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p><p class="ql-block">彈指一揮間,回國已然月余,方著手該美篇。時光太快,而性子稍慢,于是事情層層疊疊,任務(wù)表越列越長,愈發(fā)感慨“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p> 摩洛哥印象 沙海拾貝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摩納哥,誰是張飛誰是李逵?摩納哥是南法蔚藍海岸的歐洲迷你國家,面積僅有2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8萬人,三面被法國包圍;而摩洛哥是一個非洲國家,瀕臨大西洋,人口有3600多萬,國土面積將近46萬平方公里,比我國的甘肅省面積還大,是距離歐洲最近的非洲國家,自然風(fēng)光也與歐洲相近。這次去的是摩洛哥,最不像非洲的北非國家,與西班牙就隔著個直布羅陀海峽,估計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緣故,當?shù)胤侵奕司谷婚L的比我都白。一路倒也拍了不少照片,可美篇有上圖數(shù)量限制,只好一分為二,成為上、下篇,目的是為了更詳細的介紹摩洛哥,讓各位有個更細致的印象,所以請大家原諒我美篇的又臭又長。這里首先為各位看官奉上一組集錦,這和請客先上一道拿手硬菜是一個意思,當然大家看得出我并不善于烹飪。</p> <h1>一提起摩洛哥,去過的人都會感慨,這是一個最不像非洲的非洲國家,一個多彩神奇的國度。紅色的馬拉喀什,黃色的撒哈拉,藍色的舍夫沙萬,白色的卡薩布蘭卡。。。竟然一個城市一種代表色,讓人匪夷所思。而最能代表非洲的黑色,卻甚是少見。這種反差,讓人頓生好奇,一探究竟為快。</h1> <p class="ql-block">這就是我們此次的一個簡易行程,短短十余天,把摩洛哥幾乎都繞了個遍,有時一天數(shù)個城市,不認真梳理梳理,還真搞不清拍的照片歸屬于哪兒,因為第一次去,除了代表性的景點,哪里也不認識。有道是:“所謂旅游,就是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去看別人呆膩的地方?!痹谖铱磥?,卻不是這樣,首先北京我也沒呆膩,其次別人呆膩沒呆膩我也不知道,我感覺地理環(huán)境不同、人文風(fēng)俗不同、建筑風(fēng)格不同、差異性的文化魅力才是人們熱愛旅游的根本動因,去一個新鮮的地方游覽,大量的信息進入大腦,處理起來就會感覺時間也過得慢了,仿佛生命的旅程得以延長。我喜歡旅行回來整理美篇,參照各種攻略,再對照自己去過的景點,這些場景就會鮮活起來,不那么拒人于千里之外,也有助于在腦海里形成條理,我的從一張普通照片準確猜出拍攝地的本事也得益于此。佛曰: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能說,無緣不能渡。還是少說多做,多上照片吧。下面就按照這些地方一一展開,萬里取一,也算管中窺豹:卡薩布蘭卡、索維拉、馬拉喀什、艾本哈度、梅祖卡、伊芙蘭小鎮(zhèn)、菲斯古城、沃呂比利斯、舍夫沙萬、德土安、丹吉爾、艾西拉、拉巴特。</p><p class="ql-block"><br></p> 卡薩布蘭卡 哈桑二世清真寺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卡薩布蘭市區(qū)西北部,坐落在伊斯蘭世界的最西端。這座清真寺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麥加和麥地那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建筑規(guī)模宏偉,可容納10萬人進行祈禱,其中室內(nèi)可容納2.5萬人,室外可容納8萬人。清真寺的三分之一建在大西洋之上,象征著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從海上而來。建造工程于1987年8月開始,耗資超過5億美元,占地面積約9公頃。清真寺的宣禮高達210米,是世界最高的宣禮塔。清真寺的建造與已故國王哈桑二世有著直接關(guān)系,至于清真寺為何建在海上,據(jù)說是緣于國王的一個夢,夢里國王曾接獲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yīng)建在水上?!毙液脟醯膲暨€算比較靠譜。。。主體大殿屋頂可以遙控開啟閉合,25扇自動門全由鈦合金鑄成,可抗海水腐蝕。正門重35噸,據(jù)說只有國王來了才會打開。正門不用鑰匙,而是使用一組密碼,否則就是撬也撬不開。大殿內(nèi)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冬季氣溫降低時,地板可以自動加熱;夏季室內(nèi)溫度過高時,屋頂可以在5分鐘內(nèi)打開散熱,有錢就是任性。</p> 索維拉 <p class="ql-block">索維拉是摩洛哥西部馬拉喀什-坦西夫特-豪茲大區(qū)的一個城市和旅游游勝地,瀕臨大西洋。索維拉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美如畫”。索維拉也許沒有摩洛哥最好的海灘,卻有著最著名的風(fēng)。“非洲風(fēng)城”的美譽名副其實。索維拉是摩洛哥沿大西洋沿岸最有魅力、一座完全在地震廢墟上重建起來的全新城市,這里終年氣候宜人,城市共有20萬人口。1960年2月29日,一場持續(xù)僅15秒鐘的大地震把這座城市徹底摧毀,重建完成之后,索維拉城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索維拉城的建筑呈一個個長方形,具有典型的古羅馬城市建筑風(fēng)格。索維拉的麥地那老城區(qū)作為北非18世紀末期有防御設(shè)施的城鎮(zhèn)的代表,被列為世界遺產(chǎn)。</p> 麥地那老城 馬拉喀什 <p class="ql-block">馬拉喀什人口40余萬,始建于公元1062年,中世紀時曾兩度為摩洛哥王朝的首都。它位于摩洛哥西南部,坐落在貫穿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腳下,有“南方的珍珠”之稱,是全國第三大城市,也是南部地區(qū)政治中心,以紅色的城市而聞名于世,是摩洛哥歷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馬拉喀什在柏柏爾語里意思是“神域(Land of God)”;<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阿拉伯語里,“馬拉喀什”則意為“紅顏色的”,其原因是當年的城墻采用赭紅色巖石砌成,迄今基本保存完好。</span></p> 不眠廣場 <p class="ql-block">杰馬夫納廣場(Djemaa el Fna)又稱不眠廣場,是全球唯一還在使用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廣場,已有一千年歷史,廣場上到處是耍猴舞蛇、唱歌跳舞、吹拉彈唱、賣小吃水果、賣小商品和看熱鬧的人。到了晚上,廣場上的食品攤點開張使得廣場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散發(fā)著怪味的露天餐廳。找到一個絕佳拍攝點,是在廣場邊一個三層樓的咖啡廳露臺上,居高臨下,能拍出無人機的視角,當然前提是你得消費一杯咖啡、一杯薄荷茶或者其他飲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庫圖比亞清真寺 <p class="ql-block">庫圖比亞清真寺:其宣禮塔高67米,外表富麗堂皇,是北非最優(yōu)美的建筑之一,當年修建尖塔時,在粘合石塊的泥漿中拌入了近萬袋名貴香料,使清真寺散發(fā)出濃郁的芳香,迄今依然香味撲鼻,因而又有“香塔”之稱。庫圖比亞清真寺另外與眾不同的一點是,當年登上高塔呼喚人們祈禱的宣禮員必須是盲人,其原因是防止有人借機偷窺附近王宮后院里的嬪妃,可見當年的國王也是個不折不扣的醋壇子。</p> 馬約爾花園 <p class="ql-block">馬約爾花園:花園的第一任主人是法國著名畫家雅克·馬約爾,1980年,法國時尚大師伊夫·圣·羅蘭在馬拉喀什旅行時無意間看到了這座世外花園,從此便醉心于此,并獲得“取之不盡的精神源泉”。2008年大師辭世后,他的骨灰被撒在花園里。約爾花園里令人驚艷的藍色就是從撒哈拉沙漠植物中提煉而來的,這種“馬約爾藍”(Majorelle Blue)以千克計算,價值連城,其他地方都找不到,而花園中的大部分建筑使用的都是這種藍色。這種藍,比“蘋果藍”(即火爆的克萊因藍)的飽和度還要高,是大膽、艷麗、明亮又厚重的原生藍色——鈷藍</p> 巴希亞宮 <p class="ql-block">巴希亞宮:建于十九世紀末,在當時是摩洛哥最大最宏偉的宮殿建筑,名稱中的“Bahia”意思是“智慧”。是摩洛哥少數(shù)對外開放而且保存完好的皇宮之一,花園、中庭、華麗的房間、噴泉,每個房間都精心設(shè)計過。房間大小是依據(jù)國王妻子受寵程度來設(shè)計的,奢華而色彩艷麗,到處都貼著精美的馬賽克。</p> 艾本哈杜 <p class="ql-block">艾本哈杜村是摩洛哥柏柏爾人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是世代居于此的柏柏爾人為抗御流寇劫掠而修造的防御型居住區(qū),由6座被成為"卡斯巴斯"的建筑群組成。"卡斯巴斯"是這一地區(qū)十分流行的一種奇特的建筑形式,一樓是牲畜,三樓是谷倉,二樓是人住,都被建成堡壘的樣式便于防御。整座Kasbah建筑群依山而建,由紅磚城墻圍繞,并在四周設(shè)立箭塔,山頭則有村落共享的谷倉遺址。 這里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阿特拉斯山脈紅褐色黏土,用模子制成方塊,因為紅褐色黏土不易導(dǎo)熱,且墻壁厚度均在50厘米左右。屋頂是由一種帶有苦味的柳木編織而成的,這種柳木的味道可以驅(qū)逐昆蟲。艾本哈度被譽為摩洛哥最美麗的村莊,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艾本哈度村地處荒漠,保存了摩洛哥南部特有的人文風(fēng)貌,一派荒蕪蒼涼的自然風(fēng)光,因此被歐美導(dǎo)演屢屢選中,而出現(xiàn)在20多部好萊塢大片里,其中包括《阿拉伯的勞倫斯》、《尼羅河的寶藏》、《情陷撒哈拉》、《四片羽毛》、《基督最后的誘惑》、《木乃伊》、《角斗士》、《亞歷山大大帝》、《埃及艷后》、《星球大戰(zhàn)》、《諜影重重》、《權(quán)力的游戲》等,中國的《紅海行動》也在此取景。</p> 梅祖卡 <p class="ql-block">梅祖卡沙漠被稱為摩洛哥撒哈拉沙漠區(qū)之中最美的地方,這里的沙丘會隨著自然光線的變化,展現(xiàn)出金色、粉色等不同的美麗色澤,知名電影《神鬼傳奇》就曾在此取景拍攝。梅祖卡小鎮(zhèn)Merzouga是撒哈拉入口的小鎮(zhèn),這里已經(jīng)可以看到廣袤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騎駱駝是摩洛哥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項目,也是每一位游客必選項。撒哈拉沙漠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沙漠,幾乎占滿整個非洲北部,在摩洛哥境內(nèi)是屬于西撒哈拉。我知道撒哈拉沙漠還是通過三毛的小說,她曾說:“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也因為她筆下的文字,人們對撒哈拉充滿了向往,而摩洛哥正是三毛和荷西生活過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