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紅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當?shù)亍耙簧椒炙募?,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氣候條件創(chuàng)造的農(nóng)耕文明奇觀,據(jù)載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中心區(qū)是元陽梯田。這里的梯田規(guī)模宏大,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元陽、綠春、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nèi)就有19萬畝。這里水源豐富,空氣濕潤,霧氣變化多端,將山谷和梯田裝扮得含蓄生動。</p><p class="ql-block">哈尼梯田與多依樹梯田緊緊相鄰。</p> <p class="ql-block">元陽哈尼梯田主要有三大景區(qū)。壩達景區(qū)包括箐口、全福莊、麻栗寨、主魯?shù)冗B片14000多畝的梯田,老虎嘴景區(qū)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畝梯田,多依樹景區(qū)包括多依樹、愛春、大瓦遮等連片上萬畝梯田。</p> <p class="ql-block">20世紀80年代經(jīng)一些攝影家的介紹,紅河哈尼梯田開始名揚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被它壯美的自然景觀所吸引。</p><p class="ql-block">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紅河哈尼梯田獲準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chǎn)增至45處。</p><p class="ql-block">隨著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申報成功,超越西班牙成為第二大世界遺產(chǎn)國,僅次于意大利。</p> <p class="ql-block">哈尼族墾殖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之中,無不奮力開田。</p><p class="ql-block">因而梯田大者有數(shù)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p> <p class="ql-block">元陽哈尼族梯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呈現(xiàn)著以下特點:每一個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著茂密的森林,提供著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為特征;村寨下方是層層相疊的千百級梯田,那里提供著哈尼人生存發(fā)展的基本條件:糧食;中間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組合而成,形成人們安度人生的居所。這一結(jié)構(gòu)被文化生態(tài)學(xué)家盛贊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構(gòu)的人與自然高度協(xié)調(diào)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的。</p> <p class="ql-block">元陽梯田有四絕</p><p class="ql-block">一絕:面積大,形狀各異的梯田連綿成片,每片面積多達上千畝;</p><p class="ql-block">二絕:地勢陡,從15度的緩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見梯田;</p><p class="ql-block">三絕:級數(shù)多,最多的時候能在一面坡上開出3000多級階梯;</p><p class="ql-block">四絕:海拔高,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可以到達水稻生長的最高極限。</p> <p class="ql-block">元陽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p><p class="ql-block">大者有數(shù)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元陽梯田有多依樹、壩達、猛品、金竹寨龍樹壩等六七個景點,各有特色,離縣城最遠的有24公里。</p> <p class="ql-block">哈尼族將溝水分渠引入田中進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長流,梯田中可長年飽水,保證了稻谷的發(fā)育生長和豐收。</p> <p class="ql-block">哈尼族婦女頭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謝您的瀏覽與欣賞</span></p><p class="ql-block">攝影與后期:遠方</p><p class="ql-block">文字與簡介:百度文庫</p><p class="ql-block">設(shè)備與器材:佳能90d半畫幅相機+18~135鏡頭</p><p class="ql-block">編輯與出篇:2024.04.05于黃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