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海南環(huán)島游記

苗慧

<p class="ql-block">  三月的九江開始進入草長鶯飛的季節(jié),我想海南此時也不是太熱吧,趕緊出發(fā)去看看疫情后的海南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到達??冢紫冗x擇去海南省博物館參觀,了解一下海南的方方面面。</p> <p class="ql-block">  海南省博物館開館于2008年,是海南省內(nèi)一座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截至2019年,海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25287件(套),征集藏品與輔助展品1424件(套)。海南省博物館有展廳數(shù)量20個,正規(guī)開放的只有七個,其他有的搞活動有的關(guān)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去博物館的路上,順便去看了邱浚(濬)故居。丘濬(1421年-1495年),字仲深,瓊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學(xué)家、政治家、經(jīng)濟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被明孝宗御賜為“理學(xué)名臣”,被史學(xué)界譽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p><p class="ql-block"> 丘濬歷事景泰、天順、成化、弘治四朝,丘濬好學(xué),過目成誦,史稱“三教百家之言,無不涉獵”。他做官后長期從事編纂工作,曾參與修《英宗實錄》《憲宗實錄》《續(xù)通鑒綱目》等書。</p><p class="ql-block"> 邱濬,今??诟墙鸹ù迦耍恰皫X南四杰之一”,與海瑞共稱“海南雙璧”。</p> <p class="ql-block">  邱濬故居始建元末明初,目前故居僅存兩座建于明洪武年間的明代木構(gòu):它們分別是前堂和可繼堂。兩座建筑有約600多年的建筑歷史,為不可多得的海南“高古”木構(gòu)精品,填補了海南明代木構(gòu)的遺存空白期。目前丘浚故居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p> <p class="ql-block">  離邱濬故居不遠就是海瑞故居,海瑞故居共有兩處,分別是??谑协偵絽^(qū)的海瑞故居和在屯昌縣的海瑞祖居。??诘墓示邮且蛔o(jì)念性的仿明代海南民居風(fēng)格的建筑群。1997年,瓊山市各界籌資重建。</p> <p class="ql-block">  海瑞故居。</p> <p class="ql-block">海口騎樓老街</p> <p class="ql-block">  在??诮诸^可以看到一些村莊拆除后建成了商品房小區(qū),小區(qū)門口建有牌坊和祠堂,寫著原來村莊的名稱,許是為了讓后代記住自己的故鄉(xiāng)或讓海外歸子能尋到故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  雷瓊世界地質(zhì)公園地處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半島(雷)和海南省海口市(瓊),由湛江園區(qū)、??趫@區(qū)與瓊州海峽組成,面積為3050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雷瓊火山群中的風(fēng)爐嶺火山口,噴發(fā)于8155年前,尚屬休眠火山。</p> <p class="ql-block">  柱狀節(jié)理是火山巖冷卻時形成的柱狀體節(jié)理。節(jié)理柱以六邊形或五邊形最為常見,大多數(shù)節(jié)理面平直而且相互平行,節(jié)理柱的直徑從幾厘米到數(shù)米。這種節(jié)理是高熱的熔巖在急速冷卻過程中因體積收縮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  熔巖流,風(fēng)爐嶺火山口流出的熔巖流遺跡。</p> <p class="ql-block">  熔巖流動過程中有小股熔巖和氣體從中冒出而留下的遺跡。</p> <p class="ql-block">  環(huán)島游第一站是文昌。文昌有航天發(fā)射場,是中國航天發(fā)射場之一。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位于中國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zhèn),隸屬于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是中國首個開放性濱海航天發(fā)射基地。在淇水灣可以看到衛(wèi)星升空。</p> <p class="ql-block">  在淇水灣可以看到衛(wèi)星升空。2024年3月20日8時31分,搭載鵲橋二號中繼星、天都一號、二號通導(dǎo)技術(shù)試驗星的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成功發(fā)射。這是在淇水灣等待看發(fā)射的人群。</p><p class="ql-block"> 下一次發(fā)射在五月上旬。</p> <p class="ql-block">  文昌有大片的椰子林,用椰汁煮文昌雞是人們熟知的美食,內(nèi)地餐館的椰子雞舍不得放那么多椰汁,雞湯就沒有甜美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在椰林里有很多村莊,離大路偏遠的村莊里,椰子很便宜,二、三元就能買到一個。</p> <p class="ql-block">  出了椰林就是菠蘿園,很大的菠蘿也只賣三元,可惜吃不了那么多,也帶不了,因為沒有刀具。</p> <p class="ql-block">  宋氏祖居景區(qū)位于文昌市昌灑鎮(zhèn)古路園村,是宋耀如、宋慶齡為代表的宋氏家族祖居地,也是宋氏家族的“根”之所在。</p><p class="ql-block"> 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于1861年在這間祖居 里誕生,當(dāng)時的村子里只有五戶人家。</p> <p class="ql-block">  瓊海市,因地處瓊州東部沿海而得名,素有“文化之鄉(xiāng)”“華僑之鄉(xiāng)”“文明之鄉(xiāng)”“中國溫泉之鄉(xiāng)”“紅色娘子軍故鄉(xiāng)”美譽。</p> <p class="ql-block">  潭門鎮(zhèn)千年漁港碼頭。潭門鎮(zhèn)因在出海處有一處深似潭的港門得名。</p><p class="ql-block"> 去遠海打魚的船從這里出發(fā),幾個月后返回,想吃深海魚要碰機會趕上漁船回港。下半年臺風(fēng)季節(jié)漁船只在近海打魚,現(xiàn)在近海已沒有多少魚可打了。</p> <p class="ql-block">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p> <p class="ql-block">  紅色娘子軍紀(jì)念園”是為紀(jì)念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誕生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wù)連”而建造的文化旅游區(qū)。位于瓊海市加積鎮(zhèn)。</p> <p class="ql-block">萬泉河。</p> <p class="ql-block">  萬寧市,海南省直轄縣級市,地處海南島東南部。</p> <p class="ql-block">  興隆咖啡,海南省萬寧市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biāo)志產(chǎn)品。中午喝了一杯咖啡第二天凌晨四點多才睡著,只睡二小時就醒了。</p> <p class="ql-block">萬寧市最早種植咖啡是在民國初期,華僑先后從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guī)Щ乜Х茸?,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種植。</p> <p class="ql-block">日月灣,是中國著名的沖浪勝地,日月灣是世界上擁有高質(zhì)量定點浪型和沙灘浪型的海域之一,這里水質(zhì)清澈,海水年平均溫度在26.5℃左右,全年都適宜沖浪,2米的大浪是從10月到次年3月,長達半年,海浪綿長且極其有力,起浪頻率多,是中國沖浪資源最優(yōu)的海灣,備受國內(nèi)外浪人喜愛。</p> <p class="ql-block">  練習(xí)沖浪的人。</p> <p class="ql-block">  沖浪去。</p> <p class="ql-block">陵水黎族自治縣,海南省直轄自治縣,位于海南島東南部。</p> <p class="ql-block">  疍家文化,疍家人是漢族特殊族群,分布于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zhèn)海鷹、海燕、海鷗三個村莊,其是水上居民,以海為田,以舟楫為家,專以在海上采珠捕魚為業(yè),2007年底疍家有2554戶13786人。疍家人的生產(chǎn)生活習(xí)俗主要表現(xiàn)在古代“以船為家”,全家人吃住在船上,并在港口水淺的沙灘上用木頭和茅草搭建茅草屋(“高腳房”),主要生產(chǎn)方式是造船捕魚,方式主要有撒手網(wǎng)、放釣鉤、放杠刪網(wǎng)、放流刺網(wǎng)、圍網(wǎng)等。疍家人在婚戀、節(jié)慶等方面有獨特的習(xí)俗。</p><p class="ql-block"> 這是新村碼頭的疍家魚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疍家人從船上到陸地的交通工具是小機動船。</p> <p class="ql-block">  魚排上現(xiàn)在建有賓館。</p> <p class="ql-block">陵水和三亞是海南伊斯蘭教信徒的主要居住地。魚排上的新月標(biāo)志顯示那里是伊斯蘭教的教堂和教民居住區(qū)。</p> <p class="ql-block">五指山市,氣候溫和,屬熱帶海洋性季風(fēng)氣候,年平均氣溫23.5℃,四季不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yán)寒。黎族占總?cè)丝?6.7%。</p> <p class="ql-block">五指山革命根據(jù)地紀(jì)念碑。五指山革命根據(jù)地位于海南島五指山區(qū),其范圍包括當(dāng)時白沙、保亭、樂東三縣的大部分地區(qū)(今白沙縣、保亭縣、樂東縣、五指山市、瓊中縣部分),方圓1萬多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五指山革命根據(jù)地1937年建立,在瓊崖解放戰(zhàn)爭中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它使瓊崖黨和軍隊有了一個位處全島中心、便于指揮全瓊、進可攻退可守的牢固后方基地。</p> <p class="ql-block">紅色娘子軍,即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wù)連,本世紀(jì)初,經(jīng)海南省領(lǐng)導(dǎo)批準(zhǔn),原瓊崖縱隊女戰(zhàn)士統(tǒng)稱紅色娘子軍,2014年4月19日上午8時40分左右,中國最后一位紅色娘子軍老戰(zhàn)士盧業(yè)香在海南省瓊海市中原鎮(zhèn)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p> <p class="ql-block">劉秋菊,瓊崖著名巾幗英雄。</p> <p class="ql-block">五指山下清水河。</p> <p class="ql-block">瓊崖縱隊女機槍手。</p> <p class="ql-block">初保村是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所轄的一個黎族村落,這也是中國唯一保存古老原貌特色的黎族村落,2015年村民全部搬入新初保村,新村在老村背后的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老初保村船型屋,用茅草搭建起屋頂,木板或者泥土制成墻,形似一艘倒扣的木船,這樣的“船型屋”是海南黎族群眾世代居住的房屋。現(xiàn)在,因為使用除草劑,蓋房頂用的茅草“葵葉”已經(jīng)很難采集。</p> <p class="ql-block">老初保村現(xiàn)在無人居住,養(yǎng)著雞鴨。</p> <p class="ql-block">木豆,做清補涼的一種原料,但口感不佳。</p> <p class="ql-block">初保村新村,建在山坡上,白墻人字形紅頂,現(xiàn)在村子里家家有電瓶車和電動三輪車。</p> <p class="ql-block">過去黎族婦女的紋身圖樣,現(xiàn)在黎族女人已經(jīng)沒有人紋身了。</p> <p class="ql-block">  樂東腰果,1958年,腰果首次從東南亞傳入海南省樂東縣。后來,種植范圍擴大到省內(nèi)其他市縣、廣東、廣西等地。但由于樂東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使其腰果品質(zhì)優(yōu)于其他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們按照導(dǎo)航來到腰果農(nóng)場,沒有看到腰果林,一打聽才知道,因為效益低,已經(jīng)都改種香蕉和火龍果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建于1958年的鶯歌海鹽場位于樂東縣黃流鎮(zhèn)金雞嶺,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海鹽場,同時也是國家食鹽定點生產(chǎn)單位。</p> <p class="ql-block">  東方市,海南省轄縣級市,位于海南島西部,昌化江下游。東方市屬熱帶季風(fēng)海洋氣候,年溫差小,夏無酷熱,冬無嚴(yán)寒,四季不分明。</p> <p class="ql-block">  八所港,是中國海南省東方市港口,位于海南島西岸中部,坐落在墩頭灣的西南角上,東方市的西北岸,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p> <p class="ql-block">  魚鱗洲位于海南東方市八所鎮(zhèn)西南的海灘上,魚鱗洲被列為海南風(fēng)景名勝之一。魚鱗洲面臨波濤翻滾的大海,奇峰林立,巖石多姿,海灘上,沙細如末白如雪,松軟如綿。</p> <p class="ql-block">魚鱗洲海岸上的發(fā)電風(fēng)車。</p> <p class="ql-block">魚鱗洲的海浪拍得小姑娘喜笑顏開。</p> <p class="ql-block">  八所港漁港區(qū)的夜晚,西部各處的漁船很多都集中到這個港灣里。</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定居在這里的東北大爺就釣了幾條海魚,不聽口音還以為是本地人。</p> <p class="ql-block">  漁港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漁船裝水用的水表。</p> <p class="ql-block">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zhèn)沙漁塘村是一個原生態(tài)的漁家村落,坐擁一望無垠海景,是游客放松心境的絕佳去處。</p> <p class="ql-block">一位村民在整理海菜。他一邊干活一邊唱著儋州調(diào)聲,他告訴我們,到了晚上,村民們常常聚在一起唱儋州調(diào)聲。</p> <p class="ql-block">村民把吃不完的魚兒曬干。</p> <p class="ql-block">三亞市,地處海南島的最南端,古稱崖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因其遠離帝京、孤懸海外,自古以來三亞又被稱為“天涯海角”。</p> <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p> <p class="ql-block">  崖州古城,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qū)崖城村,始建于南宋時期。</p><p class="ql-block"> 崖州古城由文明門、古城墻、少司徒牌坊、崖城學(xué)宮、廣場及兩側(cè)民居建筑組成。崖州古城是中國最南端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這是文明門,老城門2008年被水沖垮,此為2016年新修復(fù)的。</p> <p class="ql-block">  崖城學(xué)宮,即崖州州學(xué),亦稱孔廟、文廟,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qū)城內(nèi)中街,是中國最南端的祭祀孔子的廟宇,也是三亞市境內(nèi)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占地面積6798平方米,始建于宋慶歷四年(1044年),現(xiàn)有建筑布局為清代(1636年—1912年)所建。</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唐高僧鑒真和尚于唐代天寶七年(748年)第五次東渡日本時,遭遇強臺風(fēng)襲擊,所乘坐的帆船飄流到振州(今三亞)城,他在這里幫助修建了大云寺,留下了一批準(zhǔn)備帶去日本的佛教經(jīng)典,這是崖城文化史上帶有神奇色彩的寶物。</p> <p class="ql-block">  南宋末年,黃道婆出生于松江府烏泥涇(今上海華涇鎮(zhèn))。早年為生活所逼,十二三歲被賣當(dāng)童養(yǎng)媳。其后,不堪公婆的虐待而流落崖州,在那里生活了30多年,并從當(dāng)?shù)乩枳迦嗣衲抢飳W(xué)到了一整套棉紡織加工技術(shù)。</p><p class="ql-block"> 元朝元貞年間(1295年至1297年),年老的黃道婆遇到了海船,于是從崖州回到烏泥涇。</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鄉(xiāng)后,她看到家鄉(xiāng)的棉紡織技術(shù)十分落后,就根據(jù)當(dāng)?shù)孛藜徔椛a(chǎn)的需要,總結(jié)出一套融合黎族棉紡織技術(shù)與當(dāng)?shù)丶徔椆に嚍橐惑w的完整新技術(shù),她將這套技術(shù)廣傳于人,使百姓大眾普遍受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儋州市(含洋浦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海南省轄地級市。地處海南島西北部,毗鄰北部灣。陸地面積約占全省十分之一;海岸線300公里,約占全省六分之一,是海南省陸地面積最大、海岸線最長的市縣。</p> <p class="ql-block">  東坡書院,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鎮(zhèn),始建于北宋紹圣五年(1098年)。紹圣四年(1097)四月,蘇東坡被貶儋州。蘇東坡風(fēng)燭殘年,攜帶幼子蘇過,萬里投荒,非常凄涼。軍使張中與儋州人大力支持,終于在黎子云家園落成載酒堂。從此,載酒堂便成為蘇東坡以文會友,傳播中原文化的地方。載酒堂因此名聞遐邇。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有人在此掌教,載酒堂便改稱“東坡書院”。</p><p class="ql-block"> 蘇東坡對儋州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儋州人賦詩作對蔚然成風(fēng),儋州被譽為詩鄉(xiāng)歌海,名符其實,這是蘇東坡教化的結(jié)果。</p> <p class="ql-block">該石刻上的圖畫為《月梅圖》,是依蘇東坡謫居黃州時創(chuàng)作的一幅水墨畫鐫刻的。</p> <p class="ql-block">  網(wǎng)絡(luò)詞“呵呵”</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流行的網(wǎng)絡(luò)詞“呵呵”,據(jù)說是來源于蘇軾。蘇軾最喜歡在書信里用“呵呵”,在已經(jīng)整理出來的書信中,他至少對別人“呵呵”了45次。</p><p class="ql-block">例如:</p><p class="ql-block">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fēng)味,亦自是一家。呵呵。(《與鮮于子駿》)</p> <p class="ql-block">  在東坡書院附近的七里村見到用火山石蓋的房子,圍墻門頭上一個臥著的瓦罐,村民說是辟邪用的,把圍墻外的一切不祥都吸到瓦罐里。</p> <p class="ql-block">  ?;◢u國際會議中心。</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鹽田即洋浦鹽田,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鹽田村東側(cè),占地面積約50萬平方米,始建于宋朝(960年—1279年)。</p><p class="ql-block"> 鹽工將火山石削平,打造成約二厘米深的鹽槽,放入海水,陽光照曬海水蒸發(fā)析出白鹽。 </p> <p class="ql-block">鹽焗雞</p> <p class="ql-block">鍋的底部鋪上一層粗鹽,放進數(shù)只用紙包裹的文昌雞,再鋪上一層鹽,燒4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味道鮮香,雞肉滑嫩。</p> <p class="ql-block">海南煉油廠,年產(chǎn)量800萬噸。同行者有煉油廠投產(chǎn)前建設(shè)者,因此前往一睹現(xiàn)在的煉油廠,不禁感慨“變化真大”!</p> <p class="ql-block">  娥蔓鎮(zhèn)火山地質(zhì)公園位于儋州峨蔓鎮(zhèn)沿海,百萬年前的火山噴發(fā),巖漿奔流入海,水火交融,形成黑色的淺海礁巖,和褐紅的懸崖峭壁,綿亙十余里的火山海岸,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  臨高縣,海南省直轄縣,位于海南島西北部,是北部灣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1950年4月16日19:30分,解放軍40軍千帆直奔臨高角,4月17日凌晨3時多,40軍主力船隊開始在臨高角搶灘登陸。17日6時許,東西兩線部隊在??谝晕髦僚R高角一線先后全部登上海南島,與接應(yīng)部隊和瓊縱勝利會師,國民黨“海南防衛(wèi)總司令”薛岳精心構(gòu)筑的“伯陵防線”,短時間內(nèi)即被我軍沖破摧毀。5月1日,海南島戰(zhàn)役勝利結(jié)束,海南全島解放。</p> <p class="ql-block">40軍海南島戰(zhàn)役犧牲烈士紀(jì)念碑。</p> <p class="ql-block">43軍海南島戰(zhàn)役犧牲烈士紀(jì)念碑。</p> <p class="ql-block">  光村銀灘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光村鎮(zhèn)北部沿海,瀕臨北部灣,沙粒細小銀白,平坦寬廣, 是海南島我去過的海灘中光腳踩著最舒服的一個沙灘。。</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海花島的景點用沙取自光村。</p> <p class="ql-block">  澄邁縣是世界長壽之鄉(xiāng)、世界富硒福地、中國綠色名縣。位于海南島的西北部,毗鄰省會??谑校c雷州半島隔海相望。自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縣,至今已有2125年,史脈久遠、人文熾盛,因古縣治老城有“澄江”、“邁嶺”,故取山水名之首定縣名為“澄邁”。</p> <p class="ql-block">玉包港,又名玉苞,玉抱;位于海南省澄邁縣橋頭鎮(zhèn)北面,距橋頭鎮(zhèn)3公里,在瓊州海峽南岸線上,與大陸廣東省燈樓角隔海相望,港門向北,與北部灣遙遙相對,是橋頭鎮(zhèn)跟福山鎮(zhèn)主要海鮮供應(yīng)地,澄邁縣最富有的小康村之一。</p><p class="ql-block"> 玉包港是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43軍的重點登陸地點之一,此碑為登陸作戰(zhàn)紀(jì)念碑。</p> <p class="ql-block">  雷公島漲潮時是個島,退潮后是半島,島上都是火山巖石。</p><p class="ql-block"> 1950年17日4時,43軍128師主力在玉抱港、雷公島地段登陸。</p> <p class="ql-block">  漁民將椰樹枝的外皮用火山石砸爛扒掉,做成刷鍋的刷子,一把刷子五元。</p> <p class="ql-block">  澄邁縣西北部的橋頭鎮(zhèn),被譽為海南的“富硒之鄉(xiāng)”。該鎮(zhèn)種植的沙土地瓜皮色紅、甜度適可、生吃清脆可口,熟吃粉糯,像甜板栗。地頭購買按大小也要3、4元一斤。</p> <p class="ql-block">  新興港的公路是2023年12月修通的,公路開通后村里的漁民在路邊開餐館、咖啡店,還有北方的老人、病人在這買房調(diào)養(yǎng)身體。想去這里旅游吃飯住宿可以打這個電話。</p> <p class="ql-block">  漁港的船只有等漲大潮時才能駛出去,一個月大概有二到三次漲大潮。</p> <p class="ql-block">  羅驛村,海南省澄邁縣老城鎮(zhèn)白蓮區(qū)下轄自然村,中國傳統(tǒng)村落,古時稱“倘驛”,后改名“羅驛”,羅驛村建于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是古代海南島西線的驛站、海南省歷史文化古村、澄邁縣長壽之鄉(xiāng);羅驛村保留有明代的牌坊、清代的宗祠,環(huán)日、月、星三潭而建的火山石屋、古道、老井;羅驛村街巷格局典型,村內(nèi)建筑遺產(chǎn)、歷史文化遺跡分布集中、頗具規(guī)模、風(fēng)貌較好。</p><p class="ql-block"> 圖中為古驛道部分,用火山石鋪就,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蘇東坡先生被貶瓊州走過此道,故當(dāng)?shù)厝艘卜Q此道為“東坡路”。</p> <p class="ql-block">  羅驛古村忠烈祠,奉祀千戶李福庇將軍。</p><p class="ql-block">羅驛村始祖李文英建村,李福庇為其后代,英勇善戰(zhàn)!全村三千多人全為李姓。</p> <p class="ql-block">  古驛站。蘇東坡被貶瓊州時,從澄邁登陸曾路過羅驛村,在此驛站落腳,并沿古驛道前往儋州。</p> <p class="ql-block">  美榔雙塔,古稱“買榔二塔”“美榔二塔”,俗稱“姐妹塔”,位于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zhèn)美榔村,是海南省現(xiàn)存古塔中興建時代最早、建筑特色鮮明的一座石佛塔,始建于元朝(1271年—1368年)。</p><p class="ql-block"> 姐塔在南(圖右),六邊形。妹塔在北(圖左),四邊形。雙塔都是用玄武巖石條干擺建筑而成,為仿木結(jié)構(gòu)空簡樓閣式的佛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寶剎等組成,地下還各建有一座地宮。</p><p class="ql-block"> 據(jù)傳當(dāng)時生活富足、家道殷實的鄉(xiāng)紳陳道敘為紀(jì)念長女靈照出嫁士庶,次女善長出家為尼而捐資“一千緡”為二女興建雙石塔。又因為雙塔位于美亭鄉(xiāng)美榔村,相距不遠的兩座塔交相輝映,故又稱作美榔雙塔</p> <p class="ql-block">  美榔村民牧羊歸來。</p> <p class="ql-block">  村子里的房屋都是用火山石搭建的。</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兩只護村神獸。</p> <p class="ql-block">  火山石造就的古樸村落。</p> <p class="ql-block">  海南行發(fā)現(xiàn)北方人特多,原來以為他們只是來過冬,現(xiàn)在才知道定居的也有很多,在海南我們所到之處幾乎聽不到當(dāng)?shù)卦?,滿耳北方口音,餐廳、民宿、酒店也是北方人開的多,不過北方人的餐館里做的海鮮比當(dāng)?shù)貪O民做的味道要差很多,農(nóng)貿(mào)市場早餐店都有碴子粥、小米粥、烙餅等北方小吃,難怪有“遼寧省三亞市”之說??????。</p><p class="ql-block"> 問了一個民宿老板,這里怎么這么多北方人?老板說因為解放海南島的40、43軍是從東北過來的,解放海南島后留下了一部分東北戰(zhàn)士,所以才有那么多北方人來尋現(xiàn)代的“根”!</p>