一定要在有雪的日子去達(dá)活泉看看臘梅,即便是沒有開花,看看開花前的樣子也好,可真的想起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柳絮漫舞了。懊惱的情緒是難免的,不過回想過去的一年,很多想法,很多希冀也不都是和期待一模一樣,很多記憶也總是被來來往往的場景擠進(jìn)記憶的角落,于是就此釋然,釋然于這種尋常日子里的得失,釋然于這種仍有希望的日復(fù)一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 <p class="ql-block"> 也許是因為日出和日落美麗而短暫的原因,我總會忍不住抬頭感受大自然在日復(fù)一日的變化中帶來的溫暖和美好。雖說日子是單調(diào)而重復(fù)的,但是每一天的不斷疊加就聚集成一歲一歲的光陰,于是歲月就披著故事向我們走來,每個人都有一個清晰明朗的故事埋伏在內(nèi)心。就在觀察與發(fā)現(xiàn)生命狀態(tài)下的孤獨與熱鬧時,漸漸清晰地看見這些所謂的情緒與情感的制造者是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而非受他人影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 <p class="ql-block"> 這個春節(jié)是在鞭炮聲中迎來的黎明。</p><p class="ql-block"> 之前覺得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早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是聒噪的,一個影響了觀看春晚,一個影響了美夢,時隔多年后,靜寂中再聞"噼噼啪啪"的聲響,過年的歡快完全碾壓又老一歲的憂郁。一歲有一歲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風(fēng)景,花會沿路盛開,以后的路也是。在五十歲路上行走的我,依舊會跟以前一樣,看到不同的蔥郁和鮮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