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心中總有個問題一直在左右著我繪畫的思想。就是有一位朋友想要叫我?guī)退嬕环鶎懸獍咧駠嫞f這是咱們家鄉(xiāng)九嶷山的有名植被,意境新穎,意義深遠。于是,我便有意識地思考著與斑竹相關(guān)的信息,看能否找到與我意境有共鳴的思想火花。畢竟這是寫意畫,立意要在筆墨前。但,正是這一些舉動,卻觸動了我內(nèi)心深處的靈魂,觸動了我長期以來對斑竹隱藏的迷惑。常言道:用人要在疑處不疑,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磥砦也皇亲鰧W問的行業(yè),要想畫好這幅畫,也得了解一下是有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 斑竹,是九嶷山的特色竹類,因上面布滿了許多羅紋狀的斑點,故叫斑竹,又名湘妃竹。其生長的環(huán)境要求高,只在九嶷山生長,從不外遷,可謂是堅貞不屈,用心良苦。有人說這是淚竹,還不如直接說這就是舜帝二妃的淚跡,這話題就此展開了幾千年的人們探索了。我們都知道,不管中國歷史,還是古希臘古羅馬歷史,人類文明的起源最早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譬如斑竹,曰其舜帝南巡,駕崩于蒼梧南蠻之野九嶷,后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得知舜帝仙逝消息,便千里迢迢展開了尋夫的偉大征程??山Y(jié)局終究是惋惜啊!二妃沒能如愿見到舜帝,悲傷之際,抱竹痛哭,淚透竹心,投江自盡,感天動地。于是,青竹便成了淚竹。唐朝詩人高駢有詩詠“虞帝南巡去不還,二妃幽怨云水間”。偉大的領(lǐng)袖毛主席在《七律.答友人》文中嘆惜道: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那么,歷代文人雅士為何總把“淚”字與帝王妃子相并在一起寫文章,我心中的疑惑想必就有以下的求解了。</p> <p class="ql-block"> 細數(shù)歷代帝王與妃子之間真摯的感情略數(shù)有一二。娥皇、女英當初嫁給舜帝時,記載的是堯年老時,為部落首領(lǐng)繼承之事到處尋找有賢德之人。幸,舜道德高尚,在家為人憨厚,對父瞽叟頑和繼母囂,弟象尊敬有加,贏得鄉(xiāng)間鄰里一片贊賞。結(jié)果被堯發(fā)現(xiàn)后培養(yǎng)成接班人,世稱這種體制為“禪讓制”。堯還把愛女娥皇、女英許配給舜,作為扶助、試探舜帝是否符合接班人應(yīng)該百的能力。從形式上講是屬于父母媒約,但舜為人端正,二妃心悅誠服。每次舜父親、繼母、弟欲陷害舜帝時,娥皇、女英都想盡辦法解決困難,至使舜帝順利登上部落首領(lǐng)寶座。后來類似于歷代帝王取得最高權(quán)力一樣,身邊最親近的人并不是負擔,很大程度上是事業(yè)成功的推動者。如:劉邦與呂姬,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朱元璋與馬皇后,無不是陪伴他們走上帝王之路的典型例子。她們用以身作則影響夫君,母儀天下,在帝王最難決策天下大事時,審視度勢,正確判斷。爾后又收斂銳氣,后宮韜光養(yǎng)晦,做個賢內(nèi)婦。因此,才出現(xiàn)大漢盛世,貞觀之治,大明中興的繁榮景象。然,娥皇、女英在部落時期的年代里,人們對個人感情的觀念,因條件影響,有時往往也是緩和帝王與前朝矛盾的化解劑。可面對自然惡劣的二妃千里尋夫,困難重重是難以想象的。這不僅讓我們懷疑舜帝南巡的目的非簡單也,因為離開妻兒來到蒼梧之野南巡是需要彼此理解與支持的。否則,這其中的問題和玄機會成了歷史的不解之謎。</p> <p class="ql-block"> 舜帝當選部落首領(lǐng),是堯指派娥皇、女英的協(xié)助之下才順利完成的??梢?,娥皇、女英也不是等閑之輩,在當時部落首領(lǐng)里是典型的皇家貴族。舜南巡時,已把部落首領(lǐng)之位讓給了禹,禹掌管天下大權(quán),可以不讓二妃南赴荒野尋舜帝的。莫非,娥皇、女英在部落受到排擠,又聽說舜駕崩江南九嶷,于公于私、合情合勢,結(jié)果也不至于投江自盡,一去不歸??梢?,部落、奴隸、封建時代的王朝,帝王與妃子往往真正的愛情較少,即使有,或許也是悲劇傳千古。如:“垓下之戰(zhàn)”的項羽和虞姬,四面楚歌,悲涼自吻;漢武帝與李夫人,病入膏肓仙逝后,由于過渡思念,寫下凄涼的《落葉哀蟬曲》、《李夫人賦》;三千寵愛于一身的唐玄宗與楊貴妃,最后馬嵬坡下白綾斷,梨花開時捎夢還。即使不是妃子香消玉散,一代女皇武則天,雖勇于參政,因勢利導(dǎo),被迫卷入政治,最后也只能立個無字碑,讓后世之人分析與猜測她心中的憂傷,不也是一種荒涼的結(jié)局嗎?身在宮中是命運給你的尊貴,縱使你有亭亭玉立的身材,回眸一笑傾城的魅力??商一ㄊ㈤_有間時,今春哪知明春事。那些皇室貴族的女人,即使萬千寵愛你一身,如果不懂得避開政治鋒芒,放在朝野上去沾得春風滿面開,遲早會是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唐中宗與和思皇后的趙氏,唐睿宗與肅明皇后的劉氏,均為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宮廷斗爭的宿影。試問像武則天的膽魅與能力,歷史上女人又有多少?因為,在政治面前,事關(guān)國家榮辱興衰,有時連帝王都拯救不了妃子的命運。</p> <p class="ql-block">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斑竹留下的淚珠,雖說是娥皇和女英對夫君舜的思念所為,但留給世人的思考是耐人尋味的。無論是基于政治,還是從家庭利益的角度出發(fā),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封建思想,至今還是社會上的不良習俗。因為它沒有遵循個人情感,完全以經(jīng)濟價值來權(quán)衡兒女情長,使女人成為各自家族利益的代言人。美麗的女人吶!你是男人奮斗之臂,生命之酒。因為有你生活才滋味萬千,因為有你事業(yè)才充滿活力。你風姿卓立地散發(fā)出的芬芳,就像春天般的晨光,給人無限期待;你豐艷雍容的儀態(tài),又像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無論帝王還是凡夫,只要臨近你的瑤池,就有見月心開,見花欲燃的沖動感,你使多少英雄好漢像苦行僧似的上下求索。若你身為美麗的公主,要寵辱不驚、名利皆忘、情愛渝篤,自創(chuàng)價值,方為立身之本,處世之方。不然,娥皇女英留下的斑竹淚,就枉費千年苦心了。</p> <p>本文為原創(chuàng),僅個人觀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