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月3日一早,我們告別了烏魯班巴花園般的酒店,乘車前往庫斯科機場,從那里飛往玻利維亞的行政首都拉巴斯。</p><p class="ql-block"> 這是飛機即將降落時,拍攝的拉巴斯,它和我們剛剛離開的秘魯庫斯科古城非常類似,也是在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盆地中。當然,這里畢竟是首都級別,實際要比庫斯科大很多。</p> <p class="ql-block"> 在拉巴斯的機場排隊等待入境。這個機場號稱是全世界名字最長的機場,以致我們不得不讓玻利維亞導(dǎo)游,用語音在手機上翻譯出來~亞里桑德羅維拉科阿斯特。拉巴斯為玻利維亞行政首都:即議會、政府等實際政府駐地,國家經(jīng)濟、政治、文化中心。而法定首都是蘇克雷,也是最高法院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玻利維亞的導(dǎo)游是位女士,西語的名字是Lluvia,“雨”,所以她給自己起的中文名字是“夏雨”。她曾在2003年到中國學(xué)習(xí)中文四年,現(xiàn)在從事導(dǎo)游工作。</p><p class="ql-block"> 她簡要的給我們介紹了玻利維亞的歷史:玻利維亞是1825年獨立的,在這之前,玻利維亞和秘魯、智利及厄瓜多爾是一個帝國,西班牙人來了以后,這個帝國就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后在南美洲獨立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玻利瓦爾的帶領(lǐng)下,這里的人民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統(tǒng)治,玻利維亞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為紀念解放者玻利瓦爾,原取名玻利瓦爾共和國,但是玻利瓦爾本人沒有同意, 他不希望用個人的名字作為國家的名稱,建議大家起一個更漂亮的名字,所以就改為玻利維亞了。</p><p class="ql-block"> 玻利維亞有兩個首都,一個是法定首都叫蘇克雷,另一個是經(jīng)濟(或曰行政)首都,就是拉巴斯。政府和國會都在拉巴斯,最高法院在蘇克雷。玻利維亞是個內(nèi)陸國家,沒有港口,又在南美洲的中間,所以自稱是南美洲的心臟。玻利維亞現(xiàn)有人口1200多萬,36個民族,所以也有36種民族語言。最大的民族是克丘亞和艾馬拉等三個民族,在全國人口中占比最高。拉巴斯所在的高原地區(qū),最多的是艾瑪拉人。(以上摘自導(dǎo)游的錄音)。</p><p class="ql-block"> 玻利維亞曾經(jīng)的國土很大,但它與周邊國家卻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而每次都以戰(zhàn)敗并割地賠償告終。特別是玻利維亞與智利和巴拉圭的戰(zhàn)爭之后,幾乎失去了原國土面積的50%,特別是失去了太平洋所有的沿海領(lǐng)土,成為了內(nèi)陸國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拉巴斯海拔3577m,被稱為世界最海拔最高的首都。城市依地形高低分層建筑。最高層為印第安人住宅區(qū);中層是行政中心和商業(yè)區(qū);最低層能防高原寒風(fēng),為高級住宅區(qū)。</p> <p class="ql-block"> 導(dǎo)游帶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乘坐纜車。她介紹說:“不乘坐纜車就等于沒來過拉巴斯”。拉巴斯是個山間盆地,隨著城市的發(fā)展,人們生活的區(qū)域越來越像高處擴大,纜車可以用最短的直線,到達目的地,而不用走盤山路,所以纜車是拉巴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拉巴斯纜車現(xiàn)在還有十條線。我們要乘坐的是紅色一號線,還有黃色的二號線和綠色的三號線,因為這三個顏色,是玻利維亞國旗的顏色,所以排在最前面,序號排在后面的其他顏色線路,就沒有什么特殊含義了。</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號線纜車站的海拔標識,我們從4095米的位置啟程,乘坐纜車向下行。</p> <p class="ql-block"> 途中纜車很繁忙,一個車廂接著一個車廂,基本都是滿員狀態(tài)。不太習(xí)慣纜車樣的交通工具,總感覺是在某個景區(qū)游覽。</p> <p class="ql-block"> 坐在纜車上,可以俯瞰拉巴斯城區(qū),觀賞到以紅磚房子為主色調(diào),被群山懷抱的拉巴斯老城。</p> <p class="ql-block"> 大約乘坐了將近十分鐘纜車,就達到了拉巴斯的老火車站,海拔3695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火車站依然保留著原來的鐵軌,作為城市的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 拉巴斯老火車站大樓。由于鐵路越來越少,這個火車站的大樓已改做他用了。</p><p class="ql-block"> 體驗了一把拉巴斯的纜車,我們又重新登上了繞道而來接我們的旅行轎車。</p> <p class="ql-block"> 離開了火車站,我們乘車前往拉巴斯老城的商業(yè)街和其中的女巫街。一路上見識了拉巴斯的交通狀況。</p><p class="ql-block"> 拉巴斯的公共交通在南美地區(qū)顯得比較落后,公交車輛許多都是運營四十年有余的大鼻子車,拋錨時常發(fā)生,使得道路更加擁堵,看到路上車輛行人相互穿梭的情況,感覺仿佛時光倒退。</p> <p class="ql-block"> 拉巴斯街道狹窄,不講規(guī)則,各種車輛見縫插針,擁堵異常,沒有過硬的駕駛技術(shù)真不能上路。</p><p class="ql-block"> 私人面包車,參與公共交通的運營。就像北京80年代末的小公共,車頂上有路線編號,都憑乘客自己辨認、追趕,一輛接一輛的在馬路上奪路而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終于從雜亂無章的交通中來到了女巫街,這里是拉巴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老街。整條街上的商品,只有女人才能經(jīng)營,其中包括許多專業(yè)女巫。</p><p class="ql-block"> 導(dǎo)游先給我們介紹了一下玻利維亞的宗教和風(fēng)土人情。在玻利維亞,古老的印加宗教與西班牙天主教非常融合。這是因為當年西班牙殖民時期,為了讓這里的人能夠信奉天主教,西班牙人采用的方法是將天主教對應(yīng)古老的印加宗教進行傳播。比如西班牙人把圣母瑪利亞比作印加人崇尚大地母親,告訴印加人,這些母親都是一樣的。久而久之,印加人也開始信奉天主教的圣母了。他們既到天主教堂做禮拜,拜謁圣母瑪利亞,也會去祭拜大地母親“巴洽媽媽”。他們還祭拜太陽、祭拜大山等他們認為的神。</p> <p class="ql-block"> 老街的兩側(cè)店鋪林立,地面鋪磚被磨出了光滑,顯示了街道的古老。</p> <p class="ql-block"> 懸掛在攤位上的都是這里人們認為最珍貴的祭祀物品~死亡的羊駝胎。這些羊駝胎兒,都是流產(chǎn)或者病死的羊駝寶寶,有的長出皮毛,有的還是胚胎,視覺感受很異樣。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事情都要用羊駝胎進行祭拜,播種、收割、伐木、蓋房子、出遠門等等。女巫街上有這么多賣羊駝胎的攤位,不難想象,這里的人各種祈禱祭拜的需求肯定是非常多的。</p><p class="ql-block"> 他們祭拜的方式,是請女巫拿一個盤子,上面裝上的蜜糖、水果、花朵和羊駝胎,然后念出許多咒語,再將盤子上東西就拿到火上燒成灰燼,然后交給祭拜人埋到地下,以祭拜大地母親“巴洽媽媽”,或者祭祀他們崇拜的其它神明。</p> <p class="ql-block"> 這些女巫大多在賣草藥和各類香料的攤位中,做些類似算命和驅(qū)病的營生。</p><p class="ql-block"> 她們不愿意被別人拍照,尊重起見,我也沒拍和偷拍。當?shù)氐娜丝梢砸谎壅J出哪些是女巫,哪些是一般的女商戶。觀察了一下,似乎這些巫女們都有一種獨特氣質(zhì),眼神自信且堅定,目光深邃,對視一下,似能看透內(nèi)心,氣場不一般。</p> <p class="ql-block"> 這里女人的傳統(tǒng)服裝是一種大大的裙子,之所以顯得那么大,是里面有十層襯裙支撐,因為她們認為這樣更好看。</p><p class="ql-block"> 大裙子被稱為波萊拉,是玻利維亞原住民女性的傳統(tǒng)服飾文化。這種裙子最初因多為低層婦女穿著而受到歧視,但現(xiàn)在法律已規(guī)定,要傳承這種體現(xiàn)玻利維亞文化根的服飾,所以被歧視的現(xiàn)象有所扭轉(zhuǎn)。</p> <p class="ql-block"> 女巫街旁還有一些售賣小商品的街道,用雨傘、彩繩做了裝飾,以提升人氣。</p> <p class="ql-block"> 街道兩側(cè)店鋪林立,所賣物品大多是一些民族服裝、手工藝品、日用品,例如披肩、帽子、圍巾、駝羊毛織物…林林總總,看花了眼。 像極了80年代初國內(nèi)的小商品市場,東西雖然粗糙簡單,倒也熱熱鬧鬧,生氣勃勃。</p> <p class="ql-block"> 從女巫街通向拉巴斯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的路上。行人很多,也有零星賣藝的年輕人。街道很陳舊,路邊的電線密密麻麻橫拉豎扯,像蜘蛛網(wǎng),大教堂的側(cè)面,是年久失修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導(dǎo)游為我們做了重點介紹。</p><p class="ql-block"> 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為拉巴斯著名地標,是拉巴斯最大的教堂。自1548年始建,歷經(jīng)兩個世紀終于完工。這座歷史悠久的教堂,表面看,似乎和許多西班牙巴洛克或洛可可建筑風(fēng)格相似,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在教堂正面的墻體上,發(fā)現(xiàn)很多細膩精美的雕塑。本地盛產(chǎn)的各種花朵、各色水果,本地人信仰的生靈萬物,都以其鮮明的美學(xué)特點,加以傳統(tǒng)的印加藝術(shù)手法,組成復(fù)雜優(yōu)美的對稱圖案,展現(xiàn)在教堂上,彰顯了玻利維亞人崇尚天地自然樸素的宗教文化觀。因此夏雨導(dǎo)游特意強調(diào),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的裝飾手法,并不是都按西班牙人的方式去做,而是非常重視玻利維亞人自己的文化藝術(shù)傳統(tǒng),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玻利維亞式巴洛克和洛可可”藝術(shù)風(fēng)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這面墻,可說是導(dǎo)游介紹相關(guān)內(nèi)容的集中體現(xiàn)。</p> <p class="ql-block"> 教堂前的廣場人挺多,熙熙攘攘。人聲鼎沸,有人體雕塑、演唱、雜耍、畫畫等民間藝人表演,間或收取一些小費。不少小商小販在教堂廣場上撐起小棚子,兜售著商品,不受禁止。有一些是游客,很容易辨認,都是我們這種拿著手機見啥拍啥的人。但更多的似乎是本地人,他們很悠閑,有的坐在臺階上、地上、有的靠在墻邊,看著廣場上人來人往。還有一些人在廣場上悠悠逛逛,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無所事事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恰巧碰到幾個年輕當紅歌手在廣場表演,圍觀熱烈。</p> <p class="ql-block"> 離開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廣場,我們繼續(xù)行駛在拉巴斯的主街上。</p><p class="ql-block"> 途經(jīng)總統(tǒng)府門口,是一棟桔粉色的建筑只有兩層樓高,因為車行之中,無法拍到整棟建筑,但完全沒有豪華的外表和高大威嚴的氣派。</p> <p class="ql-block"> 國會大廈也是車行街拍。</p> <p class="ql-block"> 市中心穆里約廣場巨大銅像,是南美爭取民族獨立的先驅(qū)佩德羅·多明戈·穆里約(圖片取自網(wǎng)絡(luò))。因車行速度與角度都不適合拍片,連拍多張都未成功。</p><p class="ql-block"> 銅像基座上刻著的Paz是和平之意,主雕像周圍另有8座女性雕塑,4座是時間之神,象征春夏秋冬;另4座代表藝術(shù),象征繪畫、建筑、雕塑和音樂。</p> <p class="ql-block"> 車行街拍拉巴斯其它街景。</p> <p class="ql-block"> 鐵藝塑像,玻利維亞的民族英雄埃爾阿爾托切·格瓦拉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 在拉巴斯市區(qū)到處可見的雪山伊宜馬尼峰,毗鄰拉巴斯,屬于安第斯山脈的一部分,海拔高度6,438米。</p> <p class="ql-block"> 拉巴斯著名的觀景臺,可惜只搶拍到一小部分。在這里可以俯瞰拉巴斯盆地全景。特別是在晚上全城燈火通明時,整個拉巴斯就像一碗熠熠發(fā)光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拉巴斯的立交橋。</p> <p class="ql-block"> 拉巴斯交通要道上的宣傳畫。</p> <p class="ql-block"> 到達今晚要入住的酒店,放下行李后,又乘車去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晚餐的地點,是一個有點中式風(fēng)格的小院。老板娘祖籍安徽,是位年近70歲的人,干練利索,快人快語,就像50多歲。來玻利維亞已經(jīng)30余年,看來這個小院和這個餐館,是她在玻利維亞的全部家當。</p> <p class="ql-block"> 吃飽喝足,返回酒店途中的拉巴斯夜景。</p><p class="ql-block"> 沒想到這一頓豐盛的晚餐中,最受歡迎的居然是炒腌雪里紅和綠豆稀飯。吃得飽,睡得香,明天一早將飛往此行程又一個重要景點,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