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愛情與命運<br>電影《流浪者》觀后<br>作者 特立(TERRY)</h3> <h3>拉茲之父</h3> <h3>拉茲之母</h3> <h3>絕望的拉茲</h3> <h3>歡樂的麗達</h3> <h3>(1)自打1955年印度黑白片《流浪者》在中國上映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六十九個年頭。但電影里的故事情節(jié)與音樂仍然記憶猶新,時常浮現(xiàn)在筆者腦海,還時不時不由得哼唱幾段里面的歌曲,如“拉茲之歌”,“麗達之歌”等。如今本人已是七十多歲的人,每每在手機上看到《流浪者》的片段或整部影片時總會重溫舊夢喚起少年時代的許多回憶,心潮澎湃,熱淚盈眶!<br>這樣的情懷不知現(xiàn)在的年輕人能否理解,也許會說,至于嗎?那就且聽我慢慢道來。<br>《流浪者》男主人公拉茲的扮演者叫拉茲·卡普爾(Raj Kapoor ,1924年12月14日~1988年6月2日)出生于印度白沙瓦電影世家,(其父卡普爾Prithvi Ra Kapoor,1906-1972是從默片到40年代末印度第一演員)。拉茲深受其父表演藝術(shù)的影響和熏陶,對電影情有獨鐘,自幼隨父當過電影和戲劇的場記、演員以及后來當過副導(dǎo)演導(dǎo)演,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1948年拉茲導(dǎo)演了自己的處女作《火》一鳴驚人,受到印度民眾和電影界的一致好評。<br>1950年拉茲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電影公司——拉茲·卡普爾電影制片廠。那個時代制作電影盛行以自己的名字作為制片廠的名字,如太平洋島國斯里蘭卡有個叫做阿蘇卡的著名電影制片廠;有部叫《阿蘇卡》的同名電影,描寫女主人公阿蘇卡為愛而大起大落的悲劇人生,故事情節(jié)新穎跌宕引人入勝。<br>拉茲·卡普爾多才多藝,集編劇、導(dǎo)演、演員、美工、制片人、獨唱演員等于一身,主演過近百部影片,多次榮獲國際大獎。1951年,拉茲自編自導(dǎo)自演的《流浪者》與1953年由比麥爾·洛埃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卓越電影《兩畝地》于1955先后在中國上映引起巨大轟動,而《流浪者》更勝一籌。<br>正當拉茲幾十年的演藝生涯興旺發(fā)達時,1988年,時年64歲的拉茲·卡普爾不幸因病去世,一顆世界電影巨星隕落了!拉茲的逝去不僅是印度人民失去一位卓越的電影制片、導(dǎo)演和演員,也是世界電影業(yè)的巨大損失,尤其對中國觀眾來說是這樣的。</h3> <h3>法庭上的拉茲</h3> <h3>審判拉茲的法庭</h3> <h3>為拉茲辯護的麗達</h3> <h3>復(fù)仇的魔鬼扎卡</h3> <h3>少年時代的好朋友</h3> <h3>(2)電影《流浪者》最吸引人的原因就是它深刻的社會意義,委婉的故事情節(jié),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另外它還具有印度宗教特有的神秘色彩,讓人受益匪淺。拉茲在影片中除主演拉茲本人還自唱動聽的主題曲“拉茲之歌”和“驕傲的心被俘去了”給人以美的享受。<br>該片于1951年12月14日在印度一上映就名聲大噪,1953年獲得第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大獎提名和最佳影片獎,暢銷于世界各地,為印度贏得了巨大榮譽。1955年在中國放映《流浪者》后好評如潮,贊不絕口,引起轟動;他演唱的“拉茲之歌”在中國大地更是廣為傳唱經(jīng)久不衰!<br>《流浪者》一開始就緊抓觀眾眼球——殺人犯拉茲被帶上法庭被告席,而被殺者竟然是自己的生父。這一具有轟動效應(yīng)的場面令人難以置信,讓觀眾迫不及待想知道后續(xù)的故事情節(jié)。而當?shù)谝淮螕温蓭煹柠愡_出現(xiàn)在法庭上為拉茲辯護法庭嘩然,更令原告也就是麗達的繼父拉貢納特大為震驚。隨后在麗達面對拉貢納特的質(zhì)問中才慢慢揭開二十多年塵封的不幸往事。<br>原來就是拉茲的生父,大法官拉貢納特堅信“賊的兒子就一定是賊”這一荒謬論調(diào),錯判了盜賊的兒子扎卡使他成了真正的賊,毀了他的前程。為了報復(fù),出獄后的扎卡把拉貢納特已有身孕的妻子麗列趁其不備掠走,不久又放回來。而拉貢納特最終由于家族地位和愚昧的世俗觀念拋棄了自己善良無辜的妻子。此后妻子麗列在一個凄風苦雨之夜在大街上生下兒子拉茲??嗝睦濋_始了坎坷不幸的人生,后來成為罪犯。<br>從小在平民窟受盡欺凌長大的拉茲在學校班里成為麗達的好朋友;但由于受到社會的歧視和凌辱,少年拉茲不得不棄學,初次偷竊面包成為階下囚,出獄后成為扎卡偷盜集團的一員開始了行竊生涯。然而無巧不成書,拉茲在一次行竊中碰巧偷了麗達的手提包,但沒認出貴族氣質(zhì)的麗達。由于麗達的善良和美貌使他不忍心獲取坤包而翻墻假設(shè)抓住所謂的竊賊,歸還了麗達,讓麗達非常感激。<br>在另一次行竊中,當拉茲被警察追捕躲進一家大院進入豪華客廳,被錯認成修理鋼琴師躲過抓捕。警察走后,拉茲和眼前的女主人隨便聊天時無意中驚訝地發(fā)現(xiàn)桌上擺著麗達少女時代的照片。這一意外發(fā)現(xiàn)使他如獲至寶大為驚喜!眼前這位妙齡女郎竟然是多年前的女友麗達,于是他把麗達帶到他家。麗達同樣驚訝地看到墻上掛著自己的照片,兩個失散多年的戀人立馬喚醒了塵封已久的美好回憶……</h3> <h3>抱著受盡欺凌的拉茲</h3> <h3>拉貢納特的荒謬論調(diào)</h3> <h3>扎卡收留拉茲去偷竊</h3> <h3>出獄后見到母親的拉茲</h3> <h3>行竊被追捕闖入麗達家</h3> <h3>(3)至此,伴隨著歡快而傷感音樂的苦澀愛情進入電影的主線。麗達回到家中仍然興奮不已,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陶醉在往日的回憶和現(xiàn)實的夢境中。于是她感情的閘門打開,情不自禁在鋼琴上自彈自唱起《愛情來到我心間》。 <br>啊!愛情來到了我心間,我又好想重新回到童年。<br>世界上唯有他最親近,從那童年時候起就記心間。<br>?。∥宜瓮娜酥挥兴?,我所懷念的人只有他。<br>我的心上人你快來吧!能不能讓我很快的看見你呀?<br>啊!愛情來到了我心間,我有好想重新回到童年。<br>世界上唯有他最親近,從那童年時候起就記心間。<br>麗達借助優(yōu)美曲調(diào)抒發(fā)了心中愛的喜悅,直到她的繼父拉貢納特因公晚點回到家中吃晚飯時仍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就餐時,麗達在繼父面前仍然無法掩飾內(nèi)心的喜悅。于是繼父問她是否得到了什么寶貝,麗達卻滔滔不絕告訴繼父,她戀愛了。而繼父對她的戀愛感到唐突,對她的戀愛觀表示懷疑和擔憂,并尖刻地盤問她幾個問題引起爭執(zhí),結(jié)果父女倆不歡而散。<br>鏡頭一轉(zhuǎn),麗達不顧繼父的反對繼續(xù)與拉茲接觸。兩人來到海濱,在水里嬉戲,在沙灘上打斗哄鬧,盡情享受著兩人世界,直到晚上還在湖面小船上享受著美好月光。麗達趁著月光興致大發(fā),在歡快樂曲的前奏結(jié)束唱起《如果你走在幽靜的小路上》: <br>如果你走在幽靜的小路上,請你把我的心帶在身旁,我親愛的人。<br>啊,請你帶上我的心,我要把心中柔情向你獻上,我要向你獻上。<br>哦,你呀,美麗的月亮啊,從天邊看一看我。<br>我對你說出了心里的話,我對你打開了青春的心,<br>哦,月亮啊,美麗的月亮??!<br>哦,你呀,美麗的月亮啊,從天邊看一看我。<br>我對你說出了心里的話,我對你打開了青春的心,<br>哦,月亮啊,美麗的月亮?。?<br>那甜美的曲調(diào)起起落落,每分每秒都表達著柔情愛意。那一幕幕伴著美妙音樂的浪漫畫面讓觀眾聚精會神地觀賞聆聽,心潮澎湃!那歌曲里兩個戀人間彼此脈脈溫情的真誠流露;那月光下羞羞答答的含蓄愛戀的真心表白;那伴著云來月隱,云過月明,把戀人的蜜意柔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兩顆苦戀的心沉浸在久違的甜蜜愛情中……。最終兩個戀人的擁抱親吻在船帆的遮掩下,在水面上漂浮閃動的月影和波紋中消失。這一讓戀人陶醉在甜蜜愛情中;讓觀眾欲看又止,欲罷不能的新穎別致的愛情表達手法盡享共鳴!這是甜美音樂中展現(xiàn)的一副副多么唯美的愛情畫面呀!</h3> <h3>重逢的兩個相愛的人</h3> <h3>無法言表的純真愛情</h3> <h3>纏綿浪漫陶醉在一起</h3> <h3>月亮慶賀他們唱情歌</h3> <h3>甜蜜愛情蕩漾在水面上</h3> <h3>(4)麗達痛痛快快逍遙了一整天后很晚回到家中,卻遭到繼父的嚴酷斥責不歡而散!而晚上拉茲卻和扎卡不期而遇并受到他的威脅回到家中,在復(fù)雜的心境中做了一個可怕的夢。在睡夢中,一個帶有印度宗教色彩的夢境困擾著他:伴著滾滾濃煙,憂郁傷感的夢幻歌舞,拉茲掙扎著來到麗達眼前。麗達終于見到拉茲,隨著歡快音樂用歌舞表達著從少女時代就對拉茲的深情厚意,渴望他們永不分離。<br>突然在通往幸福的路上碰到扎卡手持匕首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身軀逐漸變大,把他們活活撕扯分開。拉茲叫天不應(yīng),叫地不答,陪伴他們的三頭女神佛像隨之傾倒……整個舞蹈充滿異域風情和宗教色彩,把寓意深遠的夢境渲染的惟妙惟肖。<br>這段以歌舞相伴的殘破夢鏡,暗示拉茲與麗達的戀情阻力重重難以實現(xiàn)。拉茲大汗淋漓從噩夢中驚醒,緊緊抱住母親發(fā)誓要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但殘酷的現(xiàn)實讓他無論到那里做工都受到歧視甚至被開除,只好以狗相伴……加之拉貢納特的極力阻止他與麗達來往和扎卡施加的巨大壓力使拉茲大為沮喪一蹶不振。<br>此時,麗達已多日不見拉茲,思念之心與日俱增。盡管她那炙熱燃燒的愛情之火被繼父無情地打入低谷,但無法改變她對拉茲的一往情深,反而更加強烈地思念自己的愛人。麗達無時無刻都在思念拉茲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晚上;那種忍受思念與苦戀的煎熬,讓她不由得在鋼琴邊如泣如訴彈唱起《麗達之歌》:<br>你是我的心,你是我心靈的歌,你是我的心,你是我心靈的歌。<br>快來吧,趁現(xiàn)在黑的夜還沒散,你快來吧,你快來呀我的愛!<br>啊,抬頭只見月亮在窗外,不見我心上人兒來,只有我一人獨身徘徊。<br>再過片刻那東方就要發(fā)白,我的心上人,你呀為什么還不來?<br>對著這片淡淡月光,我在想念你,心中充滿愛。<br>你是我的心,你是我心靈的歌,你是我的心,你是我心靈的歌。<br>快來吧,趁現(xiàn)在黑的夜還沒散,你快來吧,你快來呀我的愛!<br>長久等待你,我的心中多么焦急,長久等待你,我的心中多么焦急。<br>從夜晚到天明,整夜我都在盼望著你。曙光將升起,你呀在哪里?<br>親愛的我和你永遠也不分離,朦朧中我好像和你在一起。<br>星星落天發(fā)亮還不見你到來,可聽見我一聲聲的呼喚你?<br>可聽見我一聲聲的呼喚你?可聽見我一聲聲的呼喚你?</h3> <h3>寓意深遠的恐怖夢境</h3> <h3>三頭巨神在夢境中坍塌</h3> <h3>夢醒向母親發(fā)誓不做小偷</h3> <h3>思念拉茲唱起《麗達之歌》</h3> <h3>拉茲在麗達睡夢中到來</h3> <h3>(5)那天夜晚,麗達那撕心裂肺的吟唱“麗達之歌”的思緒直到疲憊之至,終于在床上趴著睡著。而當拉茲翻窗進來撫摸她時卻被繼父的敲門聲打斷……那痛斷肝腸,苦苦思念愛人的滋味讓人感動落淚!而墜入情網(wǎng)的拉茲同樣深陷在多日不見麗達的極度傷感中,整天失魂落魄萎靡不振。<br>一天晚上拉茲思念麗達心切,獨自來到他和麗達幽會的地方,想起過去的苦難與不久前和麗達度過的美好時光。拉茲思緒萬千,看著此時的凄涼情景,顧影自憐用小刀在樹上刻著麗達的名字傷感地唱起《驕傲的心被俘去了》:<br>我只愛你一個人,驕傲的心被俘去了。我只愛你一個人,驕傲的心被俘去了。<br>我又唱我又哭,我的心神恍惚;我又唱我又哭,我的心神恍惚;<br>我的肝腸痛欲斷,我的心意多慌亂;這是深深的愛情,使我淚流滿面;<br>我們兩個人是形影不離,我知道我已經(jīng)把它愛上了。<br><br>烏云也不能夠留住雨水,眼眶又怎么留夠住眼淚?<br>留不住眼淚,留不住眼淚,淚珠像雨往下滾。<br>我又唱我又哭,我的心神恍惚;我又唱我又哭,我的心神恍惚;<br>愛情就是這樣有甜有苦,我又笑我又哭,我的眼睛模糊。<br>臉上掛滿了滾滾淚珠,憂愁好像飄來的云霧,飄來一片云霧。<br><br>它帶來雷雨,帶來心酸的眼淚。<br>我又唱我又哭,我的心神恍忽;我又唱我又哭,我的心神恍忽;<br>我只愛你一個人,驕傲的心被俘去了。我只愛你一個人,驕傲的心被俘去了。<br>我又唱我又哭,我的心神恍惚;我又唱我又哭,我的心神恍惚;<br>麗達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思念之心來到拉茲家。她沒見著拉茲,卻從他母親那里得知拉茲極其悲慘的身世和遭遇。于是她來到曾經(jīng)約會的小樹林,看著拉茲的孤獨背影充滿無限的愛和同情,決心幫助他重新開始生活。</h3> <h3>麗達看望絕望中的拉茲</h3> <h3>拉茲向麗達傾述一切不幸</h3> <h3>拉茲無家可歸與狗相伴</h3> <h3>扎卡正在掐死拉茲的母親</h3> <h3>拉茲終于殺死惡魔扎卡</h3> <h3>(6)然而禍不單行,一天晚上,扎卡領(lǐng)著他的盜竊團伙在搶劫一家銀行時被警方追捕躲進拉茲家。當拉茲的母親發(fā)現(xiàn)他是仇人扎卡時就大聲痛斥他滾出去,于是扎卡拼命往死掐拉茲的母親。正在此時,拉茲趕到家中與扎卡廝打起來。最終拉茲在兩人你死我活的拼搏中殺死惡貫滿盈的扎卡再次入獄。<br>與此同時,拉茲也知道了原來他和母親的一切不幸遭遇竟然是他的親生父親一手造成。他怒火滿腔決心殺死父親,于是在一個夜晚越獄潛入拉貢納特家。他正要舉刀殺死其父,不料碰碎麗達相框的玻璃,正在遲疑中被其父奪過匕首把他制服……。<br>電影接近尾聲,鏡頭又回到影片開始時的法庭場景。拉茲在律師麗達的全力辯護下被判刑三年;大法官拉貢納特終于承認了自己的荒謬論調(diào)害了自己和妻兒受到良心的裁判。服刑前,拉貢納特帶著一顆懺悔贖罪的心去監(jiān)獄看望了自己的兒子拉茲;而麗達在與拉茲的最后告別中淚流滿面難舍難分……。<br>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經(jīng)濟的貧窮落后狀況與印度相差無幾,但那時印度對人性的本質(zhì)認識卻比中國人進步了二十年。印度電影《流浪者》大膽而強有力地批判了“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倍菚r中國上層社會與拉貢納特如出一轍的荒誕論調(diào)“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卻大行其道。以致1966年文革初期極端反人性的荒謬論調(diào)“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 的反動血統(tǒng)論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在黑暗時代爬行的中國知識分子前赴后繼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像遇羅克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br>另外就是,無論什么題材的印度電影,優(yōu)美生動的歌伴舞穿插在電影始終:以歌敘事,以舞說情,信手拈來。影片《流浪者》把歌舞與故事巧妙揉在一起表達了更高的思想和藝術(shù)境界。<br>作為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愛情片,能大膽融入揭示重大的社會時弊,說明印度社會還是比較寬容的。把苦澀而甜蜜的愛情通過優(yōu)雅音樂歌舞表現(xiàn)的如此細膩。觀眾在欣賞電影畫面、故事情節(jié)和演員演技,人物的心理刻畫準確、真實、感人而折服。影片《流浪者》經(jīng)歷了七十多個春秋仍然百看不厭,感人肺腑,難能可貴! <br>影片里暗示的社會上層家族的豪門意識根深蒂固。任何國家或民族都存在豪門家族意識,不過他們的豪門意識都是世襲的。中國也存在這種意識形態(tài),但與其他民族截然不同。<br>中國目前的所謂家族豪門意識是階級斗爭的產(chǎn)物而不是世襲的。不知什么時候社會上興起一股豪門家族意識在社會上盛行,耀武揚威不可一世。他們要么充其量是改開后經(jīng)過幾十年奮斗的暴發(fā)戶,要么是巧取豪奪的投機家,真正世襲的豪門家族沒幾家。</h3> <h3>拉茲看望車禍中垂危的母親</h3> <h3>拉茲決意殺死自己的父親</h3> <h3>拉貢納特受到良心的裁判</h3> <h3>話別將要服刑三年的拉茲</h3> <h3>麗達期盼拉茲早日歸來</h3> <h3>作者簡介:熊崇岐,筆名特立(Terry),1978年考入內(nèi)蒙古師范學院外語系,1982年畢業(yè)后先后在中學中專任英語教員,后期在內(nèi)蒙古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仍然當英語教員,職稱副高。在幾十年學校任教期間他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滿園桃李。擅長俄語的他曾在內(nèi)蒙古供銷學校兼任俄語課,并幾次赴俄羅斯當俄語翻譯。<br>他熱愛文學藝術(shù)和音樂,寫過詩作過畫也創(chuàng)作過歌曲,曾經(jīng)讀過不少世界名著,退休后又拿起筆桿開始寫作,已刊出《歐洲夢幻之旅》《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新疆旅游日記》《荒毛地》《歸綏市》《歸綏市的城門》《青城電影》《抓壯丁》《藍寶石的故事》《圖瓦的祭奠儀式》《伊爾庫茨克奇遇》《圖瓦中醫(yī)診所》《老三屆的考學之路》《母愛永恒》《難忘的學校樂隊》《墓葬文化》《果戈里故事簡介》《劉漢及其家人》《師生情》《珠海圓明新園》《惠州打工》《五十年代綏遠城》《龍的故事》《綏遠城西街》《神游深圳》《煉獄》《大串聯(lián)》《士兵之歌》《冰海沉船》《悲慘世界》《陳年往事》《教育的詩篇》《綏遠城的滿族》《鄉(xiāng)村女教師》《話說歸綏城門》《從歷史走來的青城》《經(jīng)典電影的魅力》《齊納爾巴圖》《遠去的歐洲系列》《戰(zhàn)爭與和平啟示錄》《復(fù)活》《共產(chǎn)黨員》《草原戀》《唐·吉訶德》《山西大院》《呼喚真善美》《臺灣三叔》《伊爾庫茨克火車站》《哈姆多瓦農(nóng)莊》《滿族服飾》《吃水不忘打井人》,再寫一篇《愛情與命運》以饗讀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