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鶯語和人詩?!卑荼叹G,青團飄香,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p> <p class="ql-block">清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古人尊重自然,遵循規(guī)律,會根據(jù)二十四節(jié)氣和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變換,選擇適宜的食材,借助不同的食物,順應不同的事物性質(zhì)和味道,葷素搭配,五味調(diào)和,制作出相應的風俗食物。這些美食不單單是舌尖上的絕妙享受,更是對古老文化的虔誠傳承。而清明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五個節(jié)氣,人們除了祭祖掃墓,同時會采摘艾草,薺菜、馬蘭頭、春筍等當季的野菜制作傳統(tǒng)食物,來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4月5日,微微細雨下,賓王中學 714 班五位充滿活力的同學踏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尋味之旅。在這個清明時節(jié),他們將一同悉心品味這些美食,深切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迷人魅力,將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p> <p class="ql-block">天空中雖然飄著毛毛細雨,但那片生機盎然的山野依然深深吸引著傅禹心、張福智、高仁挺、吳宇程、朱泓瑜這五位同學。他們穿梭于山間田野,盡情采摘艾草、薺菜、馬蘭頭、茶葉、豌豆和春筍等食材。他們帶著滿心的歡喜,雀躍在綠意盎然的大自然中,仿佛是在尋找著中華文化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帶著滿滿的收獲,同學們回到了廚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搗青草為汁,和粉作粉團,色如碧玉?!?清明粿,作為清明食俗的典型代表。</span>同學們先將散發(fā)著清香的艾草洗凈、煮熟,搗成細膩的艾草泥,再與糯米粉混合,便可以揉成一個個翠綠的青團。然后用搟面杖搟出一張張圓圓的青團皮,包上拌好的芝麻花生紅糖餡;炒熟的臘肉鮮筍餡,就可以制作出清香的甜口和咸味的清明粿了。咸口的包成餃子型,甜口的包成三角形,還可以用模具壓出漂亮的圖案做成圓圓扁扁的艾草餅。在奶奶手把手的指導下,同學們紛紛爭先恐后地比試起來。做好的清明粿上籠蒸過后翠綠的顏色宛如春天的氣息,輕咬一口,仿佛將整個春天的氣息都納入了口中。</p> <p class="ql-block">將在田間采集的薺菜洗凈焯水后切碎,與豆腐等食材拌成餡料炒熟,包入豆皮中,裹緊兩邊折疊滾成圈,便做成了一個個圓鼓鼓的薺菜素包,將春日的鮮味包裹其中。奶奶教得仔細,同學們自然是學得非常認真不敢馬虎。不一會兒,兩大盤素包就包好了。鍋里倒入一點點食油,輕輕地把素包放入鍋內(nèi),翻轉(zhuǎn)煎上幾秒,金燦燦的豆皮脆裹著鮮美的野菜,一口下去深深的滿足感不可言喻。</p> <p class="ql-block">野外的馬蘭頭也是需要洗凈焯水切碎的,再配上新鮮的五花肉和豆腐,與餛飩皮完美融合。有了包清明粿和素包的經(jīng)驗后,同學們不必再請教奶奶,個個自己琢磨著哪種包法最具義烏特色,認真的樣子讓人生心歡喜。</p><p class="ql-block">水開下鍋,白色的餛飩皮里浮現(xiàn)著若隱若現(xiàn)的綠色,馬蘭頭獨特的香味彌漫著整個廚房,入口更加讓人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將同學們現(xiàn)采的茶葉加入煮熟破殼的雞蛋中,過上十幾分鐘,茶葉的香氣便滲入雞蛋中,咬上一口,淡淡的茶香即刻從嘴角散開沁入心扉。</p> <p class="ql-block">雪菜春筍作為一道時令佳肴,鮮嫩的春筍與雪菜相互交融,那可是舌尖上的春天交響曲啊。這道美食全程由朱泓瑜同學掌勺,其他同學聚前觀摩切磋。那一刻,真摯的友誼之花開滿每個同學心間,純潔的同學情甚是令人羨慕呢。</p> <p class="ql-block">豌豆、臘肉與糯米的相遇,成就了一碗美味香糯的豌豆糯米飯,尤其土灶熄火后烘出的那一層金黃香脆的鍋巴,從此鐫刻深深在了孩子們的記憶中。</p> <p class="ql-block">在制作過程中,同學們還了解到了許多與這些美食相關(guān)的典故和詩詞。比如,青團的背后有著古人對先人的思念之情;“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則讓人對薺菜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清明食俗中的美食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承載著祖先們的智慧和情感。食俗的傳承遠遠不只是美食的代代相傳,更是一種文化的薪火相繼,它承載著祭掃先人的深厚情感,它令人們在品味美食的美妙瞬間,感知著時節(jié)的變遷,追思先人,感恩生活的點滴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當今時代,清明食俗依舊承載著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沉熱愛與執(zhí)著堅守。無論是在其樂融融的家庭聚會中,還是在歡聲笑語的社交場合,這些美食皆成為人們傳遞情感、共享歡樂的溫馨媒介。</p> <p class="ql-block">通過這次尋味之旅,714班這五位同學不僅體驗到了親手制作美食的樂趣,更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傳承和弘揚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p> <p class="ql-block">讓我們一起跟隨他們的腳步,感受這獨特的清明味道,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精髓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