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津知青在額濟納旗演出【沙家浜】全劇紀實)</p><p class="ql-block"> 作 者:王學(xué)浩</p><p class="ql-block"> 圖文編輯:苗建國</p><p class="ql-block">1970年夏天,以額濟納旗巴彥陶來農(nóng)場(以下簡稱“農(nóng)場”)的天津知青為核心,后又增加了部分二批天津知青和額濟納旗的部分人員一起排演了革命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該劇一經(jīng)演出,在額濟納旗引起轟動效應(yīng),甚至直接反映到額旗當(dāng)時隸屬的上級部門酒泉地區(qū)。</p><p class="ql-block">普普通通的200名天津下鄉(xiāng)知青既沒有文藝工作的背景,也沒有任何演出的經(jīng)歷,只是憑借著一股青年人的熱忱和對文藝的喜愛,以及不服輸?shù)膭蓬^,靠著堅定的信念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了無數(shù)困難,排練成功了這出當(dāng)時中國京劇院以及各省、市專業(yè)團體才會排出的全本樣板戲。圣譽來之不易也當(dāng)之無愧!</p><p class="ql-block">我作為此劇組全過程的參與者,僅將臺前幕后的所知所感奉獻給大家。</p><p class="ql-block">一,最初的動議</p><p class="ql-block">1970年農(nóng)場在五連水閘會戰(zhàn),當(dāng)時在農(nóng)場的軍代表王鳳江指導(dǎo)員到水閘檢查工作,午休期間他和我聊天時提及天津知青是否可能排演樣板戲這一話題。出于對農(nóng)場知青的了解和到農(nóng)場后參加過宣傳隊這一經(jīng)歷,我明確地回答沒有問題。他半信半疑地問:“可以排那出戲”?“沙家浜”!我當(dāng)時僅憑著自己的了解列舉了王保華、王國英、白武忠、薛曉林等人的特長?,F(xiàn)在分析,當(dāng)時王鳳江只是有朦朧的想法,并沒有成熟的意見,作為農(nóng)場的軍代表,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利加之又是個學(xué)生兵,也愿意做出一些業(yè)績。而且我總感覺他有和我們相通的地方,能聽進知青的意見。他當(dāng)即拍板:“明天開始你不要上班,就從全場知青中去挑選演員,只要選中馬上到場部報道,連隊領(lǐng)導(dǎo)的工作我來做?!彼€讓我保證拍出像樣的樣板戲。就這么一次普通的談話,竟成了劇組誕生的搖籃曲。</p><p class="ql-block">二,人選的確定</p><p class="ql-block">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舉薦的幾個人,和他們見面后一拍即合。大家商定:就拍【沙家浜】。王保華演郭建光,王國英演胡傳魁,劉金龍演黑田大佐,我演程書記,又提到了丁逸文的沙奶奶,郭平的衛(wèi)生員……</p><p class="ql-block">但刁德一和阿慶嫂這兩個主角的人選開始沒有確定的原因,是把握不準(zhǔn),擬留待面試后再定。同時商定了由付彥芳負責(zé)舞美設(shè)計。</p><p class="ql-block">最初的人員確定后,立即通知他們到場部報道。王鳳江指導(dǎo)員比較滿意,同時要求抓緊對其他人員的海選。人多力量大,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經(jīng)過很短的幾天就基本確定了主要演員及樂隊、舞美人員的配備。演員中徐榮炎的刁德一,閆力的阿慶嫂、侯平的沙奶奶(B角),都是在唱試后確定的。后又從二批知青中挑選出了李莉莉的阿慶嫂(B角)和馮春生的刁小三。選人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出乎人們的預(yù)料。在海選過程中,既兼顧了本人的特長,對于演員更多考慮的是“形似”,只是在最后排練及演出過程中,各位知青認真鉆研,刻苦磨練,竟也達到了“神似”的境界,著實令人佩服。但是在選人過程中,也確實遺漏了一批有才能的知青。試想,如果將他們都選入劇組中,該劇的效果又會如何呢?</p><p class="ql-block">三,演出的轟動效應(yīng)</p><p class="ql-block">劇組成立后只是排演了該劇的部分場次,而沒有排練全劇。一是時間緊,上級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必須出演;二是劇組考慮場次過多,演員都是第一次拍戲,難免出現(xiàn)漏洞;三是后面幾場要編排對手武打戲。既然如此不如先精煉地排幾場,效果會更好。就這樣開始只排練了五場,其他幾場尚停留在編排中。</p><p class="ql-block">第一場公演在農(nóng)場禮堂進行。整個禮堂座無虛席,窗臺上站滿了人,農(nóng)場各連及周邊公社,甚至旗上也有人專程來農(nóng)場看戲。全體演職人員專心演好自己的角色,整體沒有出現(xiàn)大的紕漏,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王保華出演郭建光的角色,形象逼真,無論唱功,身段都可謂完美,受到了一致好評。其余角色的演出也非常理想。沒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個僅用不足一月時間,由天津知青集合在一起自排自導(dǎo)的演出劇目。成功演出的轟動效應(yīng)不僅在于演戲本身,更關(guān)鍵的是令農(nóng)場乃至額旗的人們對天津知青的看法和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默默無聞的天津知青終于用他們自身的能力和實踐行為證實了他們是新一代的有知識青年。知青的稱號是當(dāng)之無愧的!</p><p class="ql-block">四,動力與阻力</p><p class="ql-block">劇組成員在緊張的排練和演出過程中,每天下午4點到5點鐘乘車到旗上,到各公社及駐旗部隊演出。演出結(jié)束吃完飯回到場部已是晚上10點到11點鐘。第二天8點多鐘起床,吃飯、練功、排練,下午又出發(fā),天天如此。旗革委會賈淑和教導(dǎo)員和宣傳部林教導(dǎo)員分別到駐地及大禮堂接見全體演職員,對演出給予了肯定,對演員提出了表揚,對今后的排練及演出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并要求劇組到各部隊巡演,讓廣大官兵接受一次樣板戲的教育。還決定在農(nóng)場舉辦文藝學(xué)習(xí)班,并相應(yīng)擴大演職人員隊伍,使這個原來既不專業(yè)也不正式的演出班子納入正式軌道,全體演職員深受鼓舞,一致要求排練全本【沙家浜】。經(jīng)請示領(lǐng)導(dǎo)同意后,劇組又進入了新一輪緊張排練中,時值麥?zhǔn)諘r節(jié),各連都忙于麥?zhǔn)展ぷ?,一下子這么多壯勞力抽調(diào)排戲,連隊勞力緊張,各連隊領(lǐng)導(dǎo)開始產(chǎn)生意見,并且反映到了場部,主要意見是否可以先集中麥?zhǔn)?,然后再排練,也就是先“促生產(chǎn)”,場部領(lǐng)導(dǎo)當(dāng)即召集各連領(lǐng)導(dǎo)開會做工作。王鳳江指導(dǎo)員明確指出,不要只看到生產(chǎn),排“樣板戲”是“抓革命”,也是重要工作,不能受到任何干擾。他要求各連領(lǐng)導(dǎo)要挖掘潛力,克服困難,完成麥?zhǔn)展ぷ鳌>褪琼斨绱舜蟮膲毫?,樣板戲繼續(xù)排練,劇組也沒有解散。</p><p class="ql-block"> 五,盡數(shù)風(fēng)流人物</p><p class="ql-block">成功的劇組必須是人才濟濟的團體,演員只有各自發(fā)揮出特長,才能使全劇演出獲得圓滿的效果。天津知青在劇組中飾演的角色以及舞美、道具、服裝等各部門人員充分發(fā)揮了自身的特長,真可謂異彩紛呈。</p><p class="ql-block">1,演員</p><p class="ql-block">(1)最初對劇本的討論,只是憑借一本紅皮的【沙家浜】主旋律(曲譜)及所看過的電影的印象來編排劇情動作,刻畫人物,全劇演出后,許多人在問,劇組導(dǎo)演一定是專業(yè)人士吧!</p><p class="ql-block">(2)王保華是該劇成功排演的至關(guān)重要人物。在那個年代,如果不能飾演出郭建光的高大形象,整個劇組就會出現(xiàn)“政治性”錯誤,必須要有“高大全”。王保華成功地將郭建光塑造得頂天立地、高大完美,其唱功做派均無可挑剔。這源于其出身梨園世家及自身刻苦地修煉吧。</p><p class="ql-block">(3)A、B角的阿慶嫂(閆力、李莉莉)各有所長,唱演俱佳。年青的知青生動飾演出成熟的中年女性阿慶嫂那周旋于日偽之間的機智與莊重,難能可貴。</p><p class="ql-block">(4)A、B角的沙奶奶(丁逸文、侯平)一個穩(wěn)重沉著;一個剛毅冷峻。前者表現(xiàn)在《軍民魚水情》中,魚水情真,其樂融融;后者體現(xiàn)在《斥敵》中,橫眉冷對,正氣凜然,真是各有所長,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5)反面角色刁德一(徐榮炎)將其刁鉆奸猾的一面表演得淋漓盡致,為該劇增添不少色彩。</p><p class="ql-block">(6) 胡傳魁性格粗暴蠻橫,王國英將其飾演的栩栩如生,王國英有著極好的武術(shù)功底,嗓音洪亮高亢,演起來也游刃有余。</p><p class="ql-block">(7)眾新四軍(宗鵬林、鄧承光、房克強、張學(xué)勤、馬援朝、田學(xué)諒、劉新生、竇志明、楊學(xué)倉、李伯英)個個勇猛威武,高大健壯,正面塑造了我軍戰(zhàn)士的光輝形象,武打編排也體現(xiàn)出了:我軍戰(zhàn)無不勝的光榮傳統(tǒng),猶如眾星捧月,更好地突出了主要人物的形象。</p><p class="ql-block">(8)程書記(王學(xué)浩),不像書記還是很像大夫,這恐怕與劇組解散后王學(xué)浩又去學(xué)習(xí)“赤腳醫(yī)生”也有些關(guān)系吧!</p><p class="ql-block">(9)沙四龍(竇志明)天真活潑、可愛,充滿兒童的幼稚氣。</p><p class="ql-block">(10)黑田大佐(劉金龍)活脫脫就是一個日本人。戲份不多,但演得十分生動,更增添了中國人對小日本的仇恨。體魄再強壯一些、瘦小一些可能效果更好。</p><p class="ql-block">(11)新四軍衛(wèi)生員(郭平)當(dāng)時就是場部衛(wèi)生室的“赤腳醫(yī)生”,因為有當(dāng)醫(yī)生的經(jīng)歷,演得十分逼真。</p><p class="ql-block">(12)劉副官(楊源深)挎上盒子槍,頗有副官的范兒。</p><p class="ql-block">(13)刁小三(馮春生)一句“我還要搶人呢”,把個潑皮無賴刻畫得入木三分。</p><p class="ql-block">(14)其余演員(趙巖、高志成、李福林)也都表演的十分出色。</p><p class="ql-block">2,樂隊</p><p class="ql-block">(1)琴師白武忠是劇組的一棵臺柱,樂隊的核心非他莫屬。試想,如果沒有白武忠精湛的京胡伴奏,該劇組也是沒法成功的。更需提及的是,白武忠不但能拉京胡,更在于他對劇中各個演員演唱特點的迅速適應(yīng),也就是臨場的把握恰到好處,功夫可謂一流。</p><p class="ql-block">(2)女樂師楊秀芳、耿麗影的洋琴和二胡,演奏水平很高,能直接為全劇伴奏,為樂隊增添了色彩。正所謂巾幗不讓須眉。</p><p class="ql-block">(3)方陸鵬的笛子、嗩吶在樂隊中起到獨特的作用。陸鵬的組織能力在樂隊中也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p><p class="ql-block">(4)薛曉林的手風(fēng)琴、于呈祥的京二胡(甕子)、于德水的月琴,也都各有特色,為整個樂隊伴奏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應(yīng)該講功不可沒。</p><p class="ql-block">(5)鼓佬。王保華、王學(xué)浩沒有出場的時候打鼓,有時方陸鵬也頂替。也都是趕鴨子上架,邊學(xué)邊實踐。</p><p class="ql-block">(6)鑼、鐃鈸、大鑼等由劉金龍、孟廣祺、翟占彪負責(zé),除孟廣祺稍固定一些,其余人均兼有角色,都是穿插頂替,樂隊節(jié)奏統(tǒng)一,和諧完美。</p><p class="ql-block">整個樂隊?wèi)?yīng)該在全劇的演出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更好地配合了演員的演出,能夠達到如此好的舞臺效果,這在拍戲前是沒有想到的。感謝樂隊的精彩表演!</p><p class="ql-block">3,舞美人員</p><p class="ql-block">付彥芳對全劇角色的動作設(shè)計對這些初次登臺的的知青而言,起到了穩(wěn)定軍心的作用。舞臺角色的一招一式,尤其是集體動作要求的一致、整齊,是很多人的短板。付彥芳憑借其深厚的舞蹈功底及對全劇人物的理解和把握,動作編排得恰如其分,與我們后來看到的中國京劇院的演出錄像相比,除難度稍遜之外,幾乎沒有太大差異,真是難能可貴。</p><p class="ql-block">李志剛在美工化妝方面的專長,不知是何時造就而成的。全劇演員的化妝均出自他手,包括阿慶嫂和沙奶奶。演出過程中天氣炎熱,他又給主要演員及時補妝,其耐心細致令人敬佩。后來新四軍等眾演員自己動手學(xué)會了化妝,才幫他給解了不少困難。但他從來沒有過任何怨言,默默地為劇組工作著。志剛?cè)粼诰湃驴吹轿业奈恼?,也?yīng)該感到欣慰吧!</p><p class="ql-block">4,至于在全劇演出過程中,為服裝、道具及其他劇組配套用品而付出辛勤勞動的同志,還有對全劇編排等方面提出寶貴建議的同志,因年代久遠,記憶不清,在此我謹向這些無名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六,劇組的結(jié)局</p><p class="ql-block">革命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在額濟納旗出了名,劇組在5301部隊、5302部隊、5303部隊、高炮團、邊防站等駐額旗部隊和賽漢陶來公社、蘇木淖爾公社、紅旗隊等地方單位巡回演出了近20場。</p><p class="ql-block">劇組在額旗完成全部巡演任務(wù)后,王鳳江指導(dǎo)員提出再在農(nóng)場四連演出一場作為最后的收場戲。經(jīng)過短暫的總結(jié)全部人員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去促生產(chǎn)了。</p><p class="ql-block">但是樣板戲所帶來的熱潮并未散去,此時旗宣傳部啟動了排演樣板戲的程序,以旗烏蘭牧騎宣傳隊為主,吸收部分天津知青排演了,《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劇目的折子戲,參加當(dāng)時酒泉地區(qū)文藝匯演。</p><p class="ql-block">為什么不以已經(jīng)基本成熟的農(nóng)場《沙家浜》劇組去參加地區(qū)匯演,以充分體現(xiàn)額濟納旗的文藝水平,是我始終不得其解的??赡苁菦]有宣傳部門和專業(yè)文藝團體的介入,有損其管理水平和形象吧!部分主要演員在旗宣傳部的調(diào)令下,又到旗上集中排練。額旗的折子戲在地區(qū)文藝匯演中又獲得了成功。返回旗上后會演人員再次解散。此時《沙家浜》劇組已經(jīng)在時間的流逝中無聲無息地消失了,劇組人員也各奔東西,為自己的前途而拼搏。因為劇組終究不是自己的歸宿,留下的只是美好的回憶和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p><p class="ql-block">至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老知青們再次回到第二故鄉(xiāng),當(dāng)?shù)馗咐相l(xiāng)親津津樂道的仍舊是當(dāng)年的《沙家浜》,大家繪聲繪色地談?wù)撝?dāng)時的扮演“郭建光”、“阿慶嫂”、“刁德一”,還有那?立不倒的“十八棵青松”……</p><p class="ql-block">以天津知青為主組建的《沙家浜》劇組,是那個時代的產(chǎn)物,它所迸發(fā)出來的閃光,既表達出廣大知青對黨和國家的忠誠,也體現(xiàn)了這個群體的多才多藝,正是借助于這個平臺,加之個人的拼搏和努力,才取得了這一輝煌的成就。</p><p class="ql-block">東方漸亮,我閉目沉思,眼前仿佛又浮現(xiàn)出王保華飾演的郭建光率領(lǐng)著新四軍戰(zhàn)士在風(fēng)雨雷電中巍然挺立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近照。</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中王保華飾演郭建光的劇照。</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中王保華飾演郭建光的劇照。</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中十八棵青松的劇照。</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時旗革委會、農(nóng)場軍代表領(lǐng)導(dǎo)與劇組演職人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革命文藝學(xué)習(xí)班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折子戲《紅燈記》李奶奶與李鐵梅劇照。</p> <p class="ql-block">折子戲《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與獵戶李勇奇劇照。</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在酒泉地區(qū)參加折子戲匯報演出。飾演紅燈記巜痛說革命家史》中的李玉和。當(dāng)時在十幾個李玉和中獲得“最佳李玉和”。當(dāng)時的鐵梅由焦鳳榮飾演,李奶奶由丁逸文飾演。</p> <p class="ql-block">閆力飾演《沙家浜》劇中A角阿慶嫂。</p><p class="ql-block">閆力后成為解放軍一員。</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劇中衛(wèi)生員劇照,郭平飾演。</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劇中衛(wèi)生員郭平身背藥箱。</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劇中B角阿慶嫂由二批知青李莉莉飾演,中間彈琴者即是李莉莉,已經(jīng)是解放軍戰(zhàn)士。</p> <p class="ql-block">額濟納旗與蒙文國交界,屬于邊境地區(qū),這是當(dāng)時通行的“護照”。</p> <p class="ql-block">1972年12月額濟納旗召開首次知青代表大會,這是會議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正在駕駛履帶式拖拉機進行作業(yè)。</p> <p class="ql-block">武裝基干民兵的基本刺殺動作。</p><p class="ql-block">右側(cè)為本文作者。</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在農(nóng)場持槍騎駱駝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當(dāng)年劇組演職員的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在自娛自樂拉二胡。</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劇組樂師方陸鵬騎駱駝全副武裝巡邏戈壁沙漠。</p> <p class="ql-block">額濟納旗巴彥陶來農(nóng)場知青的生活工作學(xué)習(xí)照片。</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參加天津知青紀念赴額旗支邊56周年活動。</p> <p class="ql-block">右側(cè)為本文作者。</p> <p class="ql-block">左側(cè)為本文作者。</p> <p class="ql-block">右側(cè)為本文作者。</p> <p class="ql-block">中間為本文作者。</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聚集中心:額旗大禮堂;</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已經(jīng)貼上“文物保護”的標(biāo)識。</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聚集中心:額旗大禮堂;</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已經(jīng)貼上“文物保護”的標(biāo)識。</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聚集中心:額旗大禮堂;</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已經(jīng)貼上“文物保護”的標(biāo)識。</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聚集中心:額旗大禮堂;</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已經(jīng)貼上“文物保護”的標(biāo)識。</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聚集中心:額旗大禮堂;</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已經(jīng)貼上“文物保護”的標(biāo)識。</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額旗修建的“水塔”,如今也變成了“文物保護”。</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額旗修建的“水塔”,如今也變成了“文物保護”。</p> <p class="ql-block">“額濟納旗知青林”設(shè)在巴彥陶來蘇木鎮(zhèn)昂格茨音陶來嘎查村。這是該村的“旅游景區(qū)示意圖”。</p> <p class="ql-block">“額濟納旗知青林”</p><p class="ql-block">設(shè)在巴彥陶來蘇木鎮(zhèn)昂格茨音陶來嘎查村。</p><p class="ql-block">這是該村的“旅游景區(qū)示意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